這種中藥材,以樹皮入藥,是這樣種植的

歡迎閱讀本文章,筆者每天都會分享關於中藥的知識,歡迎關注筆者,每天第一時間獲取中藥知識。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中藥杜仲的種植方式、常見病害、藥用價值。

這種中藥材,以樹皮入藥,是這樣種植的

在農村杜仲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樹木,因為它的落葉有“藕斷絲連”的性質,所以許多小孩子喜歡用它的葉子拉絲玩耍。其實杜仲是我國的特有樹種。在我們國家陝西、甘肅、河南(淅川)、湖北、四川、雲南、貴州、湖南、安徽、陝江西、廣西及浙江等省區和各地廣泛栽種。張家界杜仲之鄉,世界最大的野生杜仲產地,現江蘇國家級林業基地大量人工培育杜仲。杜仲也被引種到歐美各地的植物園,被稱為“中國橡膠樹”。

這種中藥材,以樹皮入藥,是這樣種植的

杜仲的繁殖有多種方式。第一種是種子繁殖,宜選新鮮、飽滿、黃褐色有光澤的種子,於冬季11-12月或春季2、3月,月均溫達10℃以上時播種,一般暖地宜冬播,寒地可秋播或春播,如果是春播,則採種後應將種子進行層積處理,種子與溼沙的比例為1:10。在播種前,用25℃溫水浸種2-3天,每天換水1-2次,待種子膨脹後取出,稍曬乾後播種,可提高發芽率。

第二種是嫩枝扦插繁殖,在春夏之交,剪取一年生嫩枝,剪成長5-6釐米的插條,插人苗床,入土深2-3釐米,在土溫25攝氏度左右下,經15-30天即可生根。用奈乙酸處理插條,可以提高插條成活率。

第三種是根插繁殖,在苗木出圃時,修剪苗根,取徑粗1-2釐米的根,剪成10-15釐米長的根段,進行扦插,粗的一端微露地表,在斷面下方可萌發新芽。

第四種是壓條繁殖,春季選強壯枝條壓入土中,深15釐米左右,待萌櫱抽生高達7-10釐米時,培土壓實。經15-30天,萌櫱基部可發生新根。深秋或翌春挖起,將萌櫱一一分開即可定植。

第五種是嫁接繁殖,用二年生苗作砧木,選優良母本樹上一年生枝作接穗,於早春切接於砧木上,技術好的成活率可達90%以上。

這種中藥材,以樹皮入藥,是這樣種植的

生活中常用的是杜仲的種子種植,杜仲種子種植首先是選地整地,選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土壤酸性至微鹼性、排水良好的向陽緩坡地,深翻土壤。然後挖穴,穴內施入土雜肥2.5千克、餅肥0.2千克,骨粉或過磷酸鈣0.2千克及火土灰等。播種前澆透水,待水滲下後,將處理好的種子撒下。種子相距約3釐米,覆細土0.7-1釐米,播後畦面蓋草。播種量每公頃52.5-90千克。

苗期管理種子出苗後,注意中耕除草,澆水施肥。幼苗忌烈日,要適當遮蔭,旱季要及時噴灌防旱,雨季要注意防澇。結合中耕除草追肥4-5次,每次每畝施尿素1-1.5千克,或腐熟稀糞肥3000-4000克。實生苗若樹幹彎曲,可於早春沿地表將地上部全部除去,促發新枝,從中選留1個壯旺挺直的新枝作新幹,其餘全部除去。

杜仲樹常見的一下幾種病蟲害:

1、立枯病

苗期病害多發生在4-6月多雨季節,病苗近地面的莖腐爛變褐,向內凹陷,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苗床地忌用粘土和前作為蔬菜、棉花、馬鈴薯的地塊,播種時用50%多菌靈2.5千克與細土混合,撒在苗床上,或播種溝內。發病時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

2、根腐病

一般多發生於6-8月間,危害幼苗。雨季嚴重,病株根部皮層及側根腐爛,植株枯萎直立不倒,易拔起。

防治方法:選擇排水良好的地塊作苗床,實行輪作,病初用50%託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

3、葉枯病

發病葉初期先出現黑褐色斑點,病斑邊緣綠色,中間灰白色,有時破裂穿孔,直至葉片枯死。

防治方法:冬季清除枯枝葉,病初摘除病葉,發病期用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5-7天噴一次,連續2-3次。

4、豹紋木蠹蛾幼蟲蛀食樹幹、樹枝,造成中空,嚴重時全株枯萎。

防治方法:注意冬季清園,在6月初成蟲產卵前用生石灰10份,硫磺粉1份,水40份調好後用毛刷塗刷在樹幹上防成蟲產卵。幼蟲蛀入樹幹後,用棉球蘸敵敵畏、敵百蟲塞入蛀孔內毒殺。

這種中藥材,以樹皮入藥,是這樣種植的

杜仲皮採收,一般要採收栽培10-20年的杜仲樹,用半環剝法剝取樹皮。6-7月高溫溼潤季節,此時杜仲樹形成層細胞分裂比較旺盛,切樹幹的一半或三分之一,注意割至韌皮部時不傷形成層,然後剝取樹皮。然後將剝下樹皮用開水燙泡,將杜仲皮展平,把樹皮內面相對疊平,壓緊,四周上、下用稻草包住,使其發汗,經1星期後內皮略成紫褐色,取出曬乾,颳去粗皮修切整齊,貯藏。

中藥杜仲功效:杜仲具有補腎益精、保肝護肝、降壓降脂、增強免疫、通便利尿、安神助眠、抗疲勞、美容養顏、延緩衰老的功效。可用於腎氣不足、腰膝疼痛、腿腳軟弱無力、小便餘瀝者、便秘、高血壓、高血脂、失眠、老年痴呆等病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