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麼高雅,為什麼也喜歡郭德綱?

你這麼高雅,為什麼也喜歡郭德綱?

郭德綱和于謙

時至今日,我還沒機會到德雲社看一次現場演出,但網上流傳的郭德綱相聲的所有音頻視頻,我幾乎都聽過看過,而且基本都不止一遍。到現在已養成一個習慣:每晚睡前必聽一兩段,否則簡直無法入睡。有些段子明明已經爛熟於心,卻還是百聽不厭。

這些年,為了拆郭德綱的臺,搶回被郭德綱佔領的相聲市場,“主流相聲界”一直動作不斷,並打出了“高雅相聲”的旗號,以顯示和郭德綱“三俗相聲”的針鋒相對。

你這麼高雅,為什麼也喜歡郭德綱?

郭德綱和于謙早期演出

然而收效幾何?歷經多次危機和輿論漩渦,面對各路圍追堵截,郭德綱和德雲社反而越來越火:非但自己火,徒弟們也跟著火;非但德雲社小劇場火,每次專場巡演,觀眾也是滿坑滿谷,一票難求。反觀“主流”相聲界,一直雷聲大雨點小,鮮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觀眾也不斷萎縮,如今只能混跡於各種慰問演出,和體制內演員臨時拼湊的小型晚會,偶爾在春晚露個面,甚至跑到校園裡刷存在感,藉助學生的人頭攢動來顯示自己依然受捧。

你這麼高雅,為什麼也喜歡郭德綱?

岳雲鵬 孫越

其實,自從“主流”相聲界把“高雅”作為對抗郭德綱的主要武器,就註定必敗無疑,因為“高雅”與“低俗”從來就沒有公認的標準,也從來不是決定觀眾聽什麼相聲的指揮棒,甚至用“雅”和“俗”去界定相聲本身就很荒唐。更要命的是,主張相聲要高雅的人,本身並不高雅。

郭德綱的段子,當然有“俗”的一面。眾所周知,于謙和“于謙的家人”是郭德綱開涮的主要對象,特別是“于謙的父親”,在郭的口中有數不清的名字和身份: “於進鍋”、“歐陽青松”、“武術家”、“朝鮮冷麵殺手”,“蒙古國海軍司令”,“八大鐵帽子王之綠帽子王”……如果你覺得這些段子很俗,估計也沒人否認,然而那又怎樣?觀眾因此學壞了嗎?變俗了嗎?

你這麼高雅,為什麼也喜歡郭德綱?

相聲來自民間,其唯一的初衷就是逗人發笑,使人輕鬆愉悅。郭德綱的相聲有很多像是漫無邊際的閒聊神侃,一段聽完,你甚至記不住他到底說了些什麼,但你卻記得自己一直在笑。哈哈一樂,心情舒暢,開開心心過日子,這就夠了。正如郭德綱自己所言,這就是他“對構建和諧社會所做的貢獻”。至於所謂的針砭時弊、教育意義之類,只是相聲的副產品,不應過分苛責,本末倒置。

話說回來,正如郭德綱自己所言,他的相聲更多的是“通俗”而非“庸俗”,因為真正“庸俗”的東西並不好笑,只會令人生厭。郭德綱講過很多“有錢人”的段子,但無不充滿了調侃和嘲諷,絲毫沒有拜金的意味;郭德綱也時常拿“于謙的媳婦”說事,但又總強調 “老嫂比母,小叔子是兒”……顯然,他是有底線的。

你這麼高雅,為什麼也喜歡郭德綱?

德雲社演出現場

另一方面,郭德綱的相聲雖然以“俗”出名,卻同樣有“雅”的一面,而且這種“雅”完全源自於真才實學和深厚功底,成色十足。說學逗唱, “說”和“逗”自不待言,“學”和“唱”也十分了得。從相聲本門的太平歌詞,到瀕臨失傳的民間小調,從京劇評戲河北梆子,到西河大鼓河南墜子……不下十幾種戲曲和曲藝,郭德綱都能信口拈來,形神兼備,惟妙惟肖,頗具專業水準。很多年輕人因為郭德綱而領略了傳統戲曲曲藝的魅力,同時感嘆:原來相聲可以這麼好聽!

沒有十年磨一劍的勤學苦練,沒有對相聲的執著熱愛,不可能達到如此境界。這個時候,那些說郭德綱“俗”的人在哪呢?他們選擇了無視和沉默,也可能是因為底氣不足。很多所謂的“主流”相聲演員,基本功之差令人咂舌,別說戲曲和曲藝,連作為相聲基本功的“貫口”都說不利索。某“主流”相聲大咖公然承認自己不會《報菜名》,還解釋稱自己說的是“新派”相聲,所以師父當年沒教這些。此話在網上引來一片嘲諷。實際上他的師父沒有一個不會貫口,甚至還都強調基本功和傳統段子的重要性,而如今不少相聲演員卻還停留在“耍貧嘴”和“講笑話”的層次上。更不幸的是,他們口中的“笑話”很多都是網絡段子,對觀眾而言早已沒有新鮮感,笑果如何,可想而知。這樣的人,又能“雅”到哪去?

你這麼高雅,為什麼也喜歡郭德綱?

郭德綱唱京劇

自己沒有兩把刷子,不苦練內功,說不出好相聲,整天拿“高雅”“低俗”說事,這是侮辱觀眾的智商和品位。這種“高雅”,不過是不學無術的遮羞布。

郭德綱來自草根階層,歷經磨難而終獲成功。他幾乎以一己之力和整個“主流”相聲界分庭抗禮,引領相聲迴歸傳統,迴歸劇場,重新贏回觀眾。可以說,是郭德綱讓日漸式微的相聲重新煥發生命力,甚至“起死回生”。如若不信,試問十年前還有什麼相聲段子讓你記憶猶新?還有什麼相聲演員讓你念念不忘?正如郭德綱自己所言,不是他和德雲社,相聲藝術基本也就完了。此言非虛,當然“主流”相聲界絕不認賬。

你這麼高雅,為什麼也喜歡郭德綱?

最後再談談郭德綱本人和他的朋友圈。至少從公開的信息看,郭德剛在生活中並不“三俗”。和舞臺上的幽默俏皮、妙語連珠相反,他在臺下不喜歡應酬交際,而更愛一個人讀書寫字,也沒有“抽菸喝酒燙頭”之類的諸多愛好。他寫的文字,哪怕是微博上懟人罵人,也如行雲流水,引經據典,文采斐然。而他的朋友圈更是彙集了高曉松、馮小剛、魯豫、張國立等一大票“雅”人。這些人都喜歡郭德綱相聲,誰又能說他們“俗”呢?

相聲從來都是雅俗共賞,“俗”的成分更多些,這正是相聲的特色和魅力所在。要求相聲“高雅”,就像要求音樂會必須搞笑一樣滑稽。再者,高雅低俗,觀眾自會分辨。真正的高雅是浸入骨子裡的,來自性格天分,家風傳承,學習教育,以及後天的個人修為等等。真正高雅的人有無比強大的抵抗力,“俗”的事物只會入眼入耳,一笑了之,而不會在心中留下痕跡。對郭德綱,我們可以喜歡也可以不喜歡,但如果有誰愣要說聽了郭德綱的相聲變俗了變壞了,那我只能套用郭德綱的一句臺詞:“孫zei,你來之前就是那個玩意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