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體速凝劑的研究及工程應用

一、引言

在現代隧道工程施工中,噴射混凝土是保證施工速度的重要保障,而速凝劑是噴射混凝土技術的關鍵所在。

速凝劑發展經歷了:粉狀速凝劑→高鹼液體速凝劑→低鹼液體速凝劑→無鹼液體速凝劑。目前,液體無(低)鹼速凝劑在鐵路、高速公路、工程支護、隧道等工程上廣泛應用。

上世紀30年代出現的粉狀速凝劑,含有大量鹼金屬離子,如Na﹢、K﹢等,對混凝土的後期強度和耐久性不利,且容易引起混凝土鹼骨料反應。另外採用粉狀速凝劑時,只能幹噴法施工,揚塵較大,影響施工人員健康。

20世紀70年代末,隨著對噴射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的深入,噴射混凝土施工工藝由幹噴法逐漸發展為溼噴法施工,國外開始對液體速凝劑進行研究。20世紀80年代中期,有機無機複合無(低)鹼液體速凝劑開始生產應用。目前,在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無(低)鹼液體速凝劑幾乎佔有全部速凝劑市場。

我國對於速凝劑的研究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最早的速凝劑主要是粉狀速凝劑,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溼噴技術引入我國,國內學者開始重視液體速凝劑的研究,液體無(低)鹼速凝劑、有機無機複合型液體速凝劑在我國開始逐步研究與發展。

近幾年,隨著全國公路、鐵路的大規模建設,液體速凝劑已經佔據絕對的主角位置。據統計,2015年,全國的液體速凝劑使用量佔比已經超過60%,2017年預估液體速凝劑佔比將達到80%,粉狀速凝劑佔比將萎縮到20%。

液體速凝劑的技術要求

目前市場上在用的液體速凝劑,可分為低鹼速凝劑和無鹼速凝劑,它們廣泛應用於鐵路噴射混凝土和公路噴射混凝土工程中。它們的技術指標在各自的行業標準規定如下:

1)JC 477-2005《噴射混凝土用速凝劑》標準規定的速凝劑的技術要求如表1。

液體速凝劑的研究及工程應用

2)TB 10424-2010《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規定的速凝劑技術要求如表2。

液體速凝劑的研究及工程應用

3)JT/T 1088-2016《公路工程 噴射混凝土用無鹼速凝劑》標準規定的無鹼速凝劑技術要求如表3。

液體速凝劑的研究及工程應用

從表1、表2、表3的比較中可知,無鹼速凝劑在1d、28d抗壓強度比上的技術要求較高,而且無鹼速凝劑還提出了90d抗壓強度要求,也說明了液體速凝劑逐漸向無鹼速凝劑的趨勢發展。

液體速凝劑的工程應用研究

近幾年,鐵路工程建設在全國各地方興未艾,液體速凝劑在鐵路、公路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了指導工程正確選用液體速凝劑,本文作者對液體速凝劑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3.1試驗用原材料

閩福P.O 42.5R水泥、河砂Mx=2.7、碎石5~10mm、Point-S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Point-SN(II)液體速凝劑。

3.2試驗配合比

試驗配合比如表4所示:

液體速凝劑的研究及工程應用

3.3試驗結果

試驗研究了速凝劑摻量、混凝土單方用水量、混凝土坍落度對混凝土凝結時間的影響,結果如下:

1)速凝劑摻量對凝結時間的影響

作者研究了速凝劑在上述配合比條件下,摻量從1%~8%時混凝土的凝結時間變化情況,試驗結果如圖1。

液體速凝劑的研究及工程應用

圖1 速凝劑摻量與混凝土凝結時間關係

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速凝劑摻量的提高,混凝土凝結時間呈現迅速縮短的趨勢,當摻量達6%時,凝結時間達到最低值,而後隨著摻量的提高凝結時間也會有所變長,故速凝劑在使用中存在最佳摻量點,可根據工程特點和不同部位的施工需要,選擇不同摻量。對於一些護坡、工程搶修、堤壩等工程,凝結時間不能過短,可以選擇1%~3%的摻量;對於噴射混凝土,可根據不同部位,選擇合適的摻量,宜控制在4%~7%。在應用時,需根據工程的材料、配合比和施工要求的實際需要,經試驗確定速凝劑的最佳摻量。現場噴射可根據不同部位及經驗,摻量由低開始調整,以回彈量最小,且速凝劑未達到過摻為最佳。

2)混凝土單方用水量對凝結時間的影響

正常情況下,工地會根據現場的材料情況及配合比,按固定速凝劑摻量,確定一個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範圍,實際施工時,通過單方用水量和高效減水劑的摻量進行雙向調節,控制混凝土坍落度。為此本文作者研究了單方用水量與混凝土凝結時間的變化關係。試驗時Point-S聚羧酸高性能減水劑從0%到1.5%,間隔0.25%摻量,速凝劑摻量5%,控制坍落度在(180±10)mm。試驗結果如圖2。

液體速凝劑的研究及工程應用

圖2 混凝土單方用水量—凝結時間關係

從圖2可以看出,採用固定5%速凝劑摻量及坍落度控制在(180±10)mm的情況下,當高性能減水劑摻量1.5%時,用水量最低為155kg/m³,凝結時間最長,達到70min,此時由於高性能減水劑摻量過高,導致混凝土泌水,骨料分層,和易性不好,影響了速凝劑的使用效果;當高性能減水劑摻量為0%時,單方用水量最高,此時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也很長,達68min;當單方用水量在170~190kg/m³之間變化時,混凝土凝結時間相差並不大,都能滿足施工要求;當水膠比增加至0.45時,混凝土凝結時間則顯著延長。

試驗得出,在固定速凝劑摻量和控制坍落度的情況下,存在一個最佳單方用水量,此時混凝土即能滿足施工要求,同時凝結時間又最短。因此,在確定的配合比和固定的速凝劑摻量下,控制好單方用水量是保證噴射混凝土質量的重要措施。

3)混凝土坍落度對凝結時間的影響

為了確定出適合噴射混凝土施工的最佳坍落度控制範圍,本文作者做了不同混凝土坍落度對凝結時間的影響試驗。

試驗配合比按表4,固定單方用水量為170kg/m³,速凝劑摻量為5%,通過調整高性能減水劑摻量來配製不同坍落度的混凝土,試驗結果如圖3所示。

液體速凝劑的研究及工程應用

圖3 混凝土坍落度—凝結時間關係

從圖3可以看出,隨著混凝土坍落度的增加,凝結時間也延長,坍落度在80~200mm之間變化時,凝結時間增加幅度較小;當坍落度220mm以上時,凝結時間卻顯著延長到100min。此試驗現象說明,噴射混凝土在滿足施工的情況下,不能一味地提高坍落度來提高噴射速度,如果坍落度過大,混凝土凝結時間將顯著延長,從而導致混凝土現場回彈量大。

4.1工程應用1:金臺鐵路

位於浙江省台州境內,線路長度38.92km,工程共有7座隧道,總長16780m,佔線路長度43.11%,總投資15.1億元,建設工期44個月。

液體速凝劑的研究及工程應用

前期通過調整速凝劑與水泥的適應性,現場根據砂子的細度模數調整砂率,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小於200mm等技術措施,使得噴射的混凝土效果較好,回彈量小,得到了施工單位的認可。

4.2工程應用2:穿山港鐵路

寧波樞紐,正線長度18.243km,沿途經寧波市柴橋鎮、北倉區白峰鎮至寧波穿山港區。正線隧道共6座12.294km。

液體速凝劑的研究及工程應用

在控制混凝土單方用水量及坍落度的情況下,根據該項目具體噴射部位及噴射厚度的差異,通過調整速凝劑的摻量,來滿足噴射的使用要求,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如噴射邊牆部位,採用適當降低速凝劑摻量;遇拱頂及較大厚度的部位,適當提高速凝劑的摻量。

4.3工程應用3:杭紹臺高速

杭紹臺高速是浙江交通“十二五”規劃中單體投資最大的項目,橋隧比較高,建設難度較大的山區高速公路。線路全長約162.3km,起點紹興齊賢,終點臨海括蒼,全線設計速度為100km/h,項目總投資約368.4億元。

液體速凝劑的研究及工程應用

該項目使用速凝劑過程中存在噴射的回彈量大,經過現場調研,發現噴射材料中使用機制砂進行噴射作業,且存在機制砂含粉量大、用水量高的現象。通過適當調整減水劑的用量和控制單方用水量在(180±10)kg/m³等措施後,現場噴射效果取得了極大的改善。經驗證,現場速凝劑噴射流量降低到4%~6%時,回彈量較小。

結語

速凝劑在使用中應結合具體工程要求和原材料狀況,在滿足施工要求的條件下,應通過現場試驗,確定混凝土配合比和最佳速凝劑摻量,以達到既符合操作要求,又最大限度地減少回彈量。

今後,速凝劑的研究方向將是朝著相容性及穩定性好、回彈率低、後期強度保留率高的環保型速凝劑發展。此外,在使用過程中,環境溫度、攪拌時間、噴射前混凝土的等待時間、混凝土流動性控制、速凝劑與其他化學外加劑的相容性、速凝劑與水泥的適應性等問題,目前還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成果來指導工程實踐應用,以為速凝劑的產品質量提升和工程技術應用提供基礎理論支撐。

溼噴技術取代幹噴技術,是噴射混凝土施工工藝發展的必然。液體速凝劑解決了傳統粉劑速凝劑的諸多問題,且更加環保,是混凝土速凝劑發展中的一次突破。因此,液體速凝劑取代傳統粉狀速凝劑是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