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遊戲規則”悄然生變,選擇產品時務必充分了解信息和風險

自《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資管新規意見稿”)發佈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年。這一年來,存量規模超20萬億元的銀行理財正在悄然生變。在資管新規意見稿的影響下,曾經炙手可熱的短期、保本產品加速退出市場,淨值型理財和結構性存款異軍突起。與之對應的則是,銀行理財業務正面臨收入下降、中小銀行在理財子公司建設中先發優勢不足等考驗。

關鍵詞:消失

短期、超短期理財不足百個

從去年11月出臺的資管新規意見稿、到今年4月資管新規的正式落地。再到三季度相繼發佈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與《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這一年來,銀行理財市場動作頻頻,量規模超過20億元的理財市場正在產生了顯而易見的變化。

今年以來的理財產品不僅收益率節節下滑,發行量也呈現出逐月縮減的態勢。記者梳理數據看到,2018年11月份,銀行理財產品共發行10993只,較 2017 年 11 月份減少 2827 只,同比降幅達到 20.46%。

記者注意到,受到不少投資者追捧的短期封閉式理財產品,由於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在2017年之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期限普遍還4~5個月之間,90天以內的封閉式產品發行數量佔比佔就可達到40%左右,算得上當之無愧的攬客“爆款“。

資管新規發佈之後, 3個月以內理財產品的佔比開始逐漸下降。截止到目前,3個月以內的理財產品中,封閉式產品數量已經不足 100 只,剩下的發行銀行,基本上都是規模較小的城商行和農商行。

從趨勢上,3個月以內封閉式理財未來將徹底停售。但這並非意味著就買不到短期理財了。記者從銀行網點了解到,在2020年過渡期前,90天以內的封閉式理財產品還會在一定時間內有所發售,只不過數量會逐步減少。

關鍵詞:補位

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同時,曾被各家銀行作為攬儲利器的保本理財產品正在逐步退出市場。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監測,截至今年11月末,保本理財(注:包括保證收益類+保本浮動收益類) 發行量共計為 2662 只,同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510 只,保本理財佔總發行量的比重從 30.19%降至 24.22%。這也是自今年 3 月份以來,連續 9個月出現數量下降。

但投資者對剛性兌付的投資產品需求程度仍然較高,為此,銀行需要一個新的產品填補這塊市場空缺。於是,結構性存款就成了保本理財的接盤品種。

上半年以來,結構性存款異軍突起。央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末,商業銀行結構性存款已突破10萬億元大關,達到10.02萬億元,比2017年末增長了43.84%。

這種 “狂奔”的步伐止於3季度。9月28日,資產新規的配套“產品”——理財新規發佈,對結構性存款定義、如何監管作出了具體規定,直接劍指市面上混雜的“假結構存款”。真正的結構性存款,最終產品收益率是不一定達到預期收益率。

另一方面,在打破剛兌的新監管形勢下,理財產品向淨值化轉型已經成為不可逆的趨勢。反映到數據來看,銀行理財產品當中淨值化產品比例逐漸增高,據不完全統計,2018 年 11 月淨值型理財產品發行量 379 只,環比增加 28.47%。其中封閉式淨值產品 319 只,佔比為 84.17%。

整體來看,各類型銀行淨值化轉型程度較去年同期均有明顯提升。11 月共 57 家銀行發行淨值型理財產品,其中包括 5 家國有銀行、9 家股份制銀行、 23 家城商行和 13 家農商行。不難看出,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在淨值化轉型方面進程較 快,一些銀行已經全部轉為淨值型產品;而城商行和農商行發行淨值型產品的比例相對還較小。

記者注意到,在理財產品整體收益下滑的背景下,一些銀行在新發行的淨值型產品收益計算上,也嘗試一些創新的方式吸引投資者購買。例如在實際收益低於業績比較基準下限時,以固定管理費為限回撥給客戶;在實際收益高於業績比較基準上限時,超過部分收取50%浮動管理費。

關鍵詞:門檻

344款銀行理財起投金降至1萬元

多年以來,商業銀行單隻公募理財產品銷售門檻最低5萬元,這也被吐槽道,“將一部分經濟不寬裕的人群擋在門外。”

從10月份開始,陸續有銀行開始下調銷售起點。當月第一週,重慶地區就有12家銀行向投資者下調申購門檻,推出“萬元起購”的理財產品達146款。

從11月最後一週(11月23日-11月29日)的數據來看,已經有344款銀行理財產品門檻降至1萬元,佔比為15.82%。特別是在結構性存款中,1萬元門檻佔比為46.27%,接近一半。

記者注意到,當前 “低門檻”也成為了銀行招攬客戶的一大新賣點。在網點大堂和宣傳單頁的醒目位置,時常可以看到加粗或標紅1萬元起投的字樣。在一些手機銀行上,1萬元起投的產品,也被推送到產品陳列的首頁前端。

按照理財新規,在理財子公司中,是沒有給銀行理財設置銷售起點,這就意味著銀行理財的投資門檻有望進一步下降,1元起購或成為現實。同時新規中,公募銀行理財產品更加多元化,直接投資股票也全面放開。

關鍵詞:陣痛

小型銀行或將退出理財市場

與轉型優化對應的則是銀行理財業務收入普降,從各大銀行2018年三季報數據中也能一窺資管新規意見稿帶來的影響。

公開資料顯示,雖然各家銀行披露的數據口徑不同,但三季度銀行理財業務收入均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五大國有行中,中國銀行前三季度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為685.18億元,同比2017年的699.01億元減少13.83億元,下降1.98%。

除國有大行受資管新規“波及”外,中小銀行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8家上市股份制銀行中,浦發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中信銀行4家股份制銀行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區域性中小銀行的表現則更為乏力,在15家已上市的區域性中小銀行中,僅有4家銀行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呈上升趨勢,其餘11家銀行步入下行區間。

佈局理財子公司也是大勢所趨。目前共有 21 家銀行發佈公告稱設立理財子公司。融 360 大數據研究院研報指出,由於理財子公司在理財監管方面擁有較大的優勢,所以大部分銀行有較大的意願去建立子 公司。

對於 中小銀行來說,設立理財子公司會有收益和成本不成正比的擔憂。國海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靳毅認為,一些中小銀行退出理財產品發行市場是大趨勢,未來銀行之間理財產品的競爭將更為激烈。

關鍵詞:適應

投資前先搞懂“遊戲規則”

長期以來,在剛性兌付的大背景下,銀行理財無論保本還是非保本,大概率都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然而,這一年來,從“資管新規“對銀行理財產品的定義來看,銀行理財產品均為非保本浮動收益類理財產品,未來銀行理財產品不再有保本類的理財產品。

同時由於投資渠道更加寬泛,產品多樣化更豐富,也意味著因為產品投向不同,優先級不同,部分產品風險也相對較高。這也要求投資者需要具備更高的風險意識,不能光看收益不考慮風險問題。

對此,融360分析師劉銀平建議投資者“不能再閉著眼睛買理財了,一定要提高風險意識”。

比如,投資者不能將銀行理財再當作類存款產品,而應當是一類淨值會波動、投資收益不確定、更加市場化的產品。以前,銀行理財產品的客戶主要關注預期收益率,而未來則應關注產品的條款和要素設計、投資對象等多方面的內容;與此同時,還要加強風險意識,從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出發,選擇符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

普益標準研究員趙璐指出,未來投資者對於自己所購買的投資理財產品必須明確“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理念,在選擇產品時,充分了解產品披露的信息和風險,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財產品。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郭欣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