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蜀地劉備給四人賞賜最多,其中一人若多活一年就沒夷陵慘敗了

公元214年,劉備佔領益州,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劉備的心情可想而知,於是他開始論功行賞。


攻下蜀地刘备给四人赏赐最多,其中一人若多活一年就没夷陵惨败了​ 最高賞賜是四個人,分別為法正、諸葛亮、關羽、張飛,每人黃金五百斤,白銀一千斤,錢五千萬,錦帛數千匹。其中法正又被封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整個成都都歸他管,而且劉備把他看作是除最重要的謀士之一。法正為人恩怨分明,睚眥必報,他掌權後,以前對他有過小恩小惠的人,他都會回禮照顧,而跟他有過小矛盾的人,不管矛盾再小,他都會加以報復,甚至還殺了好幾個人。從這裡可以看出,法正有些心胸狹窄。

攻下蜀地刘备给四人赏赐最多,其中一人若多活一年就没夷陵惨败了​ 有人將法正的行為報告給諸葛亮。諸葛亮知道劉備寵信法正,所以並沒有過問。這體現了諸葛亮的迂迴呢,還是體現了諸葛亮的智慧呢?劉備讓諸葛亮、法正還有另外三人一起制定益州的法典,法典名叫《蜀科》。《蜀科》主要貫穿了諸葛亮以嚴刑峻法來治蜀的思想主張。由於過於嚴厲,當地的一些豪門大族都吃不消了,開始埋怨起來,並用消極的態度來對抗政府。這時法正就用漢高祖進關後只有約法三章取得百姓擁護的典故來勸說諸葛亮,認為劉備剛到蜀地還是寬容一些更好。諸葛亮為此事專門給法正寫了一封信,名為《答法正書》。信中告訴法正,現在的情況跟高祖進咸陽時情形完全不同,不能因循守舊而不知變通。當年秦朝的刑法極其嚴酷,人民的怨恨極大,漢高祖廢除秦法,約法三章正好順應當時的民意。而現在的益州,被庸碌闇弱的劉璋搞得法令不舉,官吏橫行,局面混亂,要是我們治定、執行法律再不嚴厲的話,地方上還能安定的下來嗎?法正被說的心服口服,對諸葛亮也更加敬佩了。法正和諸葛亮就如同劉備的左膀右臂,諸葛亮總理後方事務,為前線準備錢糧及人員,而法正主要是隨軍征討,兩人配合默契。在劉備眼中,法正的作用可一點不比諸葛亮小。公元220年,45歲的法正去世,劉備一連哭了好幾天,追諡他為翼侯,是劉備時代唯一一個有諡號的大臣。公元221年7月,劉備為給關羽報仇而討伐東吳,結果導致夷陵慘敗。

攻下蜀地刘备给四人赏赐最多,其中一人若多活一年就没夷陵惨败了 當時蜀中好多大臣勸說過劉備,但是都沒有用,諸葛亮後來感嘆到:“如果法正還活著,一定能勸阻住主公,即使勸阻不了,有他陪主公一起出徵的話,也不會有此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