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國產綜藝該有的典範!

綜藝一直以來都是一種娛樂性很強的節目,以其通俗,貼切的模式,很容易就能打動觀眾的內心。

尤其是文化類節目,更是成為了一種趨勢。從去年開始,這種題材的節目,呈雨後春筍般的生長。像《朗讀者》《我就是演員》等等,其中關於這種題材的節目,最不得不提的就是《國家寶藏》,可以說是這為文化類綜藝開了一個好頭。

豆瓣9.4,國產綜藝該有的典範!

國家寶藏 第二期

從第一期上映,就口碑,收視率雙豐收。總所周知,這期節目由於張國立老師主演,聯合國家九大重點博物館,推薦鎮館之寶進行特展,並且邀請明星為國寶守護,在臺上演繹出每一件國寶的前世今生,真正的讓每一件國寶活起來。

豆瓣9.4,國產綜藝該有的典範!

國家寶藏

節目巧妙設置“國寶守護人”的身份,通過有影響力的明星大咖,講述每一件國寶背後的故事,通過電視化的語言表現中國五千年的文明,文物背後的知識。

他們讓博物館背後終年陳設的物品不再只當作擺設,而是讓文物讓觀眾感受到了“生命”的文化傳奇。邀請的人物,也是演技高,名氣大的大佬,可謂陣容強大。所以第一期圓滿收官,豆瓣9.0。

豆瓣9.4,國產綜藝該有的典範!

這次張國立老師,再次攜寶前來,《國家寶藏Ⅱ》同樣的方式,不同的寶物。讓我們品味國寶背後的秘密。

節目剛開始,就為我們展現了樣式雷燙樣,通俗的說就是一些建築模型,但你可千萬別小看它。它代表了古代設計師的建築精髓,這是在施工前為皇帝呈覽的模型。

豆瓣9.4,國產綜藝該有的典範!

國家寶藏

而樣式雷則是在清代一個很有名的家族,歷經八代。為清代的皇家建築設計200多年,經手的工程有故宮,頤和園,天壇等等都是出自這個家族,可以說中國六分之一的世界文化遺產都是出自他們之手,可謂大師之匠。

這些燙樣都是經由皇帝一人預覽,然後再施工。世隔幾百年,我們依舊能夠通過燙樣看到當初的樣子,尤其像已經毀掉的圓明園,都可以將當初的風景一覽無餘。

豆瓣9.4,國產綜藝該有的典範!

國家寶藏

樣式雷燙樣的故事遠不僅如此,在民國時,中國颳起了一股歐美風,一夜之間無數的西洋建築拔地而起,而中國的傳統木製古建也在走向消失。但有些人不甘心,就這樣被西方人踩在腳下,他就是營造學社的朱啟鈐,他向大公報提出,要在中山公園辦一場“圓明園文獻遺物展覽”,而展覽的遺物則是樣式雷家族世代珍藏的文獻。

豆瓣9.4,國產綜藝該有的典範!

國家寶藏

通過這些遺物也再次展現了當初的圓明園,也正是通過對這些燙樣,在梁思成,林徽因等建築專家的研究下,為中國的建築打下了鞏固的基礎,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樣式雷燙樣。

那究竟什麼是燙樣呢?

豆瓣9.4,國產綜藝該有的典範!

國家寶藏 第二期

通俗的說,他就是燙出來的樣子。以紙板,秫秸,木頭為原材料,用烙鐵熨燙成型。而這些燙樣都可以層層拆卸,打開屋頂就可以看到裡面的建築結構,重要的時,每一處都貼著尺寸標籤。真可以說是“精緻的迷你版模型”,也正是這樣,很好的解決了為皇帝提交方案時遇到的技術問題。

豆瓣9.4,國產綜藝該有的典範!

由此可見古代勞動智慧之精巧,思維之細膩。這樣的文物,當永遠的珍藏,不應隨歷史長河的流逝而消失。而這也只是樣式雷燙樣的“冰山一角”。我們在感到驚奇的同時,更多的應該是傾佩。

通過《國家寶藏Ⅱ》又再一次領略到了國寶當之無愧的魅力。這也為文化類的綜藝節目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