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探索」第四十二课 召收门徒

亲爱的朋友你们好,欢迎你再度收听这个节目。在上次节目中,我们介绍了耶稣在传教之初到约旦河接受祂的前驱若翰洗者的洗礼。受洗之后,在圣神的带领之下,祂在旷野中进行40天40夜之久守斋祈祷,后来魔鬼三次来诱惑祂都没有成功。之后耶稣开始积极地推广祂的传教事业。今天介绍耶稣首先召叫的第一批12位门徒。

《若望福音》第一章三十五节讲,耶稣在约旦河受洗的第二天,当祂在河岸再度出现的时,祂的前驱若翰洗者就告诉祂的两个门徒,一个是安德肋,一个就是若望,说:“看,天主的羔羊。”两个弟子在耶稣的背后偷偷的跟随祂,走到一半的时候,耶稣知道了跟随在后面的他们,就回头去问,“你们在找什么?”(若1:38)这段话实在非常有意思。其实耶稣的这段问话,不只是针对安德肋和若望而已,而是针对每一个人。他告诉我们,我们在世界上到底在寻找什么?这是要我们听道理,要相信并接受耶稣基督是我们的主,我们要受洗。到底我们在寻找什么?我前面介绍过的那个妇女,她最初要耶稣手中的一个礼物,到最后慢慢才了解原来耶稣要给她的活水——就是耶稣自己的生命。外在的有朝一日会失去的,因为生不带来死带不走,所以我们每个人可以问问:“我为什么要听这样一个节目,不去听别的节目?我到底在找什么?”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这个问题。

耶稣当时并没有直接的回答这两位日后的爱徒,耶稣只是告诉他们说:“你们来看看吧!”(若1:39)有不少人不愿意信教、不愿意听道理,因为他们认为太麻烦,好像一接触了天主教,好像就会被迫盯人,摆脱不了;其实不然,天主教非常尊重人的信仰宗教自由,我们只不过把天主教的教义,我们的信仰,很客观地介绍给你,你自己听;听到有一天你动心了,你觉得悟了,那时你愿意受洗,我们当然是欢迎,你如果不愿意,那么你有自己决定的自由。所以,当时耶稣告诉他们:你们先来看看吧,看了再说。他们去了,非常奇妙,圣经里面没有告诉我们,耶稣当天晚上跟他们谈些什么,但是我们知道一定谈的很深的东西,而且谈了很久,否则圣经不可能告诉我们——就是他们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回去了告诉他们的兄弟:若望的哥哥-雅各伯;安德肋的弟弟-伯多禄,说:“纳匝肋人耶稣,我们已经找到。祂就是梅瑟和先知所预报的那位。”

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与君一席谈,胜读百年书。耶稣当日与他们的谈话,让他们真正地体验到与耶稣的一席谈话,比读了百年书来得更有效。那么耶稣与他们谈些什么呢?大概谈些有关天国的计划,如何去推展祂神国的理想。但是他们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就能深深被耶稣所吸引,并且日后愿意跟随祂,而且必须放弃很多的东西,最主要的还是他们深深地被耶稣基督这个人的人格所吸引。

耶稣后来在加列里肋亚海边看到他们捕鱼时,正式的邀请他们,说:来,跟从我!(玛4:19)《圣经》告诉我们:当他们听到耶稣的召唤,非常非常迅速敏捷地把自己靠以为生的船具都抛弃,跟随了耶稣基督。可以设想,当日耶稣的讲道非常地吸引人;同时耶稣也能显很多的奇迹,解除人身心的痛苦,因此很多人愿意跟随耶稣基督,成为祂的门徒。但是耶稣却并不是随便的挑选,凡愿意的,他都拣选接纳——没有!根据《路加福音》第六章:耶稣为了在芸芸众生当中祂要拣选一批人,耶稣那几天彻夜的祈祷;从《路加福音》第六章12到16节,我们可以了解:在这几天,耶稣出去,上山祈祷;他彻夜向天主祈祷。天一亮,他把门徒叫来,由他们当中拣选了十二人,并称他们为宗徒:即西满,耶稣又给他起名叫伯多禄;和他的兄弟安德肋、雅各伯、若望、斐理伯、巴尔多禄茂、玛窦、多默、阿耳斐的儿子雅各伯、号称“热诚者”的西满、雅各伯的兄弟犹大和犹达斯依斯加略,他成了负卖者。(路6:12—16)耶稣拣选这一批使徒到底意义何在?

第一、耶稣到世界上来完成祂的救赎的工程。虽然祂带给我们救恩,这是白白赏赐的恩惠,但是耶稣要我们自己参与我们自己得救的工程,这是耶稣对我们的爱也是祂给我们的光荣。

第二、耶稣拣选这些宗徒们是因为祂在人性方面受了时空的限制。在2000年前耶稣生活的时代,交通非常不方便,都是靠牛、羊、驴。当时耶稣也是人,在人性方面祂受了时空的限制,一天只能有24小时。耶稣为了要到各地传播福音救人。所以必须要有一批助手来帮助祂,这也是他拣选这些门徒的主要目的之所在。

耶稣拣选第一批宗徒是在不同的情况之下,并不是一次就召叫了他们。税吏的玛窦,耶稣召叫他,“来跟随我!”玛窦就非常迅速敏捷地抛弃一切,跟随耶稣基督。

刚才对耶稣召叫第一批门徒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为什么耶稣要拣选12个门徒?不多也不少,这跟旧约中的12个支派是前呼后应。耶稣召叫门徒之后用相当长的时间去训练(门徒),祂并不是在一个地方训练以后才让他们出来传教;耶稣一方面派他们去传教,一方面给跟他们再次训练,双管齐下同时并进的。

耶稣如何完成祂的使命?积极的方面,就是宣讲和显奇迹。耶稣到世界上讲了很多的道理,说了很多的话。但是祂的宣讲却只有一个中心的主题,就是在《马尔谷福音》1:15节所记载的,说“时期已满,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罢!”虽然这是短短的一句话,但是这句话包含了非常深刻的意义——何为“时期已满”:那就是当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犯罪得罪天主之后,天主一方面因着公义而处罚他们;又因着爱给他们承诺,就是要派遣祂的独生子来救赎世人;所谓的“时期已满”就是旧约天主的承诺在耶稣基督的降生这件奥迹上已经真正地实现。“时期已满,天主的国临近了”,耶稣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天国,就是祂自己的生命。一个愿意获得耶稣基督的生命进入天国,获享永生的人,他到底应当做些什么?就是:“悔改,信从福音”。所谓的“悔改”是一个比较消极的,套句俗话就是要排除障碍,如同我们要到达一个地方不管是走路或者是坐车,必须首先把路上所有的障碍排除净尽,才能够畅通无阻,不然我们可能会跌跌撞撞的。所谓“悔改”当然指的是我们的罪,一个人如果说想真真正正地获得永生的话,他必须要先悔改。天主教的洗礼:接受洗礼的时候,神父会代表天主教会,向那个接受洗礼的人要求他一定要痛悔他过去所犯的罪,这就是一种排除障碍,因为一个人想相信天主,一方面又不断犯罪得罪天主的话,这个信是假的。因为信必须要排除所有的罪恶;如果犯罪,不慎跌倒也要及早悔改。但是悔改,只不过是消极的准备,悔改了之后还应当积极信从福音,福音就是日后我们要听很多的道理,基本上就是一个“爱”字。这爱包括双方面——爱天主在万有之上;爱人如己。

有一次,有一个法利赛党的法学士来到耶稣跟前,这位法学士请教耶稣,他说:“老师,在天主的众多法律中到底哪一条是最主要的?”耶稣说你是研究法律的,应当比我更清楚,为什么反而来问我?这位法学士就回答说:在天主所有的诫命当中,第一条也是最要紧的一条——就是你当全心、全灵、全力,全意爱天主在万有之上;第二条跟第一条很相似,就是要爱人如己,而且爱人如己是在爱天主在万有之上的具体表现。所以,今天爱人就是婚姻的最主要的讯息,就是爱的两个幅度——爱天主要记得关爱周遭之人。这一点将来谈到耶稣讲的最后审判时候的比喻,我们会细腻的去讲。如同若望宗徒提到的:孩子们,我们讲爱必须要有行动,如果一个连看得见、摸的着的兄弟姐妹你都不去爱的话,你能爱看不见天主?那是撒谎的。所以福音就是爱的福音,敬天和爱人,就是说:我们如果愿意获得永生,进入到天国,必须在消极方面,常常要悔改,积极的按照福音的精神去生活,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教友当中有很多人只不过是悔改自己的罪,但是没有积极地按照福音中爱的精神去生活,还是没能达到耶稣所要求的最高境界。

天国到底是什么意思?天国也可以称之为天主的国。

第一、天国是指先知所预言的默西亚要建立的神国。天国的来源、组织、道理、法律以及目的是由天主而来的。

第二、

第二、天国也可以称之为基督的国,这是耶稣所宣讲和建立的。

第三,根据以色列民族的看法,天国乃是指默西亚救世主要进入选民的当中,恢复他们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在世界上建立天国,恢复天父的主权,并且使之恢宏扩展,使天主和人类之间的盟约,得以在人间圆满的出现。

耶稣用什么方式宣讲?耶稣的宣讲有一种很特殊的方法,祂用比喻。在《玛窦福音》13:35和《圣咏》78:2中,说:我要开口说比喻,说出由创世以来隐密的事情,这个隐密的事就是天国已经来临的这个事实。我们知道讲比喻的目的,是以一个日常习见的事物来推演出一段很高超的道理,如果耶稣执意讲天国的道理,也许太高超太奥秘,不是一般人所能懂。因此,耶稣就地取材,祂以当时的人生活中能容易看得到、碰得到、听得到的东西来讲一个很高超的道理,这一点是非常需要的。

耶稣讲道非常生活化,但是为什么天主教在过去的很漫长的一段岁月里,神父讲的道理往往让人听起来很抽象,很理论,那是后来我们受到了希腊哲学的影响。希腊的哲学本身是抽象的,是相当的理论和枯燥的,用他们这样的一个思想来讲耶稣基督的道理,天国的道理,让人听了实在感觉不到吸引力。所以以后天主教在这方面,必须要有理论,但这个理论必须要落实在具体的生活当中。如果只谈理论,教友不懂得把它配合到生活当中,他们就不容易懂。因此,应当有理论的神学,同时还应该有一种生活的神学,这样比较容易懂。

今天我们就到此结束。求天主降福你们!再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