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東北的戰略地位如此重要?

思遠4175


東北有多重要?三件事足以證之。

滿清是以東北為基地入關奪取天下的;

張作霖是以東北為大本營入主北京的;

四野百萬大軍是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島解放全國的。

今天,咱們主要說說第三次。

抗戰勝利以後,國共兩黨開始了戰略大博弈,雙方在各個戰場調兵遣將。有一個戰略要地被雙方的統帥部同時看中,各自抽調精兵強將開赴那裡。隨後的三年裡,雙方在那片土地上展開了殊死搏殺。這塊寶地,就是東北。

先來看看對陣雙方各自的陣容。

我軍在東北最高軍事長官由三個人組成:東北民主聯軍司令員兼政委林彪,第二政治委員羅榮桓,參謀長劉亞樓。東北局的配置更是豪華到了極點:9月15日成立的東北局,彭真、陳雲、程子華為核心。到了1946年6月,因為軍情緊張,為了保證軍政一體化,所以,由林彪擔任東北局書記,彭真、羅榮桓、陳雲等擔任副書記,同時,這幾人也成為東北局常委。真可謂是人才薈萃,陣容強大。

國民黨方面也毫不示弱,政學系元老,德高望重的熊式輝出任東北行轅主任。鑑於熊老擅長民政,不擅軍事,所以蔣校長把心腹愛將、黃埔一期的杜聿明派到東北,擔任東北保安司令,負責實際的軍事指揮。同時,第13軍、52軍、71軍、新1軍、新6軍等,這些久經沙場的精銳部隊紛紛調往東北。鄭洞國、範漢傑、陳明仁、孫立人、廖耀湘等名將也紛紛率領部隊來到東北。杜聿明後來去養病期間,蔣介石更是把自己最信任的將領,有“袖珍委員長”之稱的陳誠派到東北,指揮全局。由此可見,國民黨一邊對東北虎視眈眈。

那麼問題就來了,東北到底有什麼好?為什麼戰略地位如此之高?讓國共兩方都精英盡出,志在必得呢?

首先,東北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東北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多年有層層樹葉和枯草腐爛積累豐厚的腐殖質,與土壤混合而形成黑色的土層,因此形成了肥沃的黑土。黑土是由強烈的腐殖質累積和滯水瀦積而成,是一種特殊的草甸化過程。自然狀態下,黑土腐殖質層可厚達1米,養分含量豐富,肥力水平高。為進一步積蓄土壤養分提供了充分的條件,最終形成了連片的黑土區。黑土是大自然給予人類得天獨厚的寶藏,是一種性狀好、肥力高,非常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種植莊稼一類的農作物,往往會有很好的收成,拿下了東北,等於拿下了一個大糧倉,大寶庫,經濟意義和軍事意義巨大。

其次,東北的重工業非常發達,鐵路網密佈。東北經過俄國和日本兩個帝國主義長達百年的開發,已經形成了非常強大的重工業體系,在國內首屈一指。而且東北礦產豐富,也為重工業的進一步開發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日本在東北投資了很多基礎建設,鋪設了綿密的鐵路網,這些都為東北的發展奠定了根基。可以說,拿下東北就等於拿下一個可以源源不斷進行生產的大工廠,可以為全國範圍內的戰爭提供一個安全,穩定,可靠,發達的大基地大後方。


第三,東北緊靠蘇聯。我軍可以在蘇聯的幫助下,建立一支強大的完全屬於自己的武裝力量。從後來的情況來看,林彪麾下的東野擁兵百萬,武器裝備先進,戰術素養極高。一旦拿下東北,等於我軍就多出一支隨時可以增援關內戰場的百萬大軍。大家可以想想,這是多麼強大的一股力量。關內戰場,我軍與國軍大多處於相持態勢或不利態勢,如果支撐到百萬東野入關南下,那麼什麼問題都將不存在,這是一種碾壓式的強大。後來,東野從白山黑山一直打到天涯海角,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有朋友開玩笑說,就算淮海戰役打輸了,或者陷入僵持,等到東野南下,還是一鍋端,只不過時間問題而已。這就是拿下東北的第三個好處,騰出了一支強大的武裝——百萬東北軍。

拿下東北的好處很多,我們剛才分析了,農業上、工業上、還有軍事上的各種好處,但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點沒說——人心。開戰前,包括我軍高層領導在內,對這場戰爭的勝負其實心裡並沒有底,全國人民大部分也不看好弱小的我軍能贏得勝利。東北的勝利是轉折點,拿下整個東北以後,相信全國上下到敵我雙方,都對我軍的勝利不再有懷疑了。從此,軍心民心穩定,我軍的勝利也就越來越摧枯拉朽了。

1.張正隆 :《血紅雪白》

2.唐洪森:《國共征戰大東北》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東北的地位重要,實際主要原因是地理上的優勢,我們打開地圖仔細看一下,會發現東北在地理上,實際上處於偏安於一方的狀態。

從東北再向北,由於緯度的問題,那是真正的苦寒之地,可以說人類生存不易,所以那裡的人口一直很少,難以構成什麼威脅的力量,向東實際為多山的半島地形,歷代也沒有什麼強大的勢力在這裡能興起來,實際處於一直是被壓著打的對象,向西的方向為蒙古高原,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遊牧民族在絕大多數時間,無法形成東進之勢,難以形成什麼威脅。

只有向東為中國關內地區,但是由於地形的原因,從關內到關外,只有一個沿海而行的通道,說形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局面,而且從地理距離上來說,東北也遠離中原地區。形成了一個自守有餘的地理伏勢,進攻則只一個方向的問題,不存在什麼後顧之憂,這是一個很難被消除的優勢。

沒有多大的外部壓力的同時,自身又是一個相當廣大的區域,擁有相當豐富的資源,尤其是土地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等等。在許多人眼中東北一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其實呢,這種觀點屬於非常片面的,實際上東北地區屬於一個溫帶區,其南部地區實際上與關內的河北、山西在氣候上沒有太大的氣候差異。東北的雨熱同期的條件,造成了東北的農業是非常發達,至今東北都是中國重要的糧食輸出區,這一點許多人可能沒有注意中國的糧食生產條件,其中東北三省的糧食已經生產佔據了全國的五分之一。東北的礦產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比如:石油城大慶。

東北這種地理上的優勢讓他在發展上非常快速,變成了一個工業化地區,在工業化與城鎮化水平,全國也是排在前列的,也就進一步提高了它的重要地位。


浴火


歡迎來到熊二讀史,一起來讀東北那些事兒。(本文約600字,閱讀需時2分)

黑、吉、遼三省,地處我國東北部,在我國漫長的歷史時期,東北始終是中華歷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尤其是東北興起的滿族作為統治民族,建立了統御中華的清朝。

東北作為滿族的龍興之地,備受世人關注。

東北的戰略地位,首先是由其獨特的地形決定的。

東北地區,在自然地理上,山環水繞,海陸相連。

“三山圍三平原”的獨特地理環境,使得東北地區成為一個獨立的小地理單元。

高山平原同在,草原林地並存。黑土地肥沃,林木資源豐富。

同時東北的礦產資源很豐富,鐵路交通在近代也是發展最早的地方。

東北在近代,是工業發展最為迅速的地區。

東北在晚清時期,與沙俄和日本的利益交織在一起,東北地區上演了一幕幕國際政治大劇。

想要深刻理解東北的戰略地位,需要將東北地圖倒過來看。

東北是沙俄東侵的最後一站,並且也是最為關鍵的一站。

沙俄穿過漫長的西伯利亞,越過寒冷的高原,來到黑龍江流域,只要再往南,就有大片適宜農耕的土地,有大片的草地和平原。太平洋的季風,為這裡帶來充沛的降水,清代的封禁政策,使東北地廣人稀。

因此沙俄不遺餘力入侵東北,對東北這片肥沃的土地垂涎已久。

而日本也將東北當做踏入亞洲的關鍵一站。上圖是日本國內所用的地圖,依然和我們的南北地圖視野不同,這個地圖就將東北與日本的關係很好地展示出來。

日本與東北真的很近很近,就隔著一道日本海。

由此可知。東北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裡是東亞各勢力的交匯之地,也註定東北地區在晚清時期的坎坷歷史。

俄國割佔中國領土

九一八事變

更多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熊二讀史。


歷史寶藏


電視劇《少帥》裡面吳鐵城拜訪張學良的時候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不到東北,不知中國之大,不到東北,不知中國之富,不到東北,不知中國之危”。這句話的前兩句就是這道題的答案,東北之大,幅員遼闊,東北之富,物產充足。得天獨厚的優勢是東北能夠成為戰略重地的重要原因。



東北三省面積近百萬平方公里,平原地帶,雖然天氣比較嚴寒,但糧食大豆產量一點也不低,是著名的糧食大後方。境內又有松花江和遼河兩大水系,水資源豐富。歌曲《松花江上》中“那裡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真的是所言非虛。


東北面積之大,實為中國對外之“咽喉”。如果僅僅看中國地圖,東北無疑屬於交通閉塞之地區,但如果放眼亞洲,你就會發現,東北是東北亞的中心地帶。進則是俄羅斯和朝鮮半島,甚至日本,退則是山海關內,華北平原,東北實在是交通要道。難怪當年張作霖憑藉東北一隅之地可以在日,俄,以及關內軍閥中游刃有餘。

雖然在很多人眼中包括我都認為東北並不是一個太適合人類居住的地區,但不可否認東北的重要性是怎麼說都不為過的。毛主席就曾經表示“東北是特別重要的,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麼中國革命就有了堅固的基礎”!!!


我是頭條作者歷史十二郎,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歷史十二郎


目前,在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上,所有有關於東北的新聞幾乎都是負面的,沒有來過東北的外省人,他們對東北的主觀印象幾乎都是寒冷,粗爆,野蠻,落後,除了出產大米,人參,還有笑星和網紅,幾乎一無是處,實際上,以前的東北,根本就不是現在的這個樣子。

早在1945年時的偽滿洲國,也就是現在的東北,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就已經是亞洲第一大經濟體,全世界第四大經濟體,超越日本,成為全亞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

“九一八事變”以前的東北,曾經是沙俄帝國和大日本帝國的勢力範圍,由於他們在東北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修建鐵路,建立工廠,開發礦山,挖煤,鍊鋼,建立經濟特區,搞開發區,以及後來由中華民國北京國民政府任命的東北巡閱使張作霖主政東北期間,也大力發展民用工業,軍事工業,修建鐵路,建立工廠,使東北的整體實力遠遠強於全國其他地區。

“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扶持大清帝國遜帝溥儀在東北建立了親日的偽滿洲國,定都長春,改名為“新京”,由於東北擁有及其豐富的自然資源,於是日本就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從全世界引進了大量先進的設備,建立了大量的亞洲第一,世界第一的大型工業企業,包括獨資企業,合資企業,於是,東北就成了日本實施其國家戰略,發動戰爭的後勤保障基地,因此,雖然名義上,偽滿洲國的權利掌握在東北人手中,實際上,偽滿洲國政府各個部門的次官,都是日本人,他們才是真正掌握偽滿洲國權利的人。

偽滿洲國在日本的操控下,完全按照日本的發展模式,戰時動員體制進行了有效治理,宣揚忠君愛國思想,鼓勵誠實勞動,因此,東北人簡單,誠實,遵紀守法,而不狡猾,奸詐,違法亂紀。

日本戰敗以後,東北重新回到了祖國的懷抱,東北由於擁有大量的產業資源和訓練有素的人力資源,因此,作為中國最發達的地區,在解放戰爭期間,在抗美援朝期間,在偉大的毛澤東時代的和平建設時期,做出了無可替代的巨大的歷史性貢獻,最先解放的東北的人民送自己的優秀子弟參加解放軍,參與解放了全中國,東北的產業精英被派到全國各地,搞經濟建設,說是他們哺育了新中國,實際上,一點都不算是過分。

東北的電力,石油,煤炭,鋼鐵,木材,機器設備,大豆,高粱,汽車,飛機,拖拉機,大炮,夜以繼日源源不斷輸送到全國各省市,使社會主義新中國在偉大的毛澤東時代,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東北的無數的大型企業被拆分到全國各地建廠,成就了中國的各個落後省份的工業化,飛機制造,汽車製造,鋼鐵冶煉,重型機器製造,石油化工,貴金屬冶煉,都是如此。

在毛澤東時代搞的計劃經濟,東北生產出的巨量社會財富被無償調撥,東北人民幾乎就沒有獲得什麼收益,而後毛澤東時代搞的市場經濟,南方的民營企業收益完全歸自己支配,北方逐漸貧窮落後,就是這個原因。

曾經的東北,作為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就像大哥一樣,含辛茹苦養大了失去父母的未成年的弟弟妹妹們,沒過過一天好日子。

改開以來,外資企業享受比東北的全民企業,集體企業優惠的多的稅率,南方的鄉鎮企業偷稅漏稅,生產假冒偽劣,走私販私,以回扣開路,擾亂國家經濟秩序,最後搞垮了東北的大工業體系。

如今的東北,已經無力扭轉目前的局面,逐漸淪為了南方企業生產的商品的傾銷地。

東北人民本來應該成為國有經濟的優先股東,但他們並沒有得到股權,也沒有得到分紅。

東北人民承受著失業,下崗,買斷這些難以忍受的痛苦,為了生存克服著前所未有的困難,他們安身立命,恪守家園,還不斷被外省人誤解和貶損,而東北少數邊遠地區不安分守己的人在全國各地的不法行為,確實損害了東北人的整體形象,實際上,他們並不代表整體的東北人,他們也是受害者。

東北的窘境,完全是政策失誤造成的,國家確實應該反哺東北,通過資金撥付和政策傾斜使東北起死回生,而不是任其自生自滅,這就是最基本的道理。

南方企業出山海關到東北來投資建廠,對東北來說,那就無異於雪上加霜,對東北的振興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任何汙衊東北和東北人民的言辭,都是不瞭解歷史,無視基本事實,都是無知,淺薄,無恥的典型表現。

無私奉獻,不應該被當做是傻子,弱智,缺心眼兒,真誠付出,確實應該得到應有的回報,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公平,必須要堅守,正義,必須伸張。

我們堅信,東北,曾經有過無比輝煌的過去,東北,一定會有無比光明的未來。


瀋陽楊藝


東北有多重要,我們可以先看看日本人的看法。918事變以前,松岡洋右在名為《動盪之滿蒙》小冊子中寫道:今天滿蒙之地位,對日本說來,不僅在國防上十分重要,而且對國民經濟也是不可缺少的。

也正是他第一個在日本喊出了滿蒙生命線的叫法。日本大本營參謀石原莞爾當時,也提出了世界最後大決戰論,認為,這場歷史上空前的大規模戰爭,正在一天天地逼近。這種最後戰爭的形態,是完全徹底的殲滅戰。最後他認為,為了贏得與美國的最後決戰,日本必須佔領和控制東北。

原因首先是,東北三省資源豐富,人口稠密,交通通信發達,氣候也不象西伯利亞那樣寒冷。而且,還是不可缺少的產糧地區和重工業地區。當年,沙俄為了控制東北,甚至還專門從西伯利亞大鐵路修路一直修進了東北。

因為,從軍事地理來看,東北是唯一可以形成對遠東地區和西伯利亞軍事優勢的地區。那怕是東北正對面的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如果失守,沙俄在太平洋的勢力將明顯受到削弱,它在太平洋的發言權也將受到限制。

所以,從沙俄一直到蘇聯時代,都在遠東地區部署了大量軍隊,就是為了盯著東北。從歷史上來說,從康熙時期一直到二戰,俄羅斯幾次對東北出兵,但都沒有完成實際控制。整體來說,東北東隔烏蘇里江,北隔黑龍江與西伯利亞相望,西經興安嶺與內、外蒙古相接,東南隔鴨綠江、圖們江與朝鮮半島相望,南面是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環抱中的黃海、渤海灣,很多港口散佈其間。

東北地區面積為八十萬五千六百平方公里,東北地區自古以來就與內、外蒙古關係密切,這個地區還通過朝鮮半島與日本保持很深的關係。


深度軍事


都在談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這個口號都有二十年了吧?解藥呢?東三省年均流失二百萬人,企業留不住人才,進步全都靠關係,我至今沒想到這個頑疾的解藥在哪?北方雖然寒冷,但歐洲北美,發達地區也都在同緯度,我們無盡的資源,怎麼就拖了祖國後腿了?要是今天國家有政策,十年後或會有成效,要是就是溫水煮青蛙,那最後只能看見土地的荒蕪和城市的破敗!

大慶油田為例,為了領導們的政績,現在還在破壞性開採,可能不遠的未來,剩下的只有鐵人王進喜的傳說罷!





運交華蓋312


東北的戰略位置的重要性,是在明清時代開始凸顯出來的。

首先東北地區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中間是遼河平原和松嫩平原,三面環繞著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並且在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之間還有松花江流過,直通三江平原。外圍地區被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包饒,兩江交匯後一齊流入太平洋,是整個東北亞地區唯一的一個不凍港。東北地區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適合多種作物生長。而且山裡森林資源豐富,有百年巨木,還有各種皮草。另外東北地區煤礦、鐵礦、石油資源豐富,適合重工業建設。還有就是東北地區民風也是比較彪悍,自古以來東北地區的勇士都有著“滿萬不可敵”的稱號。

在近代,東北地區變得愈發重要。因為俄羅斯和日本的擴張,列強和清帝國在東北地區的角逐愈發強化。首先是俄羅斯人趁著英法聯軍擊敗清王朝之際強行奪走了東北的外圍屏障--外興安嶺和烏蘇里江以東,成功的控制了東北亞的不凍港,並建立了沙皇俄國的太平洋艦隊。之後繼續南侵,不斷蠶食黑龍江。日本崛起之後,出於對戰略資源的需求,日本急需佔據東北利益。於是在明治天皇的大陸計劃中,佔據東北成了第二步計劃。終於在1895年以後,日本人將手伸到了東北,並且在1905年擊敗沙俄,成為了東北的最大外來勢力。1931年後日本佔領東北,建立偽滿洲帝國,並利用東北的資源強大了日本的國力。解放戰爭期間,我軍也是通過東北的軍事資源,縮小了和國民黨軍隊的差距,其中從東北兵工廠得到的大炮,在後來的淮海戰場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東北地區除了本身條件優越以外,在擴張上也是一個重要的據點。控制了東北,京津冀地區就不安全,拿下北京,華北就危險了。很顯然,在抗日戰爭中,日本人就是遵循了這一軍事路線,並給中華民國以沉重的打擊。

總而言之,佔據東北就可以威脅華北的安全,退還可以自保,這也是為啥清朝一直留著東北做自己的保底地盤。


火器工坊


為什麼說東北的戰略地位重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

第一從資源上說,東北地區礦產資源,森林資源,土地資源,海洋資源都是十分的豐富,東北的黑土地種出來的糧食質優量大,大慶油田更是當年中國擺脫貧油國帽子的功臣,不凍港大連更是我國北方造船業的基石和天然的優良港口。無論是日俄戰爭還是抗日戰爭,日本首選的戰場都是在東北,就是因為日本看到了東北豐富的資源。

第二從地理位置上講,東北北部與俄羅斯相鄰,東部與朝鮮接壤,同時與日本和韓國又是隔海相望,可以說其戰略地位一看便知。古代人想從南方到東北,只有山海關一條路,可以說卡住了山海關,就是卡住了東北的咽喉,真的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第三從工業基礎講,東北作為老工業基地,在新中國建立之初就依靠豐富的資源和便利的港口形成了工業集群,為新中國工業基礎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和示範效應,雖然近些年東北老工業基地衰落了,但是隨著國家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落實,供給側改革的推進,企業的技術升級東北老工業基地會憑著自身的工業基礎重新煥發青春。


永豐說事兒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東北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概念。

我們一般認定的東北是行政意義上的東北,一般指的就是東三省,東三省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

而地理概念下的東北指的是山海關以北,大興安嶺以東的廣大區域。

而歷史上的東北指的則是遼西走廊以北,大興安嶺以東,外興安嶺以南的廣大地區。

今天的東北,戰略地位非常重要,這裡的東北指的是地理概念下的東北,即山海關以北,大興安嶺一東的廣大地區,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

關於東北的戰略地位,靜夜史認為分為兩個方面來回答。

1、對內,東北關乎中原安危

東北是中原王朝的重要外延,和蒙古高原、西域共同橫亙在中原的北方。

由於海洋經濟前,我國的地形相對封閉,因此北方成為中原最重要的威脅。

在隋朝之前,我國的政治中心基本都在關中地區,帝國的中軸也是東西分佈,北方和西域成為帝國的主要進取方向,絲綢之路成為帝國對外交流的重要紐帶,此時的東北地區,由於距離統治中心過遠,很長時期內無法得到中原先進文明的影響,因此始終默默無聞。

秦漢時期,中原王朝佔據了東北的遼東地區,之所以佔據遼東,是因為朝鮮半島。

周滅商後,商朝舊臣箕子逃到朝鮮半島建國,直到漢武帝才消滅,佔據遼東有利於維繫對朝鮮半島的統治。

隨著關中地區環境的惡化,統治中心不得不東移,這一趨勢從隋朝開始。

統治中心東移,意味著更靠近東北,因此東北地區受到中原地區的影響開始加大,隨即也逐漸出現強大的政權。

隋唐時期,中原王朝消滅高句麗,再次將朝鮮半島大部納入版圖。

因為深受中原影響,因此東北地區的文明開始加速,並最終產生了一系列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典型例子如遼、金以及清朝。

而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東移之後,隨即和經濟重心分道揚鑣,北京從元朝開始成為帝國新的都城。由於北京距離東北地區更近,因此東北的安穩直接決定了北京的安危。

近代以來,東北地區地位更加凸顯,由於礦產資源的開發,東北地區的開發後來居上,成為近代以來重要的工業基地。佔據東北也就意味著具備了統一天下的基礎,所謂“得東北者得天下”,我黨正是以東北為基地,最終完成了對大陸的統一。

2、對外,東北關乎東北亞穩定

東北地主之所以重要,除了是中原的重要外延,還因為東北是東北亞的重要節點。

東北地區北接西伯利亞,南鄰海洋和中原,西有蒙古可直通中亞,東有朝鮮半島和日本海。

對於沙俄而言,佔據東北是尋找溫暖出海口,同時對蒙古形成包圍之勢的重要一環,佔據東北,可以將整個蒙古地區據為己有,對我國形成巨大的壓制。

所以早在17世紀沙俄就開始了對東北的覬覦,1643年沙俄侵入黑龍江流域,妄圖佔領黑龍江病,作為其南下的基地。19世紀下半期沙俄侵佔外東北、外西北地區,並推出了臭名昭著的“黃俄羅斯計劃,妄圖將整個東北、蒙古高原和西域地區納入其版圖。

而對於日本而言,佔據東北則可以獲取更多的土地和資源,對於島國的日本而言意義重大。

一直以來,日本都在覬覦大陸,並不斷尋找立足點。雖然朝鮮半島距離日本本土近,但地形崎嶇,國土狹長,根本無法滿足在大陸立足的需要,畢竟東北的威脅就可以隨時將日本趕下海。

而佔據東北則完全不同,一來可以抵禦沙俄的南下,保護朝鮮半島進而保護日本本土,扭轉沙俄在庫頁島等對日本的壓制態勢。另一方面,佔據東北可壓制我國,並對蒙古高原形成巨大威脅,日本在20世紀初叫囂的“滿蒙獨立”就是以佔據東北為先期目標。

19世紀下半期,隨著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日本實力迅速增長。1895年,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擊敗清朝,將清朝的藩屬國朝鮮納入其版圖,隨後開始了對東北的覬覦。

1904年日本和沙俄在東北地區爆發日俄戰爭,最終日本擊敗沙俄,獲得了在東北的立足點。

而到了二戰以後,朝鮮半島被人為分割,東北亞的局勢更加不穩定,此時的東北,距離朝鮮半島距離最近,在半島問題上有最大的話語權,這使得我國成為影響半島以及東北亞局勢的舉足輕重的角色。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