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監管窗口指導疑雲:大行、股份行利潤增速或個位數,實質影響究竟幾何?

銀行股近期連續下跌之下,市場傳言監管窗口指導部分銀行“適度控制”淨利增速。

對於監管窗口指導部分銀行“適度控制”淨利增速,“一兩週前我們已經聽到相關消息,但不知為什麼今天突然傳了出來。”一位華東城商行人士表示。

12月20日晚,《證券時報》報道,近日銀監部門對部分銀行進行了窗口指導,要求“適度控制”利潤增速,讓2018全年的業績增速“不要放太高”。

不過,多家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均表示並未受到該通知。12月20日晚,招商銀行回應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時表示,該行未收到監管部門的窗口指導通知。寧波銀行也回應稱,沒有接到相關通知,也沒有看到任何文件。此外,兩家華南股份行、東南某大型城商行也否認了收到通知。

不過,一位資深銀行業內人士表示,監管對部分銀行的“窗口指導”既沒有發文,也沒有通知,是“一個建議”,但跟一些銀行提及“適度調控”。

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梳理各方意見,監管的窗口指導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是,對於銀行利潤增速,四季度利潤低於三季度;大行和股份行利潤增速保持在個位數,城商行利潤增速保持在10%左右或以上。二是,在貸款利率上,四季度貸款利率要低於三季度,降低利率讓利民企,這與此前監管降低小微貸款利率的精神基本一致。三是,在風險防範上,銀行要充分暴露風險,加大撥備計提。

影響究竟幾何?

一位華南銀行業分析師表示,今日市場突然出現這一消息的原因,可能是銀行股近幾日的下跌,招行又領跌市場,但從內容看,對銀行其實並無實質性影響,對銀行的基本面基本沒有影響,但在市場情緒上會有一些衝擊。

另一北京銀行業分析師認為,近期銀行股的基本面並無大的變化,近幾日的突然下跌,一方面之前銀行股估值已經有些偏高,另一方面,可能與機構調倉有關。

實際上,上述監管窗口指導早已體現在此前各項監管文件或規定中。

對於銀行利潤增速,僅從上市銀行看,國有大行和股份行中,2017年、2018年前三季度,僅招行淨利潤保持在兩位數增長,其餘銀行均為個位數增速。城商行業績則出現分化。

独家|监管窗口指导疑云:大行、股份行利润增速或个位数,实质影响究竟几何?

對於貸款利率,12月20日,一位國有大行人士東南地區分行人士表示,監管近期要求該行繼續降低小微貸款利率,當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農村農戶的貸款利率已經降低到基準利率下浮10%。“但這種利率肯定無法持續下去,未來可能會回調”。此前,今年三季度,監管機構要求國有銀行對小微企業、個人商業貸款實施收息率統一考核,將小微、個體戶的商業貸款利率“一降到底”,小微企業貸款月利率、個人生產經營及農戶貸款的月利率已開始低於4釐。

對於風險暴露,21世紀經濟報道今年9月獨家報道,不良監管加強,90天以上逾期被要求劃歸為不良而非此前可以長期留在關注類貸款。銀保監會要求,2018年6月末之前,國有大行必須將90天以上逾期劃為不良。2019年6月末之前,農商銀行必須將90天以上逾期劃為不良,不得再劃為關注類貸款。

對於撥備覆蓋率,實際上對銀行而言,該指標本就是銀行調節利潤的常用工具。申萬宏源在今日的報告中指出,多提撥備壓利潤,還是少提撥備放利潤,對銀行而言就是左右手的事情,對估值本無實質影響。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