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美少年》專業性引網友質疑,總導演稱讓國風流行起來最重要

《國風美少年》專業性引網友質疑,總導演稱讓國風流行起來最重要

對於王寧和團隊來說,“國風是什麼”可能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以什麼樣的方式讓傳統文化被年輕人所喜愛、傳播並引領。

作者 | 張友發 李萌嫡

設計 | 張鵬飛

“你看,思維再次被國風捆綁。”

在愛奇藝的採訪室,《國風美少年》總導演王寧的語氣有些無奈。記者剛提給他一個問題,對國風的強調不足和過多流行元素的運用是不是會減弱節目的國風色彩。

第一期播出後,節目受到了頗多質疑,網友的火力集中在了節目組對國風的定義以及召集人的專業度上。

不過,採訪的氣氛比想象中輕鬆,王寧面對記者們的輪番提問頗為真誠。在對這些問題翻來覆去地重複中,王寧一再強調,節目對於國風的定義就是被年輕人所接受,並且被年輕人流傳和引領的國粹之風。

比起特定的圈層文化,這更偏向於一種目的定義。央視出身的王寧希望通過更年輕化的互聯網綜藝找到傳統文化更合適的表達方式,“最重要的是讓國風在年輕人裡流行起來“。

在這個範疇上,國風所覆蓋的範圍更加廣泛,可運用的表現形式也更加多樣和不受限制。

如果以此為基礎點去理解《國風美少年》,不難發現,儘管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古風”這一亞文化的啟發,但《國風美少年》與《中國新說唱》、《熱血街舞團》等愛奇藝頭部綜藝有著本質的區別。

它並非試圖撬動某一個特定的,並擁有強文化氛圍的小眾圈子,所展現的重點也不在於亞文化精神內核和人際往來。而更具教育性,並希望為傳統文化找到一個更加流行化和年輕化的出口。某種意義上,《國風美少年》更接近於王寧在央視時期的作品《經典詠流傳》。

對於王寧而言,一些既有的工作經驗得到了延續,比如對流行元素和傳統文化平衡的把握,對舞臺呈現的整體策劃和服化道的選擇等等。但與此同時,面對更為年輕和個性化的互聯網平臺受眾,王寧不斷與團隊磨合著更合適地表達方式。

這包括了更加互聯網的傳統文化表達應該是什麼樣的,也包括了一檔更具吸引力的綜藝節目應該如何製作。

《國風美少年》專業性引網友質疑,總導演稱讓國風流行起來最重要

不妨給國風新的理解

“最開始是受到了古風的啟發。”談到《國風美少年》的誕生,王寧承認古風文化帶給了自己選題靈感。

第一期節目中,選手蔡翊昇還沒有上臺,鞠婧禕便對他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圈名“貳嬸”的蔡翊昇是古風圈裡人氣很高的“大大”。2011年,剛退伍的他參加遊戲《古劍奇譚》在YY的翻唱比賽,由此接觸到古風圈。

在蔡翊昇入圈的八年裡,最初由二次元衍生出的古風文化正在迅速發展,這個由填詞翻唱興起的小眾圈子逐漸成為最具影響力的亞文化之一。2016年9月,超過1萬人聚集在鳥巢,參加了在這裡舉辦的古風音樂會。

《國風美少年》專業性引網友質疑,總導演稱讓國風流行起來最重要

貳嬸在節目上表演自己的代表作《悟空》

過去的幾年裡,這種極具中國特色的亞文化正與商業和政策越來越緊密的結合在一起。

主流社會樂於見到傳統文化和年輕人的親近。共青團中央持續支持著漢服和古風音樂的傳播,並推動了中國國風音樂發展研討會和中國華服日等行業協會和大眾推廣活動的組織。

“他們覺得喜歡古風、喜歡漢服的年輕人很愛國、很積極,願意支持他們幫助傳統東西在年輕人群體當中自發傳播。” 王寧說。

對於擅長以大流量爆款綜藝撬動垂直文化的愛奇藝而言,古風看起來是一個極為合適的選題。特別是在行業整體背景下,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古風更具政策價值和保險性。

愛奇藝創始人龔宇曾經表示,愛奇藝在內容創作層面要防止過度娛樂化,多做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宣揚主流價值觀的內容。

但事實上不同於說唱或是街舞,以音樂為主要呈現的古風在表現形式上實際上並不具有獨特性。而另一方面,與二次元相似的是,古風作為一個文化概念,一方面無法突破小眾文化範疇,另一方面內部又極為糅雜。

王寧試圖找到一個更合適的切入點,國風成為了他的新選擇:“我們也諮詢了一些古風圈的朋友,他們也想擴圈,古風有一些侷限,國風更應該代表喜歡這個圈層的人最終追求。”

需要王寧解決的下一個問題是,國風究竟是什麼?

王寧認為國風需要有更具時代感的理解。“國風是國粹之風”是王寧比較認可的說法之一,“因為國粹包含的領域就非常多了,文化、歷史、美術、詩歌等等,但凡是能讓現代人覺得這個內容代表著中華精神、中國精粹的都可以叫國風。”

不過,王寧最後的落腳點並沒有放在“是什麼”,而是“怎麼做”上。王寧一直強調他所定義的國風是被年輕人接受,並且應該由年輕人引領和流行的國粹之風。年輕人和流行,這是王寧賦予國風的至關重要的限定語。

這在某種程度上奠定了節目的基調,這並不是一個展現亞文化魅力的綜藝,就像王寧說的:“《國風美少年》的初衷就是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藉由年輕人傳播出去。”

《國風美少年》專業性引網友質疑,總導演稱讓國風流行起來最重要

誰能代表國風

一個問題是,傳播國風的年輕人應該是什麼樣的。

事實上,包括張雲雷、鞠婧禕和霍尊在內的三位召集人引發了一些爭議,但是王寧有著自己的標準。

張雲雷最先映入節目組眼簾。《國風美少年》剛開始宣佈海選時,張雲雷的粉絲就開始在微博裡留言:“國風美少年不就是我家辮兒哥哥(張雲雷暱稱)嗎?”

“我們還沒開始做話題,基本上就被辮兒哥哥帶起來一輪,很多人在微博說國風美少年張雲雷。”王寧笑著說。

王寧藉由這個事瞭解到張雲雷,觀看了他不少的表演視頻。王寧在這些演出裡發現了自己想在節目裡呈現的東西:“我之前沒有見過聽相聲還打CALL的,下面一堆粉絲拿著熒光棒聽相聲,有節奏地跟著喊口號,相思賦予誰,小辮張雲雷。”

張雲雷會經常在表演時給粉絲唱中國傳統戲曲,粉絲學會之後,再下次表演時又唱給張雲雷聽。一來一回,王寧覺得國風美少年的調性在張雲雷身上得到了體現:“一個年輕人藉由他對大眾的吸引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鞠婧禕也被認為符合這個調性,不過傳播國風的方式更加間接。王寧認為鞠婧褘讓年輕人覺得穿古裝的女孩會很漂亮:“有很多喜歡鞠婧褘的人,在做古風音樂MV的時候,會把她的影視劇片段剪輯進來。她用自己的作品來給大家展現中國傳統美的部分。”

另一位召集人霍尊的個人氣質和音樂表現被節目組認為自帶國風屬性。霍尊的包裡時刻裝著香、茶包和茶具,在第二期節目裡,面對一個紅樓夢主題表演,霍尊對這部名著裡的各個角色侃侃而談。

但這結果並非讓所有人滿意,有專家就認為,一個相聲演員並不適合講中國傳統文化。王寧覺得這種對於正確和流行的二元討論有點不太合時宜:“作為一個傳播傳統文化的人,做對和有人看的糾結我發生過多次,但現在這個歷史階段得有人看了,而不是繼續一味地糾結對錯。”

王寧覺得不應該對這三個年輕人吹毛求疵,和他們接觸下來,王寧發現這三人很喜歡傳統文化。霍尊進到選手房間,會先跟工作人員借個打火機點根香再進去。鞠婧褘喜歡喝茶,她的粉絲送的應援物也都是茶和茶杯。王寧向我們抱怨:“這已經很古風了,再古風就是專家了。長的好看又古風的,沒幾個可選的了。”

選手的選拔甚至比召集人更加困難。

通過微博、經紀公司推送、視頻網站等多個渠道的海淘和麵試,節目組挑選出了20名選手。

《國風美少年》專業性引網友質疑,總導演稱讓國風流行起來最重要

哈尼克孜被一部分網友質疑不夠國風,但王寧覺得,哈尼的火助推了敦煌文化的傳播

在節目中第一個出場的劉宇是在短視頻平臺上頗具人氣的“達人”。劉宇是北京舞蹈學院民族民間舞蹈專業的學生。去年,他在短視頻平臺發佈了一條標有“古風”標籤的短視頻,視頻裡他搭配一紙摺扇變換著不同的京劇妝容。這條視頻助推了劉宇的走紅。

“之後粉絲就想讓我多拍一些這樣風格的視頻,如果一段時間不更新國風的東西,他們就會催更。”劉宇對《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說。

《國風美少年》專業性引網友質疑,總導演稱讓國風流行起來最重要

劉宇

但像劉宇這樣與國風有天然聯繫的選手只是少數,更多選手不知道參加國風節目應該表演什麼。王寧有些無奈地表示,在面試的時候,一多半的選手在才藝展示時給節目組跳了一段街舞。

不過,是否具有國風素養並不是王寧選人的唯一標準,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標準。對於選手的定義仍然更接近於一個表演者和傳遞者,無論表演者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和國風有更深的勾連,王寧認為只要TA在舞臺上能將國風演繹好,就是有資格的。

“只要他們能夠在舞臺上把國風之美表現出來,還要求他們什麼呢?”王寧說。

這使得王寧對舞臺魅力的看中甚至超過了專業素養。在海選階段,王寧排除了大部分的古風歌手,“因為他們的現場表現力可能沒那麼好。”

一位專業的民樂演奏者在海選中被篩掉了,因為她只會演奏不會唱歌。入選的芊蔚在第一期節目裡自彈自唱了《滄海一聲笑》,她符合王寧的標準,”她古琴彈得好,唱得也不錯,人也招人喜歡。“

《國風美少年》專業性引網友質疑,總導演稱讓國風流行起來最重要

更流行的國風如何演繹

當選角完成,節目進入到了王寧更熟悉也更擅長的領域。

在央視期間,王寧導演了《經典詠流傳》,通過樂器、歌詠人聲、舞臺效果等多種內容的結合,重新演繹傳統詩歌。

既有的工作經驗得到了延續。這首先體現在對錶演形式的選擇上,王寧很快刪去了書法。詩朗誦等不適合舞臺表現的內容,而選擇以樂器、演唱和舞蹈三類為主。

另一些則體現在細節的具體操作上。例如成熟的服化道團隊和舞臺效果的呈現。

“我們找了最專業的古裝戲服團隊,又組合了一些其他的服裝設計師,做一種融合。貳嬸第一期表演的是《悟空》,他的衣服大空袖,穿著京劇的鞋子,把悟空的翎子放在肩膀上,這個設計很有創意,是我們比較成功的作品。”王寧說。

除此之外,在舞臺內容的呈現上,節目組試圖找到一種介於通俗和學術之間的平衡。

芊蔚在第一期節目裡彈奏了古琴,搭配著《滄海一聲笑》的演唱。她考慮的是,如果一上來就彈奏古曲,觀眾恐怕難以消化。於是她選擇了這首流行金曲作為切口,又加入了兩首古曲的片段和原曲做銜接。

《國風美少年》專業性引網友質疑,總導演稱讓國風流行起來最重要

芊蔚表演彈唱《滄海一聲笑》

芊蔚告訴《三聲》(微信公眾號ID:tosansheng),她的想法是引起大家對古琴的注意:“希望大家聽完以後覺得古琴的音色挺吸引人,感覺挺想學古琴的,我就很滿足了。”這樣的思路到第二期更加明顯,在雙人合演模式裡,節目基本採用現代流行音樂來演繹國風情景,同時輔以古典樂器。

面對更年輕的互聯網用戶,更多嘗試需要進行,以摸索出什麼樣的舞臺內容才是年輕人喜愛的傳統文化表達。在編曲上,節目組加入了更多電音和大眾流行元素。

不過對於王寧本人而言,更大的挑戰可能來自於如何製作一檔好看的節目本身。

在原有的規劃裡,王寧打算延續在央視時的節目形式,繼續做一檔展示類節目,通過不同的舞臺秀展現國風的魅力。

但這種平鋪直敘缺乏衝突的節目形式顯然很難在互聯網市場博得受眾的青睞,最終王寧選擇了比賽形式以一定程度增強對抗性,並有意在節目後期增加真人秀的部分,突出戲劇性。

不過在《國風美少年》這樣一檔節目中,這種嘗試註定是剋制的。

國風天然的厚重感和政治寓意讓它註定不能像說唱和街舞一樣有外放的情緒和激化的人物關係。與此同時,對於流行和傳統的平衡,時刻主導和束縛著節目組的一舉一動。

在三位偶像感十足的召集人之外,節目組設置了“國風俠”這個角色。

和曾經在節目中混在人群裡,bro滿地的“嘻哈俠”不同,“國風俠”站在屏幕後面,帶著斗篷,他凌駕於所有召集人和選手之上,介紹著傳統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