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德國人批判德國聯邦鐵路:我們正在成為一個笑話

火車班次取消、長時間延誤、橋樑斷裂、員工罷工,最近幾個月以來的一連串的混亂,已經讓德國聯邦鐵路正在成為一個笑話和憤怒的德國人抱怨的焦點。

德國鐵路曾經是德國聯邦政府的驕傲,也曾令世界上的其他許多國家羨慕不已,如今,在外界指責其基礎設施長期投資不足之際,德國鐵路網顯示出嚴重的衰落跡象。觀察人士表示,德國鐵路網的可靠性,有可能下降到英國通勤者所熟悉的水平,但這對德國人來說卻很陌生,多年來,他們一直認為鐵路準時準點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德國聯邦鐵路每年運送20億人次乘客,是歐洲最大的鐵路運營商。在其高峰期,95%的德國火車準時準點運行,而今年這一數字下跌至僅為三分之一。

下個月,德國鐵路主管部門,將不得不向德國聯邦政府提交一份救援計劃,但即便如此,業內觀察人士仍持悲觀態度。在本月早些時候,由於長期存在的投資瓶頸,德國聯邦審計局局長凱·舍勒表示:“危險在於,儘管德國聯邦政府加大了投資,但鐵路的狀況已經到了持續下滑的地步。”

德國職業鐵路聯盟是一個由非盈利組織和企業組成的聯盟,該聯盟表示,90%的德國人支持增加對鐵路建設投資,他們認為,近年來,儘管投入大量資金,德國人均鐵路基礎設施支出為69歐元,仍然遠遠落後於英國的165歐元和瑞士的362歐元等國家。

憤怒的德國人批判德國聯邦鐵路:我們正在成為一個笑話

乘客遊說團體的卡爾-彼得·瑙曼表示:“沒有投入足夠的資金,必要的投資決策也被推遲了。”隨著通勤者不斷增加痛苦,這種尷尬情緒正在加劇,本週,德國《圖片報》批判德國聯邦鐵路:“我們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工業國家之一,但我們卻擁有世界上最糟糕的鐵路之一。”

當然,這有點誇大其詞,但確實反映了德國通勤者的痛苦程度,該報列舉了德國鐵路出現混亂的常見例子,包括鐵軌結冰、線路交叉、以及車廂過熱或過冷,該報批判道:“對於那些因不準時不準點而憤怒的德國人來說,因為德國聯邦鐵路打亂了列車時刻表,我們正在成為一個笑話。” 被取消的火車和長時間的延誤,已經使一度值得信賴的德國鐵路系統變成了恥辱。

為了說服更多的乘客乘坐火車,近年來,德國聯邦鐵路開展了一系列的活動,包括提供從免費按摩到免費兒童護理等各種服務,當火車延誤開始成為常態時,該公司嘗試在空調中注入鎮靜氣味,以降低德國人憤怒的風險。從漢堡到柏林的定期通勤者威廉·斯塔克表示:“希望他們不要再宣傳那些所謂廉價的噱頭,只要讓列車再次準時準點運行,這才是我們最想要的。”

業內觀察人士表示,其主要問題是,多年來,德國乘客的運輸業務只佔德國聯邦鐵路的主要業務的30%左右,德國聯邦鐵路的運輸物流部門,也就是國際貨運代理業務,是全球第四大貨運代理運營商,其業務規模要大得多,其業務遠至南非、澳大利亞和中國。

德國聯邦鐵路的國際貨運代理子公司的成立,是為了在世紀之交,該鐵路公司私有化計劃實施前,使德國聯邦鐵路變得對投資者來說更具吸引力,而該私有化計劃卻在2014年被擱置,對這筆交易的強烈的反對理由,是憤怒的德國人擔心私有化後,變成像私有化後的、糟糕的英國鐵路網絡。

運輸經濟學家建議德國聯邦鐵路出售其國際貨運代理子公司和愛瑞發子公司,後者是英國公共汽車和地區列車運營商,德國聯邦鐵路也擁有愛瑞發的股份。

最近,瑟倫·格茨對德國《時代報》表示:“德國聯邦鐵路應該將其精力聚焦在其主要業務上:在德國以合理的價格可靠地運送乘客,而出售這些業務可以獲得大量資金,用於鐵路軌道和火車的必要投資。”批評人士指出,德國聯邦鐵路面臨的問題,是基礎設施投資領域出現了更廣泛的德國全國性危機的徵兆。

不僅如此,成千上萬的橋樑需要維修甚至更換,道路上坑坑窪窪,學校牆壁上的石灰泥搖搖欲墜,並且人們擔心德國軍隊裝備不足,而且,在高速互聯網方面,德國遠遠落後於世界上的其他許多國家,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數據,德國只有2%的家庭使用光纖寬帶,而日本和韓國的這一比例為75%。

儘管在2018年上半年,德國的預算盈餘達到480億歐元,但這一切並非令人滿意,據總部位於慕尼黑的經濟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表示,德國聯邦政府需要增加40%的投資,才能達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判德國曆屆政府,在減稅方面做得過少以及在福利方面花費過多,而不是去努力修復德國搖搖欲墜的經濟結構。

根據觀察人士的說法,德國過於專注於所謂的“黑零”平衡理論,德國人十分痴迷於保持預算平衡或盈餘,德國經濟研究所所長馬塞爾·弗拉舍表示:“德國聯邦政府在解決大規模公共投資不足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做得太少,與國際標準相比,其基礎設施建設正在不斷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