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不過山海關?站在佳木斯田間地頭的別樣感受……|東北調研紀實

投資不過山海關?站在佳木斯田間地頭的別樣感受……|東北調研紀實

資不過山海關”,資源開採殆盡、營商環境不佳、人情關係複雜……東北,中國曾經的重工業中心如今已經凋敝,隨著人才的不斷流失,互聯網幾乎與這片黑土地絕緣。

工業退化、新興產業乏力,2017年,東北三省GDP增速全國墊底(黑龍江倒數第6、吉林倒數第5、遼寧倒數第4),但在一視財經與翼龍貸探訪東北期間,站在佳木斯的田間地頭,我們卻看到了東北經濟別樣的生機——農業農場制、規模化經營。

投資不過山海關?站在佳木斯田間地頭的別樣感受……|東北調研紀實

D1

“今年保底能掙90萬”,站在養鴨場上,張阿姨指著四座鴨舍說道,“養了將近一萬兩千只蛋鴨”。

據一視財經瞭解,目前批發市場上,鮮鴨蛋的價格為0.9元/枚,鹹鴨蛋為1.1元/枚,烤鴨蛋2.2元/枚,與以前農戶僅憑經驗和感覺的散養模式不同,張阿姨的雞舍採用工廠化養殖,“不同時間的飼料配比、什麼時間進食,我們都有規定,保證蛋鴨的產量。”

投資不過山海關?站在佳木斯田間地頭的別樣感受……|東北調研紀實

每隻鴨年產蛋240-260枚,一隻蛋鴨就能夠為雞場創造約 220元的營收,在約280天的飼養週期內,整個鴨場的的產值至少達到260萬。而一旦該批次的蛋鴨產蛋率下降,鴨子就會淘汰,“山東那邊特別喜歡煲鴨湯”,張阿姨介紹道,會有販子以每隻30元的價格前來收購淘汰鴨,又能為鴨場帶來三四十萬的收入。

規模化農業高產值得背後,是高密度的資金。今年是張阿姨養鴨的第一年,四個鴨舍由鎮上免費提供,但前期養殖投入仍超過百萬,“將以前家裡的積蓄全都拿出來了”,再加上目前採購市場上,每隻蛋鴨的購買成本為30-40元,從購買到飼養,整個養殖期間,前前後後總共要有一百二十萬的投入。

而養殖,還對流動資金要求比較嚴,據瞭解,在產蛋期內,包括飼料、防疫等等,每隻蛋鴨的飼養成本約為170元,每天鴨場的飼料費用就要四千多塊錢,年初過多的前期投入,造成了張阿姨資金上的緊張,“我更想賣價格更高的烤鴨蛋”,但烤鴨蛋15天的生產週期,對流動資金吃緊的張阿姨來說,明顯力不從心,“大部分都是賣鮮鴨蛋,保證每天都有收入,來進養殖飼料。”

張阿姨也曾想帶過款,家有30公頃的農田、家裡兩套房,即便是在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會被金融機構看成優質客戶,但在金融服務不足、金融市場缺乏競爭的當地,地方性銀行的審批手續繁瑣,週期太長,“貸款下來起碼一個月”,這也為P2P網貸等互聯網金融企業提供了機會,“從翼龍貸那邊借款5天就審批下來,比銀行快多了”。

據瞭解,翼龍貸給張阿姨的貸款額度是7萬,額度不大,但是能夠為張阿姨提供近20天的飼料費用支出,“有著這筆活錢,我就能少賣鮮鴨蛋,做更多的烤鴨蛋。”

D2

第二天的下午,跟著翼龍貸和媒體同行,站在七百畝的稻田邊,長勢旺盛的稻苗綠油油的一片,一眼望不到邊,站在那裡,似乎看到了美國中央大平原上縮小版的商品穀物農業。

與養殖業類似,規模化的水稻種植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以土地租金為例,目前當地的土地租金為420元/畝,光租金,閆大叔每年要向農場支付三十萬;插秧機、水稻收割機……而此前,閆大叔的農場就購買了五種不同的機型,作為固定資產投入,農機購置費也將近百萬級別。除此之外,還有水費、種子、化肥等,整個農場需要較大規模的資金維持生產運營。

相比較張阿姨的養雞場,閆大叔情況較好,種子、化肥、農機等,都可以賒銷,“別看我們規模大,但賣完糧後,絕大多數的資金都要為下一季莊稼做準備”,流動資金少,一直困擾著這些種糧大戶。

閆大叔的七百畝稻田,水田只有三百畝,其他四百畝是產量不足的旱田,據一視財經瞭解,水田能打糧1200斤,而旱田就只有300斤。閆大叔一直希望能將自己的四百畝旱田改造成水田,這樣每年就能多打糧36萬斤。

“我緊挨著遼河,農場今年要免費修一條引水渠,用水以後直接用河水,養分大,還不用花錢”,為此,閆大叔想著申請貸款,用來改造自己400畝的旱田。與張阿姨遇到的情況一樣,地方銀行款難貸、審批慢,不想錯過農節的種植戶,只能從互聯網金融平臺申請借款。

據瞭解,閆大叔從翼龍貸獲得13萬的借款,“借款期限為一年期,申請的產品還可以提前還款,比如8個月以後賣完糧,我就不用承擔另外4個月的利息。”

投資不過山海關?站在佳木斯田間地頭的別樣感受……|東北調研紀實

回京

兩天的實地走訪,除了稻田、鴨廠,還參觀了50畝的木耳農場、20個大棚的西瓜種植戶。

從0.9元/枚的鮮鴨蛋到2.2元/枚的烤鴨蛋,張阿姨每天的收入可以增加14300元;稻場的閆大叔,改造了400畝的旱田,每年多產量36萬斤……在感嘆東北農業的發達的同時,也看到金融如何去實實在在的去服務實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