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方案重新表決 金宇車城控制權走向引關注

金宇車城12月20日公告稱,監事會以全票反對否決公司《關於延長非公開發行股票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的議案》。值得注意的是,在三名監事中,代表“南充國資”的監事投出了反對票。

自“北控系”進入主金宇車城之初,南充市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南充國資”)便與“北控系”結成同盟。此次定增事項,南充國資和“北控系”唱反調耐人尋味。金宇車城相關人員則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監事此次為何全票否決不好評判。

金宇車城同時公告稱,將於2019年1月4日舉行臨時股東大會,重新表決定增方案。

“北控系”強化控制權

2017年12月29日,金宇車城股東大會表決通過了《關於公司符合非公開發行股票條件的議案》、《關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的議案》等,同意向北京北控光伏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北控光伏”)和南充國資分別發行股票2240萬股和310萬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6億元,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

業內人士認為,該定增方案是“北控系”強化控制權的重要一步。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北控系”合計持股17.72%,南充國資持股12.14%,金宇控股持股23.51%。由於“北控系”與南充國資為一致行動人,兩者合計持股為29.86%,略高出原控股股東金宇控股的持股比例。金宇車城董事會構成方面,共9名董事,“北控系”、南充國資、金宇控股力量對比為1:1:1。

一旦上述定增方案實施,“北控系”持股將由17.72%提升至41.39%。

11月29日,金宇車城公告稱,金宇控股以“存重大誤解,並非真實意思表示”為由,要求重新審議並表決公司去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但金宇車城董事會以“相關議案不屬於股東大會審議範圍”為由,未提交股東大會審議。

昔日“盟友”開始動搖

原本與“北控系”站在一邊的南充國資立場似乎開始動搖。金宇車城第二大股東南充國資提議對公司《章程》進行修訂,增加“公司註冊地、住所、企業法人總部、稅收解繳關係設在南充,長期保持不變”等內容。該議案獲得股東大會通過。

公司12月19日晚間發佈的公告顯示,會議應參會監事3人,實際參會監事3人,分別為丁士言、潘建萍、汪仕恆。

從個人簡歷看,汪仕恆自2017年1月份調入南充市政府國有企業監事會工作,背後代表的是南充國資。潘建萍過去在四川美亞絲綢擔任過監事等職務。而金宇車城的前身就是四川美亞絲綢,控股權幾經輾轉才到金宇控股手中。丁士言在“北控系”進入前即擔任金宇車城監事。

3名監事一致認為,2017年12月29日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相關議案並形成決議。該決議作出後,公司股價受證券市場整體低迷影響大幅下跌,繼續延長2017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的決議有效期,所募集的資金數額將大幅減少,無法實現補充上市公司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的目的。因此,不同意延長非公開發行股票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

“北控系”地位受影響

“北控系”2017年開始介入金宇車城,此間正值金宇車城保殼關鍵期。2015年和2016年,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淨利潤分別為-3327.79萬元和-6163.91萬元。公司股票自2017年3月20日開市起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的特別處理。

2017年4月以來,“北控系”多次舉牌金宇車城,持股比例迅速上升,併成為第二大股東。為實現保殼,在“北控系”主導下,2017年8月,金宇車城宣佈以3.83億元現金收購智臨電氣55%股權。

業績承諾方面,2017年-2019年,智臨電氣淨利潤分別不低於6000萬元、9000萬元、12000萬元。此次收購於2017年11月完成。隨後,“北控系”與公司第三大股東南充國資聯手,於2017年11月簽訂了一致行動人協議,合計持股比例達29.86%,獲得控股權。

據媒體報道,智臨電氣業績“變臉”成為金宇控股對“北控系”不滿的一個重要因素。2017年,智臨電氣業績表現不俗,實現淨利潤6634.19萬元。不過,今年上半年,智臨電氣淨利潤僅167萬元,距離9000萬元的承諾淨利潤差距甚遠。

值得注意的是,因收購智臨電氣55%股權,截至今年三季度,金宇車城形成了3.16億元商譽,商譽與淨資產的比值高達222.54%。當前已進入商譽減值的測試季。從目前情況看,智臨電氣今年業績承諾兌現難度很大,金宇車城的業績無疑會受到影響。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