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衣道人正易心法二

第十二章

健順動入,陷麗止說,非特乾坤,六子訓釋。

陳希夷消息曰:非特訓釋,蓋謂不可專於八字上取也,當求之於畫象。健謂三畫純奇是。順謂三畫純偶是。動謂一陽在二陰下是。入謂一陰在二陽下是。陷謂一陽在二陰中是。麗謂一陰在二陽中是,止則一陽在二陰上是,說則一陰在二陽上是。凡有所訓,多見於畫象。如闔戶謂之坤,則姤之初爻是,闢戶謂之乾,則復卦初爻是。

霍斐然抄錄隨記附言曰:讀正文,似乎是闡明八字,即言非特以乾坤為健順,而且還有動入陷麗止說之六子的訓釋。而陳希夷消息“蓋謂不可專於八字上取也”,可能是指“天地水火雷風山澤”之八字。

第十三章

坎兌二水,明須識破,坎潤兌說,理自不同。

陳希夷消息曰:坎乾水也,氣也若井是也。兌坤水也,形也,今雨是也。一陽中陷二陰為坎,坎以氣潛行於萬物之中,為受命之根本,故曰潤萬物者莫潤乎水,蓋潤液也。氣之液也。一陰上徹於二陽為兌,兌以形普施於萬物之上,為發生之利澤,故曰說萬物者莫說乎澤,蓋說散也,形之散也。坎兌二水,其理昭昭如此,學者依文解意,不知落處,其能得實用乎!自漢諸儒,不得其說,故真人發其端。義論:且以井卦觀之,本是泰卦初爻易五,是為井,則知一陽升而為坎水也,故月令雲;仲冬水泉動,仲冬一陽生,至仲秋乃雲煞氣浸盛,陽氣日衰,水始涸,信乎坎之為乾水也。道家有煉丹井,海外女國無男,窺井即生。醫經無子,女男服口循井即生。其為乾陽,皆可明驗,若曰天降時雨,山川出雲,又曰地氣上為震,天氣下為雨,此兌之所以為坤水也。

霍斐然隨抄附記曰:陳希夷消息“醫經無子,女男服口”之“口”原書亦如此,遺去此一字,《學津討原》仍缺此一字,意欲補正,未識其蘊,一字之難,盡留心連二十餘年,餘之鈍可謂至極也。一日,讀陳修園所著《女科要旨》轉女為男條下,幸然而得到解決,乃一“冠”字也。其文當作“醫經無子,女男服冠,巡井而生。”即人生女多,而欲轉女胎為男胎之說,孕將三月,孕婦著男人衣冠,繞井三匝,看井中自像,無令人知,歸而必生男。即此一無稽之談也。用以證論坎為陽水,兌為陰水,亦頗費心也。

第十四章

鑽木鑿井,人之坎離,天地坎離,識取自然。

陳希夷消息曰:乾天也,一陰升於乾之中為離,離為日,則日本天之氣也。坤地也,一陽下降坤之中為坎,坎為月,則月本地之氣也。日為天氣,自西而下,以交於地。月為地氣,自東而上交於天。日月交錯一晝一夜,循環三百六十度而擾擾萬事起矣,是為三百六十度而諸卦生焉。坎離、日月,天地之中氣也。仲尼特言水火,而不言日月者,日月其體也,水火其用也。言其用而不言其體,蓋欲其設施之廣而無礙也。學者不悟,但求之於鑽木鑿井之間,所失益甚也。又論月上於天,日入於地,男女媾精之象,一往一來,卦畫有中通之象,此所謂觀於卦脈,理則昭然也。又謂理既昭然若出者,自天之墜也。傳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又曰星隕為石,推此意則山自天墜無疑。而世曰山者地之物,以所見者言之耳!至月風雷雨皆自地出也。而世曰月風雷雨天之物,亦以所見者言之耳!世以所見如此,苟有循其所見,則是天地萬物皆所不曉,審知易者所以窮理盡性也,學者不可不留意邪!

霍斐然隨抄錄附記曰:陳希夷消息謂山自天墜無疑,餘則以為地自來於天,豈獨山乎。如山澤雷風水火地等七物皆在天中,故周易首乾,修煉家重視三陽之乾,有自強不息之贊,宜也。

第十五章

八卦不止,天地雷風,一身一物,便具八卦。

陳希夷消息曰:八卦,文王繫辭,周公爻辭,皆未嘗指名其物象以見八卦不止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無所不統也。是故凡天下之所謂健者,皆乾也,順者,皆坤也,動者皆震也,入者皆巽也,陷者皆坎也,麗者皆離也,止者皆艮也,說者皆兌也,一身一物便具此八卦之理,然宣父止以八物雲者,特舉其大者為宗本,姑以入易,以便學者耳。

霍斐然隨錄附言曰:八卦者乃宇宙之立體模型,大之則宇宙,小之則纖芥,皆一八卦圖也。八卦是大統一理論,既可以放大看,也可以縮小看,總之無論大小皆處於一個統一體中,學者當從淺處著手,向深處前進,趣味無窮,皆有實用。

第十六章

卦有反對,是為關鍵,反體既深,對體尤妙。

陳希夷消息曰:世雖知有反對之說,不能知聖人密意在是也。蓋二卦反而為二,對而為四,既列序之,又以雜卦推明其義者,以為天下之吉凶禍福、富貴貧賤,其實一體也。別而言之,其代謝循環,特倒正之間耳。未始有常也。然,反體則諸卦皆是,對體,則乾坤坎離,頤、大過、中孚、小過而已。此八卦與諸卦不同,在易道乃死生壽夭造化之樞機也。其體不變,故曰對體尤妙。

霍斐然隨抄附記曰:反體,即將一卦顛倒看又成卦。對體,即是顛倒看仍不變者。例如屯,倒轉看則成蒙。需,轉看則成訟。對體,即乾,顛倒仍然是乾。坤、離、坎、大過、小過、頤等皆是顛倒仍不變之卦。皆是從卦形上看。至於它的排列次序,對這以關係很大,組織嚴密。

第十七章

六十四卦,皆有取象,其為名義,無不反對。

陳希夷消息曰:易之取象,世所知者數卦而已。如頤如鼎,如噬嗑之類是。殊不知易者象也,以物象以為訓,故六十四卦皆有取象;如屯象草木,蒙象童稚,訟象飲食,師象軍陣,比象翼戴,家人象家正,睽象覆家,餘卦盡然,一如諸卦,名義無不反對。如噬嗑以貪饕,賁以節飾,履以踏艱危,小畜以享尊富,臨以出而治人,觀以入而處己,豐以富盛,旅以困窮,自餘推之,其名義反對無不然者,但未思索以精之,則雲有不取象,有不反對者,此學易之大病也。

霍斐然隨抄附記曰:六十四卦,每卦一象,有已知者,有未識者,履以象鞋,象腳印,象奎宿。小過象小鳥飛過,故曰小過。賁象火外奔而外止之,噴是也。蓋噬嗑取食而與賁為吐也。中孚者,澤上有風與浪具,風大則浪大,風微則浪微,故其孚在風澤之中也。節者,水在澤上,自有其一定之限度,過之則溢,不及則枯也,水平之位也。豫者,防患於前,謙者退心於後。履以外出,小畜即以歸來也,皆系腳形之向內象外而取也。大有者,日在天上為有之大者,萬物皆可見也。取象之法,非只一端,不過物形與意象二者而已。

第十八章

諸卦名義,須究端的,名義不正,易道懸絕。

陳希夷消息曰:易卦名義,古今失其正者二十餘卦,師、比、小畜、履、同人、大有、謙、豫、臨、觀、噬嗑、賁、無妄、大畜、頤、大過、漸、歸妹、豐、旅、中孚、小過是也。蓋師以正眾,比以興王,二卦以武功創業,湯武之卦也。同人窮而在下,大有達而在上,二卦以文德嗣位,舜禹之卦也。履以陰德而踏艱危,以致小畜之安富,人臣之事也。無妄以陰德而踐災眚,以致大畜之喜慶,人君之事也。臨以陽來,宜出而有為。觀以陰生,宜入而無為。謙則止在眾後而存義。豫則動在眾前而知幾。中孚則始生,小過則夭折。頤則成人而養生。大過則壽終而喪死。漸以正而進,歸妹以說而合。噬嗑以貪而治罪,賁以義而致飾。豐則得所歸而富盛。旅則失其所基而困窮。凡此二十餘卦,其名義雖然見於畫象反對有不可掩者如此,當諦觀之也。大傳曰:開而當名,苟名義不當,則一卦無所歸宿也,故曰易道懸絕也。

霍斐然隨抄附記曰:此章消息,頗具精意,乃作者研易之總結也。

第十九章

一卦之中,凡具八卦,有正有伏,有互有參。

陳希夷消息曰:正,謂上下二體也。伏,謂二體從變也。互,謂一卦有二互體也。參,謂二互體參合也。與本卦凡八,是謂一卦具八卦也。然,一卦何以具有八卦,蓋一卦具有八變,如乾一變姤,二變遁,三變否,四變觀,五變剝,六變晉,七變大有,八變復乾是也。因其所然,以見天地萬物,理無不通也。莊子論久竹生青寧,青寧生程,程生馬,馬生人,人死反入於機,萬物皆出於機入於機,其一節論變化之理無所不通如此。

第二十章

六十四卦,唯乾與坤,本之自然,是名真體。

陳希夷消息曰:太初者,氣之始,是為乾。太始者形之始,是為坤,皆本之自然,無所假合也。故其卦畫純一不駁,倒正不變,是名真體。

霍斐然隨錄附記曰: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是屬特殊性。

第二十一章

六子重卦,乾坤雜氣,悉是假合,無有定實。

陳希夷消息曰:六子假乾坤以為體,重卦合八卦以為體,若分而散之,則六子重卦皆無有定體也。若今天地清明,陰陽不雜,則六子何在,以是知人間萬事悉是假合,陰陽一氣,但有虛幻,無有定實也。

霍斐然隨抄附記曰:陳希夷消息,將乾坤為真體,餘六卦以為假合,引易入禪,落於空寂。非易道也。

第二十二章

卦義未審,須求變復,不唯辭合,義實通明。

陳希夷消息曰:變為一爻之變,復為一體之復,即復變之辭而觀之,自然之義無不與卦吻合,以見陰陽之氣。如蒙上九曰擊蒙。變為師之上六則雲小人勿用。屯初九曰以貴下賤大得民也。變為比初六則雲有孚比之無咎。此一爻之辭合也。如大有上體復需,有飲食之燕。下體復晉,有昭明之德。升上體復姤,姤一陰升,下體複復。復一陽升,此一體之義合也。苟卦義未審,能以此求之,自然明矣。

霍斐然隨抄附記曰:陳希夷之消息,說明用此爻變之法以解證卦辭爻辭。可見《周易》繫辭之精密與變化綱之宗系如此。

第二十三章

古今傳易,舛訛為多,履畜八體,最為害義。

陳希夷消息曰:按卦序,當先履而後小畜,今小畜在先,則二卦畫象反對,文義謬亂而不可改。又以八卦本對,八體獨缺其鼻,乃以巽言股,股即系是(斐然按疑是當為足字)也,若股可言,則又遺其肱,且與羲皇八卦不相應也。茲蓋傳者舛誤耳!能不害乎?試辨之,一柔自姤變同人,同人變履,履變小畜,小畜變大有,猶之一剛自復變師,又變謙,又變豫,又變比,皆自然之序不易也。今謙既在豫上,則知履不當在小畜下。嘗密探宣尼述九卦,以履為用九,謙用十五,複用二十四,皆龍圖大衍定數,則履在小畜上為第九卦也明矣。又履與無妄對,義既以大畜反無妄而居下,則知小畜上為第九卦也明矣。今序卦非宣尼旨,失其本真也。八體乃艮為鼻,巽為手耳,傳曰:鼻者面之山也,又曰風能鼓舞萬物,而手之所以舞也。蓋乾為首,坤為腹,天地定位也。坎為耳,離為目水火相逮也。艮為鼻,兌為口,山澤通氣也。巽為手,震為足,雷風相薄也,此羲皇八卦之應矣,其理昭昭,但學者承誤效尤,見不高遠,其失至此,真人閔之,故開其眼目。

霍斐然隨抄附記曰:此章關係到整個序卦排列規律問題,麻衣與希夷所提問題引起了我對卦序排列的規律問題之研究。這一問題的提出,是不容易的,所指出的錯誤原因和理由是否正確,我也翻了一些有關研究序卦的資料,但未發現一個能對此問題的肯定或否定。儘管王夫之《周易外傳》用了很長的篇幅來說明序卦排列組織結構問題,仍未能解決問題。王承烈《周易釋例》,自謂已發現了六十四卦的序卦規律,是由前兩卦變出後兩卦,是逐步遞變出後兩卦的等等。經過細讀研究,知其仍未解決問題。麻衣所提出的問題,我作了逐一逐二的研究,我另寫有《周易六十四卦組織結構之研究》,即是卦序的探討。我用統計方法,將三十六宮之八卦單卦統計,自然每個單卦應出現九次。一個重卦是兩個單卦組成,因而三十六卦象,總共七十二個單卦,每卦得出九卦,其結果是乾、坎、艮、震、離、坤等六卦,每個卦得九卦,唯巽卦得八卦,兌卦得十卦。根據這一統計數據來分析解答麻衣所提出的履當在前,小畜當在後的理由與此書記不符,其數據說明其中次序肯定有錯訛之處,但不在此履與小畜之處。因為小畜是巽加乾,履是乾加兌。巽與兌是一個互相可顛倒即相互能夠轉化的。序卦原誤確即在此巽兌倒順之間的問題。也即是其中一個兌卦應顛倒轉化的作巽卦,則八卦皆平均各得九卦了。若按麻衣所提出的辦法將小畜置於履之後,則巽卦只有七卦,兌卦就更多到有十一卦了,這離平衡度就更遠了。所以麻衣的提議是不正確的。至於他所提出的理由,是片面的,而不是從整體觀著眼,因而得不出卦序的規律,所得出的結論,因之是不準確的。按希夷所提出的“一柔自姤變同人,同人變履,履變小畜,小畜變大有,猶之一剛自復變師,又變謙,又變豫,又變比,皆自然之序,不易也。今謙既在豫上,則知履不當在小畜下。”的證明結論仍是不全面的。按他的證明論據是說謙既在豫上,則知履不在小畜下(上是指用三十六宮卦象法統計,凡屬正象的為上,凡屬顛倒看又成一卦的叫下,實際上,上是前一卦,下是後一卦),來作履當在前,小畜當在後的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