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语歌听上去那么好听?

为什么日语歌听上去那么好听?

随着日本动画等二次元亚文化在中国年轻人群体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许多人的音乐列表里可能都会有大量的日语歌,它们往往旋律优美、歌词动人且富有感情。

那么,究竟为什么日语歌会这么好听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先探讨一下日语的发音。

日语的所有读音都基于五元音、九辅音,而五元音、九辅音又基于“发音较小,口型较小”的原则。与英语的一个主要区别是,日语没有重读的重音,即每个音节的重音相同。英语音节有时会被拉长,但在日语中,一连串的音节在发音时就如节拍器一样规则。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日语无论是元音还是辅音,发声时的口型都较小,比英语和中文要更加秀气、委婉,发音也更为轻松,而没有重读的重音听起来又干净利落,语气也更为平和。

日语和中文一样,都是以声音的高低不同来表现重音,但与中文不同的是,日语的声调是在音拍和音拍之间体现的。中文常常用声调来区别同音词的语义,而日语则很少靠声调来区别。

可能有人会问,什么是音拍呢?

维基百科中对音拍的解释如下:

在中文里,每一个音节的长度几乎是一样的,例如在普通话中,“汉”(han)和“哈”(ha)的音节长度就是相同的,因此,可以说音节就是音拍。而在日语中,“日本”(nihon)的读音介于“泥轰”和“泥厚恩”之间,原因在于第二个音节“hon”是一个音节两个音拍(而中文里“轰”是一音节一音拍,“厚恩”是两音节两音拍)。所以,日语中是先读出“ho”,再用拖长声的办法把“n”补上的。

这就是说,日语中几乎所有的音拍都以元音(a i u e o)结尾,几乎每句话都像中文诗歌一般押韵、朗朗上口,听起来自然会好听了。

为什么日语歌听上去那么好听?

日语名词的调型

当然,网上还有很多其他的关于日语为什么这么好听的分析,比如:

在语言学上,评价一种语言的发音是否优美,有一个公认的标准:辅音和元音的数量比是否合适。比如说“樱花”这个词,它的发音是 [s]a[k]u[r]a,可以看到,它是一个辅音带一个元音,数量比正好是一比一,非常规范,这样的语言发音就好听。与之相反,例如英语单词“script”,它的发音是[skr]i[pt],五个辅音带一个元音,这样就没那么好听。

再比如:

从语音学上来说,日语最适合歌唱。日语是多音节语言,而且各个音节轻重基本一致,无语调变化,所以作为歌词的时候和do、re、mi、fa、so、la、si、do的音乐节拍非常相似,还能随时补充语气词和拟声词来填充,所以唱歌的时候有极大的优势,更利于唱调子,升降皆宜,中文则太多前后鼻音了。

以上都说明了日语有着独特的发音方式,不过,日语本身的发音独特只是原因之一,日语歌之所以好听还有更为重要的两个因素——编曲和作词。一首歌好不好听必然与这两个因素有关,这是不分语种也不分国界的。

从上个世纪邓丽君将日语歌翻唱为中文歌开始,国人似乎就对日语歌的旋律特别青睐。之后港台很多歌手也翻唱了日语歌,例如周华健的《花心》、刘若英的《后来》、梁静茹的《小手拉大手》等等,简直火遍了当时的大街小巷。

为什么日语歌听上去那么好听?

花儿乐队红遍全国的《嘻唰唰》也改编自日语歌

日语歌的曲子通常饱含情感、委婉悠扬、富有意境,融入西洋乐的同时又保留了本土文化的含蓄,在纯音乐中更是展露无遗。久石让的《菊次郎的夏天》,宗次郎的《故乡的原风景》,矶村由纪子的《风居住的街道》,无不让人动容,让人身临其境,让人感同身受。

而神思者的《故宫的记忆》,喜多郎的《丝绸之路》,太田美知彦的《万里长城》,无不透露出浓厚的中国风。它们虽是日本人编的曲子,但却轻而易举地唤起了我们心中对中华文化的眷恋和归属感,让我们从音乐中看到了自己。

为什么日语歌听上去那么好听?

《A Chinese Tall Story》也是日本作曲家久石让的作品

至于熟悉动画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泽野弘之吧,他的《Bios》(原文为古希腊语)、《aLIEz》都是ACG金曲,还有Lia的《鸟之诗》、《夏影》,黑石瞳的《Continued Story》,Linked Horizon的《红莲之弓矢》等,这些曲目就算单独拿出来也毫不逊色,更不要说我们几乎是一边观看、感受动画的同时,一边欣赏它们了。

接着再来看看歌词方面,由于日语几乎都是以元音结尾,故而作词鲜有限制,可以任意发挥,不会出现“为押韵而写”的情况。日语歌的遣词造句也特别讲究,不仅追求音律上的美感,还追求视觉上的美感。

另外,日本文化相当推崇“物哀美”,如同夏目漱石的名言“今夜月色真美”那般,没有矫揉造作,只是自然而然地深情流露,这也使得日本人在表达情感的时候比其他国家的人更为含蓄,用文字表达时亦然。

为什么日语歌听上去那么好听?

《白い雪》网易云歌词

除了编曲和作词之外,日本ACG文化的兴盛也是我们认为日语歌好听的原因之一。

繁荣的声优行业为日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优质配音演员与歌手。在中国年轻人喜欢的日本动画中,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两个声优的名字,一听到他们的声音就能联想到他们配音的角色。如果动画里的歌曲是由声优本人演唱,则更能代入情感;如果歌词比较贴近故事情节,就不能再感同身受了。

完整的动画产业链,发达的声优业,由此衍生出来的动漫金曲、神曲,还有角色歌、声优演唱会,甚至动画原声音乐会,都让日本ACG界顶尖水准的声优、编曲家、作词人不停出现在我们面前,让他们共同创作的优秀音乐不断响起,形成偶像效应和刻板印象,让我们欲罢不能,直呼好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