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幹了財務這一行,看見錢就煩,淚奔中……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一個問題,為什麼財務老是不高興。

前兩天在知乎看到這麼一個問題:財務人員為什麼老是看上去特別不高興?

自從幹了財務這一行,看見錢就煩,淚奔中……

我問了一圈周圍朋友,大家都對這說法有共鳴:

感覺他們對我愛搭不理,每次交報銷都小心翼翼;

找財務就像是去找教導主任檢查作業,不知道能被拎出啥錯;

間隙的時候,常能聽到他們吐槽,“這筆帳明明說了咋咋地做,但誰誰誰又做成了咋咋地”,負能量好足…

——大家提起財務,總是害怕中夾雜著些許煩躁。

但當你瞭解了他們的工作內容後,可能態度會有所改觀。

我和幾位做財務的讀者聊了聊,才知道做一名財務,到底能有多心累。

“說真的,自從幹了這一行,我看見錢就煩。”


做一名財務能有多心累?

為了一個同事的報銷單,我摳了 2 小時

——@晴新

我們每次都會要求用膠水粘發票,但還是會有很多同事用曲別針別起來。

我理解同事覺得單份的報銷單,用曲別針挺牢的,又方便。

但 100 多張報銷單疊在一起的時候,是很容易嘩啦一下就散了的。接著我就要一張一張再兌日期放好。

用膠帶紙粘的就更讓人崩潰了,需要用小刀拆開重新粘。有的粘的特別牢的要拿小刀一邊摳一邊撕,還不能弄壞。

有一次著急報賬,沒時間讓同事拿回去重新粘,我自己坐在那摳。

——他是用雙面膠粘的,一共 10 張火車票,我一共摳了倆小時。


自從幹了財務這一行,看見錢就煩,淚奔中……

做財務 7 年了。問別的部門要資料,成功次數不超過 5 次

——@靜

財務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做表,經常需要其他部門配合給到數據。

上次我們公司申請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需要整整三年的賬目資料。

研發部門一直說工作忙,一直催也沒有結果。

項目申報截止日期還有 15 天了還是沒動靜,整理這些數據至少需要兩週。

最後結果是,文字資料是辦公室文員整理的,數據資料是財務自己整理的,研發部落個清閒。

但這件事我挺習以為常了。

做了 7 年財務了,問別的部門要數據成功的次數不超過 5 次,比登天還難。

感覺我們的需求從來都是被擺在最末位的,會耽誤他們正事。

大多數情況是財務自己弄的,畢竟最後要交表的人是我們。

“就差一天,通融通融吧。” 好怕這句話

——@Yeeezeee

做財務,最怕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就差一天,通融通融吧”。

其實有些發票真的已經過了很久了,而且很容易被審計查出來。

但大家好像總覺得是我們故意不給過,有時急了還會威脅我們:

“故意拖著我,對你工作也沒好處。"

“財務部門這麼多人,卻啥事也不幹。”

我理解那些預先自己墊錢的同事,報銷款晚一個月到賬,壓力會很大。

但是公司財務真的不是菜市場,沒法討價還價的呀。

自從幹了財務這一行,看見錢就煩,淚奔中……

我趴在稅務局窗口筆算數據,後面排隊的人等了我 1 個半小時

——@楓

那天稅務局打電話來說,我們公司一個申報成功的項目,需要去補一個數據。

當時想著只補一個數字,來回一小時搞定。

結果到那改了之後,才發現表裡的其他數字也全部發生了變化,系統審核不通過了。

工作人員讓我算完了再來,但老闆說這件事情當天就要解決掉。

沒辦法,只能拿出筆和計算器,撅著屁股趴在窗口,看著對面電腦屏幕裡的數據開始自己筆算,再讓工作人員一個一個修改。

算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後面有好多人排隊,真是尷尬到不行。

一個同事做了 20 年財務,工資就漲了1000

—— @史森明的女朋友

我之前的主管早就進了公司,兒子上初二,一個月工資5500,也就是說從 20 多歲到40歲的晉升空間只有1000。

我去年做出納3500,後來4000,工資漲的速度都不一定有物價快。

而且這行不能經常跳槽。做財務如果一年一跳,其他公司老闆會覺得你不踏實,也怕財務資料洩露。

所往往被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留下升不了,跳槽走不了。

自從幹了財務這一行,看見錢就煩,淚奔中……

做噩夢夢到賬目出問題吃了牢飯,太嚇人了

——@葉子

五月稅改的時候,放假前加了個班,把能做的都做了。

回家了之後,坐那裡開始想有沒有哪裡做錯,忘記扣掉什麼,因為稅率變了,害怕之後再做就和之前不一樣了。

在床上翻來覆去,都 2 點了還沒睡著。好不容易閉眼了,晚上做夢又夢到賬目出問題,活生生把把自己嚇醒了。

六點就起床,趕緊去單位重新查了一次,發現沒有問題,才鬆一口氣。

算不對帳就可能吃牢飯,真的很緊張。

外包財務:做好了累到進醫院,做不好被坑到進法院

——@Tamo

我們公司是做外包財務的,每個公司都有基本的法人代表、財務代表、和辦稅人代表,要進行實名制人像採集。

外包財務經常會被登記為辦稅人代表。只要公司有問題,即便我們不知情,也要負連帶責任。

之前有個同事就是這樣,服務的公司買發票買多了,然後才找上的我們。

那家公司後來被查出偷稅漏稅,同事就這樣上了黑名單,生活中一切實名制的東西都受到限制。

——坐火車、住酒店、辦理貸款,連房貸都不能還。

自從那次黑名單事情發生後,公司還專門培訓怎麼避免這種事發生,要如何處理。

我們這行啊,做好了累到進醫院,做不好被坑到進法院。

真是過得提心吊膽。

來源:新世相(ID: thefair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