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資訊|堅持生態優先守好漢江出陝“最後關卡”

作為漢江在陝西的出境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和引漢濟渭工程的核心水源涵養地,陝西省安康市堅持“生態立市,綠色崛起”發展戰略,堅持從源頭管控水環境汙染,漢江出陝斷面水質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

為了建立水質保護長效機制,安康市於2015年建成南水北調環境應急處置中心,將境內集雨面積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1037條河流,18個城市飲用水水源地,38個漢江沿線重點排放口,2051名河長、2015名網格管理員納入平臺的“網格化”管理體系。

“通過實時調取視頻信息,我們實現了對漢江水質以及重點企業的24小時環境監管,如果出現排放不達標的情況,系統會自動發出紅色預警,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環境監察人員和企業負責人到達現場,進行整改。在這期間,我們中心也會持續督查整改效果……”安康市南水北調環境應急處置中心工作人員說。

距離安康城區西南16公里,“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記者團來到瀛湖水庫,這裡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地,水面開闊,江水粼粼,青山環繞,空氣清新。


美麗中國資訊|堅持生態優先守好漢江出陝“最後關卡”


瀛湖水庫。

“在治理之前,瀛湖兩岸都是密集的網箱,網箱周圍的水面氮磷超標,每年四五月份,網箱周圍的水質變得渾濁,富營養化嚴重。”瀛湖生態環境保護項目辦公室副主任彭學安說。

網箱養殖,曾是安康瀛湖庫區周邊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繁盛時期,近2000餘人從事網箱養殖,水面網箱達31728口,導致網箱周圍的水面氮磷超標。

痛定思痛,當地決心取締網箱。去年12月底至今年4月,安康市漢濱區對瀛湖庫區漢濱段468戶養殖戶、31728口網箱進行依法取締拆除,共清理網箱31728口。“通過網箱取締,瀛湖庫區水質氨氮、總磷、COD、總氮等指標明顯下降,水質達國家Ⅱ類標準。”漢濱區環保局局長李德朝說。

同時,當地圍繞豐富的水資源,也在探索新的利用方式。“網箱取締之後,當地群眾大力發展林果園、茶葉等產業園,讓他們在山上實現增收,確保脫貧攻堅不受影響。”李德朝說。

瀛湖水庫,只是安康市保護漢江水質的一個縮影。位於漢濱區李家嘴村的陽晨集團循環農業示範園,實現了以陽晨公司原種豬場的豬糞為原料,以沼氣為紐帶的集約化生態農業,集畜、沼、菜、果、種植為一體的循環養殖模式,不僅保護了當地生態環境,還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發展“飛地經濟”園區,支持漢江沿線限制開發的紫陽、白河等縣區將企業“飛入”高新區發展,從源頭上減少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汙染。

集全社會之力做好漢江水資源的保護工作,安康市形成了“關心水、珍惜水、保護水”的良好氛圍。目前,生態友好型產業佔全市GDP比重達到65%;森林覆蓋率達65%,漢江出境水質保持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