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被驚豔了的蘇北金秋

“蘇北吐魯番”藏在東海大地,一畝地只種8棵葡萄,一斤葡萄50元;銀杏之鄉位於邳州,一棵25年的樹賣8000元,村上各個都是“百萬元戶”……10月24日至25日,“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記者團一行來到江蘇連雲港和徐州採訪,大家沉醉在蘇北迷人的金秋裡,更沉醉在江蘇的美麗鄉村裡。

驚豔了葡萄,一畝地只種8棵樹

如果不是此行採訪,中國環境網記者李瑩根本不知道,除了新疆以外,還有這麼好吃的葡萄,而且還是在江蘇連雲港的東海縣石樑河鎮。她拿起嫩綠的一顆葡萄嚐了一口,禁不住“哇”地一聲,“這也太好吃了!”“當然好吃了,我們這裡號稱是蘇北的吐魯番,這種陽光玫瑰一斤要賣50元呢!”東海縣石樑河鎮姚莊村党支書馮剛自豪地說。

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被驚豔了的蘇北金秋

陽光玫瑰

石樑河鎮位於東海縣郊外,萬畝葡萄觀光基地坐落於海陵湖南岸,葡萄種植面積已發展到16000畝,栽植品種目前有陽光玫瑰、紅亞歷山大、醉金香、早黑寶、巨玫瑰、京亞、維多利亞、美人指、藤稔、金手指、夏黑等早、中、晚熟品種20餘種。

一到夏天,這裡全是來旅遊採摘的人群,甚是壯觀。據當地村支書介紹,村民的葡萄畝產收入最高的已達四五萬元!

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被驚豔了的蘇北金秋

採摘期的葡萄

被驚豔了的陽光玫瑰來源於石樑河鎮的帕蒂亞葡萄莊園。這裡的葡萄“出身名門”——莊園的工作人員與上海交通大學進行技術合作,共同研發葡萄。為了口感質量,這裡一畝地只種植八棵葡萄樹,科學的管理,陽光、溼度、溫度,都十分講究,尤其是講究葡萄與葡萄之間的疏密度,並且每一“嘟嚕”之間,都保持一定的距離,保持在一斤左右,在不過分強大數量的前提下,確保質量可口感,獨有的甜蜜度和舒適的口感引來一撥又一撥遊客。

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被驚豔了的蘇北金秋

一畝地只種植八棵葡萄樹

村支書馮剛說,這個葡萄的種植成本比普通葡萄高兩三倍,但是價格也高,剛上市的葡萄賣到50元一斤,就算是後期也要二三十元。三分之二的銷量靠自生態旅遊採摘,三分之一靠電商和超市。真可謂小小的葡萄做出了大大的學問。

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被驚豔了的蘇北金秋

現在僅剩的葡萄

驚豔了銀杏,時光隧道每年引來400萬人

金秋十月,邳州滿城盡是銀杏黃。

2017年,江蘇省邳州市被新華網評為“最美中國·目的地城市”,而現在正是這最美的時光,因為它的美皆因一棵樹,一棵銀杏樹。

江蘇省徐州市邳州市鐵富鎮有一條特色鄉村公路,因兩邊銀杏相互交織自然形成了“隧道”奇觀而被冠名為“時光隧道”。2011年陳智先生拍攝了一副照片,叫做《秋天的童話》。照片在國際上獲得大獎,並被《國家地理》雜誌登用,後經中央電視臺多頻道報道。於是,邳州“銀杏時光隧道”名聲日盛,“每年吸引400萬人次前來參觀。”

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被驚豔了的蘇北金秋

陳智攝

“時光隧道”西依艾山,東傍沂河,在國道310和省道250交匯點東南角,在30萬畝銀杏森林中自然形成一條長達3000米的銀杏路。隧道南連姚莊,北接小馬墩,村西頭的古石磨路,碌碌凳子、黃土草屋、大鼓臺,古玩玉器巷、泥人剪紙卷、農民畫牆的古味和炒瓜子的村民回村蓋的別墅群,穿插在一起,真是一個村子沒走完,穿越時光幾百年。

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被驚豔了的蘇北金秋

千年銀杏,蝶舞邳州。從北魏正光年間,邳州人就開始種植銀杏,距今已有1400多年曆史。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邳州政府的倡導下大力發展銀杏種植,形成全國最大的銀杏集散地,全國銀杏苗木總量中,將近有七成來自邳州。而邳州更是以銀杏資源為依託,以銀杏酮為龍頭,吸引了銀杏加工關聯企業70多家,形成了完備的銀杏產業鏈。全力培育多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力延長銀杏產業鏈,著力發展休閒旅遊業……這一切,都在為邳州銀杏“蝶變”作了註腳。

小小的銀杏可謂“金樹”,給當地的百姓帶來了財富和幸福。邳州市港上鎮半莊村村民馮成,1984年生,家裡4口人,2006年承包村集體土地30畝,現有大規格銀杏苗圃15畝,採葉小苗培育基地8畝,掛果銀杏5畝,通過合理間伐,季節性採收,每年對外銷售成年苗木100餘棵,產生經濟效益22萬元,銀杏葉、銀杏果產生經濟效益5萬元,2012年~2017年所涉及的銀杏產業多年累計銷售180餘萬元,創造利潤近140萬元。

邳州市環保局黨委書記楊仲剛則笑著說,在這裡每家種樹的農民都是“百萬元戶”。

燦爛的陽光下,銀杏葉子鑲上了金邊,熠熠生輝。

驚豔了稻田,豐收的喜悅

正值秋收,採訪團一行被稻田驚豔到了,連無人機都拿出來飛了好幾個來回。

藍天下,金黃的稻田,彷彿是一幅美麗的油畫。

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被驚豔了的蘇北金秋

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被驚豔了的蘇北金秋

連雲港稻田

美麗中國·網絡媒體生態行|被驚豔了的蘇北金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