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看《天龍八部》,慕容複復國失敗全是因為這兩點

閒看《天龍八部》,慕容複復國失敗全是因為這兩點

慕容復作為金庸筆下最著名的大表哥,託了金老的福,聲名響徹寰宇。慕容大公子當年的一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更是震懾武林,人人皆知。這個招式出名到什麼程度了呢?就好比這句詩“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在普羅大眾中的知名程度一般。

武功啥的都是其次,“南慕容,被喬峰”也不過是虛名,慕容大公子也不在意。其實,慕容大公子是個有著遠大夢想的人。這個夢想在家族裡延續了N代,都成了家族遺傳事業了。那慕容大公子的遠大夢想是啥呢?說出來足夠嚇退絕大部分地球人,那就是光復大燕國。

閒看《天龍八部》,慕容複復國失敗全是因為這兩點

常言道“念念不忘,必有迴響”,這不,老慕容退居幕後之後,慕容大公子的復國事業搞得有聲有色。復國嘛,無非就是財與人的事。在《天龍八部》書中,慕容大公子的初始資源都有些啥呢?通過對慕容大公子出場所進行的鋪墊可以看出慕容大公子那絕對是富可敵國的,財力雄厚,拉起一支前期起事隊伍所需的財力那是綽綽有餘的。

糧餉是不擔心的,噶就剩下了隊伍的問題了。要拉起一支隊伍,首先得需要人,既需要神機妙算的軍師,也需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將才,還需要衝鋒陷陣,身先士卒的兵勇。環顧慕容大公子身邊,這些人都缺啊!

閒看《天龍八部》,慕容複復國失敗全是因為這兩點

看看錶妹王語嫣,學究天人,可惜偏科偏的嚴重了點,除了武學理論,其他的啥也不會,攻城拔寨之類的謀略方面,幾乎是個白痴。當軍師是斷然不合格的,讓她干將軍那就更不行了,當士卒?。

四大家臣啥的,老大老二武功是有點,人也沉穩,帶兵打仗啥的,就算能用,也不夠使啊,總不能一支隊伍就兩個將軍吧,怎麼壯大呢。那個老三包不同就純屬扯淡了,哪個軍師給他個任務去打西邊,他去打東邊還只是損兵折將的事,他要是跟軍師理論西邊為什麼打不得的之類的話,那就要沒完沒了了,保準全軍覆沒,一個據點還沒搶到就被宋軍一鍋端了。老四風波惡就更別提了,估計讓他當個兵勇都會是卒在第一場戰鬥中。

閒看《天龍八部》,慕容複復國失敗全是因為這兩點

慕容大公子的老巢燕子塢裡下人是不少,但是離拉一支隊伍還是差距很大的。慕容大公子奔走江湖,第一件事是瞭解天下格局,研判形勢,第二件自然就是結交江湖中人,網羅人才了。在少林寺的時候,慕容大公子的機會出現了,一夥小嘍囉等他去收服,可恨那喬峰,不僅硬生生的打破了慕容大公子收人的小目標,還挫敗了他的祖傳事業。

閒看《天龍八部》,慕容複復國失敗全是因為這兩點

喬峰固然英雄蓋世,可也不過是個好勇鬥狠的江湖閒人,沒啥大志向。為啥慕容大公子就會被他挫敗了祖傳的事業呢?歸根結底,問題還是出在慕容大公子身上。

閒看《天龍八部》,慕容複復國失敗全是因為這兩點

首先大公子天賦有限,縱然有著遠大的理想,可惜頭頂的天花板太低。一是縱觀《天龍八部》全書,可以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慕容大公子的財富,都是祖輩累積下來留傳給他的,他並沒有為家族財富的增長做過多大的貢獻。二是四大家臣是受了老慕容的託孤之命才追隨慕容大公子的,闖蕩江湖多年之後,不多一個也不少一位,還是那四個家臣。看四大家臣那嘴臉!作為一個有著遠大理想的公子身邊的家臣,為這個理想奔走多年,卻絲毫沒有長進,可見這四人根本就不看好慕容大公子能成事,根本就沒想過盡力輔佐。

閒看《天龍八部》,慕容複復國失敗全是因為這兩點

其實是錯誤的家族教育,看看慕容家收藏的都是些什麼書籍?老慕容裝死隱退,卻躲在了少林寺的藏經閣偷看經書,看了幾十年。老慕容的夢想不像是要復國,更像是要學盡天下武功。那老慕容傳給慕容大公子的家族理想純粹嗎?不純粹,因為老慕容根本就沒想明白是該把慕容公子教育成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之才還是武力值逆天的江湖牛人。在老慕容的這種不明不白的教育下,慕容公子闖蕩江湖都幹了啥?一是瞭解天下大勢,可是他卻去做臥底,收集情報,貌似這種事情不需要公子親自去幹吧。二是結交豪傑,為日後起事網羅可用之人,可是他卻去參加各種無聊的武林集會,參加集會的都是些口口聲聲要匡扶大宋,共抗外寇的大宋良民,你去跟他們說你要光復大燕,人家不得跟你拼命?

閒看《天龍八部》,慕容複復國失敗全是因為這兩點

慕容公子彷彿步入了老慕容的後塵,自己都沒有搞清楚自己想要的是啥,總是在做錯誤的事情,為理想奔走多年,沒有朝理想邁進一步,焉有不敗之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