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華說渭南之:從兩京古道到東風大街

凱華說渭南之:從兩京古道到東風大街

周漢隋唐都定都於今西安,又以洛陽為東都,兩京之中,帝后駐駕,名流薈萃,人文鼎盛。兩京古道,又稱兩京驛道、兩京道,是聯繫西安與洛陽的官道,是歷史上中華民族核心地帶的軸心道路。而又以唐代為兩京古道鼎盛時期,唐代的交通網以兩京驛道為主軸,自此軸心向四方輻射,構成一個巨大的交通網絡。兩京驛道自長安東經渭南、華州、華陰至潼關、閿鄉(今屬靈寶)至陝州(今陝縣),陝州以東分南北兩道至東都,全長八百里至八百六十里,共設驛站30多個,皇帝行宮20多個。幾千年來,來往於這條大道上的文人墨客、商旅行賈、士兵將領、帝王將相、僧侶遊俠,絡繹不絕,留下無數遺蹟,堪稱帝王之路、戰爭之路、詩歌之路、行旅之路、宗教之路。而當時的渭南縣城就位於這條兩京驛道的必經之地,因而留下了許多歷史遺蹟和文化遺產,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條神奇的兩京驛道。

唐兩京驛道從京師長安出發,途徑長樂驛、茲水驛、昭應縣(今臨潼)、新豐驛、戲水驛至零口進入今渭南主城區。零口向東約17裡至杜化驛,杜化驛向東3裡至皇帝行宮游龍宮,游龍宮向東10裡至渭南縣城西門,渭南縣城向東12裡至東陽驛,又東12裡至赤水進入華州。

零口,又稱泠口,在零河入渭河處,在《唐書》中多次被提到,唐太宗曾經巡幸零口,黃巢曾派遣將領大戰李克用在零口。武則天天授二年(691),在零口設立鴻州,並且劃分出渭南縣一塊土地設置了鴻門縣,鴻州當時管轄渭南、慶山、高陵、櫟陽、鴻門五縣,久視元年(700)廢除了鴻州,這足以表明零口在唐代的重要地位了。

東陽驛裡故事多

凱華說渭南之:從兩京古道到東風大街

驛是古代在交通線上普遍設立的站所。驛設於驛路上,兼有通信機構和官方招待所的雙重作用。唐代每30裡設一驛,驛設驛長。杜化驛位於“杜化谷水”旁,“杜化谷”位於陽郭原上,又叫背坡溝,在今三張鎮背坡村、宋村、南溝、小東溝、西溝村直至杜化路以南消失,杜化谷中常年有河水流出,稱為“杜化谷水”。東陽驛位於“東陽穀水”旁,“東陽穀”今稱康溝,位於今向陽街辦康溝村,此谷至今仍有水流出,修建有康溝村水庫。杜化驛、東陽驛是北魏大統十四年(548)設置的,杜化東陽二驛在唐代有重要地位,渭南縣城在二驛中間,由於古代實行宵禁,夜間要關閉城門,不利於緊急軍情的傳遞,所以臨近州縣治所的驛館,多數位於城外。到了唐代末年廢杜化、東陽二驛,於渭南縣城置驛。

東陽驛是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地,北周奠基者宇文泰曾東出長安在東陽驛迎接投奔他的北魏孝武帝元修,隨後擁戴元修建立西魏,由此拉開了東西魏分裂的序幕。東陽驛也是唐代著名傳奇小說《東陽夜怪錄》的發生地,《東陽夜怪錄》載於《太平廣記》卷四百九十。作者傳說為王洙,是唐元和十三(818)年寫就的。講述的是唐代進士王洙,遇到秀才成自虛向他講述自己所遇到的神怪之事。成自虛自稱:他曾經在渭南縣夜行,迷失了道路,黑夜裡他找到了位於東陽驛南邊的一座寺廟,在寺廟中他遇到了由駱駝、驢、牛、貓、刺蝟等動物幻化成的人,而他並不知道,他與這些精怪吟詩作賦,精怪所做的的詩歌多是謎語,隱喻著自己的身世。《東陽夜怪錄》人物特色鮮明、性格細膩。共穿插詩歌十四首,語言優美,韻律和諧,意蘊深遠,寄寓了作者對社會人生的體味和感悟,是藝術技巧高超的名作。

樂天賦詩游龍宮

凱華說渭南之:從兩京古道到東風大街

行宮是古代帝王出行時居住的宮室,唐代行宮按照功能來分可分為避暑類(如九成宮)、溫泉類(如華清宮)、邊防類(如玉華宮)、兩京道行宮四大類。據學者研究,唐代的行宮以長安、洛陽周邊為重點,以兩京道行宮為中軸,形成了類似啞鈴狀的分佈。安史之亂前唐代幾乎每個皇帝都頻繁往來於東西都之間,唐高宗曾7次巡幸東都。皇帝出行隊伍十分龐大,速度也比較慢,因此兩京古道建造有20多個行宮,基本上每個行宮之間的距離都是皇帝出行一天的路程。

隋煬帝大業二年,為了方便巡遊揚州,大建行宮,史稱“自西京至東都,離宮別館,相望道次”,渭南縣東十五里建有崇業宮,然而在唐代已不見記載,可能毀於隋代末年的戰亂。唐玄宗時認為兩京道行宮遠近不等,於是下發詔書命令將作大匠與各州縣對行宮加以修葺,“各造殿宇及屋千間”,足見行宮規模宏大,氣勢壯麗,是驛路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開元二十五年,在渭南縣西十里置游龍宮,唐代《兩京道里記》記載:游龍宮“取黑龍飲渭名之”。傳說曾經有一條口渴的黑龍從南山出來飲渭水,游龍宮就在它途經的地方。白居易寫有《黑龍飲渭賦》,全賦共400餘字,描寫了黑龍飲渭的雄偉身姿,後人評價此賦:“英氣逼人,光明俊偉”,首句“龍為四靈之長,渭居八水之一。”被稱為“獨有千古”。結尾一聯“逼而察也,類天馬出水而遊;遠而望之,疑晴虹載澗而飲。”被評價為“風馳雨驟,如駿馬勒韁,是為名構”。史書記載游龍宮至宋代時仍有遺址,可能毀於唐代末年。

保護古樹渭南尉

凱華說渭南之:從兩京古道到東風大街

大路兩邊植樹既能為行人遮蔽烈日,又能保護路基,是中國古代交通建設的傳統,秦始皇就曾命令在弛道兩邊種植松樹,晉代“自長安至於諸州,皆夾路樹槐柳”。唐代兩京古道八百餘里中,兩邊種植了許多高大茂密的槐樹,鬱鬱蔥蔥,十分壯觀。唐朝貞元年間掌管全國財賦和支調的度支使,想砍伐掉這批槐樹造車,於是向渭南縣下發公文,限期將槐樹通統砍掉,然後栽種小樹。當時的渭南縣尉張造正直敢言,他對朝廷的公牒很不贊同,於是上書申述意見:要造車好木材到處有,何必一定用這歷史久遠和萬眾託庇的古樹?稱這些樹“其來久遠,東西列植,南北成行,輝映秦中,光臨關外。”又申述說,這些古槐是先代栽植,也是先皇們遊憩和愛護的,這些樹不僅能夠為行人提供陰涼,也是兩京道的一道風景線。“思人愛樹,《詩》有薄言;運斧操斤,情所未忍”。度支使看到後很憤怒,將公牒呈給皇帝,唐德宗看了申訴,認為理由充分,同意張造的意見。漫長驛路上的幾萬株古槐,終於得到保全。這也充分顯示了渭南縣尉張造這名地方官員保護環境、直言敢諫的精神,這個八品小官從此名垂青史,被稱為“護林縣尉”。

旅途艱辛多離愁

凱華說渭南之:從兩京古道到東風大街

唐代兩京道為第一路驛,行旅繁盛,有“名利路”之稱,劉禹錫詩稱“兩京大道多遊客”。曾經有一個裝滿瓦甕的大車不慎翻車,堵塞道路,當時天寒地凍,路面結冰,後面的車進退不得,到了日暮時分,擁堵的車輛竟然有幾千輛之多,這起留名青史的堵車事件,尤其體現了兩京道的繁盛。旅客在兩京大道行走,通常每天行走兩至三個驛站,共需十天至十六天才能走完,白居易詩稱:“北闕至東京,風光十六程”,而帝王出行隊伍龐大,則多需二十日至三十日。

然而普通旅客的旅行於皇帝出遊相比,卻是充滿了艱辛。唐朝乘馬有嚴格的階級限制,一般商賈人家騎馬是違法的,而且買馬很貴,養馬更貴,唐代大部分旅客都是靠步行,長途跋涉可以買頭驢。即便是杜甫,也曾作詩云:“騎驢三一載,旅食京華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可見當時驢子是一般人日常最多的騎乘工具。旅途中充滿了許多不安全因素,當時人口稀少,夜晚經常有狼出沒,唐代詩人薛能在去往華州的途中寫到:“黃河近岸陰風急,仙掌臨關旭日高。行野眾喧聞雁發,宿亭孤寂有狼嗥。”即使到了清代渭南縣城外依然有狼出沒,清人陶保廉在《辛卯侍行記》寫到:1891年農曆4月“三十日,卯,行。一里出渭南東門。見兩狼在野。”可見當時的旅途充滿了危險。旅途中的艱辛常常勾起詩人傷感離別之情,在兩京道這條“詩人之路”上留下了諸多充滿離愁別緒的詩句。唐代詩人羅鄴在《春夜赤水驛旅懷》中寫道:“一星殘燭照離堂,失計遊心歸渺茫。不自尋思無道路,為誰辛苦競時光。”唐代詩人司馬紮在《自渭南晚次華州》中寫道:“我行傷去國,疲馬屢回顧。有如無窠鳥,觸熱不得住。”唐代大詩人韋莊曾經在東陽驛的酒家送別友人,寫有《東陽酒家贈別二絕句》:“送君同上酒家樓,酩酊翻成一笑休。正是落花饒悵望,醉鄉前路莫回頭。天涯方嘆異鄉身,又向天涯別故人。明日五更孤店月,醉醒何處淚沾巾。”千百年來這條兩京道見證了多少分別、多少不捨、多少離人淚。

斗轉星移話滄桑

凱華說渭南之:從兩京古道到東風大街

渭南老縣城自隋代修建以來,一直沒有挪動地方,渭南縣城是兩京古道上的必經之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昔日的兩京古道自杜化驛向西過湭河橋,然後進渭南縣城西門,再從渭南縣城東門出渭南縣城。民國二十三年(1934)七月,隴海鐵路通車,渭南縣城成為關中東部的物資集散地。上海等地一些商賈和當地的工商業主,相繼在渭南火車站附近開辦工廠,於是渭南縣城越出城池向西發展,從西門到湭河橋之間,商賈密集,店鋪毗連,形成一條街道,稱西門街;越過湭河再向西發展,形成西關大街,就是今天的東風大街。由此可見,兩京古道在渭南中心城市的一段和東風大街東段高度重合,都是沿著渭南縣城西門向西分佈,東風大街可以看做是兩京古道的繼承。

今天,渭南中心城市不斷髮展,城市綠地、公園越來越多,群眾期盼的一個大水大綠的生態宜居城市已經出現在我們面前。在城市建設中,我們還要深入挖掘這片土地曾經擁有的豐厚歷史文化資源,將其應用在城市建設中,必將為提升城市文化底蘊,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出貢獻!

作者:陳凱華,藏經史之書千卷,常神遊文史之海,致力於檔案史料研究與文史寫作,現任職於渭南市檔案局,在省市報刊雜誌發表《消失在黃河下的縣城》《杜化考》《渭南從來是水鄉》等文章多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