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混改”受挫:162億元增資項目流拍

奇瑞增資擴股引進162億元資金的項目疑似“告吹”。

根據長江產權交易所的信息,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奇瑞股份”)和母公司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奇瑞集團”)的增資擴股項目經延期後,報名截止日為12月20日,但截至12月21日傍晚,該兩大項目尚未顯示成交。

一位證券行業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奇瑞在規定時間內沒有找到足夠的資金、合適的參與方,這個項目應該是“流拍”了。

今年9月17日,奇瑞正式公開掛牌,擬以增資擴股的形式引入外部投資者。公告信息顯示,奇瑞集團和奇瑞股份擬同時引入投資,投資方以現金出資,分別認購兩公司19.62億元、10.13億股新增股份,底價分別為83.32億元、79.11億元,合計162.43億元。

此次增資出於國有資產保值的需要,另外也用於奇瑞償還金融機構借款,以及佈局現有業務、新業務。

此前,奇瑞集團的最大股東為蕪湖市國資委旗下的蕪湖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40.11%,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控制的蕪湖瑞創佔37.02%。

財務數據顯示,奇瑞集團今年上半年淨利潤1.5億元,奇瑞股份則虧損7.14億元,雙方的負債分別為553.49億元、565.48億元,負債率分別為74%、73.9%。

奇瑞的增資項目進展並不順利。儘管此前有傳言稱寶能、普拓資本將入股,但都沒有達成最終交易。兩大項目初次報名截止時間為11月22日,後來在交易所的公告經過四次延期,已經達到上限,仍然沒有敲定最終的投資方。

有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前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暫停發放,奇瑞尚有足夠的“談判”籌碼,但隨著前幾天《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出臺,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審批重啟,奇瑞再想引入高額資金就不那麼容易了。

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發佈《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此前工信部也發佈了相關文件,明確了汽車“代工”生產的地位,業內普遍認為,從政策的方向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貶值”是大概率事件,奇瑞作為傳統車企,這一塊的吸引力顯然打了折扣。

“最近不要說奇瑞了,其他汽車投資項目估計也難,在更多細則出來之前,行業內都在觀望。”上述業內人士說道,除了國內宏觀環境的變化外,中美貿易談判情況也會對行業決策產生影響,業內總體偏謹慎。

另一方面,奇瑞此次增資的條件本身也頗為苛刻。公告顯示,投資方需為單一主體,不接受聯合體增資,也不接受委託方式增資,而且不能從事整車生產及製造,這就將很多潛在投資方擋在了門外。

儘管長江產權交易所工作人員未明確回覆本報記者,有多少企業對奇瑞的增資擴股項目進行了盡調,但他並不否認,有不少企業都對這兩大項目表示“感興趣”。此次項目“流拍”,奇瑞在短期內是否放棄引資尚不能確定,不過在當前宏觀及行業環境下,顯然也面臨不少壓力。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