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行24年的老交易員吐真言:靠什麼躲過2018年下跌

“今年1月,我的產品淨值漲了9分錢。”面對業績的短期爆發,有著24年投資經驗的資瑞興投資總經理汪忠遠不僅沒有竊喜,反而有隱隱的不安和焦慮,“這似乎不正常,市場太容易賺錢了。”

華爾街有句諺語:這個市場有老的研究員,有膽大的研究員,但卻沒有又老又膽大的研究員。正是靠著老交易員的謹慎和老到,汪忠遠在今年僅承受了輕微回撤,而保住了過去3年的投資收益。

汪忠遠是一位名副其實的老交易員,幾乎經歷過迄今所有的A股牛熊輪迴。

早在1993年到1997年時,汪忠遠就是君安證券武漢營業部的自營投資經理,還親歷了“327”國債期貨風波。

“在那個年代,幾個月就可能有一批新貴出來,他們一擲千金,豪氣沖天,但再過幾個月,這幫人又成了負資產。”汪忠遠說,見多了牛熊輪迴,見多了人生起伏,自然就會變得敬畏市場。

汪忠遠是在2015年“公奔私”浪潮中下海的,下海前曾在融通基金擔任過9年的基金經理。此前,在2006年到2014年間,汪忠遠曾在融通基金擔任QFII投資顧問。

QFII的要求是九成倉位不擇時,全年換手率不超過100%,單隻股票的權重不超過5%。“這就逼迫我們長線投資,不能高拋低吸,基本面選股,板塊均衡,不能當跛腳基金經理,必須從宏觀、策略、行業到公司,對各個板塊全面把握。”汪忠遠說。

在經歷了2015年中期以來的A股下行考驗後,多名同期“奔私”的基金經理因“壓力山大”想要回流。但汪忠遠卻已在私募行業紮根,他管理的3只產品均大幅跑贏市場。

2018年,對所有的投資者來說都是極其不容易的一年,“今年即使使出渾身解數,也還是賠錢的命。”2018年滬指跌幅近23%,幾乎每個月都有諸如影視、遊戲、光伏、教育、食品飲料、醫藥等行業的黑天鵝大利空來襲,全年有超過4000只私募產品清盤。

而汪忠遠在2018年卻回撤極小。他指出,對策要大於預測,在2017年藍籌股系統性重估之後,原本以為重估的範圍還會擴大,但今年2月份之後觀察到市場轉向後,就果斷降低了倉位。

“2018年能躲過大跌,還是因為敬畏心,一切以活下來為原則。不想給我的投資者,尤其是2017年底那批高位申購的投資者帶來太大虧損。我無法改變客戶高位申購的衝動,但我能做的是搞好投資風險管理,努力控制回撤。”汪忠遠說。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汪忠遠說,2017年A股經歷了系統性的向上重估,一些資產暴漲上去之後,投資者在2018年特別要克服貪勝的念頭,不能因為某一年投資業績優異而變得輕狂。“要傾聽市場的聲音,市場是很聰明的。”

展望2019年,汪忠遠的關鍵詞是“波動加大,漲快跌慢,機會增多”。

他認為,2019年A股的投資機會要多於2018年,由於當前估值處於歷史低位,投資者普遍倉位不高,所以漲起來會特別快,可如果發現經濟增速等方面有不達預期的情況,也會下跌修正,但下跌的速度會比較慢。2019年可能呈現低基數的上漲行情,使賺錢機會增多。

汪忠遠認為,2019年將重點關注三個板塊:

一是擁抱業務波動性較小的高股息率公司,由於長端利率下降,高股息率公司的吸引力在上升,但需警惕行業前景有隱患的公司。

二是尋找受產業政策出臺和修正影響的板塊,由於產業政策調整,部分公司會被錯殺。但反過來看,政策試錯和修正也可能會較以往頻繁。就如今年的光伏和新能源車板塊,一旦產業政策進行修正,其龍頭公司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的。

三是尋找真正成長的好公司,尋找並佈局代表時代潮流的公司,但估值必須在可接受的範圍。中金公司最近統計,0至15倍PE的A股公司比例已達到過去12年以來的新高,其中有大量中小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