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重男輕女的現象有多嚴重?

山裡的小百合


在印度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我認為是對這個問題的最好回答。

“撫養女兒就在澆灌鄰居家的花一樣”

印度由於重男輕女的嚴重思想,男女比例嚴重失衡。在印度,甚至有人將女性稱作“倖存者”。許多單身或已婚婦女在生活中面臨著歧視,偏見,暴力和忽視。在印度的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在北方,存在著根深蒂固的父權制和廣泛的厭女症。

據數據顯示,印度55%已經有女兒的夫婦嘗試著在要一個孩子,直到他們有一個男孩。印度文件中將這種現象稱為生育“停止規則”,既直到有男孩出生,生育才會停止。

印度的性別偏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重男輕女的現象長期存在,可能要追溯到幾千年前。儘管2015年印度提出計劃對女孩進行教育,但印度在解決性別差距問題上仍然落後。

在經濟參與和女性機會方面,印度是最差的國家之一,同樣在女性的健康和死亡率方面也很差。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近三分之二的擁有大學學位的印度女性沒有工作,女性勞動力參與率是世界上最低的。

這裡有一份數據,在印度的某一年有超過200萬女性失蹤。其中,大約12%的失蹤女性在出生時死亡,25%在童年時死亡,18%在育齡期死亡,45%在老年時死亡。多麼可怕的一組數據。

除此之外,印度的離婚率也較高,究其原因竟然是因為可能與嫁妝的要求有關,更有新聞報道,有印度女性因為彩禮較高在婚後被火燒死。

顯然,許多印度婦女在每個階段都面臨生命威脅 - 暴力,醫療保健不足,不平等,忽視,飲食不良,缺乏對個人健康和福祉的關注。


走進伊拉克


我舉一個例子大家就能想象出印度的男女差別有多大了。中國結婚的習俗是男方向女方出聘禮,下重金。但印度完全相反,印度人結婚由女方出錢,男方是待價而沽!!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家生了一個女兒,就相當於多了一個負擔,未來20年你當父母的就要時時刻刻想著女兒的嫁妝問題了。

大家應該還記得,印度著名的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就有類似情節:大學生拉加的姐姐,因為父母無法負擔一輛車的陪嫁嫁不出去,只能成為剩女。

隨著印度變得更加富裕,一些男方家庭要求的嫁妝金額也在增加。印度每年因為女性嫁妝引發的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有印度女性因嫁妝少被婆婆火燒燬容的。更有甚者,男方家庭嫌棄女方送的彩禮太少,會在會後藉機謀殺,然後偽造成意外事件。失去妻子的男方會繼續尋找下一個待嫁的女性等待更多的彩禮。這是不是有點盲井的感覺?

有什麼樣的市場需求就會有什麼樣的產品,印度甚至還有專門的手機APP軟件,專門測算一個適齡的未婚男子的身價——比如從最高學府獲得學位——這款軟件就能算出你能獲得多少嫁妝。一位名校畢業的公司高管,最近一兩年的身價——也就是你可以拿到的女方嫁妝——15萬美元起步。

更要命的是印度還有特殊的種姓制度,越是高種姓的女人可以選擇的結婚對象範圍就越有限。一些印度男性覺得自己奇貨可居,甚至會想辦法勒索女性。一個印度中產階級家庭因為嫁女兒而破產的案例這幾年屢見不鮮。

另外,印度強姦案層出不窮,一個原因也是和女性社會地位太低有關係。


李明波論中東


去過印度的人應該見過這樣的景象,無論是田間地頭,還是大街小巷,到處聚集著一群無所事事的男人,有老有少,他們目光遊離,表情木訥,坐等時間的流逝,這堪稱印度一大景觀,也體現了印度男性的優越感。



印度是一個重男輕女的國家,世界上也有一些國家和地區重男輕女,但唯有印度把這種思想演繹到恐怖的地步。

去年的高分電影《摔跤吧!爸爸》,就是諷刺重男輕女思想的電影。




印度人重男輕女最主要的原因是,生女孩是罪過。

罪過一,生女孩不能給家裡帶來利益。

罪過二,結婚時還要給男方高額嫁妝,這是賠本生意。

罪過三,生女孩不能給父母養老。印度是實行火葬的國家,死後火葬要由男孩為他點火進行火葬,否則的話,靈魂進不了天堂。



在印度人看來,生女孩沒一點好處,當他們得知懷的是女孩時就選擇流產,沒有流產生下來的,有的會被勒死、燙死、凍死,甚至餵狗,說這樣做能祛除黴運。

有的醫院用這樣的話做廣告,“你是願意現在解決問題,還是將來用盡家產把她嫁出去?”



在印度生女孩,最大的禍害就是高額嫁妝。原因是印度女孩結婚後,要靠男人生活,她們沒有經濟地位,對男人的依賴導致她們地位低,所以,她們要帶高額嫁妝來彌補,嫁妝的多少決定她們在夫家的地位。



由於女孩沒有地位,她們不被重視,沒有權益保障,體現在幾個方面。

1/不讓女人讀書,認為不正派的女人才讀書,讀書剋夫,古典經文將讀書女子描繪成“難以駕馭”,“想入非非”。

2/女子結婚後,男人可以“出租老婆”賺錢,女人不敢有半點怨言。

3/按照習俗,女人婚後要佩戴鼻環,這是給牛佩戴的,印度特有的鼻環被稱為“女版牛魔王”。



4/她們被潑硫酸、被強姦、被殺害,不被家裡人關心,甚至被最親近的人傷害,爸爸強姦女兒,在印度不是新聞,比比皆是。

5/女性犯罪要和男人關在一起,沒有專門的女牢房,因此,牢房性侵常有發生。

在印度女人是男人的附屬品,如果男人死了,你陪他一起躺在乾柴上燒死,只有這時,女人是榮耀的,你才能被稱為“賢德的妻子”。



重男輕女思想帶來的後果:

1/重男輕女造成男女比例失調,引發“新娘荒”。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在印度西北部地區,可檢測胎兒性別,女孩紛紛流產,造成該地區無新娘可娶,想要娶親要跋涉千里之外。

2/人口販子猖獗,人販子利用這種現象,把婦女拐騙到此進行販賣,一些家裡貧窮,出不起嫁妝的女孩,也是跋涉千里嫁到這裡。

3/很多男人努力工作,是為了能住進有衛生間的房子,這對能否娶到老婆至關重要。印度正規衛生間很少,多處為露天或簡易場所,這樣常常發生性侵,所以,女人們都想有自己的衛生間。



重男輕女不是在全印度存在,印度北部的梅加拉亞邦就是個例外。

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母系氏族保護地,這裡規定,女孩有權繼承家裡一切財產,丈夫要搬到妻子家中,孩子隨母親姓氏。

紀錄片《女孩的國度》就是在這裡拍攝的。




據印度政府調查顯示,梅加拉亞邦是最不想生男孩的一個邦。

如今,印度已經成為男女比例失調最嚴重的國家,每年有二十五萬女嬰被打掉,女性權利保障在印度永遠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



印度和中國同是文明古國,都有輝煌文明的歷史,印度科技雖然不落後,但文明程度沒有進步。

圖片來源於為了,與本文無關,感謝作者


六一育兒


印度是一個崇尚信仰的國家,事實上,他們實行計劃生育很早,他們早就意識到人口暴漲會帶來許多社會問題,但是沒辦法,這個國家的重男輕女現象根深蒂固。甚至,印度教覺得沒有兒子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死後會下地獄。


所以,印度人就千方百計的想要兒子,他們認為男性社會地位高,對女性有著先天的壓制。所以在印度強姦案屢見不鮮,女性法律保護制度不健全。印度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靠計劃生育根本控制不住人口的增長。

在印度,男人娶妻是不需要準備彩禮的,反而女子出嫁的時候需要準備大量的嫁妝,沒有嫁妝就嫁不出去,真正的買一送一,真正的實惠。許多人因為貧窮而嫁不出去,而不是因為貧窮娶不到媳婦。



這樣的價值觀,就造成許多男人恃寵而驕,根據嫁妝的數量選擇配偶,甚至謀殺妻子後繼續找下一家騙取嫁妝,對社會的穩定造成了巨大影響。在印度,沒有兒子的家庭無論多富有,都會被人看不起,所以,生兒子是他們人生中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歷史密探


(就用第一人稱說吧。)

首先,我一出生,家人就開始給我準備嫁妝了,嫁妝越多,生活就好一些,如果嫁妝不夠,就沒人娶,即使娶到了,還會遭到丈夫家的人毒打。所以,一些人選擇早婚。

第二,如果種族低的話,我可能會成為一個工具,一個是租妻給人,還有一個就是一輩子做苦工,沒有翻身的機會。

第三,有些人一嫁過去,在社會的地位就越多越地下,尤其是寡婦,我們寡婦按種族來說,就是賤民,賤民是社會中最地下的,有的還要陪葬!

第四,我們沒文化,即使有,那也是高級種族的享受,說是教育人人有,實際上,按在學校的人數說,我們的入學率只有1%,男的入學率竟是90%以上。



這中現象我們經常有,在我們這咒人最狠的就是:你的孩子一出生就必須是女孩!

中國也是重男輕女的,但他們是男方送聘禮,女方有時帶嫁妝,然後就嫁過去了。我們吶,嫁過去,還要倒貼好多嫁妝,不多或沒有時一嫁過去就慘了!這都是種族主義和宗教信仰害的!


夏天那夜


感謝長的這麼好看的你還關注了我~

我雖然沒有去過印度,但是我就是知道印度重男輕女已經限制了我們的想象。

記得前段時間看過一部電影叫《沒有女人的國家》,講的就是印度重男輕女,一個女嬰出生就註定會被溺死,女人少的可憐,又到處花錢討老婆,一個女人嫁給一家五兄弟,週末兩天還要侍奉五兄弟父親,白天還要做家務做飯,女性在印度完全沒有任何地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這部電影,簡直對印度這個國家都沒有好感了。



重男輕女不排除都會有,即使在中國,再喜歡男孩大不了接著生,生到為止,也不會讓一個才到世上的女嬰就這樣結束生命。

印度這個神奇的國家,已經無力吐槽,慶幸我們都沒在印度~


師奶說


感謝讀者朋友們打開小編的文章,我將一如既往的和大家開誠佈公的分享一些知識和看法,如果接下來的內容哪怕能對您產生一些小小的快樂,筆者將不勝榮幸!

印度是一個盛產美女的地方,但是不久的將來,可能印度美女會越來越少,有人說,在印度,女性是瀕危物種了!

一名女子手裡拿著胎兒超聲波圖像。印度社會的普遍現象,家庭極端渴望男嬰出生並排斥女孩。

一名旁遮普老人說“養女兒就像為鄰居家的花園澆水”。在過去的20年中,由於性別選擇印度失去了1000萬名女孩。圖為新娘穿婚禮服飾。

兒子在印度更受父母喜歡是因為男孩發展前途更好,並且照顧年長的父母,他們延續家庭的姓氏並且繼承家族的財產,而女兒卻被看做是對家庭資源的浪費。很多女性依靠非法超聲波檢查性別來決定是否要腹中的胎兒,這個現象導致了女嬰的流產。長期的影響導致了現在性別嚴重失調的後果。

印度女性“貶值”很普遍,導致了適婚女性的短缺,年輕男子在路邊看著女子走過。新娘的父親將裝著聘金的信封放入妻子拿著的一個袋子裡,他們的女兒舉辦婚禮。

女子在醫院放射科等待超聲波檢查。印度法律要求診所標明不進行非法超聲波檢查。但實際上這種行為卻根本無法杜絕!

在印度的這所學校裡,有133名男孩和卻只有45名女孩上學。男女比例也嚴重失調!

看完之後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網友們盡情吐槽,有什麼喜歡看想看的文章也可以告訴小編哦,小編看到了會盡力為你們找的,小編會在下方評論區等大家哦!


易笑之韻


印度重男輕女不能用嚴重來形容,應該是恐怖。舉個小例子,在印度罵一個男人最槽糕的粗話是“希望你生個女兒”,一句在常人看似很普通的話語,在印度人中居然是一句帶詛咒的髒話。


由真實故事改編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也是阿米爾·汗主演的。影片中男主因錯失摔跤冠軍,將自己的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但老婆連生三胎都是女兒,每次生完女兒時男主都被同村嘲笑。這個普通的故事就是大多數印度家庭的日常寫照,生女兒居然視為一種不幸,女人在家庭的地位極低。


而印度重男輕女的現象源自女孩結婚所需要的嫁妝成本太高,注意哦,是女方出嫁妝。這跟中國是相反過來,我們是男方出禮金成本高,但跟印度的嫁妝比也小巫見大巫。更可怕的是,印度中,女方在夫家的地位高低是看女方出嫁妝價值來定,然後慢慢地演變成印度生女兒就是賠錢的買賣的社會共識。


更讓人感到惶恐的是,由於印度重男輕女的觀念,很多女生受到非人的對待,她們會面對找工作的困難、家庭的暴力、還能追令人絕望的強姦。在印度,女性受到男性的強姦的案件犯罪率是位於全球第一,平均每小時有4個女性被強姦,每分鐘有1起對女性的暴力事件。甚至,在印度法律上,竟然是偏向於強奸犯的一邊。讓世界真正知道印度強姦的恐怖是,2012年的公交車輪姦學生案。


我們無法理解在印度女性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從一出生就被打上被歧視的標籤,在成長過程還要面臨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難,她們能活到安享晚年實在不容易。而相比較印度,中國確實存在重男輕女的情況,但現在慢慢在改善,很多傳統的地區也改掉這種觀念,源自新一代青年的成長,知識共享時代的普及,我們堅信,只要不懈努力,終將能改變這個世界。


卡拉丘養娃研究所,專注0-12歲孩子的育兒知識,陪伴萬千爸爸媽媽一起在養娃的路上成長,傳授適用的呵護妙招,分享先進有趣的家庭觀念

卡拉丘養娃研究所


“印度重男輕女的現象有多嚴重?”——這是南亞次大陸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國共同存在的嚴重問題,基層社會尤其嚴重。與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不同的是,印度本來在全國性法制等規定上面比巴基斯坦對婦女權益要好一些,但一些特殊規定等因素導致其婦女權益保護大面積落空;而且,印度上流社會女權精英花了太多精力用於推進一些過度激進的女權主義主張,反而導致許多基本的婦女權益得不到保障。

2000年第9期《國際貿易》雜誌論文《勵精圖強——印度外向型軟件業的成功和啟示》起,我至今發表過大概兩百篇左右關於印度經濟社會分析、評論的文章,2010年在《香港傳真》刊發五六萬字論文《

低烈度內戰及其貧困和社會矛盾根源——政府軍兵敗揭破印度軟肋》,
2015年在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專著《大象之殤:從印度低烈度內戰看新興市場發展道路之爭》,其中對印度婦女權益問題也做了些探討。

就總體而言,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近年的《人類發展報告》中,南亞三大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性別不平等指數排名全部在110名開外,中國排名在第35位左右小幅浮動。在經歷了親身生活感受之後,印度女記者妮莎·安·庫利亞科斯(Neetha Ann Kuriakose)前幾年曾撰文《在中國,婦女能頂半邊天》(),稱自己雖然漢語說得不好,但還是願意生活在中國,這不僅是因為婦女在中國享有平等的權利,而且因為婦女在中國生活要安全許多,遭受性騷擾和強姦的風險比印度低得不可比,類似犯罪在中國受到的懲罰迅速、有力得多。


傳統印度社會下的女性不能在外拋頭露面,年輕女性外出工作被視為“失德”行為,甚至被視為可供丈夫出售的商品。今日印度有時候4000盧比(約合人民幣

500元)就能買來一個妻子,這類報道並不少見。

在婦女人身安全方面,雖然英印殖民政府19世紀已經立法將寡婦自焚殉夫定性為犯罪,慫恿或強迫寡婦殉夫者定性為殺人罪判死刑;獨立後的印度政府於1961年制定實施了《禁止嫁妝法》(),但時至今日,印度女性因陪嫁少遭婆家殺害的事件仍然層出不窮,無法承受虐待而自殺的女性每年至少數以千計。在《大象之殤:從印度低烈度內戰看新興市場發展道路之爭》一書中,我整理了印度內政部(Ministry of Home Affairs)、國家犯罪統計局(National Crime Records Bureau

)有關統計數據,發現直到近幾年,印度每年因為嫁妝犯罪死亡婦女高達八千名以上,印度女性每年自殺人數也從1960年度的1.6萬餘人上升到2010年代的4萬餘人,其中確定死於嫁妝爭議(Dowry Dispute)者每年數千之眾,北方邦竟然發生過8歲女童因為聽到父母為給她籌備嫁妝傷神而自殺未遂的案件。

即使是那些接受了現代教育、得以躋身現代經濟部門和社會生活的職業女性,也難以逃脫種種騷擾和壓迫。

在法律法規紙面上,印度對婦女權益保護其實不算少,問題是其政府太弱,無法落實,而且還有一個法律大漏洞和一個重大思想誤區。


法律大漏洞是對穆斯林群體中侵害婦女權益行為很大程度上放棄管轄權。印度獨立時,為了“團結”穆斯林,印度國大黨在法律上開了一個口子,准許穆斯林在婚姻等許多問題方面實行伊斯蘭教法,而不是奉行印度國法;結果印度相關法規已經與時俱進了許多,在差不多兩億人口的印度穆斯林中,仍然能夠“合法”地童婚,男性連喊三聲“塔拉奇”就可以把妻子休掉。莫迪執政以來想堵住這個漏洞,為國法奪回這方面的管轄權,下了很大功夫。2017

8月,印度最高法院裁定,穆斯林男性連喊三聲“塔拉奇”就可以離婚的做法違憲;印度政府還起草了《穆斯林婦女婚姻權利保護法案》交由印度國會在冬季會期內討論,但能否通過、通過之後能否落實,很難說。

重大思想誤區是亂作為。未能保證廣大婦女眾多基本權益,印度政府和社會活動家們卻把許多精力投向呼籲、制定某些激進的女權主義主張,這些“白左”主張貌似“進步”,卻沒有合理性、可行性,結果只能是浪費了本可用於維護最廣大群眾基本權益的資源,卻未必能夠滿足一小部分女性政治、經濟、輿論精英的激進女權主張,還因為這些激進主張不可行而進一步損害法規的權威性。如印度婦女及兒童發展部(Women and Child Development Ministry)曾起草提案,要求印度的丈夫必須每月向妻子發工資,準備將其提交內閣討論,理由是體現家庭主婦所做家務工作的重要經濟價值,以免繼續被印度男性所忽略。但這樣的主張是否可行,可想而知;政府如此深入地干預國民家庭生活,意味著什麼,會帶來什麼後果,也值得深思。


梅新育


重男輕女就是重視男性,輕視女性的封建思想。這是一種男女不平等的落後腐朽的觀念。在中國古代這種思想就極為嚴重,所謂“生男為嘉,生女為不嘉”,女性幾乎是完全沒有地位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思想在中國幾乎已經消失殆盡了。但是在印度這種思想仍然存在,重男輕女現象十分嚴重。

在印度,女性的地位是極其低下的,男人讓她們幹什麼她們就得幹什麼,並且不得放抗,就算是反抗也沒有用,因為就連印度政府也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沒有任何法律可以維護女性的權益。即使她們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她們也無處申訴。都說人是無價的,但是在印度,女人是可以以低價販賣的,丈夫把妻子以幾百塊錢的身價賣出去是不足為奇的。印度人曾說“養女兒就像給鄰居的花園澆水”,印度女子出嫁,都得帶著嫁妝出嫁,沒有嫁妝是嫁不出去的,所以印度人都認為女兒是賠錢貨,於是也就有了印度人流高峰的現象。很多人在孩子出生前就把孩子的性別確認了,如果是男孩就生下來,如果是女孩就流掉。有時候是因為家庭無法支撐女孩出嫁的嫁妝,但更多的是她們深受重男輕女思想的影響,喜歡男孩,不喜歡女孩。

在印度,如果你去學校就會發現,學校裡幾乎都是男孩子,很少能看到女孩子的影子。因為在印度,受重男輕女思想的毒害,很多印度女孩都沒有受教育的權利,她們只能在家做家務。對於她們來說,能夠出生已經是夠幸運的了。

不得不說,孩子有什麼錯呢,生男生女不都一樣嗎?何必剝奪別人的權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