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衛視播出:劉伶醉(上)

香港衛視播出:劉伶醉(上)

廣袤而富饒的冀中平原,是一片被燕趙風骨深深浸染的土地。自古以來,慷慨悲歌之士在史書記載中不絕於筆。文人墨客舉杯吟頌,遊俠義士豪飲壯行,邊關名將醉臥沙場……當地獨有的地緣與人文環境,孕育了不同於他方的酒文化。一曲《劉伶醉酒》傳唱天下,讓一代名士與一座古城、一款名酒水乳交融,結下了千古不解之緣。

香港衛視播出:劉伶醉(上)

徐水出佳釀,源自於當地天時地利的組合。釀酒離不開一方水土的催化,徐水西靠太行山,東臨白洋淀,四季分明,氣候怡人,水質甘美,自古以來就是釀酒的佳地。在當地,一向有“釀美酒,贈甘醇”的習俗。

香港衛視播出:劉伶醉(上)


“欲慰一時心,莫如千日酒。”唐代詩人孟郊的詩句,描述了古人對徐水千日酒的推崇。正是由於劉伶醉原酒至少要在地下掩藏千日,才使後人想象出劉伶豪飲一醉三年的傳說故事。

香港衛視播出:劉伶醉(上)

劉伶醉具有“窖香濃郁、綿甜醇和、酒體濃厚、回味悠長”的中國濃香型白酒的典型風格,以及“唇初沾而馨綿、口將咽而醇甜、入喉則生津、酒足則神爽”的獨到口感,上千年來始終暢銷河北,甚至遠銷塞外,成為遼金兩國君主的席上之珍。釀酒業不僅為徐水當地帶來巨大的收益,也成為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北宋熙寧年間,河北北部每年繳納酒稅達到三萬貫以上的城鎮有十七處,其中四處位於今日的徐水境內。遼代以今日的北京做為陪都,沿著宋遼邊界建立了三十多處進行商品交易的“榷場”,由於當時遼國需要購進大量的白酒,僅在徐水一個縣之中就設立了兩處榷場。

香港衛視播出:劉伶醉(上)

劉伶醉品牌的前身,始創於北宋末年,當時徐水一位姓粱的酒商,在當地創辦了名為“潤泉湧”的燒鍋。經過數百年的改進,清代潤泉湧燒鍋所產的白酒,以“酒質清純、酒香怡人”而聞名京冀,引得眾多商家蜂擁而至,潤泉湧由此成為中國北方最著名的燒鍋。

香港衛視播出:劉伶醉(上)

冀中平原,曾是華夏族先民最早的棲息之地,發祥於當地的劉伶醉,其歷史沿革幾乎與華夏族的文明史同樣漫長。縱觀歷代朝野,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詩人隱士,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曾與這一款年代久遠的佳釀結下不解之緣。

香港衛視播出:劉伶醉(上)

劉伶醉做為徐水乃至華北地區的地標產品,從民國初年至今的百年之中,曾先後獲得“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甲等大獎章”、“巴黎博覽會特別金獎”、“國家輕工部優質產品”、“中國白酒著名創新品牌”、“中國食品安全放心品牌”、“中國濃香型白酒典型風格金盃獎”、 “中華老字號”、“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榮譽稱號160多項。

香港衛視播出:劉伶醉(上)

時間的積澱,賦予了劉伶醉豐厚的文化底蘊,從5000年前黃帝宴請天下部落首領的佳釀,到當今款待外國元首的名酒,劉伶醉記載了每一個歷史節點的變遷與興替。而它自身經歷的起伏跌宕,也正是以窖池為硯、以酒麴為墨,撰寫的一部中國白酒演變與發展的編年史。

香港衛視播出:劉伶醉(上)

然而,曾經風光無限的劉伶醉,在世紀之交回顧自身的時候,卻驀然發現昔日的輝煌彷彿已經不復存在。上世紀末,由於經營管理不善,再加上外來的白酒品牌大量進入保定,對劉伶醉在本地的銷售造成嚴重的擠壓,致使劉伶醉酒廠的銷量飛速下滑。市場日漸縮小、品牌日益低端的現狀,一度使劉伶醉陷入停產的邊緣。是無聲無息地消亡,還是在一場脫胎換骨的嬗變之中浴火重生,成為這個千年品牌迫在眉睫的決擇。

更多精彩敬請收看香港衛視11月02日19:30播出的《美麗中華行》欄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