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500多首詞曲創作,他用一生點亮流行樂的星空……

他用47年時間,完成500多首詞曲創作,可以說他是用自己的一生點亮了流行音樂的星空,他是站在鄧麗君、蘇芮、劉德華、蔡琴、譚詠麟等明星背後的巨人,著名音樂製作人、歌詞作家李廣平老師曾經這麼評價他:早熟的天才型作家。

今天的《抵達內心的歌謠》連載內容帶您走近——梁弘志.

47年,500多首詞曲創作,他用一生點亮流行樂的星空……

2004年冬季的某一天,我在上海的音樂朋友聶鈞先生來到廣州,要我代為購買一批流行歌曲的版權在臺灣的一種機器中使用。

我很樂意做這種事情。

聶鈞來了,我們在賓館的啡廳見面喝咖啡;同他一起來的一位儒雅、文氣的中年人,聶鈞叫他曹老師。

我一開始沒聽清楚,再問,答曰:“他是臺灣的音樂人曹俊鴻。”

我大吃一驚,哦,原來,他就是和梁弘志先生一起、寫過大量歌曲的曹俊鴻!

47年,500多首詞曲創作,他用一生點亮流行樂的星空……

▲曹俊鴻

據說前幾年曹俊鴻先生大病過一場,他神情確實有點萎靡,說話慢條斯理,但不改其儒雅的文人氣質。

回到家、我把蘇芮、張清芳唱過的曹俊鴻先生的許多作品再聽遍,感到無比親切。

1983年,曹俊鴻和梁弘志以及陳志遠、陳復明、紐大可等當時青春飛揚的音樂青年,聯結推出重量級的音樂合輯《我們》。

這個合輯,也成了“派森”唱片的創業代表作。

2004年梁弘志走了,人在北京接受中醫治療的曹俊鴻無法返臺,只有在北京家中,再放《我們》,送君一程。

歌聲依舊繞樑,只是人事已非,曹俊鴻感傷:“我們,現在只剩下“我”了!”

更早一些時候,我還幸會了林秋離和熊美齡夫婦,他們的《哭砂》《謝謝你的愛》《找一個字代替》《新感情舊回憶》等歌曲都為我所熱愛,他們也是臺灣“民歌”時代的代表性作家。

47年,500多首詞曲創作,他用一生點亮流行樂的星空……

▲林秋離和熊美齡夫婦

他們的歌曲,也是我大學和剛畢業時的風靡一時的佳作。

我對他們這一批臺灣音樂人作品的熟悉,讓他們都感到驚訝。

我覺得,他們都是一批有著強烈文化關懷感的優秀作家,他們對中國歌詞的精雕細琢,提高了中國流行音樂的文化品位。

上面那些名字,和羅大佑、侯德健、李宗盛等名字一起,構成了臺灣流行樂壇的燦爛星空。

可以說,他們的歌曲影響了我們這批20世紀60和70年代出生的文藝青年的藝術品位的養成與藝術視野的形成,我的大學四年,就是在他們的歌聲中度過的。

如果說羅大佑、侯德健是思辦型的攻擊型的,梁弘志們就是情感型的涓涓溪流型的。

是啊,羅大估在談到梁弘志之死時,也傷感地說:“只是,弘志,告訴我至今還有誰能寫出歌詞像“但願那海風再起,只為那浪花的手,恰似你的溫柔!”

《恰似你的溫柔》真是一首奇異的歌曲,有一種骨子裡的憂鬱傷感的氣質。

我想,這是很貼近梁弘志本人氣質的歌曲:“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像一張破碎的臉,難於開口道再見,就讓一切走遠…”這種比喻,這種旋律,就是天オ,又有幾人能為?

要知道,寫這首歌曲的時候,梁弘志只有十七八歲,寫《請跟我來》是23歲,實在是早熟的天才型作家。

2004年10月30日,令人哀傷的消息傳來,梁弘志先生不敵癌魔摧殘,於凌晨3時30分去世,終年47歲(當時報道都說是44歲,讓人更加傷感)。


47年,500多首詞曲創作,他用一生點亮流行樂的星空……

一朵音樂的奇葩終於凋落了,我反覆聽著《請跟我來》,卻發現我的青春是真正地在漸漸遠行了,別了,我的大學,別了一代人的青春與歌聲!

我覺得我雖然不認識梁弘志先生,但他深情而雋永的歌曲將永遠吟唱在我心深處。

我記得1989年他為譚詠麟寫的《像我這樣的朋友》中說過:

“風雨的街頭,招牌能夠掛多久,愛過的老歌,你能記得的有幾首…越來越多的包袱,不能丟的是朋友,當你陷入絕望中,記得最後還有,像我這樣的朋友!”

這是一首能讓人感受到心靈的體溫的歌曲,細膩地溫婉地撫慰著我們在俗世紅塵中飄蕩的靈魂。

47年,生命的樂章對梁弘志而言,著實短暫,然500多首詞曲創作,蘊含著人生真實情感,充滿神的愛,留給人無盡的祝福,他所做所行榮神益人,此生豐富美麗,沒有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