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3年半虧2.2億 市值教父王明夫敗

2011年,王明夫在一場演講中表示:“中國股市短則3年,最長不會超過5年就會創新高。上證綜指幾個關鍵點為4000、5500,一旦突破5500,肯定過10000點。”

王明夫的判斷果然沒錯,2014年下半年牛市如約而至,這讓他很興奮。機會來了,他大概這樣想。

2014年下半年之後,王明夫帶領和君先後投資了威創股份(002308.SZ)、清新環境(002573.SZ)、匯冠股份(300282.SZ)、亞威股份(002559.SZ)、乾照光電(300102.SZ)和獐子島(002069.SZ)等6家上市公司,其巔峰之作當屬入主匯冠股份。

只是,還沒等到A股10000點,就等來了個福建地產大佬林榮濱,接走了和君的首個上市平臺,匯冠股份。這筆交易,和君商學虧了2.23億元。

這讓不少人驚呼,“市值教父”王明夫敗了!

然而,和君集團與林榮濱淵源頗深。和君系能成為乾照光電的第一大股東,也離不開那位地產大佬的資金支持。

王明夫真的敗了嗎?

和君商學折戟匯冠股份?

2015年6月,牛市最高點,和君商學斥資13.93億,從西藏丹貝手中收購了匯冠股份(現為三盛教育)23.08%的股份。

西藏丹貝實際控制人為劉新斌,即匯冠股份原實際控制人,算上這輪轉讓,上市後劉新斌累計套現約20億元。劉新斌離場,和君商學登場。

“和君以往投資的公司一般以中小市值為主,實施小比例控股,很少有到控股的級別。除非是經營特別差、需要徹底改造,和君這時候才會去控股。”和君集團下屬企業CEO王瑋曾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表示。

的確,和君商學控股之時,匯冠股份經營表現很糟糕。2013年虧損近千萬元,花9.8億元收購旺鑫精密後,2014年營收8.23億元,同比淨增580%;淨利潤1115萬元,扭虧為盈。旺鑫精密貢獻的收入達到5.68億元,佔比69%。

和君商學入主後,開始了對匯冠股份的改造。

2015年下半年,匯冠股份董監高離職,和君系人馬入場。同年,因為旺鑫精密2014年、2015年承諾的業績沒有達標,匯冠股份一次性計提1.95億元商譽減值。

業績整理完畢,2016年和君商學便帶領匯冠股份轉型教育產業。7月,為了佈局智慧教育生態圈,匯冠股份斥資8.1億元、溢價881.8%,收購了計劃掛牌新三板的廣東恆峰信息100%的股權。

廣東恆峰信息是教育信息化方案廠商,累計為2300餘所中小學、110餘所職業學校提供系統集成服務,2016-2018年承諾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5200萬元、6500萬元和8100萬元,2016年、2017年均實現承諾業績。

為了在教育產業的快步發展,2017年1月,匯冠股份、和君商學決定聯手向子公司和睿資本增資,擬由和睿資本發起設立20億元的教育產業併購基金。

但就在大家憧憬和君與匯冠的廣闊藍圖之際,故事戛然而止。

2017年10月25日,和君商學公告出讓控制權10億元轉讓3743.06萬股,公告後的第2個交易日,迅速轉讓給卓豐投資,福建新晉地產大鱷三盛集團董事長林榮濱控股匯冠股份。

2018年5月,匯冠股份更名為三盛教育,未來要承擔起三盛集團在教育板塊擴張的任務;12月3日,和君商學決定1.7億元將剩餘的股份轉讓給卓豐投資,徹底退出。

算下來,和君商學實際退出11.7億元。在不考慮資金成本的前提下,這波操作虧損2.23億元。

也正是這波操作,讓不少人驚呼“市值教父”敗了,教父也不靈了。是非成敗轉頭空,這波操作,於和君商學,到底意味著什麼?於王明夫又意味著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