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過外國節日,該不該被批鬥?

中國人過外國節日,該不該被批鬥?

中國人過外國節日,該不該被批鬥?

近日,因不少國人奇裝異服的過萬聖節,導致不少國民心生不悅,更有人對此痛加指責,尤其是老一輩國民,他們中的很多對此甚至可以用深惡痛絕來形容,故而也就產生了不少批判國人過外國萬聖節的新聞和報道。

眾所周知,中國有著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更有深厚多元的文化活動,其中,最為大眾和普及的莫過於傳統節日了。也正是因為此,我國才將傳統節日定為法定節假日,並嚴格要求各地各區落實與執行。

或許也正是因為國家以及國人對節日的重視,導致現在很多人為了節日而節日,至於節日所具有的內涵和深意之類的,卻並無多少人在意。這點雖然很不好,但也無可厚非,畢竟今非昔比,太過追憶和深究古代節日,反而也可能導致另一種不好的局面產生。

所以,對於國人為了過節而過節的事情,個人認為並無不妥。雖然作為中國人去過一個外國節日咋一聽確實很崇洋媚外,但這並非像某些當紅主播戲謔國歌或嘲諷式笑談悲痛歷史之類忘本忘根的表現。

中國人過外國節日,該不該被批鬥?

想必提到這,很多人都會義憤填膺,更有熱血男兒看似愛國,實則卻帶錯了節奏的去一味抵制洋貨,甚至對外來品實施打砸破壞的極端行為。

貌似是個明白人都知道,愛國從來都不是閉關鎖國,更不是全盤封殺一些外來人事物,而是在遇到真正需要民族大義的時候,能時刻清醒的認知和貫徹到自己是個中國人,自己骨子流的是中國血。

話說作為新世紀新時代的文明人,某些國人確實有必要好好的反思和覺醒一番了,別再總是看起來很是民族大義作風,實際上卻很是意氣用事了。好歹現在也是網絡文明時代了,可別總像網絡發展中期的鍵盤俠或者槓精一樣了,切記言行舉止要適度得體,不能總以自我為中心的主觀思維評定和看待事物,更不能不讓身心與時俱進,不然的話,終究會上演夏蟲不可語冰,井蛙不可語海的境況了。

不過,需要特別強調和補充的是,現在是全民自媒體時代,更是全民短視頻時代,任何事情都可能成為潮流,更可能演變成一種風氣,故而國民還是儘量別過分和過量的“彰顯”外來文化,因為人畢竟本質上也算動物,是會對周遭事物產生應激,適應,依賴,盲從和潛移默化的。

中國人過外國節日,該不該被批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