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輕”生活流行正當時,芝麻信用助力新租賃經濟

信用正在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

芝麻信用市場部總監趙涵寧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提到,芝麻信用未來努力的方向是商業信用。“商業信用的本質是履約概率、評判履約的意願和能力。”

他把這通俗地概括為“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因為信用,所以簡單。這一點最先被年輕人接受。“年輕人的場景是非常豐富的,不僅是我們知道的出去玩之前租一個VCR或者時尚的東西,還有租充電寶這樣生活實用的物品,甚至是家庭消費,這都是90後“輕”生活的一部分。” CBNData首席數據洞察官陳湛在第一財經、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主辦的“年輕不合理•2018第一財經數據盛典”發佈現場說。

CBNData聯合20餘家數據源合作伙伴發佈了《2018中國互聯網消費生態大數據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芝麻信用業務中90後用戶絕對處於“主力”位,其中信用租(租物)達60%,長租(租房)達77%,租車達56%,共享單車達50%。

“我們希望未來能夠扶持租賃經濟,同時在民生上帶來便利。” 趙涵寧說。在他看來,信用是一種產品和服務,其價值通過賦能商戶傳遞給消費的用戶。

如果眼光放長遠來看,這意味著未來“萬物可租”。共享經濟的發展一度如火如荼,但這種起源於C2C的交易模式也在悄然改變,如今B2C的新租賃經濟正在走向前臺。

租賃經濟,是指出租人將物品的使用權借貸給承租人,承租人以酬金為交換在不獲得該物品的所有權的情況下獲得使用權。而新租賃經濟是指區別於以往傳統2B的企業行為,面向消費者的2C商業模式。

這在芝麻信用提供的服務中已經出現了很多的新模式萌芽,比如先試後買,免押出行。不過商業信用還處於新興的成長期。

在趙涵寧看來,新租賃經濟也是一種綠色經濟,它改變了社會產品的使用路徑,從購買—使用—遺棄到租賃—循環—再使用。由此,閒置商品、資源的所有者,通過互聯網平臺,以信用機制做擔保,有償轉讓使用權。它的本質就是整合社會閒置資源,共同擁有但不佔有,共同分享共同獲利。“新租賃經濟崛起,這將推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商業模式快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