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詩,曲盡人間情

樂府詩,曲盡人間情

眾所周知,樂府詩歌在中國詩壇佔有十分重要的角色,陌上花開緩緩歸,樂府中記憶猶新便是這兩首《病婦體》與《孤兒行》,它讓你看見的是“反”的一面,足夠冰冷、現實,讓你看清楚人情殘酷的一面。同時也讓諸君一睹樂府詩歌的風采。

病婦體

兩漢·佚名

婦病連年累歲,傳呼丈人前一言。

當言未及得言,不知淚下一何翩翩。

“屬累君兩三孤子,莫我兒飢且寒,

有過慎莫笪笞,行當折搖,思復念之!”

亂曰:抱時無衣,襦復無裡。

閉門塞牖,舍孤兒到市。

道逢親交,泣坐不能起。

從乞求與孤兒買餌,對交啼泣,淚不可止:“我欲不傷悲不能已。”

探懷中錢持授交。

入門見孤兒,啼索其母抱。

徘徊空舍中,“行復爾耳,棄置勿複道!”

漢樂府裡這一篇《病婦行》每每看得我心有千斤重,於這重量中又明看得見人世的情誼和分量。

有人說《病婦行》裡的父親最終到人市上將兒女賣掉,又說是娶後妻,那是斷章取義罷了。

詩中所言“閉門塞牖,舍孤兒到市”,明明是說將兒女關在家裡,怕他們丟失,而不是將他們賣掉,不是“閉門塞牖舍,孤兒到市”。

如果是將子女賣掉就沒有後面的“交人門,見孤兒啼索其母抱”之語了。

何況他自己都餓得朝不保タ,哪來的錢娶新婦詩中病婦的話,訣別的情景總叫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胡妻玉鳳。

樂府詩,曲盡人間情

原來這人世哀苦如日如月,是不曾改變的。古人和今人真無分別。

孤兒行

兩漢 樂府詩歌

孤兒生,孤兒遇生,命獨當苦。

父母在時,乘堅車,駕駟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賈。

南到九江,東到齊與魯。

臘月來歸,不敢自言苦。

頭多蟣蝨,面目多塵土。

大兄言辦飯,大嫂言視馬。

上高堂,行取殿下堂。

孤兒淚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來歸。

手為錯,足下無菲。

愴愴履霜,中多蒺藜。

拔斷蒺藜腸肉中,愴欲悲。

淚下渫渫,清涕累累。

冬無複襦,夏無單衣。

居生不樂,不如早去,下從地下黃泉。

春氣動,草萌芽。

三月蠶桑,六月收瓜。

將是瓜車,來到還家。

瓜車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

願還我蒂,兄與嫂嚴。

獨且急歸,當興校計。

亂曰:裡中一何譊譊,願欲寄尺書,

將與地下父母,兄嫂難與久居。

曲子的尾聲唱道:“願欲寄尺書,將與地下父母,兄嫂難與久居。”

可知孤兒就算這次不死, 被他們這樣折磨也活不長。我小時候看童話,看到貧苦的孤兒被人虐待的故事,心裡總是不擔心,因為曉得定會有好心的仙女和巫婆來搭救,就像灰姑娘那樣的際遇。

因為童話總是告訴我們上天會厚待好心的孩子,好心有好報。

等我再大一點讀到《孤兒行》時,我也有看童話的感覺,只是這中國式的童話一點也不婉轉,也不故作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