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貨幣政策刪除“中性”,2019年或有放鬆

12月21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觀察2019年中國經濟前景、宏觀調控、資本市場和重大改革的風向標。整體來看,此次會議傳遞的六大政策重點和趨勢值得高度關注。

經濟增長短期有壓力,長期不悲觀

此次會議指出,“我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中危和機同生並存,這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帶來重大機遇。”

其中,2018年以下兩點經濟成績鼓舞人心:“宏觀調控目標較好完成”,全年實現6.5%的增長目標無憂;“三大攻堅戰開局良好”,特別是防控金融風險目標方面,避免了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爆發。

同時也需注意到,中央首次把中美經貿摩擦明確作為中國經濟面臨的重大挑戰,提出“改革開放力度加大,穩妥應對中美經貿摩擦”。此外,前期去產能、去槓桿和金融強監管的疊加效應,使得2019年的“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經濟面臨下行壓力”。

為此,中央要求“宏觀政策要強化逆週期調節,適時預調微調,穩定總需求,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同時認為“我國發展擁有足夠的韌性、巨大的潛力,經濟長期向好的態勢不會改變”。

綜合來看,在一系列減稅降費、擴大支出、支持民營企業等政策支持下,2019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6.3%-6.5%左右的增速。

財政政策重點發力減稅降費和擴大支出

財政政策包括“減稅降費”和“擴大支出”兩方面。此次會議要求,2019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

可見,市場期待的更大力度的減稅降費政策將在2019年兩會上落地。結合我國財政赤字率從未超過3%的歷史,明年財政預算的赤字率由今年的2.6%上升到3%可以期待,赤字規模也將由2.38萬億元上升到3萬億元左右。如果財政赤字在擴大支出和減稅規模的結構比例,保持在2018年的水平,那麼2019年的減稅規模大約為1.64萬億元,其中針對個人的減稅規模為5000億-6000億元左右,針對企業的減稅在1萬億元左右。

在擴大支出方面,此次會議特別強調了地方財政支出的作用。在近年來針對地方政府債務“開前門、堵後門”嚴控政策之後,此次會議強調“穩妥處理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做到堅定、可控、有序、適度”。因此,“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將成為擴大地方財政支出的主要工具,其中地方專項債的投向仍將主要集中在2018年下半年已經啟動的基建補短板投資,加上PPP已入庫項目加快落地等趨勢,可以預見,2019年基建投資有望重新成為穩增長的主要工具。

貨幣政策刪除“中性”,2019或有放鬆

此次會議要求,2019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這與2017年以來一直強調的“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相比,刪除了“中性”,這或許意味著2019年央行貨幣政策將有所放鬆,並在“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上面發揮主導性作用。

事實上,從最近央行的一系列操作也可看出這一趨勢:

一是央行今年以來已實施了四次降準政策,銀行間拆借利率已經回落到2015年-2016年的低位水平;

二是12月20日美聯儲加息,中國央行不但沒有跟進,而是反向操作,通過創設TMLF流動性工具,對中長期資金採取定向降息的政策;

三是在連續36個工作日暫停逆回購之後,近期央行連續多日通過大規模逆回購操作投放流動性,以應對年末金融機構、實體經濟的短期資金需求。

民營企業的營商環境將得到明顯改善

2018年下半年,中央先後召開了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各級政府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救助民營企業的政策。此次會議,中央又就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營造法治化制度環境,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二是“要增強微觀主體活力,發揮企業和企業家主觀能動性,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和法治化營商環境,促進正向激勵和優勝劣汰,發展更多優質企業”。

三是“要深化財稅金融、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改革,堅決破除民營企業發展障礙,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四是“要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促進新動能加快發展壯大”。

五是“解決好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可以預見,隨著上述五方面政策的落地,民營企業的營商環境將得到明顯改善,民間投資仍將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穩定器。實際上,2018 年下半年以來,民間投資增速已經實現了觸底反彈。

科創板將成2019資本市場里程碑事件

今年以來的資本市場低迷,既是市場信心低迷的主要表現,也成為民營企業股權質押風險加大的關鍵性因素,此次會議認為“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強調“提振市場信心”,同時要求“防範金融市場異常波動和共振”。

在此背景下,2019年,資本市場的下述五方面政策趨勢值得期待:

一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這或許意味著在資本市場逐漸走出低迷之後,IPO的節奏可能會有所加快。

二是“要通過深化改革,打造一個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交易制度”。從最近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造假加大處罰力度可以看出,2019年上市公司質量和透明度將會有顯著提升。

三是“推動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儘快落地”。這將是2019年激活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的關鍵舉措,也將是我國資本市場的里程碑事件。

四是“引導更多中長期資金進入”。今年下半年以來,保險公司、養老基金、QDII等中長期資金已經在加大布局A股的規模,央行的民企債務融資支持工具、地方政府基金在化解民營企業股權質押風險方面發揮了引導作用,加上2019年合理充裕的流動性環境,預計2019年資本市場或將觸底反彈。

四大對外開放趨勢將是2019重要看點

對外開放將是2019年中國經濟的重要看點。此次會議提出的以下四個方面趨勢或重點任務值得關注:

一是“要適應新形勢、把握新特點,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過去的40年,我國的對外開放一直圍繞擴大貿易投資規模做文章,如今提出加快向“規則等制度性開放轉變”,一方面可以實現國內標準、法規等規則與國際接軌,另一方面還有助於中國引領新一輪貿易投資規則的重構。

二是“要放寬市場準入,全面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負面清單制度是國際通行規則,全面實施這一制度將是“規則等制度開放”的關鍵內容。

三是“保護外商在華合法權益特別是知識產權,允許更多領域實行獨資經營”。知識產權保護和股權比例限制,預計在2019年將有實質性的政策出臺。

四是“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削減進口環節制度性成本”。這表明2019年穩定出口的重點將是開拓多元化市場,從而降低中美貿易摩擦對出口的影響。與此同時,擴大進口不但符合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階段的新要求,也將有利於提升中國市場的全球影響力和話語權。可以預見,2019年擴大進口的政策重點將是消除進口環節的一些行政和制度性障礙。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黃志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