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銷售員因情感問題出家 到寺院背水做澆築


2018年4月,36歲的青島人義傳在五臺山出家了,他將剃下來的三千煩惱絲埋入土中後,對著佛塔頂禮三次。五臺山位於山西省忻州市, 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之一。去年4月,愛好爬山的義傳來到五臺山旅遊,偶然遇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主持,經過詳細諮詢之後,他產生了強烈的出家皈依的念頭。

2018年春節前後,義傳賣掉自己的座駕汽車,辭掉幹了五年的已熟門熟路的保險銷售工作,做好了一切出家的準備。告別職場前,他找朋友聊天。一朋友對義傳出家非常支持:“我剛去了耶路撒冷旅行,那裡的人坐在沙漠裡給遊客牽駱駝,買個餅就吃得很開心。咱們中國人的慾望太多,活得很痛苦。如果沒有那麼多欲望就沒有那麼多煩惱。走出這一步挺好的,仔細想想,活著不就是為了心情好、有飯吃嗎?” 義傳對這種觀點很認可。

對義傳來說,出家最讓他難捨的是患心臟病的母親。義傳8歲時父母過不到一起離婚,母親獨自含辛茹苦把他拉扯成人。義傳準備出家的時候,母親雖然一百個不願意,但並沒有強烈地反對。她離不開兒子,但她對兒子的愛勝過自己的生命,如果兒子的思想轉不過彎來,她只能屈從。義傳把去五臺山說成是再一次上大學,學成就可以回家。義傳認為,自己出家的“福報”能惠及到家人,特別是母親身上;不光惠及此世,也能讓他們家世代受益。


義傳的母親說:“咱們中國人有句古話,父母在,不遠遊。他光想著要去學禮儀、宗教,讓老的光付出,小的從來不想著對老的付出。所以做人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替對方想一想,就好處了,能說什麼都依你,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兒行千里母擔憂。義傳此行前路未卜,母親怎能不愁腸百結。在他臨行時,母親千叮嚀萬囑咐:到了五臺山可不敢把頭剃了,住上一段時間趕緊回來,你不能光顧自己痛快,媽媽把你養大不容易,還等著你回來給養老呢!

傳義千里迢迢、風塵僕僕到寺院後,每天按部就班做著僧侶的本分。五臺山由於高海拔一年四季氣溫都比較低,冬天就更異常寒冷了,寺廟裡的輸水管也被凍結了,這給僧侶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為了用水全寺院男子都要背水,崎嶇的山路上背兩趟下來,他累得渾身散了架子。義傳說按照自己原來的性格,根本受不了。在他覺得快挺不住的時候,最懷念母親多年來對他的關愛。 義傳每天都會給母親打電話,每次母親都憂心忡忡情緒低落。

今年5月,義傳又面臨新的挑戰,受師父之命,到五臺山的另一座寺廟當義工,蓋一所新的佛寺。這所寺廟名叫古文殊寺,這裡從唐代始建佛教寺院,但今天僅存一棟房屋。這個地方被寧波的慧日禪寺接手管理,要興建一座功能和結構都很現代化的佛教寺廟。義傳具體做水泥澆築,他也沒想到自己能幹建築。在這個工地上,真正的建築工人只有1/10,其餘都是佛教徒義工。他從來沒有幹過這樣重的力氣活,但自己選擇的就要咬著牙堅持幹下去。


2018年6月,實在放心不下母親的義傳回到了家。離開家近兩個多月的他,想帶著母親出去旅遊,給母親帶來一點點快樂。義傳回來時留了頭髮,一方面因為幹活比較繁忙沒有時間剃頭,另一方面不想給母親太大刺激。 母親見到義傳,表現得很淡定,她已經接受兒子出家的現實,也習慣了一個人生活。人的思想是別人最無法控制的東西,她總不能把兒子逼到絕路上吧?無法改變就只能尊重兒子的信仰,至於孤獨和寂寞只能默默地忍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