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發音速成指北

最近在朋友圈常看到這樣一張圖:

英语发音速成指北

掃一下上面的圖,你有何感想?我是哭笑不得,於是在朋友圈發起討論:

英语发音速成指北
英语发音速成指北英语发音速成指北

皮完了,我也認真地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這張《音語發音提高速成》是有一定價值的。它利用中文諧音,可以讓學習者快速掌握英語音標,雖然發音不夠標準,但是離標準值也不會差的太過離譜。

這一招並不陌生,我初中剛學英語時也是這麼幹的。英文的 12345 被我活生生地記成“完犢子死了算了廢物”,student 是“死丟等特”,very much 是“歪瑞媽吃”。後來不知道花了多少功夫才把這些發音習慣改過來。

在《賴世雄美語音標》中,為了幫助初學者儘快掌握髮音,賴世雄老師也會用中文輔助講解。不過他也會把口腔剖面圖、唇齒形狀、舌頭位置以及發音要領講出來,並且提醒學習者某個音標的發音“很像”漢語拼音,並不是完全一樣的。相比來說,網上傳播的這個《音語發音提高速成》就有些不負責任,在沒有指導和反饋的情況下練習,很容易“走火入魔”。

英语发音速成指北

我認為按照《音語發音提高速成》的方法練習,簡單粗暴地用中文發音替換英文,短期內可以湊效。這種做法比較適用於大齡(聽力已經很不敏感,基礎又不好)、對語音面貌沒有特別追求的學習者。

但是如果真的想把英文說的好聽地道,長期來看,這種方法很有問題。尤其對初學英語的孩子來說,使用這樣的方法練習語音,我認為是浪費了孩子的強大模仿能力,是在坑孩子。

想要練好英語發音,一定要把英語當英語。70 多年前,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在《中國人學英文》中就強調說:“對於中國學生最用的幫助是讓他認識英語和漢語的差別"。播音出身的美語發音老師 Rachel 也說:English is a foreign language; it should feel foreign. 對於想把語音練好的學習者來說,如果你感受不到說英語和中文的區別,你的語音一定有問題。

英语发音速成指北

總結一下:如果你想說一口“湊合”的英語,可以多用中文替代英文,能讓別人聽懂就好;如果你想說一口“漂亮”的英語,一定要把英語當英語。

你如果覺得口音重無所謂,那就真的無所謂;如果覺得它影響到你開口用英語了,那就練習矯正。這和有一口咬合正常但是參差不齊的牙齒一樣,是否矯正由你決定。

那什麼叫“把英文當英文”呢?就英語發音而言,我們要知道中英文的發音特點。在此我舉兩個例子。

1. 和中文發音相比,英文會更充分的利用舌頭——前伸後縮,旋轉跳躍,特別活躍。比如,對比/a:/和“啊”,我們可以發現念中文“啊”時,舌頭是極其放鬆的;但是念英文/a:/時,舌頭會做這樣一套動作:舌尖離開下齒,舌身平放並後縮,舌後部對著軟顎抬起,這樣聽起來才像英語。

英语发音速成指北

如果你一直在尋找什麼是“後部發聲法”的話,試一試念後元音時,注意控制一下舌頭,你會驚喜地發現自己的發音會聽起來更地道一些。

2. 中文中的雙元音沒有明顯的滑動過程,而英文中雙元音的滑動是非常明顯的。比如,對比/aɪ/和“愛”,我們可以發現念中文的“愛”時,舌頭很放鬆,葛優癱式地躺在嘴裡;念英文的/aɪ/時,舌頭要先完成/a/的操作,然後再把舌面由低抬高到/ɪ/的位置。

英语发音速成指北

如果你用英文的方式念/aɪ/的話,就必須完整的完成這一波操作,即使說話速度快一些,/aɪ/也會有明顯的滑動過程。當體會到這一點時,你會發現你說英語的節奏就會奇蹟般變好,長長短短、起起伏伏,體會到英語的音樂美。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想:哎,怎麼這麼多講究啊,好麻煩啊。

是的,我也覺得麻煩。還不是都因為自己的發音習慣不好,才要這樣一點點研究發音特點,不斷模仿、修正和重塑。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如果你想把英語說得好聽些,一開始的時候就把英語當英語,多聽多模仿,養成良好的語音習慣。

英语发音速成指北

我在想:不聽示範讀音,不看鏡子練舌位,又沒有反饋,拿著這樣一張《音語發音提高速成》每日練習,真的會有效果,“獲益無窮” “發出標準的英語發音”?

我深表懷疑。這樣下去,我想不僅不會“獲益無窮”,還會“病入膏肓”——Practice makes permanence。不過,我想它的原創作者的出發點也是好心好意想幫助大家學好英語,我在此只是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看法,至於怎麼練、如何練,大家自己選擇。

學英語應該學學張小龍學打高爾夫的方法和狀態:

每天去高爾夫練習場,非常耐心而又緩慢地打掉 400 個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動作和姿態。


——《業餘選手張小龍》

希望每一個戰友都能按需刻意練習,講出清楚、自然的英語!(希望有人能夠轉發分享給他人,謝謝)

你可能還想讀:

和靠譜的人一起做點靠譜的事,加入我們的學習社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