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防空系統足以對付二戰中的千機轟炸嗎?

Zeng-Liping


在二戰中比較恐怖的是轟炸機進行大規模的轟炸,如果沒有有效的制衡措施,被轟炸的一方基本都會損失慘重。在二戰中,我國由於防空能力較弱,根本沒有足夠的戰機來抵擋來自空中的侵襲。所以我們的做法基本是敵機來了,我們進入防空洞。

那麼,如果以現代的防空體系來面對千機轟炸的話,結果會是怎樣?結果可想而知,那就是憑藉現在防空體系的強大,足以應對千機轟炸。

現代的防空體系是由各種防空武器和設施組成的,其功能就是應對敵方的空襲。現代的防空體系基本上有五道防線。

舉個例子,一箇中等的防空體系是由CAP戰機組成最外圈的2層防線,由像紅旗9、愛國者等中遠程導彈組成第三道防線,由紅旗16級別的導彈組成第四道防線,而最後一層的防線是由高射炮組成的。印度堅持要買的S-400甚至具備中遠程全方位攔截的能力。

當敵機進入防空體系之內時,由情報預警體系發出情報,然後作戰指揮系統決定是否要使用第五道防線進行攔截。一般來說,2架戰鬥機就可以組成一個CAP陣位,警戒的範圍是500-700千米。這個級別的防空力量可以擊落的飛機數在10架左右。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小時左右,會出動大批次的航空兵進行攔截,攜帶大量的導彈,在這一道防線隕落的飛機基本在600架以上。

接下來就是大量的防空導彈轟炸,包括大型防空導彈和中型的防空導彈。到這一道防線時,所剩的飛機已經不多了。最後是由高射炮解決最後的殘留。如果想要進入到第五道防線,需要敵方飛行員悍不畏死的衝鋒,這在實戰中是不可能的。綜上,現代防空體系應對千機轟炸完全勝任。


利刃巨透社


在一次空襲中出去1000架轟炸機對現代綜合防空系統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後者無論在設計還是可用資源上都不足以應對。如果你能接受“對付”不一定非得包括“摧毀每架轟炸機”,那現代綜合防空系統還是可以保證不造成重大傷害。

如果你理解防空系統必須“在敵機起飛前將它們全部摧毀”,那現代防空系統就應該在敵機起飛前就開始轟炸機場跑道和未起飛的轟炸機。現代戰鬥機可以在夜間進行精準轟炸,而二戰時的夜間戰鬥機卻對現代戰鬥機造成不了任何威脅。

就算部分轟炸機能勝利升空,也會發現自己的無線電通訊受到嚴重干擾,以及無線電導航設備發出嘈雜的靜電聲。它們只能緩慢地向目標移動,還沒飛出東安格利亞呢,周圍的同伴就一架一架被幹掉了。領航機是首要打擊目標。防守方戰鬥機的飛行速度更快,單發殺傷率更高,甚至還有時間飛回基地補充燃料和彈藥再飛回戰場繼續戰鬥。

如果有轟炸機還能僥倖逃脫,它們也只能依靠航位推測法進行導航和轟炸。而一旦它們靠近任何有價值的目標,就會遭遇更加致命的地面炮火攻擊。在確認目標時會出現C2問題,即只鎖定那些有可能近距離轟炸有價值目標的轟炸機,而不管那些被炮火或標記吸引到隨便哪個郊區去的部分。

如果說要一晚上幹掉1000架轟炸機,那還真不可能。但反過來,1000架轟炸機要想接近並有效打擊目標那也是不可能的啦。


義薄雲間


足夠是足夠了,但是那得是大國的防空系統。

圖為二戰時期的B17轟炸機。


有人說二戰的轟炸機飛行速度慢,而且是凌空投彈的方式攻擊,不具備防區外和遠距離精確打擊能力,面對現在動輒射程超過200公里的防空導彈是無法生存的,這是對的,但是問題在於:那是足足1000架飛機啊!

如果我們不考慮那是1000架飛機,我們把他們當作一次性使用的導彈,那也是1000枚巡航導彈來襲啊,現代防空系統很強大,但是可以攔截1000枚巡航導彈的防空系統,除了中美俄以外,再也沒有誰能做到了。

如果你把1000架轟炸機想象為1000枚導彈,那麼就好理解其難度了。


另外,如果我們考慮到彈藥的基數和儲備量,那問題就更大了,千機轟炸需要起碼2000枚防空導彈應對,原因在於防空導彈攔截轟炸機是二攔截一體制,即便是面對二戰轟炸機也得這樣,因為你必須要考慮到第一發防空導彈可能故障或者沒有擊中的情況,又或者是擊中了卻沒有造成重大傷害的情況,所以必須要給每一次攻擊一個備份,那麼有多少國家可以湊齊2000枚防空導彈呢?

圖為S400防空導彈,它可以在200公里外擊落大型空中目標。


那麼如果我們依靠地面的防空炮火呢?如果我們拿不出2000枚防空導彈,我們就必須動用現代防空高炮,比如厄利孔雙35毫米速射炮等現代高炮,這些高炮絕對比二戰高炮強大,他們甚至可以把超音速戰鬥機打下來,更別說移動緩慢的老舊轟炸機了,但是這樣的高炮就不能做到遠距離攔截了,往往是在敵機凌空時才能使用,此時就避免不了要被敵人轟炸到了。

所以我們說,能拿出來2000枚防空導彈的一定可以完美應對,但是能做到的只有中美俄。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別說是千機,就算是萬機,在現代遠中近層層佈防的防空系統面前也照樣被秒成渣!為了更直觀的說明問題,我們選取一個二戰中最先進的美國B29戰略轟炸機作為千機轟炸的主力選手,下面我們來看看B29轟炸機的一萬種死法。

出師未捷身先死,被現代戰鬥機當靶子打

B29轟炸機長度30.18米,翼展43.05米,高度8.46米 ,翼面面積達到了161.27平方米 ,使用的也是傳統螺旋槳動力,又沒有任何反隱身設計,這麼大一個目標在現代防空雷達面前比民航飛機都明顯,一千架這樣的轟炸機飛過來,在幾千公里外就會被像“鋪路爪”這樣的戰略預警雷達發現,而後通過地面相控陣雷達在幾百公里外確認具體位置和方向,接著就可以起降各種二代機、三代機、四代機進行攔截了,而在這些噴氣式動力和空空導彈的組合下,B29和護航飛機完全沒有任何還手之力,只能成為天空中最絢麗的煙火,崩!爆炸!能不能倖存完全取決於攔截飛機還有沒有導彈和油料。






八百里分麾下炙,被中遠程防空導彈當獵物吞食

現代防空系統中最主要的一種就是防空導彈系統,而其中像俄羅斯的S400和S300,美國的愛國者、宙斯盾,中國的紅旗系列都是有名的防空導彈系統,而且他們的最新型號都能取敵首級於數百公里之外,並且能夠進行多目標追蹤和攻擊,還具有抗飽和打擊能力,對付像二戰中那種密集低速轟炸機群是再有效不過了。簡單介紹一下S400的性能,它可以打擊從超低空到超遠程的各種空中目標,最遠射程達到400公里,可以同時跟蹤300個目標,並對其中48個進行攻擊,而二戰中的轟炸機一旦被現代防空導彈攻擊,基本沒有逃生的可能性,這麼算下來,只要備彈充足,搞個10套左右的S400進行作業,一千架B29只能經歷兩個攻擊波次就會全部GG。





流水落花春去也,僥倖活到投彈區照樣被現代高射炮屠殺

雖然已經知道B29轟炸機群沒有可能靠這麼近,但我們還是退一萬步,給B29弄一個BUG,假設它們已經到了投彈區,現代防空系統該怎麼反擊?B29轟炸機雖然巡航高度可以達到萬米以上,但是在投彈時的高度大多也在4千米以下,這已經進入現代主流高射炮甚至是單兵防空導彈的射高範圍。而現代的主流高射炮,不要說鎧甲S和09自行高炮那種高端貨,就是中低端產品都配備了光電追蹤鎖定雷達,對付二戰轟炸機這種又大、速度又慢的笨拙目標,也是手到擒來,而且高射炮價格低,可以大範圍配置,B29來了基本就在劫難逃,不過我們注意到因為數量比較多,達到了一千架,而高射炮把飛機打下來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這些轟炸機可能還是會投下一些炸彈對防守方造成一定損失,但最多也不過是幾個高射炮陣地的事,無傷大雅。




當然了,最後我補充一句,我這個介紹還只是陸地防空體系,如果再加上海上各種軍艦,轟炸機會死的更慘,054A的730近防炮可還記得?


軍史吐槽君


這個題目挺有意思,我來試著說一下

1、現代防空系統的反應速度、探測距離和打擊能力都是二戰同等系統不可同日而語的,正常情況下二戰中千機不容易突破現代防守系統。

2、但是可能有一些特殊情況,具體結果就不好說了

(1)現代防空系統是牛叉,但是問題中沒說有多少套現代防空系統,如果只有幾套防空系統面對二戰中的千機還是很有壓力的,因為現代高射武器射速快,需要不時重新裝彈,武器也無法長時間使用。但是如果你說千套現代防空系統對抗二戰千機,當我沒說罷。

(2)現代防空系統可以同時追蹤N個目標,但同時攻擊目標比N要小很多,即使千機給你打,也需要一段時間;

(3)千機指揮官如果有現代防空的意識,可以攜帶大量假目標伴隨飛行,增加現代防空系統的處理和開火時間,為千機打擊增加機會和生存機會,如果有幾百架飛機飛到頭頂,現代防空系統也不是不可能被炸燬的;

(4)千機可以分多層(現代防空系統也分中低層、中層和高層防空,中低層以下防空系統對付高空轟炸機也沒有辦法),多批次,或密集飛行;

(5)千機可以先投放滑翔機,投擲炸彈或使用小分隊(二戰滑翔機主要以木皮為主不知道現代防空能否探測)

(6)再來個下流的,派出500架轟炸機的機組人員攜帶武器、炸彈步行去摧毀現代防空系統;

(7)利用二戰的輕型螺旋槳飛機飛得低的特點,大批量低空空防。

以上方法如果使用,結果如何我就不判定,你心中自然會有數。

3、以上回答屬性好玩,供參考。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完全沒問題,二戰那種那種轟炸機早期的薩姆-2型地空導彈就足夠對付,所以從技術上看完全不是問題。只是千機轟炸中的轟炸機數量實在是太龐大了,就算不考慮脫靶也需要1000枚導彈,所以雖然技術上不存在問題,但是也只有大國能夠承受單次這麼大規模的攔截任務。

先說下技術問題,可以肯定的是現代防空技術對付這些二戰的轟炸機綽綽有餘,不管是戰鬥機還是地空導彈/艦空導彈。二次世界大戰的轟炸機沒有干擾系統(紅外、雷達),沒有超音速能力、沒有隱身技術,相比於現代技術來說這就屬於“古董”。就拿美國的B29重型轟炸機來說,這種轟炸機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性能最為優異的戰略轟炸機,最大飛行速度574公里每小時,實用升限10200米。而英國蘭開斯特轟炸機最大飛行速度則只有462公里,實用升限7470米。其餘的轟炸機也基本都在500公里以下的時速和1萬米以下的升限。

從技術上講,對付這些轟炸機有千萬種辦法,可以在任何距離和層次進行攔截。下圖為50年代開始服役的蘇聯薩姆-2型地空導彈,中國空軍地空導彈部隊曾經使用這種導彈5次擊落速度達到800公里升限達到27000米的美國U2高空偵察機。而現代戰鬥機都具備攜帶空對空導彈的能力,甚至像AIM-120、PL-15這類空對空導彈都擁有超過100公里以上的射程,一架戰鬥機更是可以攜帶至少4枚空對空導彈升空攔截。地空導彈則更是擁有超過200公里的射程和超過4倍音速的末端速度,攔截這些轟炸機就跟“玩”一樣。

但是,一次要攔截1000架轟炸機是個不小的工程,因為數量實在是太龐大了,就算沒有脫靶的情況下也需要一次使用1000枚對空導彈,這是軍事小國根本無法做到的。首先,一個大的轟炸機群從起飛到抵達目標上空一般最多需要5-6小時,所以攔截時間必須控制在5小時內。而在5小時內能夠緊急起飛超過200架戰鬥機的國家不超過20個。在5小時之內能起飛200架並攜帶1000枚空對空導彈的國家則不超過10個。像越南、印尼這些國家雖然擁有戰機數量超過200架,但是這些飛機很多都是出於保養或者半報廢狀態,而且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收集出超過1000枚空對空導彈。

如果是利用地空導彈攔截,那麼我們算一筆賬,一個S400地空導彈營有12輛發射車和48枚防空導彈,加上二次裝填一共96枚防空導彈。而一個營的S400地空導彈至少要5億美元,攔截一次千機轟炸則需要至少11個營,也就是55億美元。如果是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那麼也至少需要120輛發射車和1000枚防空導彈,這些總價值也要超過100億美元,都不是一些小國能夠擔負的。

所以說,攔截這些二戰轟炸機在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但是麻煩就麻煩在數量太過龐大,小國家很難一次性抽出這麼多攔截力量進行攔截。即便使用戰鬥機和地面防空力量混合攔截,那麼要在5個小時內把這1000架全部攔截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中美俄這些大國之外其他國家根本沒有那麼多戰備值班的防空力量。


雛菊西瓜Peterpan


B29戰略轟炸機,是亞洲–太平洋戰爭中對日轟炸的主力!火焚東京和核平廣島、長崎都是它所為。

能動用1000架二戰時期遠程轟炸機的國家現在也沒有幾個,說明這樣的國家過去、現在、將來都是軍事大國!這樣的大國也只能由大國去應懟!

這個問題屬於“穿越題”,這就需要設定一些場景,二戰老式轟炸機到了現代,不用面對21世紀的戰鬥機,就是二代米格23、F4……這些攜帶導彈的戰鬥機也是羊群面對一群餓虎!100架現代戰鬥機只需200個架次就能盡數將1000架二戰重型轟炸機擊落!要是出現這樣的情景這個問題也就沒有繼續討論的必要了。所以,對於現代防空一方也有限定不能使用戰鬥機的條件下進行防空作戰。


B–17轟炸機,是美國在二戰期間服役最早的戰略轟炸機,是歐洲戰場對德國實施戰略轟炸的主力,美國出品的二戰歐洲戰場題材影片都或多或少的能看到它。

如果不使用現代戰鬥機去攔截還要不使一架轟炸機漏網,這就需要有極其完善的地面防空體系,不但要有遠中近程地空導彈,還要有大口徑高炮。由於二戰時期的轟炸機飛行速度都在450㎞/小時,這就需要在200~300㎞之外就對其進行高密度的有效攔截,最好在距離己方100㎞之外就盡數擊落,但是這需要大量的高檔遠程防空系統。


目前的俄製S300V/S300P和S400地空導彈系統中都有射程超過200~300㎞的導彈型號存在,但這得需要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才行!S300系列和S400都是以營為主要作戰單位,一個營有4個發射連,共12輛發射車,一輛發射車安裝四枚導彈發射筒共48枚待發彈,還有48枚再裝填彈。如果要在200~300㎞外一次性攔截1000架轟炸機至少需要25個導彈營的約1200枚的待發彈,在敵機距離防禦區200㎞處就要發射1000枚導彈進行攔截 ,剩餘的200枚待命!並且需要非常好的戰場防區分配、管理和統籌,否則20個營會出現通訊信道傳輸被堵塞,電磁波相互干擾……等高電磁環境下出現的問題,同時轟炸機也不會坐以待斃,會往空中拼命的播撒金屬箔條,這種主動式電磁干擾二戰期間就有了,美英轟炸德國時候就已經採用,而箔條布撒到現在也是反射雷達波的主要手段……現代防空系統雖然先進,自身糾錯能力強,但是在大面積的“箔條雲”面前要想精確跟蹤與制導也是有些困難的。

B–24戰略轟炸機,二戰時期歐洲戰場和太平洋戰場上都能看到它,有一部電影叫《堅不可摧
》當中的主人公就是B–24轟炸機的投彈手。

如果25個營的遠程導彈不能在第一輪全部擊落轟炸機群,那麼就需要在10分鐘內再次發射200枚待發彈將剩餘的轟炸機擊落,雖然遠程地空導彈可以全殲來犯的轟炸機,在保靠原則的考慮下 ,仍然要部署6~8營的中程地空導彈營 要在20~60㎞這個距離間防止出現漏網之敵!還有必要部署幾個100㎜的大口徑高射炮進行最後的防禦,而小口徑高炮和近程防空導彈則不在考慮的行列 ,因為B29和B17轟炸機的最高升限都在10000米,小高炮和近程防空導彈根本夠不到 ,只有100㎜高炮射高超過12000米……。





總體來說,1000架轟炸機不是想象的那樣容易攔截,前面所說的只是對防守方非常有利的條件下才能做到 ,而指揮1000架轟炸機的人也絕不是普通人,是具備非常高超指揮能力的軍事家!他不會讓轟炸機就這樣平白的“羊入虎口”,他可能會利用各種各樣方式尋求突破,會利用地形地貌、氣象、地球曲面……等等自熱條件尋求突防,如果這1000架轟炸機當中有100架攜帶核彈,它們當中有一架突防成功對敵方就是災難!


再有就是防守方的問題,25個的S300/400等級的遠程防空營的投資是巨大的!以印度購買8個營的S400花費了50億美元計算,25個營的投資實在是太大了!還有那1200枚導彈!這些都不是中小國家可能拿出來的巨資,所以就目前而言,可以攔截1000架二戰轟炸機的國家還是中美俄,其他國家根本沒有這個能力!


皇家橡樹1972


目前世界上的自行高炮幾乎都採用的是20~35毫米的小口徑速射炮, 50毫米以上的中口徑自行高炮只有意大利研製的“天龍座” 76毫米自行高炮,所以SA2型76毫米自行高炮將是世界上第二款中口徑自行高炮。

現在各國普遍裝備的小口徑高炮只能對付斜距4 000米以內、高度3000米以下的空中目標。有鑑於此,現代武裝直升機所攜帶的反坦克導彈就不斷採取增程方式,使其射程明顯超出小口徑高炮的有效射程,例如美國為其AH 64 "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配備的“海爾法”導彈射程就達到了8 000米,可在小口徑高炮射程之外發射;而固定翼戰機則可以在更遠的地方、更高的高度投放空地彈藥,讓小口徑高炮根本打不著。雖然近程防空導彈系統可以打擊10多千米以內的中低空飛機和武裝直升機,但是其在各國軍隊中不可能做到大量配置,會留下很多火力空隙。在此情況下,發展中口徑自行高炮就有必要了。

國產SA2型76毫米高炮主要作戰目標應該就是敵方在中低空飛行、較遠距離上的武裝直升機、固定翼飛機、巡航導彈、防區外空地導彈、無人機等目標,可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目前小口徑高炮存在的射程和射高不足的問題。SA2型76毫米自行高炮沒有采用履帶式底盤和8×8輪式裝甲車底盤,而是採用了6x6輪式越野車底盤,越野機動性和防護能力都不是很出色,而且它也沒有配備搜索雷部球形光電轉塔,這意味著它需要外部探測系統提供遠距離的目標信息, 自身只具備一定的獨立自主作戰能力。SA2型76毫米自行高炮之所以採用這樣簡單的設計,很明顯是為了降低成本。不過,技術進步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由於中口徑炮彈的內部空間遠比小口徑炮彈大,所以可以通過為中口徑炮彈加裝制導系統來提高其打擊精度。例如意大利研製的76毫米自行高炮在配備毫米波指令制導系統的精確制導炮彈的情況下,可以打擊15千米的固定翼飛機和8千米外的直升機。

SA2型76毫米自行高炮可能採用的是類似瑞士厄利空35毫米高炮的技術路子,就是為高炮配備集束式預製破片可編程引信子母彈(AHEAD) 。這種先進彈藥在通過高炮的炮口時,炮口線圈能夠為彈藥的可編程時間引信提供精確的飛行時間指令。此外,炮彈內部裝有大量預製破片,可在目標附近形成一個直接指向目標的高速、高密度破片殺傷彈幕,以攔截和毀傷空中目標。


總說裝甲


對於千機轟炸來說,的確是氣勢如虹,給人一種鋪天蓋地的感覺,這種情況經常會出現在二戰時期的西線,由英美軍組織對於德國的城市進行戰略轟炸,具體的做法,英軍美軍並不相同,英軍是按照杜黑制空權理論中,轟炸城市制造恐慌的設想,把一座座德國城市炸成廢墟,而美軍則是按照轟炸敵方的工業中心,破壞對方的戰爭潛力。

而二戰時期,使用的炸彈都是自由落體炸彈,炸彈的命中率很低,尤其是高空轟炸,由於炸彈的命中率低,所以就要增加投彈的數量,這樣一次組織上千架飛機對於一個目標進行轟炸就成了一種重要的手段。

對於現代的防空系統來說,由雷達和各種防空導彈組成的火網已經是十分的稠密,如果是用一種單純用數量的爆發去撞防空系統的話,那麼進攻一方的損失是進攻一方無法接受的,當然憑藉著數量優勢,進攻一方還是可以突破防禦一方的火力圈,但是至少要損失一半的飛機,進攻一方無法承受這種損失。

而組織一次千機轟炸,協調調度工作十分複雜,需要協調近百個機場,難度非常大,費力不討好,而且現在隨著精確制導武器的大量使用,空射武器的命中精度有了巨大的提高,不用再組織上千架飛機對於一個目標進行突擊了。


有痰



頭條上這種“關公戰秦瓊”的問題也是越來越多了,不過蠻有意思的。我就來陪大家腦洞一下。

首先科普一下什麼是現代防空系統;現代防空系統是個大體系,分為:攻勢防空系統、空中截擊系統、遠程防空系統、中程防空系統、近程防空系統和末端攔截系統。下面我來一一做個說明(這部份比較長,沒興趣的可以直接跳過):

1.攻勢防空系統——說形象一點就是“掏鳥窩”把敵方的空中力量消滅在地面上。就是使用己方的遠程彈道導彈、巡航導彈、遠程轟炸機這類遠程突擊力量將對我方構成威脅的敵方空中力量消滅在敵方的機場上,就像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空軍用“閃電戰”突襲阿拉伯國家的機場一樣。

2.空中截擊系統:基本就是“灰機打灰機”了。當攻勢防空無法發揮作用或無法完全發揮作用時就需要空中截擊了——用己方的戰鬥機將將敵方的空中力量攔截在家門口之外。

3.遠程、中程、近程防空:同屬於地面/水面防空體系,是指安裝在車輛或艦艇上的防空導彈系統。特點是:機動性差(相對作戰飛機而言)、射程遠(遠程防空導彈100KM以上、中程防空導彈20-80KM、近程防空導彈3-20KM)、信息/情報/後勤支持需求較高。很多人對防空的理解就是地面/水面防空;其實這種防空體系是效率最底的一種防空體系,因為面(地面/水面)防空體系的機動性極差(地面防空導彈只能固定發射,不能機動發射;水面防空導彈只能在很低的海況下慢速機動發射),只能作為要地防空和區域防空存在,敵方機空中力量可以很容易的繞開或干擾/誘騙;所以在攻勢防空和空中截擊力量最強的美軍是不重視地面防空力量的。但是面防空體系可以在所需防禦的目標前形成一道“防禦盾”增加敵方空中力量的攻擊難度。


4.末端攔截系統:我方的最後一道防線!敵方已經突破了我方所有的防空體系,開始把炸彈投向目標,為了減小目標被毀傷的可能,就需要末端攔截系統來攔截敵方炸彈/導彈或彈頭。這一攔截系統是目前世界上研製難度最大的防空系統之一,目前真正成熟的末端攔截系統只有美國的愛國者3、以色列的“大衛投石索”兩種(都經過實戰考驗且成功率較高,中/俄兩國的末端攔截系統都有待考驗)。

好了,科普完了現代防空體系,我們在回到原題,1000架二戰時的轟炸機能否突破現代防空體系,結論是:不可能!套用剛剛科普的現代防空體系,這1000架轟炸機根本無法在現代攻勢防空體系中存活下來:現代遠程轟炸機的飛行高度以及速度是二戰時的戰鬥機根本無法攔截的,而現代轟炸機的航程、載彈量、轟炸精度也是二戰時那些轟炸機根本無法比擬的!在這樣的條件下,現代遠程轟炸機可以十分安全從容的對地方機場進行精確打擊;更別說現代的隱形轟炸機、巡航導彈、彈道導彈這些大殺器了,已二戰時的雷達技術,這些大殺器都把你炸成渣渣了,你都不知道它是從那兒來的。再有就算是不使用攻勢防空,讓敵方那1000架轟炸機安全起飛,他們也無法突破現代化的空中截擊系統;現代的戰鬥機和截擊機對抗二戰時的那些編隊飛個2000公里都要花四、五個小時的轟炸機,那比打靶還簡單!24架現代戰鬥機在預警機和地面雷達網的支持下采取起飛、截擊、返航、降落、掛彈、加油在再起飛的車輪戰術,最多一個鐘頭1000架轟炸機就給你打沒了(一架現代戰鬥機最多一次可以攜帶8枚空空導彈擊落8架轟炸機,自身的航炮算擊落1架,一個架次就可以打掉9架;24架戰鬥機一次就可以打掉216架!1000架最多5次就可以打完)!這簡直就是空中屠殺!

VS

好吧,使用現代空中力量對抗二戰時的轟炸機實在是太欺負人了!現在就換成1000架二戰轟炸機VS現代地面防空系統吧:再次套用剛剛科普的現代防空體系,現代地面防空系統對於二戰時的轟炸機任然擁有無以倫比的射程優勢,二戰時的轟炸機只能臨空投彈,那麼那1000架轟炸機就必須突破至少上百公里的現代化防空導彈雨,已二戰時的電子戰能力,對於現代防空導彈基本無解,所以可以默認現代防空導彈可以一發打一機!所以,要對抗1000架轟炸機只需要準備1000枚導彈就可以了;按我國的防空導彈營級編制,一個營6個發射架、一個發射架4至6枚待發彈,一個基數的被用彈(一個基數:兩輪射擊也就是8至12枚導彈)按最少算14個營三輪射擊就可以全部打掉!在砍一半,7個營六輪射擊就行!但是地面防空導彈的裝填速度較慢,大型防空導彈一次裝填至少需要15分鐘,也就是說6輪射擊至少需要90分鐘時間,在加上瞄準和射擊的時間7個營六輪射擊最少需要2個鐘頭,所以這1000架轟炸機可以跑一些回去,但是突破防禦是完全沒可能了。

VS

有些夥伴說:現代的防空雷達可能無法處理多達1000架的轟炸機。這就有點多慮了,大家可以想想,現代民用機場的空中管制雷達都可以在一天之內處理數千架次的客機起降!那軍用雷達就更不用說了。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為了對抗對方的大規模核打擊,其遠程預警雷達都是按10分鐘內除了數千個目標設計的,所以現代機動雷達對於二戰時那種完全沒有電子對抗能力的二戰轟炸機來說,處理1000個基本沒什麼問題,只是需要按批次順序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