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瑋煒:謝謝自己,再見!

胡瑋煒:謝謝自己,再見!

今日清晨,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宣佈,因個人原因辭去摩拜單車CEO職位,由公司總裁劉禹接任CEO一職。此外,對於外界的傳言,胡瑋煒稱,“並沒有宮鬥,沒有不和,也沒有任何組織的糾葛。”而自己已經“完成了階段性的使命”。

從2014年創業做摩拜,到摩拜被美團收購,再到今天宣佈離開摩拜,胡瑋煒在內部信的最後感慨,“感謝大家,感謝摩拜,也感謝美團,太多的感謝在心裡,也感謝自己。謝謝,再見。”

而就在胡瑋煒已經優雅轉身之時,她曾經的對手,ofo的創始人戴威卻在為如何維持公司正常運營和退還1000萬用戶的押金煩惱著。

相同的起點,不同的結局,兩個境遇或許能給予人一定的啟示。

胡瑋煒:我覺得我運氣好

2018年春節前,吳曉波邀請胡瑋煒製作了《十年二十人》視頻專欄節目。

在視頻的一開始,吳曉波對胡瑋煒說,“我覺得你還是個滿理想的人。”

“所以我覺得我運氣好,大多數理想主義者都死掉了。”胡瑋煒微笑著回應。

這場對話是在朝陽區亮馬河麥子街,北京曼寧國際中心三樓,也就是北京的摩拜總部進行,當時共享單車行業已經經歷了滑鐵盧般的口碑反轉,作為行業領軍者,這位80後溫熱女性卻絲毫不顯急躁。

胡瑋煒對外的形象是溫柔和知性的,對內,摩拜人也親切的稱她為胡阿姨。

胡瑋煒讀中學的時候就立志當一名記者,她曾經想過要當戰地記者,也曾想過要當主持正義的記者。於是在2004年,從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新聞系畢業後,她拎著一個小箱子毅然北漂,去尋找她的夢想。

第一份工作是做汽車記者,月薪只有3000元,除去房租和日常開銷所剩無幾。此後近十年,她一直從事媒體工作,從《每日經濟新聞》到《新京報》、從《商業價值》到《極客公園》。

在她離開時媒體時,已經是跑了十年汽車新聞的老人,但月薪卻不過破萬。

對於這段經歷,胡瑋煒認為做喜歡的事情遠比賺錢更重要。

所以當吳曉波問胡瑋煒:你喜歡當記者嗎?

胡瑋煒的回答是:非常喜歡。

胡瑋煒:現在就是我放手的最好時機

“其實我不是一個特別有野心和企圖心的人,但是我是那種——如果我心裡有一個想法,它就像種下了一顆種子,然後它就會不斷地發芽,如果我不去做的話,我可能會不能接受。所以我就一直不停地去push自己做這件事情。”

因此有人評論胡瑋瑋說,她讓人很佩服的一點是,從始至終,她都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做記者如此,做摩拜單車亦是如此。

但摩拜單車並不是胡瑋煒的第一個創業項目。

2013年,在拉斯維加斯的一次電子消費展中看到了汽車行業的變化後,胡瑋煒決定自己創業,於是註冊成立了一家叫GeekCar極客汽車的汽車新媒體,註冊資本只有13.3萬,不過這家媒體現在還在,但依舊無名。

此後,在出差杭州與瑞典的哥德堡時,胡瑋煒看到公共自行車停在路邊,“我當時就有非常強烈的感覺:移動互聯網支付已經那麼方便了,為什麼一輛自行車我卻騎不了?”所以當李斌想到了做摩拜單車的點後,找到剛剛開始創業的胡瑋煒說,不如你去幹吧時,胡瑋煒毅然接手。

要知道那個時候,李斌正著手操作蔚來汽車,騰不出手,而其他人因為覺得不靠譜也不願意接這個項目。所以胡瑋煒撿到了一個大便宜。

此後的事情不必過多贅述,短短兩三年時間,共享單車從行業跟風到投資人追捧,被諸多光環籠罩,再到現在的摩拜被賣,ofo朝不保夕,胡瑋煒戴威等人也被親手推到神壇上的人親自拽下。要知道在此之前,她也僅僅是一位呆在媒體十年的女性記者。

4月4日凌晨,摩拜股東大會投票結束,摩拜終被美團以27億美元的作價“拿下”,其中包括65%現金和35%美團股票,此外美團承擔摩拜債務(5-10億美元之間),管理團隊留任。

不久後,胡瑋煒發了一條朋友圈:“大家都喜歡戲劇性,然而我更願意積極看待一切。謝謝所有人把我們捧到改變世界的高度,也謝謝大家對摩拜的重新審視。”

在眾人看來,渲染出局悲情無意義,這是一樁雙贏的買賣,創始人拿到錢,投資方獲得了想要的流量,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比較好的結局。

可能對於胡瑋煒而言,摩拜單車就是她懷胎十月生下來的孩子,在自己沒有能力支持孩子長大時,把他交給一個比自己更強大的人繼續撫養,是個明智的選擇。就像那句名言:“有時候選擇比堅持更重要。”

對於胡瑋煒,勝負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摩拜能夠繼續發展下去。於是,她投了贊成票。

而在264天之後,胡瑋煒宣佈因個人原因辭去摩拜單車CEO職位,由公司總裁劉禹接任CEO一職。

“毋庸置疑,作為一個創始人,摩拜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的愛,但是大家也都能明白,最好的愛不是去捆綁在自己身上,而是在合適的時間放手讓其更快的成長,我想現在就是我放手的最好時機。”

在給員工的內部信中她表示,自己“完成了階段性的使命”,並稱卸任無關宮鬥,即使轉身,她也留給自己和摩拜一個真正完美的結局。

“行業和資本推著她往前走,時代推著她成熟,卻不知她是否能承受的住。”在胡瑋煒宣佈卸任摩拜CEO後,摩拜前員工在朋友圈感慨到。隨後有人在下面留言:“阿姨永遠是我們mobiker心中的女神。”

摩拜被收購後,胡瑋煒發了一條朋友圈,配的是一首歐美搖滾樂《The Beginning of the End》,裡面的歌詞寫道:

We think we'veclimbed so high

我們認為我們已經攀登得夠高

Up all the backs we've condemned

高於我們所宣判過的一切

We face a consequence

我們面臨一個結局

This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這即是終結之始

而這對於胡瑋煒來說,這既是一個終結,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胡瑋煒:謝謝自己,再見!(摩拜內部信)

親愛的mobikers:

在美團收購摩拜8個月的時間裡,我完成了階段性的使命,把摩拜平穩地交接給了劉禹。今天跟大家宣佈,我將不再任摩拜單車的CEO,由劉禹接任摩拜CEO一職。

毋庸置疑,作為一個創始人,摩拜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的愛,但是大家也都能明白,最好的愛不是去捆綁在自己身上,而是在合適的時間放手讓其更快的成長,我想現在就是我放手的最好時機。我們之前一直強調mobike love,那麼mobike love到底是什麼呢?我想這不僅僅是因為love摩拜的酷,科技和創新,也不僅僅是愛摩拜給城市帶來的變化,而是要拼盡全力讓摩拜越來越好。

回顧過去,業界對共享單車從高調捧紅,到開始唱衰,但是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停止了激進的擴張,真正回到本質去思考問題。我們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修煉基本功,更加重視用戶體驗,和對資產盤點,運營,維護的有效性。從這8個月的數字上看,我們大規模的削減了成本,也大大的提升了收入和訂單數。但是這還遠遠,遠遠不夠,接下去摩拜需要進行更加徹底的“基本功”修煉,這是非常艱鉅的任務,也是相對“冷酷”的任務,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上下同心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我希望大家要非常清晰地意識到,對於一個組織,不進步就會死亡。

關於摩拜,和共享單車的未來,我想沒有最初我們認知的那麼簡單,也不應該像如今外界的很多評價那麼悲觀,在我看來,這才剛剛開始。20年後,即便有了無人駕駛,甚至沒有了手機,自行車的共享出行仍然是被需要的,所以摩拜每個人至少要站在一個3-5年的週期上來看這件事情,長期有耐心,持續地把基本功做好,並且更好地融入到美團的大組織裡去。對於美團,摩拜正在積極擁抱,心懷感恩,這樣才能協同成一個更強的有機體。

要和大家說再見,但我是心懷希望的,美團是一個非常科學,客觀的大家庭,非常多值得學習的方法論,我相信摩拜將會越來越好。而我認為出行行業的變革還僅僅是一個萌芽階段,未來還大有可為,所以我仍然會在這個領域裡面,投入我的時間和精力去創業,這本來就是一個緩慢,需要耐心的領域。

感謝大家,感謝摩拜,也感謝美團,太多的感謝在心裡,也感謝自己。謝謝,再見。

在這裡我必須說明,並沒有“宮鬥”,沒有不和,也沒有任何組織的糾葛(讓媒體失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