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老二”是怎樣煉成的?江蘇省的GDP為何常年居高不下?

這個問題甚有意思。

“千年老二”是怎樣煉成的?江蘇省的GDP為何常年居高不下?

江蘇省,面積103229.17平方千米,2017年全省常住人口8029.3萬人。作為東部沿海省份,江蘇的發展一直名列前茅。2018年上半年全省GDP已經達到4.486萬億元,僅次於廣東高居全國第二。

那麼,為什麼江蘇省的經濟發展如此舉世矚目?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歷史輝煌

今日的江蘇省,常年高居經濟第二的位置。而歷史上的的江蘇也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

“千年老二”是怎樣煉成的?江蘇省的GDP為何常年居高不下?

江蘇省的前身是江南省,1661年清朝順治皇帝將江南省拆分為“江南左”和“江南右”兩部分;1667年,“江南右”取江寧府和蘇州府首字,改為江蘇省,江蘇省由此得名。

江南省的前身,是明朝時期的南直隸,在明朝時期,這裡是全國的經濟重心,是明朝的賦稅重地。清朝入關後,1645年順治將南直隸降級為江南省。雖然地位有所降低,但是江南省的經濟地位仍然難以撼動。

正因為經濟規模空前龐大,人口眾多難以管理,怕生事端的清朝才將江南省東西拆分,起到了削弱江南省的目的。

“千年老二”是怎樣煉成的?江蘇省的GDP為何常年居高不下?

不過從分省之後的歷史發展來看,江蘇省不僅沒有被削弱,反而獲得了更為強大的經濟動力。

依靠清朝時期發達的漕運,江蘇省和浙江省形成蘇浙一體格局,成為新的經濟重心。1842年上海開埠後,列強勢力紛至沓來,雖然對江蘇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但是客觀上使得江蘇省更早地接觸和融入了世界,這使江蘇省成為近代發展的先行者。

歷史的積澱是江蘇省發展遙遙領先的堅實基礎。

2、素質較高

江南地區是自古以來就是人才輩出的地方。

“千年老二”是怎樣煉成的?江蘇省的GDP為何常年居高不下?

明清以來,江西省和江南省更是匯聚了天下英才。因為經濟重心的南移,江南地區經濟發展遙遙領先,發展出一系列城市,吸引了大量的人才流入,使得江南地區成為思想最開放、文化最繁榮的區域。

因為社會的長足發展,江南地區成為教育最發達、人才輸出率最高的區域,尤其是江南省。

到清朝入關時,每期科考,江南省的上榜人數佔到全國的近一半,時人有云:“天下英才,半數盡出江南。”

也正因為如此,清朝才下定決心將江南省拆分。

“千年老二”是怎樣煉成的?江蘇省的GDP為何常年居高不下?

“當今世界,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不斷匯聚使得江蘇省始終有著與時俱進的精神,這是江蘇能夠抓住機遇,取得輝煌成就的最大保證。

3、位置絕佳

如果說清朝之前,江蘇省靠的是溝通南北的大運河,那麼鴉片戰爭以來,江蘇省靠的就是上海和長江。

上海,是我國最大最發達的城市;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和黃金水道。而這,成為江蘇省發展的最大助力。

“千年老二”是怎樣煉成的?江蘇省的GDP為何常年居高不下?

鴉片戰爭後,列強相繼侵入上海,建立一系列租界,使得上海成為列強入侵的前沿。上海作為曾經江蘇省的一部分,必定會影響江蘇。

上海在近代的率先起步,奠定了它在長江流域老大的位置,在近現代的發展中,以上海為中心,逐步形成了我國規模最大、經濟最發達的工業區,這就是滬寧杭工業區。在這個工業區中,除了上海,剩下的部分由江蘇省和浙江省分割,而兩個省大部分都是上海的經濟腹地。

在上海的產業和資本向外轉移時,江蘇省和浙江省成為重要的承接地。

“千年老二”是怎樣煉成的?江蘇省的GDP為何常年居高不下?

一直以來,作為沿海省份的江蘇省都是重點發展沿江地區,這使得江蘇省和上海的對接更為緊密。依託長江的黃金水道的作用,江蘇省成為長江邊上最發達的區域。

今日江蘇省下轄的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百強,是我國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

4、政策得力

江蘇省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全力扶持。

在明清時期,由於漕運的繁榮,江蘇省沿大運河崛起了一系列城市。

近代以來,隨著列強的入侵,江蘇省的鎮江(《天津條約》)、蘇州(《馬關條約》)等地先後被迫開埠,這在客觀上促進了江蘇社會的近代化。

“千年老二”是怎樣煉成的?江蘇省的GDP為何常年居高不下?

改革開放以來,江蘇省及時抓住改革開放的機遇,從上海引進先進技術,大辦鄉鎮企業,形成了聞名全國的“蘇南模式”;

1984年,南通成為我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由此江蘇對外開放加速發展。

進入新世紀以來,江蘇省搶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的戰略機遇,經濟發展再度邁上新的臺階。

政策給力的背後,是江蘇人緊抓機遇的勇氣和魄力,這是江蘇能夠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基石。

“千年老二”是怎樣煉成的?江蘇省的GDP為何常年居高不下?

所以江蘇省能夠取得如此成就,絕非偶然!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