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成功的兩大條件——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南懷瑾:成功的兩大條件——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孔子說:“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

孔子以為一個人要成功一件事業,非要有自己的本事不可。有了學問,有了能力,就是所謂的“藏器於身”。絕不能靠人啊!如果你以為我有幾個人幫我做事,你已經註定要失敗了,就算成功也是失敗的,因為這個天下不是你打來的。要注意“藏器於身”,大家要注意這個“藏”字,深藏不露,還不要表示出來。有器不用可以,但不可無器。

所以當領袖的人要樣樣都行才可,你不行我都會,才可以當領袖。如果你以為當領袖的人可以不必懂,反正都是別人做的,當領袖的都是無為的,那是你沒有把書讀通。無為是無不為,沒有不能為的。真的要能合攏這個世界,匡救時代的危機,不是任何人都能的。譬如說唐吳兢《貞觀政要》,那是學會了當皇帝用的,不是隨便讀讀的。《資治通鑑》也一樣,那是司馬光寫給皇帝讀的,是當皇帝的作業練習本。

所以千萬要注意“藏器於身”,能藏器於身,有智慧,有本事,才能創造你的歷史。唐太宗樣樣都行,談書法,唐太宗書法好;論武功,唐太宗武功好;論詩,唐太宗詩也比別人高明。那真是天才兒童,樣樣都好。所以唐代的文化那麼盛,因為唐太宗行,才有那麼高明的部下,這就在於上邊的領導。如果你什麼都不懂,你還能當班長?那才是怪事!所以做領袖的,不是笨人能夠當的。這是第一,自己要有本事。

第二還要有機會。你有了本事,機會未到,命運未到,我看還是跟我一樣,教教書算啦!蹺起二郎腿,在茶館裡吃吃茶、吹個牛,還有人聽聽;如果說評書,還可以混兩個錢吃燒餅。你說你本事很大,但這個時代不屬於你,命運不屬於你,那沒有用的。……

所以你要成就一番事業,要先問問自己本身的條件夠不夠。首先你要“藏器於身”,本身要有本事,有條件,如果你說你有個朋友很能幹,有個老師會幫你,那是空的;你說你有個好太太,也靠不住啊!也許明天就跟你離婚了!這些都靠不住,甚至連你自己也靠不住。

天下事就是如此,各位千萬要注意。所以要“藏器於身,待時而動”,這是很深刻的道理。然後“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構成了這些條件,便可以“獲之無不利”了。

——《易經系傳別講》

南懷瑾:成功的兩大條件——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易經》上告訴我們兩個重點,科學也好,哲學也好,人事也好,做任何事,都要注意兩件事情,就是“時”與“位”,時間與空間,我們說了半天《易經》,都只是在說明“時”與“位”這兩個問題。很好的東西,很了不起的人才,如果不逢其時,一切都沒有用。同樣的道理,一件東西,很壞的也好,很好的也好,如果適得其時,看來是一件很壞的東西,也會有它很大的價值。居家就可以知道,像一枚生了鏽又彎曲了的鐵釘,我們把它夾直,儲放在一邊,有一天當颱風過境半枚鐵釘都沒有的時候,結果這枚壞鐵釘就會發生大作用,因為它得其“時”。還有就是得其“位”,如某件東西很名貴,可是放在某一場合便毫無用處,假使把一個美玉的花瓶,放在廁所裡,這個位置便不太對,所以“時”、“位”最重要,時位恰當,就是得其時、得其位,一切都沒有問題。相反的,如果不得其時、不得其位,那一定不行,我們在這裡看中國文化的哲學,老子對孔子說:“君子乘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虆以行。”機會給你了,你就可以作為一番,時間不屬於你,就規規矩矩少吹牛。

孟子也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也是時位的問題,時位不屬於你的,就在那裡不要動了,時位屬於你的則去行事。八卦相蕩就包涵了這許多道理。

——《易經雜說》

南懷瑾:成功的兩大條件——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