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新人生——記第一次半程馬拉松

馬拉松,終於等到你!

跑出新人生——記第一次半程馬拉松

說來也慚愧,還有幾個月就三十歲了,才跑了人生的第一次半程馬拉松,難免感覺生命的前三十年有些荒廢。說起跑步這件事,現在算是我的一個很重要的愛好了,可以說是三天不跑,就感覺渾身不適。

在如今壓力巨大的社會環境下能夠每天抽出時間跑步似乎是一件奢侈的事,不過更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曾幾何時,我也距離中年油膩男僅僅差”中年”二字,好在後來沾染了跑步的習慣,才將我從懸崖邊挽救回來。每天晚上下班後,一個十公里會讓你將一天的壓力和不開心通過汗液排洩出去;而清晨的一次跑步會讓你一天充滿力量,能量滿滿。

再次結識跑步有一年多了,這些日子裡每天用堅挺的步伐收穫了很多幸福的汗水,也收穫了很多面對人生的積極心態,更收穫了更好的自己。

說到跑步,我想每一個熱愛這件事的人都會希望自己能夠參加一次馬拉松,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數字,更是是對自己的一次完美挑戰。上個月的一天,老邢告訴我五月份在臨汾有馬拉松,面對這次難得的家鄉舉辦的賽事,我毫不猶豫的報了一個半程馬拉松,並邀請了幾個同樣喜歡跑步的好友。於是乎,在今天,5月27日,我在家鄉跑完了人生的第一次半程馬拉松。

堅持,靠的是什麼?

對於不經常跑步的人來說,一聽到馬拉松或者是42公里這個數字時,潛意識裡已經感覺到這件事的恐怖了。說實話,參加這次半馬之前,我平時也就是跑跑十公里,從來沒跑過21公里。賽前的目標就是體驗一下半馬的感覺,爭取能進2小時,雖然最後比預計目標多了幾分鐘,但整體的感覺還是不錯的,很值得回味。

跑出新人生——記第一次半程馬拉松

很多人可能會問,一個人堅持跑完幾十公里到底靠的是什麼?跑的過程中腦子都在想什麼?就像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樣,可能每個人的答案也都有所差異,我就談談我個人的感受吧。總結一下,我覺得前期依靠的是體力,中期靠的是毅力,而後期依靠的是信仰。

今天的前八公里和老邢一起跑,速度保持的不錯,配速也比較穩定,但是十公里過後,明顯的感覺體力下降很厲害,說實話,真的產生過放棄的念頭,但是每每看到身邊經過的人或是路邊為大家加油助威的陌生人,總會給人一種溫暖的力量。而到了最後幾公里,在體力嚴重不支的情況下,支撐自己繼續前行的只有前方不遠處的終點了。

跑出新人生——記第一次半程馬拉松

馬拉松,不是隻有身體上的感受

跑馬拉松,身體上的疲憊只是一方面的感受,其實,參加一次馬拉松就會給人一次心靈上的洗禮。今天,參加賽的人很多,在跑步過程中,我看到了年過花甲、頭髮花白的跑者,也看到了依靠輪椅奔跑的殘疾參賽者,也看到了陌生人之間的互幫互助。每每看到類似的場景,總能讓人心裡感覺有一股暖流,緩緩流淌在心間。

賽場上的好多畫面,都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總會給人一些莫名的感動。所以,參加馬拉松不僅僅是對身體的磨鍊,也是對心靈的洗禮。

期待下次的相遇

在我看來,馬拉松是一項你跑完一次就會愛上的事,我也不例外。雖然現在電腦前敲擊鍵盤的我還能感覺到腿上的隱隱痛楚,但還是抑制不住地期待下一次的馬拉松比賽。

人的一生應該去接受各種不同的挑戰,也應該去體驗各種不同的美好,而馬拉松既能讓人迎接挑戰,也能讓人體會美好,可謂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

所以,下次有空閒時間時,不要再躺在沙發上刷朋友圈或者看短視頻了,換上跑鞋出去跑跑吧,不管是1公里也好,十公里也罷,只要開始了,什麼時候都不算晚。

跑出新人生——記第一次半程馬拉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