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低價甩賣昔日業績功臣 華錄百納元氣大傷再起艱難

12月14日,華錄百納宣佈400萬出售喀什藍火。如同2014年豪擲25億買下這家公司時市場為之譁然,而今這則公告同樣引發不少爭議。四年間,喀什藍火創造淨利近9億元,卻在今年前10月虧損4.76億元,淨資產由年初的9.03億元暴跌至357.29萬元。

出售這筆資產將給公司帶來12-18億元投資虧損,既然如此,為何還執意剝離?2018年到底發生了什麼,喀什藍火業績突然鉅虧?喀什藍火近4億淨資產去哪了?12月20日,投資者網研究員致電並向華錄百納董秘李倩、證券事務代表梁姍發去採訪函。截至發稿,仍未收到任何回覆。

低價轉賣“聚寶盆”

承諾期屆滿後,曾經的業績功臣突然蛻變成虧損大戶,上市公司於是決定將其剝離,華錄百納12月14日公告顯示,旗下全資子公司廣東藍色火焰擬分別以400萬元、10萬元的價格,將喀什藍色火焰、北京藍色火焰兩家公司打包出售給大道行知,後者還將承擔喀什藍色火焰的1.13億元債務。

超低价甩卖昔日业绩功臣 华录百纳元气大伤再起艰难

思維財經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時間拉回到2014年,市值僅50億元的華錄百納為了拓寬綜藝板塊,向喀什藍火拋出一筆高達25億元的收購。彼時喀什藍火董事長、華錄百納副董事長信心滿滿稱“有信心將公司做成市值逾300億的綜合文化傳媒公司。

300億市值的豪言並非笑談,併購完成後公司業績一路飆升。2014年至2016年,喀什藍火淨利潤分別為2.23億元、2.47億元、2.73億元。2015年喀什藍火占上市公司淨利潤的比率達到92.51%,期間市值一度衝破500億元。

不過,業績承諾期過後的2017年,喀什藍火的業績開始惡化,淨利潤暴降至1.50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僅-5292.26萬元。今年繼續惡化,2018年前10月,喀什藍火營業收入4264.39萬元,同比下降90%以上,淨利潤鉅虧4.76億元。

對於2018年前10月喀什藍火鉅虧原因,華錄百納解釋稱“綜藝欄目招商不及預期、內容營銷規模減小、部分影視項目未到收入確認時點致使經營收入大幅減少”。不過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受政策及環境影響,喀什藍火盈利能力下滑有其必然性,更大的可能是在業績承諾期內大幅透支了業績,導致承諾期滿業績急劇下滑,進而巨幅虧損。

投資者網研究員梳理還發現,更重要的原因在於,今年6月以前,喀什藍火一直受益於新疆喀什扶持影視公司的優惠政策,但隨著國家稅務總局加大了稅務稽查的力度,公司不僅不再能享受超低稅率,還面臨了補繳稅款等問題。

華錄百納打算東山再起?

華錄百納正遭遇著前所未有的困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4.25億元,同比下降71.03%,虧損3.46億元。但問題在於,喀什藍火與北京藍火的出售,不僅不會讓華錄百納賺到錢,反而還使其虧得一塌糊塗。12月17日,華錄百納補充公告稱,喀什藍火、北京藍火的股權出售會對公司2018 年年報形成較大投資虧損,投資虧損金額預計在12億元到18億元之間。疊加此前的虧損額及資產減值,華錄百納全年累計虧損在22.51億元至28.51億元之間。

那麼華錄百納此時的考慮究竟是什麼?公司曾表示“為進一步改善公司現有業務佈局、優化資產結構、聚焦核心業務、提升公司中長期盈利能力。”

有業內人士指出,華錄百納的問題更多出在業務經營層面,公司財務情況並未傷筋動骨走向絕路,華錄百納對喀什藍火問題早有預期。對於新入主華錄百納的美的少東家何劍鋒來說,將公司親手推進谷底,或是為了從頭來過,明年能在新的較低起點重新出發。

不過,對於華錄百納而言,剝離喀什藍火或許更多是不得已而為之,梳理發現,喀什藍火遭遇的危機遠不止財務問題。轉讓公告顯示,公司已涉及到9起訴訟及仲裁中,涉案金額總計1.48億元。此外,喀什藍火被三家銀行凍結賬戶,凍結資金供給473.47萬元,2019年即將要到期的2筆4300萬元的貸款。

而埋下了一系列隱患的喀什藍火董事長鬍剛卻在忙於套現離場。根據華錄百納的公告,胡剛在2016年完成兩次減持,累計減持1444.72萬股,套現金額約2.8億元;2018年下半年,胡剛減持500萬股,套現3000萬,胡剛的親屬李慧珍也已減持6次,累計套現1.54億元。

同時,上述股東還抵押了幾乎全部股權。華錄百納2018年三季報資料顯示,胡剛持有華錄百納限售股3834.20萬股,其中質押了3829萬股,質押率99.86%;李慧珍持有華錄百納2040.97萬股,其中質押了2040.97萬股,質押率100%。

完成套現後,今年9月8日,胡剛辭去了上市公司董事、副董事長、董事戰略委員會委員等職務。(思維財經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