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13城丨對話“掌門人”:從鄉鎮企業發祥地到“物聯網之都”


40年·13城丨對話“掌門人”:從鄉鎮企業發祥地到“物聯網之都”


說起無錫,很多人會想到無錫排骨、惠山泥人,“運河水弄堂”,還有那一句“太湖佳絕處,畢竟在黿頭”,一語道盡了“太湖明珠”煙波浩渺的如詩畫卷。當然,讓更多人印象深刻的是,作為蘇南模式和現代鄉鎮企業的重要發祥地,無錫以敢闖敢試、實事求是的精神,書寫下了“華夏第一縣”、“天下第一村”的發展奇蹟。40年勇立潮頭,這個產業強市如何打造?未來,它的發展將向何處而去?


40年·13城丨對話“掌門人”:從鄉鎮企業發祥地到“物聯網之都”


40年勇立潮頭,實現華麗轉身


40年·13城丨對話“掌門人”:從鄉鎮企業發祥地到“物聯網之都”


40年·13城丨對話“掌門人”:從鄉鎮企業發祥地到“物聯網之都”


40年風雨兼程,無錫在敢為人先中勇立潮頭。無錫始終處在全省和全國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第一方陣,走在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探索實踐的前列,實現了從江南傳統城市到現代工業都市的華麗轉身;從高度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轉換;從解決溫飽到總體實現小康,再到向高水平全面小康邁進的時代轉變。”

變化的是數據,提升的是信心

在“十一五”後半期,尤其是“十二五”期間,無錫的發展曾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但是最近這三年,無錫重振產業雄風,很多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又回到全省前列。


40年·13城丨對話“掌門人”:從鄉鎮企業發祥地到“物聯網之都”


“三年多來,無錫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對無錫提出的‘當好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標杆、示範、領跑者的要求’,校正方向、理清思路、奮力擔當、埋頭實幹,推動全市經濟走出了困境,步入了高質量發展的軌道。

這三年我們走的路是一條負重爬坡、滾石上山之路;是一條戒虛求實、抓本咬根之路;是一條直面問題、攻堅克難之路;是一條幹在當下、利及長遠之路。


40年·13城丨對話“掌門人”:從鄉鎮企業發祥地到“物聯網之都”


經過三年多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無錫的經濟呈現出止跌、企穩、回升、向好的良好態勢。去年GDP超過萬億元,人均GDP位居全國城市前列。今年前三個季度,無錫的GDP和規上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4%和9.5%,由三年前在全省墊底,躍居為全省一二位,其他指標的增速也普遍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可以說這三年打了一個翻身仗。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情況下取得的;是在著力化解金融風險的情況下取得的。變化的是數據,提升的是信心。我們認為這才是最難得和寶貴的。”

未來:建設世界格局中、現代化形態中的無錫


40年·13城丨對話“掌門人”:從鄉鎮企業發祥地到“物聯網之都”


“這幾年無錫堅持抓全局的重點,抓重點的關鍵,抓關鍵的具體,努力做到三個聚焦。

第一,在推動發展中,聚焦產業強市。2015年8月,無錫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確立產業強市的道路,在新的起點上重振無錫產業雄風。三年來,無錫召開了一次黨代會,七次全委會,在這八次全局性會議上,產業強市都是貫穿其中的一個主題。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仗接著一仗打。這三年無錫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實施了一系列的行動計劃,推動產業強市不斷邁出新步伐。

第二,在推進產業強市中,聚焦先進製造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無錫把先進製造業作為無錫現代產業體系的主體來抓,一手抓千企技改、一手抓重大產業項目的引進,為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爭創先進製造業新優勢注入了強勁的動能。

 第三,在抓先進製造業中,聚焦智能製造。

堅持從製造業中來到製造業中去,分別召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大會、智能製造推進大會、世界物聯網博覽會、雪浪大會。組織實施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智能製造三年行動計劃以及製造業的喚醒計劃,推動無錫的智能製造走在了全省和全國同類城市的前列。


40年·13城丨對話“掌門人”:從鄉鎮企業發祥地到“物聯網之都”


‘製造強,則實體強,實體強,則經濟強,經濟強,則城市強。’這是改革開放40年來,尤其是最近幾年,無錫走產業強市之路獲得的重要啟示。

我們堅信,只要不懈怠,只要肯登攀,只要眾志成城,只要接續奮鬥,一個世界格局中的無錫,一個現代化形態中的無錫,一個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無錫,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展現在世人面前。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潮起揚子江”攝製組 荔枝編輯/秦玉婷 設計/秦宏圖 剪輯/趙姍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