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烏克蘭那時候沒有銷燬核武器,俄羅斯現在還敢這樣“欺負”他嗎?

林壯豪1


如果烏克蘭當初沒有放棄核武器,作為世界第三核大國,俄羅斯不會輕易吞併克里米亞,也不會染指烏東部地區,當然現在烏克蘭也不需要一味地投入西方的懷抱以求保護。因為作為一個核大國,沒有國家敢輕易入侵你,最起碼有安全保障。

蘇聯解體時,烏克蘭繼承了130枚SS-N-19和46枚SS-N-24型導彈、1272枚洲際導彈核彈頭、2500枚戰術核武器、約170個核彈發射井,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三核大國。烏克蘭之所以最後放棄核武器,銘蘇先生認為主要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核武器的維護、更新、銷燬需要大量資金。

蘇聯解體以後,烏克蘭繼承了這麼多的核武器,日常的維護保養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平時還要對核武器根據使用年限進行更新和銷燬,也是需要一大筆錢的。烏克蘭獨立以後,經濟情況也不是很好,否則最後也不至於靠出賣武器和技術維持。所以,維持這麼多的核武器對烏克蘭來說經濟負擔比較重。

第二、烏克蘭領導人的戰略眼光問題。

核武器是一種戰略威懾武器,現在很多小國夢寐以求想擁有核武器,因為一旦擁有核武器,至少沒有國家敢輕易招惹你。烏克蘭當初放棄核武器,既與當時的國際和平環境有關,也是烏克蘭領導人政治眼光的問題,放棄自身的安全利器,註定了烏克蘭不能自身立足。現在波羅申科求助於美國、北約、德國等國家出兵烏克蘭抵禦俄羅斯,這就是當初棄核的後果。

第三、美俄大國的威逼利誘和安全保障承諾。

美俄等國家為了迫使烏克蘭棄核,一方面向烏克蘭施加壓力,另一方面承諾烏克蘭銷燬核武器後給予烏克蘭一筆經濟補償和一筆經濟援助貸款,同時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烏克蘭在美俄的威逼利誘下才最終同意棄核。1994年2月5日,烏克蘭、美國、俄羅斯和英國,四個國家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簽署了《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這份備忘錄約定的主要內容是烏克蘭的無核化。烏克蘭在備忘錄中莊嚴承諾,正式宣佈永久放棄核武器,承諾永不研製、發展和使用核武器。

烏克蘭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都是當初自己棄核造成的惡果。如果當初不棄核,烏克蘭也不用倒向西方國家尋求安全庇護,這樣俄烏關係也不會因為烏克蘭尋求加入歐盟和北約而惡化,至少烏克蘭能夠保障自己的獨立地位和國家領土的完整。


銘蘇先生


烏克蘭是地球上所有國家裡的文藝青年,沒有之一。蘇聯解體以後,在烏克蘭遺留了大量核武器,包括176枚核巡航導彈、2500枚戰術核武器、1272枚洲際導彈核彈頭和170個核彈發射井。

這些前蘇聯的核武器讓烏克蘭一度成為第三大擁有核武的國家,數量甚至超過了中國。這些核武器的維護和保養需要巨大的財政支出,甚至要佔到烏克蘭財政預算的三分之一。這對於烏克蘭是個嚴重負擔。所以烏克蘭選擇向美俄提出對烏克蘭放棄核武器進行經濟補償和提供安全保證。

1994年2月5日,烏克蘭、美國、俄羅斯和英國,四個國家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簽署了《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這份備忘錄約定的主要內容是烏克蘭的無核化。烏克蘭在備忘錄中莊嚴承諾,正式宣佈永久放棄核武器,承諾永不研製、發展和使用核武器,俄美英三國則向烏克蘭提供核安全保證,莊嚴承諾無條件不對無核國家烏克蘭使用或威脅使用核武器。隨後法國和中國也向烏克蘭提供了核安全保證。

布達佩斯備忘錄另一個主要內容是“尊重烏克蘭現有領土的獨立和主權”,俄羅斯美國英國還保證烏克蘭邊界和獨立,不干涉烏克蘭內政。美英認為這個備忘錄意味著如果俄軍侵犯烏克蘭,美英將不會袖手旁觀。如今協議幾方都撕毀了協議,變成了一紙笑話,烏克蘭在協議簽訂的二十週年時,失去了克里米亞,並被俄羅斯肢解。烏克蘭人民二十多年來做的最傻的一件事情,就是放棄了核武器。


科羅廖夫


蘇聯解體,烏克蘭得到了大部分前蘇聯的核武器,什麼圖15戰略轟炸機和撒旦洲際核導彈,成為了世界第三核大國,可謂牛氣沖天,只是在美俄的干擾下,烏克蘭銷燬了核武器,可以說是自廢武功,也許當年不銷燬核武器,現在就不用被俄羅斯欺負,這只是想當然的說法,現實情況遠不是那樣!

烏克蘭就算有核武器,它想用也用不了,烏克蘭沒技術沒資金,核武器對當時的烏克蘭來說只能是累贅,烏克蘭無奈的只好銷燬核武器啦!烏克蘭是擁有核導彈,但是核導彈發射是需要一些程序的,烏克蘭是否掌握髮射核導彈的技術就是個問題。就算能發射核導彈,導彈也爆炸不了,因為核彈爆炸的密碼在俄羅斯手裡啊,沒有密碼怎麼爆炸啊?當然你說可以暴力進行爆炸是有那個可能,不過核彈的暴力拆解也不會爆炸,核彈的保險設計是很牢靠的,你拆了也不能爆炸,所以沒有密碼,烏克蘭手裡的一票核彈只能當髒彈使用,只是核髒彈使用會造成人道主義危機的,會被所有人罵死的。因此烏克蘭看似擁有核武器很強大,可是就是用不了,再多的核武器也沒有意義啊?當然用不了不妨礙我研究啊,烏克蘭再不濟也不用全部銷燬核武器,留下些關鍵的用來研究不就可以嘛,現在搞不定核彈,不代表以後搞不定啊,當時的烏克蘭政府肯定有那樣的想法。不過你想到了,美俄早就想到了,你想留下核武器研究,美俄堅決不肯的,一定要你銷燬,在美俄的壓力下,還有就是烏克蘭沒錢繼續維護核武器,只能全部銷燬核武器啦,沒辦法在兩個強大國家的逼迫下,實力弱的烏克蘭只能任人宰割了,如果烏克蘭當時不銷燬核武器,或許過的比現在還慘也說不定啊!

其實烏克蘭被俄羅斯欺負,是和烏克蘭的地理位置有關。烏克蘭實在太近俄羅斯啦,這就決定了俄羅斯和北約的鬥爭,烏克蘭就是前沿陣地,首先受傷的肯定是烏克蘭啦!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沒錢養活烏克蘭,而烏克蘭要想生活下去,就必須投靠北約啊,北約有錢嘛!只是要好處,是要付出代價的,北約可以經濟幫助烏克蘭,烏克蘭就必須成為北約的一份子成為對抗俄羅斯的橋頭堡,這個麵包裡面是有毒的,烏克蘭只能吃下去,真的很弊屈。

俄羅斯肯定不願意看著烏克蘭親近北約啦,對俄羅斯來說就不安全了,相當於在你家門口放了一門大炮,天天對著你,你能安心睡大覺嗎?烏克蘭真是左右不討好啊,你和俄羅斯好,北約對付你,你親近北約吧,俄羅斯打壓你。總之烏克蘭想要左右逢源是做不到的,俄羅斯和北約不是傻瓜,不可能讓你兩邊都拿好處,只能投靠一邊。對烏克蘭來說,他想得到北約的經濟幫助啊,畢竟俄羅斯自己經濟都搞不定,有什麼好處給烏克蘭,烏克蘭只能選擇北約這一邊了,當然也不全部投靠北約,要看俄羅斯的臉色,所以就造成了今日的困局。美國的北約東擴,俄羅斯強勢的把克里米亞要回去,烏克蘭從此和俄羅斯反目成仇,進一步靠近北約,可想而知,往後烏克蘭的日子真的不好過啊!

說到底烏克蘭沒有足夠的實力去對抗大國,如果它真的有使用核武器的實力,誰都要給它面子啦,也就不會被俄羅斯欺負了,就因為烏克蘭沒有實力,所以當初所擁有的核武器無奈的銷燬啦,不是烏克蘭不爭氣,周圍環境實在不好啊!


歷史神秘人282698251


其實烏克蘭自蘇聯解體以來最後悔的事,肯定就是放棄核武器。

這不是木叔隨口一說,而是烏克蘭人自己說的。

2014年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也幾乎成了俄羅斯的“附屬國”,如今還在鬧分裂。

木叔注意到,當年烏克蘭國會乾脆就有議員提出,烏克蘭要重新發展自己的核武器。而克里米亞問題之後,進行的民調也支持這個觀點,有大約50%的烏克蘭人稱要恢復核武大國地位。

顯然烏克蘭人認為核武器是他們可以對抗俄羅斯的一個利器,至少可以威懾。就類似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彼此都有核武器,保持了一種相對平衡,誰也不敢對另一方發動大規模襲擊。

因此,如果有核武器的話,普京確實不太敢隨便對一個核武國家發動襲擊,這不是理性的政治家所為。

那麼烏克蘭當年為什麼銷燬了核武?

或許很多朋友不清楚,當年蘇聯解體後,擁有大量核武庫的烏克蘭,一度成為全球第三大核武器國家。

之所以主動放棄核武器,有三個原因:

一是國際局勢使然。

蘇聯解體冷戰結束,似乎全世界可能會進入到一個太平盛世了。這個時候很多國家都對未來世界充滿熱切期望,對世界和平也保持很高的期待,所以這時候還保留核武器,或許不是主流意見。

二是烏克蘭的判斷有問題。

保留大量核武器是要花錢的,不是說核武器放在那裡就可以,要保養,要更新,甚至要銷燬,當然還要避免核洩漏。

這些對蘇聯解體後資金捉襟見肘的烏克蘭可不是小數目。而且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洩露就是在烏克蘭,該國反核聲音也一直很大。

烏克蘭高層也認為,目前的國際局勢沒必要保留核武器,未來大家都要銷燬呢,美國和俄羅斯還簽署銷燬協議呢,烏克蘭要這麼多核武器幹嘛?

三是大國保障。

幾個核大國對其進行了安全保障,由此換取烏克蘭交出了蘇聯遺留在該國的所有核武器。烏克蘭也很放心。

具體而言,1994年,烏克蘭與美國、俄羅斯、英國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簽署了一份關於棄核的備忘錄。

各國表示,“尊重烏克蘭現有領土的獨立和主權”、“避免使用武力等方式威脅烏克蘭”,並且保證不對烏克蘭實施核打擊,也不會允許其他國家對烏克蘭進行核打擊。

但是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後,烏克蘭後悔了。

比如2015年烏克蘭總統的國會演講稱,在國際協議中放棄一國的核武地位其實並不會帶來任何安全保障。

但是後悔藥可沒處去買啊!


你怎麼看待烏克蘭放棄核武器?


木春山談天下


若烏克蘭有核武器,俄羅斯那肯定不敢這麼肆無忌憚的對烏克蘭施暴了。就想美國雖然極盡各種能事削弱俄羅斯,但是就是不敢正面碰撞一樣,因為俄羅斯有龐大核武。

核武,是確保國家不被滅亡的最後一張牌,可惜,烏克蘭當年自廢武功,將龐大核武給銷燬了,當年烏克蘭的核武,可是全球第三。那麼多,覺得維護費用高的話,就是少留一點也好啊。瞧人家東亞那個小半島北部那個國家,就那點,還技術不咋地,老美都不敢拿他咋樣了,南邊同族之韓國更是嚇得不行。

當年烏克蘭放棄核武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促成的,首先是遭受過核子傷害,其次,覺得天下太平了,用這也沒啥用了。別的經濟方面,其實不是主要原因。

切爾諾貝利核洩漏大家想必都知道吧,就是在烏克蘭境內,致癌致殘人數可是以萬以十萬計的,財產損失和後期治理的費用更是天文數字,物質和生命的損失讓烏克蘭人對核有了巨大的心裡陰影,到了因噎廢食的地步,所以,當時廢棄核武,有相當的民意 和心裡基礎,都怕這玩意,怕這玩意還沒炸敵人就把自己給炸了。

蘇聯解體之後 一段時間內,各種和平聲音在美國、歐洲和前蘇聯地區氾濫開來。當時烏克蘭剛剛獨立,完全沒有過獨立和外國打交道的知識經驗,一看和平,根本沒有咋思考,也就信了。結果後來,和親戚俄羅斯鬧翻了,還兵戎相見了,還被切下一大塊,這下次可就慌了,可就後悔了。

很多烏克蘭人也悔不該當初廢了核武器。不然,俄羅斯就是再有膽量,面對有核的烏克蘭,也得考慮考慮。這可不是韓半島到美國的距離,烏克蘭與俄羅斯就挨著,投彈過去,都不用啥高科,俄羅斯攔都攔不住。這可怕後果,俄羅斯能不知道?還敢明搶克里米亞麼。唉,說這有啥用,沒了核武的烏克蘭,充滿美好的要擁抱美好生活,結果被俄羅斯一腳踹倒,啃了一嘴泥,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叫美國也麼有用,美國也怕俄羅斯核武啊,最多邊上罵幾句,制裁下俄羅斯。真為烏克蘭開打俄羅斯那可不會,人家美國才沒那麼傻。


北玄武


擁有核武器是一回事,而有資格打核戰爭是另外一回事。說實話,全世界擁有資格打核戰爭的僅四五個國家,英法都沒資格。核戰最有利的是俄羅斯,再下來是美國、中國、加拿大、巴西和印度。折下來僅中、俄、美、印。如果烏克蘭擁有核武,烏克蘭就不是克里米亞和烏東了,整個國家在還沒動用核武器的時候已經被大卸八塊了。俄羅斯對烏克蘭亡國式打擊,美歐不會出手,甚至會出兵參與解體烏克蘭。因為核武在俄羅斯的控制之下是安全的,至少是可以談的。如果流失到恐怖分子手裡,後果真的跟真實的謊言裡沒什麼區別,而且肯定更糟。真實的謊言,恐怖分子至少是想談,逼迫美國談。而如今的恐怖分子,只想給美國致命一擊。


林岱刑警


勿庸置疑。

蘇聯解體時,烏克蘭擁有的核武器,能排上世界第三名。

為了忽悠烏克蘭放棄核武。

美俄雙方齊心協力,共同謀化,誘使烏克蘭。

美國提供,拆除核武所需經費。

美俄共同擔保烏克蘭的領土完整,不受侵犯。

烏克蘭在美俄賣力鼓吹下,動了心。

同時烏克蘭面對一大堆核武,也是頭痛的難題。

光維護費用,就夠烏克蘭難受的。

將來消毀過期核武還要花巨資。

烏克蘭,思前想後,接受了美俄提議。

自廢核武功。

若烏克蘭的核力量保存自今,完全能使俄遭受滅頂之災。

現在,烏常規武器促襟見肘,抵擋不住俄軍。

核力量又缺失。

烏克蘭只有捱打的份。

故,烏克蘭想起當初消毀核武的事情,腸子都悔青了。

#凌遠長著#


愛之育之


有核武器在手卻被欺負得不要不要的“核小國”還少嗎?

作為曾經的全球第三大核武庫國家,每次在和俄羅斯的關係比較緊張時,烏克蘭國內總有人跳出來,認為烏克蘭當年不應該放棄核武器,甚至現在需要重新發展核武器

確實,小國和大國對抗,核武器是個利器。但問題是,也沒見哪個持有核武器的小國敢不要命地動真格地勇起來。說到底,核武器就是用來威懾的

真正的問題就來了,小國被逼得要拿核武器來威懾,真的是個好選擇嗎?

滿世界去看,這樣的小國處境大多堪憂。比如伊朗和我們的近鄰國家,是有核武器或者沒有放棄核武器,結果呢,日子一個不如一個不好過。再說得難聽點,可能

也就是拿好死不如賴活著來安慰安慰的份兒。難不成烏克蘭想步這樣的後塵?那樣的結局比被俄羅斯“欺負”好?

國家之間的競爭和對抗,說到底是綜合實力的競爭和對抗,不是單靠某一方面來的。對於小國來說,是耗費大量國力和銀子發展核武器來保命,還是放棄這個“燙手山芋”平衡好各方關係,好集中力量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哪個選擇才是正途,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吧。

就連我們的近鄰,不也想走後一條路了嗎?難道烏克蘭還想倒退回去,開個歷史倒車?


涵一


在當今的世界,被稱之為大國的無一不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核武器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王牌武器,只要不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沒有一個國家會先使用核武器。

1991年蘇聯解體之初,烏克蘭擁有前蘇聯留下的規模龐大的核武器庫,烏克蘭一夜之間成為世界第3大核武國家,超過了當時的中、法、英三國。但是當時烏克蘭經濟不能維持核武器的保養、核彈頭儲備和運載。

烏克蘭要擁有核武器,必須重建相應的設施,而且定期維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這將使烏克蘭在經濟上不堪重負。在這時美、俄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安全保護,只要銷燬核武器。

一個國家的安全不能建立在相信別的國家的承諾上,烏克蘭居然相信了,導致了現在的領土不完整。

如果當時烏克蘭沒有銷燬核武器,現在也是一種威懾,俄羅斯不可能輕易地使克里米亞從烏克蘭分離。如果你有核武器,沒人敢侵略你,這是一種威懾。放棄了核武器,就算美國和俄羅斯達成協議,確保你的領土完整,但是寄人籬下始終不會有發言權。

烏克蘭要恢復核大國地位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要建立對俄羅斯武力的懾力量需要巨大資金,這樣也超出烏克蘭經濟承受能力。


探索異視野


毫無疑問不敢。核武器是現今國家可以達到的國防安全的神器,只要有了就不用擔心常規的外部入侵。

在沒有核武器之前,人類發生戰爭的頻率與烈度非常高。一言不合就武力相向,那一次戰爭幾乎都是屍山血海。但自核武器爆發後,大國之間的戰爭幾乎為零。有核國家的戰爭直接升級,不再是人肉式電動衝鋒,而是一個按鈕一個飛彈就造成無數人口、大城市的灰飛湮滅。並且有核國家幾乎都存在恐怖平衡,即一旦遭遇核襲擊,保證己方還可以發出反擊的核力量,拉著襲擊者一起毀滅。

基於此,如果烏克蘭在獨立之初,沒有將蘇聯的核武器銷燬,而是抵住誘惑與壓力,保留下來。如果再能增加一點或開發出自己的遠程投放工具,那麼今天俄羅斯絕對不會這麼囂張,克里米亞也會妥妥的在自己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