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古羅馬的珠寶文化

在古羅馬,女人被男人戲稱為"行走的珠寶店"。公元四世紀,在匈奴人的驅趕之下,日耳曼蠻族開始了漫長的民族大遷徙,日耳曼人湧入西羅馬帝國境內,致使苟延殘喘的西羅馬帝國在公元476年終於滅亡。

細數古羅馬的珠寶文化

羅馬帝國雖然滅亡了,但"行走的珠寶店"並不會停止腳步,古羅馬的珠寶文化沒有就此消亡——古典文化的中心轉移到了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希臘語古稱"拜占庭")。

細數古羅馬的珠寶文化

拜占庭帝國曾以大規模貴重金屬和寶石貿易而聞名,從四世紀到十五世紀,拜占庭擁有巨大的帝國財富,其不斷擴大的國際貿易網絡使拜占庭珠寶商坐擁前所未有的獲取黃金和寶石的天時地利。同時,東羅馬帝國的珠寶加工技術也達到了空前絕後的高度。

拜占庭最著名的一種黃金加工工藝被稱為opusinterrasile,它是將黃金鏤空,以打造出精緻細膩的圖案,具有很強的浮雕效果,這種技藝從公元三世紀開始長期流行。

細數古羅馬的珠寶文化

拜占庭的寶石加工以拋光為特色,製作成的半圓弧面型平底寶石(cabochon)被鑲嵌在鏤空的黃金之上,光線從半圓弧面型寶石穿透,這樣就可以更加突出寶石的異彩,整體晶瑩剔透,風格纖細奢華,體現了拜占庭宮廷貴族中流行的審美情趣。

宗教在拜占庭珠寶設計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十字架吊墜出現於公元五世紀,而刻有基督、聖母馬利亞和天使以及聖徒形象的耳環戒指等飾品從公元六世紀起就開始流行起來。

細數古羅馬的珠寶文化

這些宗教飾品在展示佩戴者財富的同時,還具有護身符的神佑功能,信徒認為護身符能夠避邪甚至創造奇蹟。拜占庭時代的人們相信,出於匠人之手的藝術之美正是上帝神工在人間的映像,而只有金銀珠寶才能完成神性的完美表達。

細數古羅馬的珠寶文化

同時,貴重珠寶也代表著皇家的神聖性,只有通過金銀珠寶才能將拜占庭帝國君主進一步神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