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北洋軍閥孫傳芳?

鬼神童子ZENKI


孫傳芳是北洋時代著名的笑面梟雄,軍閥老炮。

孫傳芳本是直係軍閥中的晚輩,但趁著兩次直奉大戰,一次南下福建,一次猛撲江浙,硬是在東南一帶強勢崛起,成了與張作霖、吳佩孚並駕齊驅的北洋中後期“三大軍閥”之一。

巨頭已定的格局下,由扛槍小弟變身超級大佬,這事說來過癮,整個北洋時代,真正幹成了的也就他孫傳芳一人。

加之笑面虎底下的囂張秉性,憑此彪悍資歷,孫傳芳得勢時那叫一個橫,敢說出格話,敢做出格事,說他是軍閥老炮,不加個不可一世的前綴,根本壓不住。

吳佩孚和張作霖基本同齡,吳是1874年生人,張是1875年生人,孫傳芳比這兩位小了整整十歲,1885年生人。

孫傳芳是山東歷城人,幼年喪父,家境十分貧寒。四歲時,母親不堪妯娌刁難排擠,倔強地帶著三女一兒到濟南等地逃荒謀生。

孫傳芳的人生轉機來的特別奇特。

一家人逃難到濟南後,不久袁世凱調任山東巡撫,孫傳芳三姐機緣巧合居然被袁世凱手下的執法處長王英楷看上了,王的老婆患有癲癇,就這樣,孫傳芳三姐做了王英楷的填房。

這一年,孫傳芳15歲,從此搭上了北洋這趟車。

有這個半路冒出來的姐夫扶持,天資聰慧、悟性極高的孫傳芳在前路上越走越順。先進練官營步兵科,後又被馮國璋看上了,保送去了陸軍速成武備學堂。

因為成績優異,1904年8月,孫傳芳又成了各省百名留日學生中的一員。到日本後,先進東京振武學堂,後入日軍第十師步兵聯隊做候補生,最後在1907年11月考入東京陸軍士官學校第六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東京陸軍士官學校,岡村寧次是他的區隊長。有一回,孫傳芳歸隊晚了,與岡村寧次發生衝突,不打不成交,最終兩人成了好友。

孫傳芳稱雄東南後,岡村寧次還做過他的軍事顧問。

1909年3月,孫傳芳學成回國,先返濟南探母,後遵母命娶張氏為妻。料理完家事,同年8月,孫傳芳進京接受陸軍部考試,同期參加考試的不少都是日後的猛人,閻錫山、李烈鈞、唐繼堯等人均在列。

如此進入北洋軍界後,孫傳芳能言善辯,很會認軍界大哥,王佔元就是他在起步階段認下的大哥,人生貴人。

在王佔元的提攜下,幾年功夫,孫傳芳就幹上了湖北暫編第一師師長。

當然,在軍中會混不算梟雄本事,想縱橫天下,還得戰場上見真章。

論打仗,孫傳芳不僅善戰,而且好戰。真正讓他展露頭角的是湘鄂之戰,孫傳芳率軍血戰八天八夜,打得對手連連直呼:“這傢伙簡直是孫猴子轉世,日後必成大事。”

這是孫傳芳囂張的開端,期間放出的一句名言可以佐證——

秋高氣爽,正宜作戰消遣。

好戰如此不遮掩,真乃北洋囂張人。

由此開始在軍界引人矚目後,孫傳芳的真正過人之處開始大彰顯。

他真正的過人之處在哪裡呢?

靠著笑面虎的假象和經營能力,他南下福建,在大佬的眼皮子底下,借矛盾,用間隙,沒兩年就成了地方實力派。

這還不算,二次直奉大戰,奉系大贏南下後,這傢伙南北縱橫得厲害,待想要的局面經營出來後,隨即猛撲江浙,打得奉系楊宇霆等人還沒回過神來,就急匆匆地逃回了奉天老家。

蘇、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正式橫空出世。

之後更是差一點握到了中央權柄。

在此有件事必須提出來說一說。

與奉系張宗昌對陣時,孫傳芳在生擒了張宗昌麾下的北洋老將、濟南鎮守使施從濱後,不顧眾人勸阻,十分囂張任性壞規矩地砍了施從濱的人頭,並且把人頭掛在了火車站旁的電線杆上。

誰知,施從濱女兒施劍翹潛伏十年,終在孫傳芳晚年天天去的居士林,趁其禮佛時,連開三槍。

孫傳芳放下屠刀,一心向善,結果還是沒能逃過惡報。

歷史很多時候有宿命的味道,孫傳芳身上就有這種強烈的宿命感。早年間,有算命高人曾預言他活不過50,為此,孫傳芳早早地在北京臥佛寺買了墓地。

過51歲生日的時候,孫傳芳很開心,他不無得意地說,自料壽數不過五,不料五十又加一。

話音剛落,沒多久,施劍翹的索命槍聲就響了。

聊到這個,本應該打住了,但不錄上孫傳芳的幾句霸道名言,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孫中山曾提倡“做官要做人民公僕”,孫傳芳嘲諷說,凡是做僕人的沒一個好東西,不是偷主人錢,就是勾搭主人姨太太。而天下的父母對子女都是真心的。所以做官要做父母官,父母官,父母官,愛民如子才能真正地為老百姓辦事。

有人說孫傳芳,我看你不像一個軍人,而像一個政客。

孫傳芳當場予以回擊,我不是政客,我就是軍閥。政客算什麼東西,全是朝三暮四的妓女,我的兒子以後都不許當政客。

最後再來一個。

孫傳芳有個負責採購的部下,從來不吃回扣,為此孫傳芳教育他,這種回扣,你應該要。當官的一般分三種人:要錢又能辦事的,是好官;要錢而不辦事的,是壞官;所謂辦事不要錢的,連官都做不成,最後什麼都不是。


黑句本


孫傳芳性格多變,時而作風強悍,殺氣騰騰,殺人不眨眼的魔頭;時而又那個禮賢下士,贏得江南士大夫的支持的政客❕

據說,其到達杭州,雷峰塔轟然倒塌❕


一生中有兩大敗筆,第一就是當蔣介石的北伐軍和吳佩孚決戰時,吳佩孚眼看就要被打敗,希望孫傳芳出兵,共同對抗北伐軍❕

孫傳芳在此時錯失良機,想坐山觀虎鬥,而忘了唇亡齒寒❕

結果北伐軍打敗了吳佩孚,接著又打敗了孫傳芳❕

從此孫傳芳、吳佩孚就沒有再起來的機會,後悔晚了,退出了歷史舞臺❕

後來日本人統治時期,希望孫傳芳能夠出山,擔任日偽時期的政府要職,而孫傳芳拒絕了,選擇了出家信佛,在天津居士林擔任理事長❕


第二次敗筆就是殺害同為民國著名將領的施從濱❕

當年與張宗昌大戰時,生擒了施從濱❕

民國時,打打殺殺是常事,作為勝利者,從此地盤聽你的❕

而作為失敗者,也就是沒有兵權,政治生命結束,而退下來,當一個貴族❕

勝利者不會對失敗者斬草除根,不會趕盡殺絕❕

北洋軍閥是這樣,包括後來的蔣介石,對待曾經和他打仗的北洋政客也一樣❕

這是一個傳統,是一個規矩❕

而孫傳芳卻是一時衝動之下,殺了施從濱,身首異處,暴屍三日❕

對於施從濱的後人來說,這是奇恥大辱,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施從濱的女兒叫施劍翹,發誓要為父親報仇❕


四都火雞


在清末,為學習先進軍事技術,清廷曾挑選了百餘名年輕士官留學日本,而這其中就有這樣一個故事:1905年,那是一次擔任他們區隊長的日本人進行晚點名,結果有三人未歸,於是憤怒的日本區隊長就找到沒回來的三個人,分別打了他們兩個重重的耳光並破口大罵,其中一個個子小的士官被打掉了帽子,腦後的辮子露了出來,區隊長一把抓住,然後戲謔到有這種豬尾巴髮型的人在戰場上都不堪一擊。結果這句話把那個小個子士官也惹怒了,然後兩人竟然扭打在了一起,難分上下。那時候滿清留學生寄人籬下,敢這樣和日本人對著幹的少之又少。區隊長和小個子士官不打不相識,被各自的人拉開後,竟然成為了朋友。那個區隊長就是後來侵華的日軍將領,大戰犯岡村寧次;那個滿清小個子士官,就是北洋時代後期的大軍閥,孫傳芳。

·孫傳芳

孫傳芳是直係軍閥,一直以來給人都是一個以狡猾殘暴的形象,而確實從上面這個故事就可以感覺的出來其天生好戰的性格,而其所挑起的戰爭也很多。孫傳芳清末和民初都有著十分出色的戰績,鎮壓清末起義,直皖、直奉、湘鄂、江浙戰爭等數次軍閥戰爭也都有參與並獲勝,讓直系勢力不斷強大。

·直奉戰爭照片

而到了第二次直奉戰爭以後,直係軍閥兩大首領曹錕、吳佩孚兵潰失勢,孫傳芳也十分機智地四處打通關係,向奉系軍閥馮玉祥段祺瑞示好,以取得在浙江一代整頓勢力,然後找準機會,突然反奉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一路向北平推,席捲閩蘇皖贛等地,遂成立了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擁兵數十萬,稱霸華夏東南。

·北伐戰爭

孫傳芳在東南的霸權直到北伐戰爭才結束。孫雖十分好戰,但卻並不是為政殘暴之人。在軍事上,其努力推行現代化軍事改革;作為東南之主,他也重用和優待章太炎、張謇等知識分子和實業家;他也適時地裁減賦稅,善待農人,頗得時人愛戴,他治下的南方五省也是一片昇平景象。另外孫也多次嚴詞拒絕老熟人岡村寧次的有損國家民族利益的要求,表現出強烈的民族氣節。

·海淀區北京植物園·孫傳芳墓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可謂武政兼修,愛國愛民的統治者,在1935年卻因為仇人女兒的復仇刺殺,死於天津佛教居士林,50歲就去世了,令人嘆惋。


犁史


孫傳芳是一個可憐的人:孫傳芳早年喪夫,和母親與三個姐姐相依為命。孫傳芳小時候寄人籬下受盡磨難,先後流亡歷城商河濟南等地。1901年孫傳芳和母親隨三姐夫王英楷(袁世凱部下)遷往保定。

(五省聯軍聯帥孫傳芳)

孫傳芳是一個有血性的人: 1904年孫傳芳留學日本。因為開小差被區隊長岡村寧次處罰,孫傳芳不堪岡村寧次羞辱和崗村寧次打了一架。結果不打不相識,二人成了好朋友。

孫傳芳是一個有本事的人: 孫傳芳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後扛起了直系的大旗,三年之內由鄂援閩,由閩入浙,驅逐蘇皖地區的奉系勢力,雄踞東南五省。割據東南期間孫傳芳政治上裁減賦稅、善待農民,尊重知識分子善用人才,東南五省在他的治理下一片昇平。軍事上對部隊進行現代軍事化改革,五省聯軍號令統一,著裝統一,氣象頗為一新。

(孫傳芳割據東南五省時,岡村寧次曾在他軍中做軍事顧問)

孫傳芳是一個迷信武力的人: 孫傳芳十分迷信武力,相信武力可以征服一切,曾發過:“秋高馬肥,正好作消遣”的電文。把作戰當成消遣,可見孫傳芳十分迷信武力。過於迷信武力就會導致一個人好戰成性,好戰成性的人大多殘忍兇狠。孫傳芳有著“笑虎將軍”的惡名,是個名副其實的笑面虎。孫傳芳在1925年與奉系作戰俘虜了前敵總指揮施從濱,殘忍的將其殺害,頭懸蚌埠火車站,暴屍三天。正是這次殘忍好殺導致後來孫傳芳的死亡。

(刺殺孫傳芳為父報仇的施劍翹)

孫傳芳是一個封建的人: 作為舊時代軍閥,孫傳芳心中的封建思想始終佔據主要地位。孫傳芳對於新事物態度是排斥的,他統治上海後禁止使用裸模,禁止婦女穿旗袍,認為傷風敗俗。但尷尬的是他的姨太太卻不吃這一套,旗袍照穿不誤,他也只是留下了“內人難訓”的無奈。

孫傳芳是一個有民族氣節的人:

失敗後的孫傳芳隱居天津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保留了做為中國人的良知。

孫傳芳最政治、時事等都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雖然不一定對,但卻很獨特很有意思。孫傳芳曾經說過自己不願意做人民的公僕,要做人民的父母;因為沒有父母是不愛自己的孩子的,而僕人不是偷懶耍滑就是勾引主人小老婆;還有把做官的分為三種人(好官、壞官、不做官)、把人分為壓迫人的和被壓迫的,直言不諱說自己不當被壓迫的;反駁國民黨元老說他是政客,直言政客像妓女一樣下流,自己是軍閥不是政客;還有反駁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自創三愛主義……

孫傳芳從小父親早亡,寄人籬下卻不低頭,靠著自己的努力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輩成為雄踞東南五省的大軍閥,曾被段祺瑞視為最後能重振北洋雄風的後起之秀。主政主軍都有建樹,在紛亂的民國成為當時炙手可熱的大人物,孫傳芳的身上不可能沒有閃光點,但他受制於自身成長的環境殘忍好殺、迷信武力、對新事物新思想持排斥態度,雖然環境的因素不可忽視,但孫傳芳自也是有原因的。孫傳芳成功是因為他聰明、機警失敗是因為過於迷信武力和思想落後,民國多少興廢事,盡入百姓閒話。孫傳芳已經作古,但今日的我們應該拋開成見公正的評判他。


托馬斯_潘恩


孫傳芳字馨遠,山東省濟南府歷城縣人,中華民國軍事將領,直系領導人之一。孫傳芳常常面帶笑容,但實際上與其性格並不一致,故人稱“笑虎將軍”。早歲喪父,其母受嬸母虐待,不能相安共處,被迫攜同子女四人去濟南謀生。後隨時局動盪多次遷居,1925年10月15日,閩浙巡閱使孫傳芳不宣而戰,向奉軍發動猛攻,浙奉戰爭爆發。孫傳芳在1935年12月13日遭暗殺。



中文名

孫傳芳

別名

孫馨遠

國籍

中國

民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泰安市

出生日期

1885年

逝世日期

1935年

職業

軍人

畢業院校

東京陸軍士官學校

主要成就

統轄東南五省,成為直係軍閥首領



人物簡介

童年磨礪

1885年孫傳芳出生於泰安下喬莊(今屬於泰安市岱嶽區祝陽鎮下喬莊)。幼年喪父,家境貧寒。4歲時受其嬸母虐待,隨其母逃荒至歷城謀生。長姊嫁商河縣程姓,次姊適歷城縣逯姓。又隨其母去商河,就食於程家,時傳芳方10歲。1899年袁世凱就任山東巡撫,其三姊嫁袁世凱部下武衛右軍執法處王英楷,於是棲身於王家,從此改變了窮困的面貌。



青年時期

1902年夏,袁世凱創練常備軍,設陸軍練官營於保定東關外,以馮國璋任練官營總辦。是年8月,孫傳芳經王英楷薦入練官營當學兵,編入步兵科第三班。孫傳芳天資聰敏,且知用功,所有軍事課程,一讀便通,故而學科與操法之考試,往往名列前茅。1902年在陸軍練官營畢業後,孫傳芳又經馮國璋准予免考保送入陸軍速成武備學堂。1904年夏北洋陸軍速成學堂步兵科畢業後,北京練兵處考選陸軍學生派往日本留學,速成武備學

孫傳芳

堂選40人去京應試,其中就包括孫傳芳、周蔭人、盧香亭等人。經考試錄取,並於同年8月由留學監督趙理泰率領各省留日生百餘人,由天津轉上海乘“大智丸”赴日。 抵日後,先入東京牛達區振武學校。1906年畢業後,派入日本陸軍第十師步兵聯隊充候補生。1907年11月入東京陸軍士官學校,為第六期生,步兵中尉岡村寧次任中國留學生的區隊長。1908年12月在陸軍士官學校畢業後,又回原步兵聯隊見習3個月,於1909年3月回國。



回國後,孫傳芳先返濟南結婚,娶妻張氏。然後來天津到直隸督練公所報到。同年8月,留日士官生在北京接受陸軍部考試,由陸軍部尚書鐵良任主考官。同時參加考試的留日士官生有閻錫山、李烈鈞、唐繼堯、張鳳翔、劉存厚、趙恆惕、尹昌衡等人,孫傳芳被授予步兵科舉人,並授步兵協軍校。

初露頭角

孫傳芳經陸軍部複試後,返天津督練公所候差,旋派充北洋陸軍第二鎮第三協第五標教練官。當時第二鎮的統制為馬龍標,駐保定;第三協的協統為王佔元,駐永平;第五標的標統為王金鏡。孫傳芳為人健談,善於應對聯絡,不僅在本協本標內與人相處融洽,即對於他鎮他協亦常有來往,因此頗受協統王佔元的賞識。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第二鎮改為第二師,孫傳芳調任第二師輜重第二營營長。1912年,孫傳芳曾隨王佔元在河南省固始一帶參加“追剿”白朗農民起義軍的戰役。1913年北洋軍閥勢力始向長江流域伸延,袁世凱派段祺瑞兼代湖北都督;令王佔元率第二師進駐湖北,兼任湖北軍務幫辦。王佔元提升孫傳芳為該師步兵第六團團長。此時孫傳芳與師參謀長何佩溶成為王佔元之左右手。1915年王佔元代湖北將軍,當以何佩路為參謀長,

孫傳芳

因何常駐北京聯絡,王佔元乃派孫傳芳代行其職。1916年,王佔元任湖北督軍,調任孫傳芳為第三旅旅長,不久,升為第二十一混成旅旅長;1917年,又升任湖北暫編第一師師長。在王佔元的提攜下,孫傳芳得展才幹,頗受王的信任,倚若智囊,時常充當湖北代表對外接洽公務,有時甚至代表督軍檢閱師旅,在湖北大有一手遮天之勢。 

1920年夏,湘軍襲鄂,王佔元命孫傳芳率兵迎戰,湘軍敗退,旋孫傳芳接任第二師。同年7月,直皖戰爭起,皖軍戰敗,王佔元秉承直系首領曹錕意旨,將皖系之長江上游總司令吳光新扣押武昌,以孫傳芳代替,並由孫傳芳改編皖系殘餘部隊。 

1921年,湘鄂戰爭又起,湖南趙恆惕、夏鬥寅發兵攻襲鄂南,王佔元任命孫傳芳為新嘉蒲通警備司令,率第二師應戰,總司令部設趙李橋車站。孫傳芳派孟昭月及張允朋兩旅在得勝山、鐵山咀、官山口一帶與湘軍對抗,大戰10晝夜,受挫,退而集結於武穴(廣濟)休整。湖北督軍王佔元雖系北洋舊人,但曹錕、吳佩孚見王庸懦無能,剋扣自私,早有更換之意;此次抵禦湘軍作戰不利,加以當時財政窘困,餉不以時發,在武穴、宜昌、沙市、武昌 等地先後激起兵變多起,於是便決計迫王下臺。在湘鄂戰爭初起時,曹、吳即發兵援鄂,由吳佩孚親任援鄂總司令,派蕭耀南率二十五師開赴武漢三鎮,第八混成旅旅長靳雲鶚為前敵總司令,率部進駐茶庵嶺。曹、吳名為援鄂,實為驅王,曾有“援鄂不援王”之語。援鄂大軍開往前線,靳雲鄂部向湘軍猛攻,吳佩孚又親自率兵乘兵輪直搗岳陽,湘軍被水陸夾擊,敗退長沙,被迫與吳佩孚議和。

人物事蹟

由鄂援閩

1922年4月直奉戰爭爆發,奉軍戰敗,直系勢力日盛。曹、吳既置齊燮元於江蘇,又置蕭耀南於湖北,惟福建、浙江仍在皖系手中,勢在必取,於是有援閩之議。 

直皖戰爭後,福建督軍李厚基試圖依附直系,後徐樹錚從北京逃來福州,策動第二十四混成旅旅長王永泉驅李,以幫辦代行職務。1922年秋,曹錕召孫傳芳至京,命其發兵援閩,由江西蔡成勳為之後援,並偕同駐贛第十二師周蔭人一同前往。孫傳芳受命後,赴洛陽見吳佩孚,吳面允由湖北蕭耀南接濟開拔軍餉,由漢陽兵工廠補充槍支彈藥。為此孫傳芳又來武昌,從財政廳領到軍餉30萬元,從漢陽兵工廠領到約值7萬元的彈藥。1923年初,一切佈置就緒,孫傳芳即由宜昌赴南昌,約定周蔭人並邀請督署參謀長劉宗紀一道入閩。復由九江秘密赴南京,與江蘇督軍齊燮元達成在適當時機夾攻浙江盧永祥的協議。 

福建幫辦王永泉,直隸省人,亦繫留日士官生出身,當時在直系大軍壓境下,何去何從,舉棋不定。孫傳芳致電王佔元說明周蔭人援閩,希雙方合作,王佔元當即覆電歡迎。周蔭人率部由南昌經撫州(臨川),由杉關入閩,經邵武,沿閩江而下,直抵福州,與王永泉同學相晤,暢敘舊誼。孫傳芳亦督第二師兩個旅並配備炮兵工程,相繼入閩,留張俊峰旅駐紮邵武,由孟昭月旅直驅福州。孫、週二師在王永泉、王永彝昆弟未抵抗之下,順利地進駐了福建。 

1923年3月,孫傳芳被任命為福建軍務督理。孫傳芳以劉宗紀為參謀長,王永泉仍留任幫辦,周蔭人任閩北護軍使。孫傳芳與王永泉雖是日本士官學校同學,但彼此政治背景不同,關係並不融洽,加以福建軍政實權仍多掌握在王之手中,因此孫傳芳決計驅王。10月,周蔭人襲擊王永泉,王軍駐紮在福州甚少,無力抵抗,逃泉州其弟王永彝處,又奔廈門,後聲明下野,逃往上海。王被驅後,臧致平、楊化昭及王永彝等在閩南興兵反孫傳芳,意欲聯合粵、浙、奉系各方面力量,聯合發起倒直戰爭。1924年春,孫傳芳抽調兵力,交由周蔭人、盧香亭率領,並聯合福建地方勢力高義、謝定國、張毅等民軍,向閩南臧、楊發動進攻。雙方在同安一帶展開鏖戰,臧、楊敗退,經由漳州、龍巖,最後由汀州入江西,逃入浙江,投奔盧水祥。閩南民軍紛紛通款於孫、周,閩事大定。 

孫傳芳墓

臧致平、楊化昭率殘部退入浙江境內,為盧永祥收編,對江蘇齊燮元有所威脅,成為齊進攻浙江的藉口。1924年9月,江浙戰爭起,雙方陳兵於淞滬之間。孫傳芳與齊燮元原來就有合力夾擊浙盧之密謀,在此江浙戰端初啟之際,孫傳芳即令其駐洛代表王金鈺向吳佩孚請纓,入浙援蘇,吳允其所請。孫傳芳以閩浙聯軍總司令名義,出兵援齊。是時,奉天張作霖提兵西向入關,援助盧永祥,通電討直。 

孫傳芳揮師北上,直指閩浙界上之仙霞嶺。孫傳芳派盧香亭及謝鴻勳兩個旅向仙霞嶺挺進,命孟昭月旅為後繼。浙江方面,精銳部隊幾乎全部調布前線,杭州由陳儀、張國威之地方旅團及夏超警備隊駐守,衢州、江山等後方僅留臧致平、楊化昭部及地方部隊警戒,及聞孫軍由閩入浙,臨時急派陳儀旅及張國威炮兵團增援仙霞嶺。盧永祥系山東人,本來在浙江的地位就不十分鞏固,沈鈞儒等浙江人士曾一再提出地方自治,江浙戰爭起,更促進浙人倒盧之舉。盧派陳儀、張國威抗孫傳芳,但陳始終未去前方,張則白旗高掛,開門迎敵,藉以驅盧。孫傳芳進入浙境後,即任命張國威為炮兵總司兵,並令其為嚮導,直取杭州。盧香亭及謝鴻勳率部長驅直入,在江山掃除臧致平、楊化昭部後,經衢州、嚴州,循富春江而下,順利地抵於桐廬,同時孟昭月亦攻破溫州等地。盧永祥見大勢已去,退守嘉興。孫傳芳又在杭州守備司令夏超的歡迎下,和平進入杭州。 

然後,孫軍乘勝追擊,與齊燮元部夾擊盧部於淞滬。盧永祥大敗,只得通電下野。孫、齊連翩蒞滬,執手言歡。盧殘部約五個師的兵力,悉為孫傳芳收編。 

1924年9月,曹錕政府任命孫傳芳為閩浙巡閱使兼浙江軍務督理,1925年授恪威上將軍勳位。

稱雄東南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以後曹錕、吳佩孚兵潰失勢,曹錕被馮玉祥囚於中南海延慶樓。11月,段祺瑞上臺執政,但北京政府實際上處於馮玉祥、張作霖共同控制之下。 

第二次直奉戰爭本來因張作霖援助浙江盧永祥引起,奉系得勢後,即派張宗昌率師挾盧南下,向江蘇齊燮元奪回地盤,因而孫傳芳復有唇亡齒寒之危。孫傳芳本系曹、吳所培植並以驅浙盧而發展起來的,現曹、吳既倒,孫傳芳應如何適應新形勢以謀自處,孫傳芳看風使舵,決定首先應取得奉張之諒解,藉以緩燃眉之急。於是,孫傳芳派兩浙鹽運使王金鈺與奉系取得聯繫,王與奉系將領楊宇霆系士官生同期同學,通過楊的關係往見張作霖。張此時亦有意籠絡孫傳芳,遂派邢士廉向孫傳芳修好,停止向浙進軍。張宗昌率部攻克上海後,約孫傳芳會晤,結為金蘭。齊燮元被迫下臺,不久盧永祥出任江蘇督辦,與他簽訂了江浙互不侵犯的和平公約,雙方取得暫時妥協。

1925年春,孫傳芳派人去北京奔走於段祺瑞門下,以取得段對他的諒解與支持。段也有意拉攏他,在孫傳芳得第三個男孩時,曾遣龔維疆(與孫在日本同學)來杭致賀,並以翠根小玉牛相贈。孫傳芳表示段為其師輩,自當竭誠擁戴。為了討好粵方北伐軍,復令赴滬面見章太炎,晉贄2000元;又訪國民黨要人張繼,試圖與南方聯絡,以緩後顧之憂。孫傳芳一方面積極打通各方關係,一方面整頓內部實力,等待機會,再圖擴張。 

孫傳芳主浙以後,在浙尚有皖系王賓鎮守使及陳樂山第四師的部隊,孫傳芳派盧香享、謝鴻勳、張俊峰出兵清除。段祺瑞對此亦無可奈何。其後,他又對部隊加以整飭擴充,兵力益強。 

1925年秋,奉軍陳師長江,以邢士廉師駐上海,丁喜春駐南京。其後,復派劉翼飛及趙鳴皋兩旅開赴上海。與此同時,張作霖又迫使段祺瑞任命楊宇霆為江蘇軍務督辦,姜登選為安徽軍務督辦,津浦沿線各省區全部為奉系所佔有。孫傳芳對寧滬財富之區,本已垂涎三尺,現奉系勢力日益向東南擴張,直接威脅浙江,孫傳芳不得不謀求對策。他看出奉軍孤軍深入,人地生疏,將領之間矛盾重重;同時當地士紳如張謇、張一磨等人也反對奉軍據蘇。因此,孫傳芳決心與奉張一決雌雄。

早在1925年3月,孫傳芳即派人前往福州,授意周蔭人籌措軍費,接濟浙江。4月,又銜命去張家口會見馮玉祥,說明孫傳芳準備進攻奉張之決心,並轉達孫傳芳願與馮結為金蘭之好。5月,他的手下去開封會見河南辦理軍務收束事宜嶽維峻,商定如何共同夾擊奉軍。其後,又前往岳陽,代表孫傳芳敦請吳佩孚出任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並攜款5萬元贈吳。在返回杭州途中,又分別會見了江西軍務督辦方本仁和贛北鎮守使鄧如琢,勸說他們擁戴吳佩孚,合力討奉。同年8月,他又派人去南京,勸說江蘇軍務幫辦陳調元共同驅奉,定下里應外合之密謀。 

同年10月,孫傳芳出敵不意,驟然響起反奉號角,由江浙邊境分三路出擊:以李寶璋師直撲上海,以盧香亭師渡太湖襲佔丹陽,以謝鴻勳師經宜興攻取南京。楊宇霆趾高氣揚,對他與陳調元之密謀毫無準備,以至措手不及,急令奉軍撤退。安徽姜登選身邊五軍隊,也只好倉皇離蚌。奉系各師潰兵麇集下關一帶,舟少人多,爭先搶渡,亂作尋團。這時,陳調元一面將其部隊佈置城內下關準備截擊,並聯系海軍駐江魚雷艇司令甘英一致行動,一面設宴為撤退的丁喜春餞行。席未終,下關爭渡之師眾已被包圍繳械。陳又電飭在烏衣車站之安樹珊部截擊渡江奉軍,因電令遲到,楊宇霆已過烏衣北去,後續渡江奉軍多被截留,槍械財物,均被沒收。孫傳芳錢塘進軍,一舉奪得松江、上海,長驅直入,直抵石頭城下,沿途潰軍盡為孫傳芳所俘獲。 

孫傳芳督師抵南京,不暇入城,隨即渡江逐北。是時張宗昌任山東督辦,屯兵濟南,孫軍北上後,與張南下之部隊交鋒於津浦線上。一年前孫、張還結金蘭之好,曾幾何時,今又兵戎相見。11月初,孫軍謝鴻勳師與張宗昌的前敵總指揮、濟南鎮守使施從濱部遭遇,施部一擊而破,謝師遂佔領蚌埠,施在固鎮以南被俘,解至蚌埠,孫傳芳決定立即處決。當時他的朋友對他說:“我們打內戰,對待俘虜不宜殺戮,不如押送南京監禁。”孫傳芳不聽,命李寶璋在車站南邊的曠野執行斬決。 

孫軍繼續乘勝北進,直達山東邊境。孫傳芳既席捲蘇皖,急欲造成一個新局面,籌劃建立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體系,壯大聲勢。孫傳芳在徐州大擺慶功宴會,意態驕盈,不可一世。 

10月,孫傳芳成立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自任總司令兼江蘇總司令,又派手下為聯軍總司令部總參議,劉宗紀為參謀長,陳閣為秘書長兼浦口商埠督辦,張世銘為副官長,萬鴻圖為政務處長,孫基昌為軍務處長,程登科為軍需處長,陳錫璋為軍法處長,金振中為軍醫處長,趙正平為宣傳處長。各省省長的安排為:江蘇省長陳陶遺,浙江省長夏超,安徽省長王普,福建省長薩鎮冰,江西省長李定魁。 

孫傳芳為籠絡地方耆紳,聘請江浙知名人士為顧問,其中有張謇、吳士鑑、俞志韶、章炳麟、李根源、劉之傑、張聯菜、蔣方震、賈恩紱、王金鈺、趙恆惕、王懋賞、丁文江、傅筱庵等人。又聘日本軍人岡村寧次為高等軍事顧問,月支薪800元,優禮有加。

孫傳芳原來的基本隊伍為二師及一師,及入閩又增置兩混成旅,入浙又擴編四個師與一混成旅,此次組織聯軍,除皖陳、贛鄧所屬部隊外,閩、浙、蘇三省共建立十餘師之眾,足以控制閩、江、淮、贛諸水流域。財政最為命脈,賴有善於理財的蔡樸任總部軍需總監,籌劃軍餉政費,應付裕如。江、浙、皖賦稅素豐,上海商業興盛,皆屬富庶之區。溯自1923年以來,三年之內,孫傳芳由鄂援閩,由閩入浙,今又進據五省,一帆風順,飛黃騰達。孫傳芳進而又想奪取中央政權,企圖推倒段祺瑞,捧出江蘇巨紳張謇(民初曾任北京政府農商總長)任北京政府臨時總統,以便於操縱。為此,孫傳芳曾以出巡為名,親往南通拜訪張謇。 孫傳芳的軍需李文典,字煥章。也對孫傳芳有很大幫助。

孫傳芳統轄東南五省,成為直係軍閥最有實力的首領,趾高氣揚,睥睨一切,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時期。

退據江蘇

1926年夏,國民革命軍開始從廣東誓師北伐。 

在一年多以前,奉張大軍南下時,孫傳芳曾派手下往見馮玉祥商議攜手反奉,同時聯繫直系將領擁戴吳佩孚出山。1925年10月,吳佩孚在武漢就任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起初,討賊指的是討伐張作霖,後來竟與奉張言歸於好,偷樑換柱,一變而為聯合張作霖討伐馮玉祥了。孫傳芳對此甚為不滿。1926年4月,吳、張共同進攻國民軍,南北夾擊,馮玉祥部被迫退出北京,扼守南口。孫傳芳作壁上觀。 

正當吳佩孚在長辛店指揮軍隊攻擊南口時,國民革命軍北伐直抵岳陽。吳以武漢為大本營之所在,倉皇南返抵禦。在北伐軍銳不可當進軍下,吳軍連遭慘敗,退師死守武昌,以待援兵。吳佩孚連電孫傳芳請援,並派翟殿林到南京見他,促他出兵。孫傳芳則希望北伐軍與吳佩孚兩敗俱傷,坐收漁利。吳待援兵急如星火,孫傳芳則按兵不動。直到吳佩孚從兩湖敗退河南,北伐軍於9月初挺進江西后,孫傳芳才出兵迎戰,並親赴九江督師。 

當時雙方之軍事部署大體如下:國民革命軍入江西以取南昌、九江為目標,兵力的部署一路由廣東韶關趨贛南,一路由湘西進贛中,又一路由湘北、鄂南襲贛西北。孫傳芳的應戰,以奪取武漢、長沙為聞標,兵力的部署:謝鴻勳第四師擋贛西北,盧香亭第二師、鄭俊彥第十師及楊賡和獨立旅、彭德銓混成旅沿南潯鐵路前進。他親率陳調元第六師、周鳳岐第三師及武銘衛隊旅屯兵九江、武穴。 

兩軍對陣,戰幕揭開。在西北一路,國民革命軍攻佔修水、銅鼓等縣,謝鴻勳中流彈重傷,死於醫院,因而兵敗。在中路,國民革命軍李宗仁、白崇禧等部從贛南、贛西合力夾擊,孫軍潰退,南昌失守。盧香亭進兵南潯鐵路,命鄭俊彥師、楊賡和旅星夜過贛江出擊,將南昌收復,又南進至豐城,即與國民革命軍對峙。在北路,孫傳芳駐九江督戰,總部設在江新號輪船上,旋因江永輪被間諜縱火焚燬,孫傳芳存戒心,遂白天在江新輪辦公,夜宿決川號軍艦上。陳調元屯兵武穴,並不進軍武漢,因陳已秘密派其總參議範熙績與北伐軍唐生智暗通款曲,表示保持中立。當時的局面是:謝鴻勳戰死,左翼斷折;陳調元中立,右翼癱瘓;唯有盧香亭、鄭俊彥部尚可一戰。在雙方互相襲擾鏖戰進退達45天之後,孫軍後方增援部隊走火,於是謠諑紛起,草木皆兵,各部蜂擁撤退,不可遏止,紛向九江逃奔。孫傳芳急乘決川號赴武穴,意在促陳調元進攻武漢,以解九江之危,但陳成竹在胸,按兵不動。他又返航九江,停泊於對岸小池口,時北伐軍已破城而入;又駛至湖口,見盧香亭部戰敗,亂成一團,潰不成軍。至此,已一敗塗地,不可收拾,孫傳芳立命決川號艦長陳至賓鼓足馬力東折,狼狽逃回南京。時在1926年11月。 

盧香亭隨孫傳芳東征戰敗而歸。與此同時,國民革命軍何應欽部由廣東攻入閩南,周蔭人戰敗,被迫退出福建,暫屯浙江。孫傳芳返回南京後,宣稱放棄贛、閩,保守江、浙、皖三省,但實際上,安徽陳調元已經依附北伐軍,浙江孟昭月腹背受敵,危在旦夕,暫時可以控制的惟江蘇一省而已。

再次聯奉

孫傳芳戰敗歸來,檢點兵馬,重新整編為15個師,準備再戰。他感到國民革命軍聲勢浩大,步步緊逼,如欲挽回頹勢,必須謀求北洋各系之大聯合,於是乃有段、吳、孫三角聯合之議。1926年冬,孫傳芳曾邀請段祺瑞、吳佩孚派代表在南京集會,商討共同抵禦國民革命軍。參加會議的有:靳雲鵬、吳光新代表段,熊炳琦代表吳,以及孫傳芳、劉宗紀。會上靳雲鵬吹捧段祺瑞,大罵吳佩孚,熊炳琦大為不滿,反唇相譏,吵得不歡而散。 

孫傳芳在段、吳、孫三角聯合的幻想破滅以後,不得已掉轉頭來,乞憐於奉系。同年11月,孫傳芳派手下去濟南見張宗昌,取得張對孫的諒解;又前往天津見張作霖,申明合作之意。張表示不咎既往,雙方聯合抵抗國民革命軍。 

孫傳芳

1926年11月,孫傳芳秘密前往天津,親自向張作霖表示捐嫌修好,共同對敵。孫傳芳抵津後,立即派手下往見張作霖,約定會面時間,張當即派張宗昌、張學良同手下迎孫傳芳。人們陪同他來到蔡家花園,孫傳芳見張後先行一禮,說聲“對不起大帥”,張接著表示“過去的事不要提了”,二人遂化敵為友。經共同商議,決定成立安國軍,由張作霖任總司今,孫傳芳、張宗昌任副司令。張作霖面允派張宗昌率直魯聯軍南下支援,並允為他接濟軍械,孫傳芳乃如願以償,返回南京。 

1927年2月,國民革命軍佔領杭州,在四個月前孫傳芳在九江作戰時,浙江省長夏超謀變,為孫傳芳處決,改派陳儀繼任省長。陳系浙江紹興人,與蔣介石有同鄉之誼,孫傳芳曾利用這一點指使陳暗中與蔣建立聯繫,任命陳為浙江省長,似有借陳居中緩衝之意。詎料陳儀一向主張“浙人治浙”,對孫傳芳早已離心離德,何應欽率部進入浙江後,陳開門迎降,歸附北伐軍。這時,安徽陳調元傾向國民革命軍事孫傳芳亦微有所聞,為了拉攏陳,他特送陳20萬元,但無濟於事,陳終於歸附國民革命軍。 

1927年3月,張宗昌率直魯聯軍開到南京,孫傳芳將寧滬防務移交,蘇督一職,亦讓與褚玉璞繼任,又由畢庶澄駐守上海、自率總部人員退駐揚州。在直魯聯軍立足未穩之際,國民革命軍即展開浙、皖鉗形攻勢,於3月下旬先後佔領上海、南京,褚、畢皆大敗,倉皇北逃。孫軍亦被迫渡江北撤。國民革命軍佔領南京後,蔣介石又派張群通過朋友勸孫傳芳反正,參加北伐,孫傳芳不從。國民革命軍渡江北進,於5月攻佔蚌埠、徐州。此時,馮玉祥出潼關抵洛陽,與蔣介石合流北伐,直驅直隸、山東。 

1927年6月,張作霖在北京召開軍事會議,孫傳芳參加。他慫恿張成立安國軍政府,出任大元帥。其後,孫傳芳奉張作霖命反攻徐州,任鄭俊彥為前敵總司令,李寶璋為副總司令,分率第十師、第二師沿津浦路南下。此時,蔣介石已叛變革命,排共清黨,暴露其反革命真面目。因而其所率之北伐軍人心渙散,士無鬥志。李寶璋第二師鼓勇前衝,一戰而奪回徐州。北伐軍守徐州者為第十軍,軍長王天培,退出徐州後據云羅山頑抗,當時孫傳芳、蔣介石均親臨前線督戰。相峙未久,鄭俊彥率部增援,王天培部潰敗,蔣介石南逃。蔣惱羞成怒,殺王天培以洩憤。李寶璋率部乘勝追擊,兵不血刃而攻克蚌埠。孫傳芳進駐蚌埠,兵據浦口,兩軍隔江對陣。張宗昌聞捷報,特齎30萬元勞軍。蔣介石受挫後,二度辭職赴滬。 

孫傳芳於旗開得勝之時,自恃將多兵眾,貪功心切,又見國民黨新軍閥之間矛盾重重,蔣、桂分裂,認為有隙可乘,於是一意孤行,決計渡江。其渡江作戰之部署,集中於浦口至大河口一線,背水借一,分三路挺進。8月底,首由第一路鄭俊彥指揮第十師由浦口強渡,被國民黨軍艦開炮擊退,孫傳芳下令再渡。第二路為主力,由劉士林指揮其第十四師、第十一師、上官雲相第四師、段承澤第九師、崔錦桂第八師、陸殿臣第十三師在大河口一帶強渡,段承澤師首渡佔領龍潭車站,其他各師相繼過江,但在國民黨海軍及南岸守軍之狙擊下,舟覆人溺,傷亡慘重。在龍潭立足未穩,又被白崇禧、何應欽兩部包圍。第三路馬玉仁指揮張仁奎旅由揚州渡江,襲取鎮江,亦失敗。在國民黨軍猛攻下,渡江大軍死傷枕藉,潰不成軍,自指揮官以次,爭先渡江北逃,死的、傷的、被俘的、落水的,兵敗如山倒,此役損失4萬餘人,元氣大傷。國民黨軍乘勝過江北進,奪回蚌埠、徐州。 

孫傳芳受此重創,仍不死心。張作霖亦不惜出錢輸械,為其打氣。孫傳芳又招兵買馬,力謀補充。張作霖針對國民黨軍陣勢,置奉軍主力於京漢鐵路對抗馮玉祥,置張宗昌直魯聯軍於津浦鐵路、置孫傳芳所部於魯西共同對抗蔣介石。1928年春,他奉命任魯西前線總指揮,設總司令部於濟寧。將所部組成三個軍:孫傳芳以總司令自兼第一軍軍長,以馬葆珩為前敵總指揮;鄭俊彥為第二軍軍長,兼濟寧守備司令;李寶璋為第三軍軍長,兼守備副司令。孫傳芳親率聯軍由濟寧向金鄉、魚臺一帶挺進,先後經過兩次戰役:一次在金鄉、魚臺北側,與

孫傳芳

蔣介石軍之賀耀組、夏鬥寅、張克瑤等部相遇,激戰兩日一夜,賀部等被擊潰,孫軍佔領金鄉、魚臺、豐縣等地;另一次在濟寧及其附近,對手為馮玉祥軍之孫良誠、方振武、吉鴻昌、石友三等部,雙方激戰達七八日之久,互有進退,傷亡皆多,陷入膠著狀態。正在這時,津浦鐵路戰線張宗昌失利,潰退濟南,孫傳芳後路空虛,不敢戀戰,立即收兵撤回濟南,形勢急轉直下。從此,孫傳芳即一蹶不振。孫傳芳撤回濟南之後,將懈兵乏,已無振作南下之望。1928年4月,蔣介石聯合閻錫山、馮玉祥,共同舉兵北進,發動總 攻。孫傳芳及張宗昌率殘部過黃河北逃。至此,敗局已定,而孫傳芳心猶不死,赴京面見張作霖,請允其率兵出關,奮戰到底。孫軍從濟南北撤後,駐紮在大城、任邱、河間、寶坻一帶,他下令開拔東去,將領士兵均不願出關,議論紛紛,軍心渙散。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孫軍退縮在冀東灤州一帶,後由閻錫山派人收編,孫傳芳逃往瀋陽,投奔張學良,寄人籬下,以待時機。 

國民黨軍北伐告成後,派人去瀋陽勸說張學良歸附。1928年12月29日,張宣佈東北“易幟”,接

孫傳芳在大連時,仍迭次建議張學良固守東北,以圖東山再起;至1930年,閻、馮倒蔣,爆發了中原大戰,孫傳芳又勸張與閻、馮取一致行動。張不僅不從,反而出兵助蔣。至此,他依奉再起之迷夢徹底破滅。受南京國民政府領導。在此以前,張學良曾多次與孫傳芳交換政見,孫傳芳意在東北應成一割據形勢,以日本為靠山,伺機再度進關,與蔣介石爭奪天下。奉系將領楊宇霆亦主張反蔣,於是他曲意與楊捐嫌修好,引為同調,二人過從甚密,意在全力勸導張學良就範。楊自張作霖死後,以前輩自居,目中無張學良,張急欲除之。1929年1月10日,張命高紀毅殺楊宇霆、常蔭槐於督署老虎廳內。孫傳芳怕禍及自身,翌晨即潛赴大連引避。 

歸隱佛堂

“九一八事變”後,孫傳芳隱居天津,在天津的日本勢力土肥原賢二和岡村寧次,便開始拉攏孫傳芳加入日本勢力。岡村寧次利用同窗關係多次登門造訪,動員他出任偽職,而孫傳芳作為中國人的良心尚未泯滅,內心還是不願意當亡國奴,因而嚴詞拒絕。 這個時候,同樣居住天津的原皖系國務總理靳雲鵬便勸他皈依佛門,藉以超脫凡念。 孫傳芳便與靳雲鵬共同出資,將坐落在天津東南城角草廠庵的清修禪院,改名為天津佛教居士林,由靳雲鵬任林長,孫傳芳任副林長。在佛教居士中產生了很大的號召力,信徒們輾轉相告,陸續參加活動的達三千多人。

死於非命

1935年11月13日午後,被孫傳芳俘虜後處決的施從濱之女施劍翹,隱姓埋名十年終於在孫傳芳修建的“居士林”中用勃朗寧手槍三發子彈刺殺了殺父仇人孫傳芳。孫傳芳之一生野心勃勃,迷信武力。他在某次挑戰電文中說:“秋高馬肥,正好作戰消遣。”真是濫殺無辜,然終死於非命。 

孫傳芳終年51歲,葬於北京植物園。


陌上花開mshkts


孫傳芳作為北洋軍閥的後起之秀,以其陰險狡詐,四面連橫,終於成為了稱霸東南五省的新直系首領,直系大佬。人送外號“笑面虎”,“恪威上將”,號稱“東南王”。

長期以來,對孫傳芳的評價眾說紛紜,看法各異,有人說他是一個好戰魔王,雙手沾滿人們鮮血的軍閥,有的說他治軍有方、理財有道、治軍有術,堪稱近代軍閥裡面的佼佼者。

先說好的一面,他在登上五省聯軍的“寶座”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安撫人心,在蘇浙地區採取了一些列措施,有的可圈可點。

比如保境安民,,整飭社會秩序,1925年他初到南京,發現交通堵塞,軍隊四處拉兵,民怨沸騰,便下令停止,要求只要發現肇事者,就嚴懲不貸,情節實重者 ,予以軍法從事,以儆效尤。

再有就是開發利源, 發展地方經濟,江南五省本來就是富庶之地,到這塊“聚寶盆”,孫也想建功立業,樹立自己能幹的形象。1926年孫傳芳發表了“維護實業宣言”,支持實業,增修鐵路,廢除苛捐雜稅,核減糧賦,籌還舊債三百餘萬。

最後就是公開財政,軍民分治,如何解決20萬軍隊的糧餉給養,孫也是頗費腦筋,為此,孫首創“財政公開”制度,規定嚴格控制財政,杜絕營私舞弊現象,地方財政絕對公開,軍隊軍餉的發放印刷成冊,頒佈全軍,俾明真相。

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進步意義的,為了籠絡地方,滿足各省自治的要求,讓浙江人擔任浙江省長,福建人擔任福建省長,江蘇人擔任江蘇省長。於是, 人心悅服 ,各省局面逐漸安定。

但是孫傳芳畢竟是一個軍閥,思想僵化,保守,看不到世界之浩浩蕩蕩的潮流,最終走向人民的對立面,孫傳芳為了維護封建舊道德,竟然推行復古周禮的活動,並由國學大師章太炎擔任會長。

表面上是發揚傳統美德,附庸風雅,實質上是抵制當時的新潮流,並且在鎮壓人們的抵制反抗的時候也毫不手軟,1926年他下令殺害了上海工會總負責人劉華同志,上海大學教員周侃,引起全國公憤。

隨著北伐的深入,越發的暴露其殘暴的本來面目,他宣佈凡是男生穿西服,女生留短髮者,以間諜罪,拘捕 ,監禁和槍斃,在北伐戰爭的進程中,他自私狹隘,缺乏遠見卓識,在吳佩孚處於危境時 ,他標榜中立 ,力圖自保,坐等吳佩孚被消滅。

在北伐軍進攻汀泗橋、賀勝橋的前夕,孫傳芳對吳佩孚的救援電令置若罔聞,見死不救,幻想北伐軍攻克武漢後,自己派兵收復,然後霸佔武漢地盤,但是直系主力都抵擋不住北伐軍,何況實力不強的五省聯軍呢?

孫的聯軍內部也矛盾重重, 分崩離析,大都是合併的雜牌軍,在北伐軍進攻面前,各派將領心存異志,或倒戈,或投降,四面楚歌,險象環生。

最後在短短的兩個月裡,孫的聯軍在江西被打的潰不成軍,一瀉千里,孫也退出了歷史舞臺,由於自己殺戮過多,結果自己也遭人殺害。

歷史傳訊社,基於共享理念下的歷史學人社區。我們團隊立足於原創,書寫歷史,資鑑現實,努力建設為一個有情懷和質量的新傳播媒體,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與交流!


歷史圖文志


首相更正一下孫先生是山東泰安人 祖籍泰安下喬莊,孫先生出身正途,為清末步兵科舉人後被清廷保送至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孫本人在眾多北洋軍人中絕對算是一位智略較高的人物。熟讀孫子兵法,善打硬仗、惡仗。初次嶄露頭角的是在湖北率令抵禦湘軍攻鄂時在湘鄂邊境的羊樓司與湘軍血戰七天七夜,湘軍都為之膽寒。湘軍軍長魯滌平曾評價孫傳芳:“沒想到湖北還有這麼厲害的將領,比張敬堯厲害多了,真是孫猴子轉世。”孫後來智取福建,用聲東擊西的戰略打敗福建地方實力派王永泉。在福建站穩腳跟又寬宏大量的把閩督的位子讓給了盟兄弟周蔭人。後又率軍北上攻浙,一路進軍神速,勢如破竹,直下杭州。督浙期間 以治軍嚴明愛護百姓著稱,1924年張作霖聯合馮玉祥在二次直奉戰爭中擊敗了吳佩孚,奉軍藉機大舉入關取江蘇 奪安徽 占上海,兵鋒直指浙江。奉軍在北洋中軍紀敗壞 百姓對此都深惡痛覺 ,此時孫傳芳以為民名請命的旗號反奉一時間五省響應 一呼百應 孫傳芳組建五省聯盟,自任總司令。一天占上海 一星期佔南京 一月時間攻佔安徽、江蘇兩省,將奉軍驅逐到山東境內。孫將奉張擊敗後,舉國震動。孫因此一戰聞名,開府南京曾被張謇譽為“兵聖”。統轄五省期間,減免賦稅。重用文士,善待農民。老幼婦孺皆曉金陵孫聯帥之威名。


身在林泉


孫傳芳是北洋系統培養的一代認,是留日士官生,在回國後又獲得步科舉人。進入北洋第二鎮系統。這是直系又不是直系,也就讓其走上了坎坷之路。

1、起步略晚

相較於吳秀才,孫傳芳有留學經歷、人緣也好,兩人在最開始的速度也差不多。

相較於各省新軍的升遷速度,北洋系統的軍官在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中的升遷並沒有多快。和孫傳芳一塊回來參加陸軍部考試的,閻錫山、李烈鈞、唐繼堯、劉存厚、趙恆惕、尹昌衡等人,在辛亥革命後有的就擔任督軍,進入封疆序列。

(孫傳芳)

到了護法戰爭時期,孫傳芳擔任湖北暫編第二師師長,進入高級軍官序列。劉湘這時候也是這樣子,劉文輝才剛畢業回來。

2、二鎮三鎮的競爭

二鎮、三鎮都是直系的,在馮國璋活著的時候,大家還可以說得過去。在馮國璋死了後,三鎮系統的曹錕在政治上、吳佩孚在軍事上成了直系的實際負責人。

直皖戰爭後,湖南進攻湖北,王佔元向北方告急。而吳佩孚派靳雲鶚援鄂,但“援鄂不援王”,坐視王敗後才出兵擊敗湖南軍。

(王佔元)

而孫傳芳也就瞬間衰落,回了北京。

3、援閩援出了問鼎

在直皖戰爭後,直系的地盤大大擴展,在東南方還有浙江、福建不是,尤其是福建督軍被驅逐後,直軍有援閩戰爭。

孫傳芳在拿到軍餉與彈藥後從江西出兵,與老同學周蔭人等在1923年3月進入福建。

第二年爆發了江浙戰爭,在南方盧永祥戰敗,孫傳芳進入杭州;在北方吳佩孚戰敗,逃往武漢。這一幕和1921年,孫傳芳戰敗,吳佩孚取勝一樣

1925年,孫傳芳以五省聯軍在江蘇、上海、安徽擊敗奉軍,獲得南方五省。一舉成為國內最有實力的軍閥。

(1926年中國)

總結:

北洋二鎮出身的最出名的就應該是孫傳芳了,抓住歷史機遇從江西出發平定福建,之後從福建靠著機遇短時間獲得東南五省,財力衝突,兵強馬壯,有問鼎之勢。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一句話評價:窮苦出身,通過自己一步一步努力而成為人送外號“笑面虎”的三大北洋軍閥之一!

孫傳芳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這一點和北洋時期的軍閥很像,曹錕是造船工出身,張作霖是“騸馬”出身,但是孫傳芳比他們家庭條件還差,他和他媽還要靠他姐夫撫養。

後來孫傳芳留洋日本回來才算出人頭地,在清末的時候清政府大力主張學習日本軍事,像閻錫山、唐繼堯、楊宇霆等都有留學日本的經歷,正是這樣的經歷讓孫傳芳後來能和吳佩孚、張學良他們平起平坐。

回國後,孫傳芳一直跟隨直系的王佔元發展,後來由於王佔元個人能力不行,遭到了曹錕、吳佩孚的打壓,因而開始扶持孫傳芳,受到吳佩孚支持的孫傳芳從湖北到福建,再到浙江,第二次直奉大戰之後,直系慘敗,但是當時在浙江的孫傳芳並未波及到,奉系佔領江蘇、安徽,對孫傳芳逐漸形成了包圍的趨勢,孫傳芳迫於奉軍的壓迫,出其不意出兵反擊,佔領了江蘇安徽、江西,成為名副其實的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這時已經是1925年。

緊接著1926年國民革命軍在廣東誓師北伐,在北伐軍與吳佩孚部隊開打時,吳佩孚邀孫傳芳來支援,孫傳芳則希望北伐軍與吳佩孚兩敗俱傷,好坐收漁翁之利,於是按兵不動,結果由於先前剛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中失敗,還沒緩過勁來,直接被北伐軍給幹敗了,這時孫傳芳才出手,結果為時已晚,也成了北伐軍的手下敗將。

但是窮苦出身的孫傳芳認為自己的一切來之不易,捨不得放棄,於是想聯合北洋軍閥,但是皖、直不和,且已經受到重創,只能寄希望於奉系。後來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孫傳芳與楊宇霆建議張學良固守東北,伺機再次入關,不建議改旗易幟,結果張學良一激動殺了楊宇霆,孫傳庭一看這架勢,就徹底死心了,最後出家悟佛去了。

難能可貴的是,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想拉攏孫傳芳,遭到孫傳芳的拒絕,可見還是一個有骨氣的軍閥。可惜的是1935年蔣介石擔心孫傳庭叛變,授意戴笠解決掉孫傳芳,戴笠利用孫傳芳的仇家的女人施劍翹最終刺殺了孫傳芳,享年50歲!

孫傳芳能夠一個士卒最終做到北洋軍閥的頂端,固然與其“笑面虎”的作風分不開,但是其為政期間,人民生活還算安定,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分子,因此受人愛戴;由於有過日本留學經歷,因此對不對現代化軍事改革有很多的貢獻。

當然,作為一個如此複雜的軍閥,其一生的評價也必然是複雜的。

日本人,孫傳芳的同學岡村寧次:喲希,喲希!孫君,你的膽量大大的!是一條漢子!

時天津信息網評價:孫傳芳在統治東南五省期間,軍紀嚴明,相較同時期的其他軍閥,其口碑相對較好。作為一個崛起於亂世之中的梟雄,孫傳芳縱有錯處,也不應當將其醜化、矮化。

甘肅日報則稱:孫傳芳壞了規矩,即使放下屠刀,依然死於非命。

還有人評價說:好人吳佩孚,狡猾孫傳芳

歐陽悟道則評價道:縱觀孫傳芳的一生,只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的一個悲劇性人物。好戰成性,是其一大特點;機警投機,是其另一特點。而關鍵在於北洋軍閥的時代烙印,使他思想陳舊,拒絕接納新思想和新事物,逆歷史潮流而動,終於折戟沉沙,為大浪淘盡。此正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史論縱橫


此人是北洋派軍閥,山東人,字馨遠,從小投軍加入直系曹錕的部隊,上過預科班進修,當過班長,連長,營長,又考取了陸軍武備學堂,後又留學日本學習軍事,與閻錫山,岡村寧次都是同學,回國後在直系中擔任旅長,師長,作戰勇敢,在吳佩孚手下為將,參加了兩次直皖戰爭,打蚊皖系軍伐,曾獨佔東南五省,為五省聯軍總司令,又打敗湘軍軍閥蕭耀南,擔任七省聯軍總司令,被授上將軍名號,又參加了兩次直奉戰爭,一勝一敗,主子曹錕被囚,吳佩孚被驅逐,他率五省與奉系講和,後受到奉系張宗昌部的壓迫,乃聯合湘鄂軍閥盧永祥等,舉兵攻奉軍,吳佩孚與馮玉祥也聯合反奉,將奉系勢力趕過淮北,張宗昌與孫傳芳分治東南,吳佩孚佔據兩湖,此時南方兩廣國民政府誓師北伐,兵分三路,分擊吳,孫,張。吳軍大敗,以此退出歷史舞臺,孫軍先敗於李宗仁白崇禧,後擊敗蔣介石的第一軍於江西,後北伐軍反攻,再敗孫張二人,孫傳芳不甘心失敗,欲聯奉再戰,未成,亦退出歷史舞臺,隱居天津,因作惡過甚,有悔過之意,乃皈依佛門,不料因:曾經錯殺一人,名施從濱,其女性忠烈,必欲報仇,苦覓多年,一日相遇,用槍連發三彈,將其殺死,遂成女傑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