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交互革命如何獲勝?殺手級應用?還是構建生態?

如果你願意的話,你將很快就可以和家裡的微波爐對話了,不用懷疑,它會願意聽你的指令。

據麥姆斯諮詢報道,亞馬遜(Amazon)近期宣佈將推出一款售價僅為60美元的語音控制微波爐,以及其它十款搭載Alexa語音助手的新產品。你可能會對此感到不屑,但這是亞馬遜痴迷於讓Alexa(四年前首次推出)無處不在的最新產品,小到廚房電器,大到汽車領域。

其實亞馬遜並不孤單。谷歌(Google)也一直在致力於擴充其語音助手驅動的產品陣容。最近谷歌宣佈推出谷歌智能家居控制中心(Google Home Hub),一款帶有屏幕的智能音箱。Facebook則在10月剛剛發佈了Portal,一款兼具智能語音及視頻通話功能的設備。蘋果(Apple)的智能音箱HomePod則內置了Siri,Siri自2011年以來就一直被用於蘋果產品中,包括iPhone和AirPods。

然而語音助手一直存在著潛在的隱私洩漏問題,因為它們會持續監控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元素。但是很奇怪,這種恐懼似乎並未對智能音箱的銷售產生任何影響。

隨著聖誕和元旦等節日購物季的臨近,語音控制的智能音箱預計將會再次成為暢銷商品。大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已經擁有智能音箱,並且每月至少使用一次語音助理。

語音交互被接受的速度比歷史上任何其它技術都快。隨著智能音箱銷量的大幅增長,市場開始進行大肆的宣傳和炒作,這在一定程度上歸功於我們對語音驅動未來的驚人預測:

- 據Canalys預測,全球安裝的智能音箱數量在兩年內只少將翻一番,達到2.25億臺。

- 根據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本市場(RBC Capital Markets)的數據顯示,到2020年,僅通過Alexa進行語音購物產生的收入每年就能超過50億美元。

- 據Juniper Research統計,到2022年,全球投放到語音助手的廣告支出將達到190億美元,幾乎相當於目前雜誌的廣告市場規模。

雖然其中某些預測可能會成為現實,但炒作將會掩蓋語音技術方面的真實情況:比我們想象的發生得更快。

根據今年早些時候NPR(National Public Radio,美國國家公共電臺)和Edison Research公司的研究報告稱,大約三分之一的智能音箱用戶在使用一個月之後會減少使用次數。只有略多於一半的人表示,他們不想再回到沒有智能音箱的生活中了。

雖然人們對這項新技術充滿熱情,但它還沒有完全改變我們的生活。

如今,利用語音助手和智能音箱已經是打開收音機、調暗燈光或獲取天氣信息的流行方式了。但是語音技術要實現革命性進展,需要找到更大的突破口——突破性的殺手級應用。

語音技術為傳統廣播和智能家居注入新活力

當然,這並不是說語音技術沒有用處。

人機語音交互是大勢所趨。隨著經濟實惠的消費設備和快速無線網絡的激增,大多數的語音助手處理都在遠程服務器上進行操作。語音技術也正在推動語音助手的真實效用,並改變我們與機器的交互方式。


語音交互革命如何獲勝?殺手級應用?還是構建生態?

調查數據:美國用戶使用智能音箱主要做什麼?

播放音樂或其它音頻內容是語音助手目前最成功的用例。

根據以上研究,70%到90%的智能音箱用戶表示他們已經用智能音箱在線聽過歌,而其中大約一半的用戶每天都會這樣操作。這些統計數據很有意義,它見證了我們在消費媒體方式上的重大改變。

事實上,流媒體音樂公司Spotify(聲田)發現,通過智能音箱收聽Spotify的人比Spotify平臺的用戶更有可能每天都收聽音樂。同時,這些用戶更傾向於在週末聽音樂且聽的多數為懷舊歌曲。

同樣的,傳統的廣播電臺也感受到了智能音箱的火爆。去年這個時候,NPR中僅4%的直播收聽時間是通過智能音箱來收聽的。現在,據NPR的個性化和策展部董事總經理Tamar Charney稱,目前這一比例已上升至19%。

重要的是,NPR發現,對於靠聽眾贊助的公共電臺來說,收聽率有所增加,但其它廣播平臺數據也沒有下降。“人們傾聽的時間越長,他們對收聽內容越感興趣,贊助的可能性就越大。”Charney說。(電臺會在節目中提醒聽眾,可以使用智能音箱來收聽NPR。)

“智能音箱‘單槍匹馬’將廣播又拉回了大眾視野。”Voicebot(一家專注於語音技術的公司)博客和播客的創始人Bret Kinsella表示,“語音技術的殺手級應用就是播放音樂。”

甚至連播客都在語音助手的應用下變得活躍起來。語音控制播客應用程序Scout FM的創始人Cara Meverden稱,如今人們在通過智能音箱收聽播客的時間通常是在手機用戶的兩倍。

對於廣告主導的播客來說,最引人注目的是,智能音箱聽眾比那些在電腦或手機上收聽的聽眾更願意讓廣告播完。

“人們不太可能讓Alexa跳過廣告。告訴Alexa快進30秒跳過廣告比讓廣告播完更麻煩。”Meverden說道,“智能音箱聽眾更加被動。”她補充道,“語音界面提供什麼,用戶就接受什麼。”

語音技術也帶動了智能家居設備的使用,如智能恆溫器、智能電燈、智能門鎖以及其它可以在任意地點進行操控的設備,這樣的方式正在逐漸成為主流。現在來自其他製造商生產的一萬多臺智能家居設備都搭載了Google Assistant,而搭載Alexa的設備更是超過兩萬臺。

語音助手承擔了大量的複雜性工作,因此人們不需要額外設置遙控燈或智能家居中心數據。某些情況下,只需插入設備,即可命令語音助手控制它。

谷歌產品管理和硬件總監Micah Collins談到:“過去,唯一能使用智能家居設備的人是安裝和設置它的人。但是現在通過語音界面來控制智能家居設備代表了其可用性的巨大變化。”

這直接導致了智能家居設備的銷量上升。據IDC數據顯示,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包括智能音箱、數字媒介適配器(DMA)、智能電燈、智能恆溫器、家庭監控和安全設備等,預計今年將增長27%,達到5.5億臺。

整個智能家居行業都感受到了這股浪潮的影響。

大多數Leviton的智能開關和插座都可以通過Alexa或Google Assistant進行控制。當被問及這有助於產品銷量的提升嗎?“當然了!”Leviton產品經理James Shurte說,“語音控制確實是更多大眾市場智能家居選擇的主要驅動力。”


語音交互革命如何獲勝?殺手級應用?還是構建生態?

智能音箱用戶將其放置家中哪個房間?(注:由於部分用戶擁有多臺設備,百分比總和超過100%)


語音助手幫助智能門鎖製造商August實現營收較去年翻了一番。“一旦人們購買了智能音箱,他們就想用它來做事,比如將它們連接到電燈或門鎖上。”August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Jason Johnson稱,“人們需要尋找可以購買的東西以利用他們購買回來的音箱。”

理想狀態下,你只需動動嘴,就可以控制聲音、房間的溫度或門鎖開關等。你還可以命令電視播放你喜歡的節目。這聽起來很酷。但在沒有語音技術的情況下,這些工作也只是通過走幾步路或點擊某個應用程序就可以輕鬆完成的事情。

雖然智能音箱在控制流媒體廣播和智能家居上的功能已經足夠了,但如果語音助手只能發展到這裡,那無疑是令人失望的。沒有了智能語音,似乎也不存在你無法做到的事情。

語音購物?別開玩笑了

企業還期待人們使用語音助手來輕鬆購物,但這一現象尚未發生。大多數調查顯示,只有大約20%的智能音箱用戶使用過他們的設備進行過購物。購物的數量也在逐月減半。

據The Information給零售商的一份更令人震驚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8月初,只有2%的Alexa用戶使用智能音箱進行過購物。無論數量是多少,至少目前這一數據還沒有達到零售商們的期望值。

事實上,根據Voicebot 5月份的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人仍然喜歡去實體店購物。甚至只有不到1%的美國用戶表示他們更願意用智能音箱購物。


語音交互革命如何獲勝?殺手級應用?還是構建生態?

美國用戶使用智能音箱購物的意願調查結果

也許是作為回應,亞馬遜一直試圖說服消費者品牌在其廣告和包裝上都增加Alexa購物提示。

毫無疑問,為了實現更好的購物功能,最新一代智能音箱都增加了屏幕。它顯示出了語音技術目前的侷限性,尤其是在商業方面。

“我認為要實現購物還為時過早,尤其是對於純語音產品而言。”谷歌的Collins說道,“購物更注重的是視覺和觸覺體驗。”

通過智能音箱,搜索產品時只能得到一兩個選項,而不是像在網上購物那樣,可以搜索出幾十頁的結果。

這種特性使得它們的購物選項也許更適合家庭日常消耗品,而不適用於服裝購物,因為家庭日常消耗品成本低,且消耗速度快,不像購買價格很高的產品那樣需要多方比價。

儘管如此,對於品牌商來說,智能音箱仍是巨大的潛在競爭市場。成為語音助手給出的衛生紙建議結果排名第一位的品牌,就意味著會成為消費者的衛生紙品牌首選。

各大巨頭髮力,搶佔語音購物市場

根據市場營銷機構Digitas的研究表示,通過語音助手購買商品的消費者中,約有85%的用戶表示他們會選擇購買推薦的第一個選項。

所以大品牌商正試圖獲得先發優勢。他們在打入市場之初就已經開始制定語音購物戰略。

“我們相信,語音對消費者產生的影響將會超過21世紀的谷歌搜索。”Campbell的數字營銷副總裁Matt Pritchard說道,“從現在開始兩至四年後,語音將成為搜索的首選方式。如果你還沒有轉換好你的代碼或準備好網站體驗,你會落伍的。”

那麼語音助手現在又是如何運作的呢?如果你讓亞馬遜的Alexa或Google Assistant購買洗髮水,它們會說出它們認為你想要的東西。Alexa通過使用多個標準來建議購買選項,其中包括以往的購買記錄、產品是否符合Prime免費配送要求,以及產品是否有“Amazon’s Choice(亞馬遜推薦)”(好評率高、價格合理、立即發貨)。

谷歌則是從Google Express商家那裡挑選與查詢最相關的商品。Google Assistant還會考慮用戶購買記錄和用戶偏好信息,以及物品的可用性和相似度等。

兩家公司都表示,沒有對特定零售商或他們自己的產品有所偏袒。

但是品牌商們很樂意為品牌知名度付費。目前,亞馬遜和谷歌正試圖通過讓搜索結果儘可能切合實際,從而與為數不多的新語音購買者之間建立信任。然而,無需想象就能預測到未來,亞馬遜或谷歌的商家可以花錢讓智能助手推薦他們的產品,從遍佈它們網站的贊助廣告就可窺探一二,而這也是產生更多廣告收入的一種方式。

在此之前,品牌商大多使用語音圍繞其產品進行營銷和宣傳活動。通常包括更新搜索關鍵詞,以反映人們實際交談的方式、提供更多的網絡內容、加強品牌常見問題解答,以便它們準確回答顧客可能會提出的問題等。

最好的例子是當品牌商能夠提供與其產品相關的實用功能時,該實用功能通常以技能或動作指導的形式出現,基本上是語音助手的移動應用程序版本。

例如,汰漬(Tide)開發了一款流行的語音技能App,指導用戶如何清除不同面料上的各種汙漬。

Campbell則會根據您家中的食物提供每餐食譜建議。Campbell的Pritchard說:“我們希望能更靠近消費者,以便更好地瞭解和理解他們。”

Patron Spirits公司會建議用戶嘗試新的雞尾酒並指導你在家準備餐宴。

由於這些品牌商希望儘可能地傳播他們的信息,他們不僅僅侷限於某個單一的語音助手,而是為所有智能設備創造技能和體驗。

“亞馬遜更傾向於購買功能,而谷歌更多的是用於瀏覽或教育領域。”Patron數字營銷副總裁Adrian Parker說道,“這兩者都是我們的戰略。”

與主要語音播放器互補或競爭的公司也同樣保持開放的心態。

Spotify(聲田)、Sonos(搜諾思)和Qualcomm(高通)都與多家智能音箱和語音助手廠商合作,並對他們合作的平臺保持中立,以便能夠接觸到大多數客戶。

Qualcomm,可為其它品牌的智能設備提供軟件和處理能力,其高級副總裁兼連接和網絡部總經理Rahul Patel表示:“我們擁有統一、開放的平臺,可有效擴展到所有語音控制生態系統。”該公司最近發佈了一款音頻芯片,專門用於數字助理與耳機的交互。“我們不偏袒任何一方,我們支持每家廠商。”

Sonos以其與Alexa和Google Assistant合作的高端智能音箱而聞名,該公司也在各家智能音箱廠商中間選擇中立。

軟件副總裁Antoine Leblond表示:“Sonos的設計應該是開放的,可以與你想使用的任何語音助手一起工作,而不是將人們困在有圍牆的花園中。”

語音革命獲勝之路

在語音革命中號稱贏家還為時過早,但各公司肯定會堅持自己的主張。

Siri在語音助手領域領先了好幾年,目前已在5億臺設備上使用,包括iPhone、MacBook Pro和Apple Watch等。然而,蘋果的語音助手一直被各種問題困擾著,這些問題導致蘋果在很大程度上浪費了這一領先優勢。

由於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無處不在,Google Assistant也聲稱它擁有5億臺設備。

亞馬遜目前是智能音箱市場的領導者,但因為沒有自有品牌手機而受到束縛。該公司也正通過在各種設備上植入Alexa來彌補這一不足,以期壟斷智能家居和汽車市場。重要的是,它最近推出了一款低價版Alexa芯片,可以讓普通設備變得智能,從而構建自己的龐大生態系統。


語音交互革命如何獲勝?殺手級應用?還是構建生態?

全球智能音箱市場按廠商細分


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亞馬遜佔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的41%,緊隨其後的是谷歌,佔28%。根據Voicebot調查,截至9月,亞馬遜佔美國已安裝智能音箱的65%。


語音交互革命如何獲勝?殺手級應用?還是構建生態?

美國智能音箱市場按廠商細分

然而,市場份額並不能代表一切。

未來可能會有一些智能助手,具體取決於你所在的領域和你想做的事情。Juniper估計,到2022年,智能手機用戶將平均使用三個語音助手平臺。

IDC高級研究分析師Adam Wright表示:“現在,還沒有哪個智能助手平臺能夠提供消費者所期望的所有服務和設備。”

對於亞馬遜、谷歌、微軟和Facebook來說,最重要的是讓用戶參與到他們的生態系統中。Wright說:“他們很樂意為使用他們服務的新客戶放棄硬件收益。”

就亞馬遜而言,這意味著讓人們通過Prime購買更多商品,並且還會訂閱亞馬遜音樂(Amazon Music)。對谷歌來說,它鼓勵人們與搜索引擎以及其它產品(如Gmail、YouTube和谷歌地圖等)進行互動,所有這些產品都將為它帶來鉅額的廣告收入。微軟的Cortana(也與Alexa合作)則希望人們能夠使用其Office軟件。事實上,微軟正大力挖掘並開發企業領域,最近新發布的平臺,可以讓企業通過Cortana(微軟小娜)建立自己的工作場所技能,即通過使用Cortana執行公司特定的任務。

除了尋找蘋果音樂(Apple Music)用戶之外,蘋果還在研發硬件播放器。與其他公司不同,蘋果這麼做使第三方為提供蘋果硬件變得更加困難。直到最近,外包設備製造商不得不在他們的產品中採用Apple芯片,而這卻大大提高了材料成本。蘋果公司收取專利使用費,批准合作伙伴的設備。儘管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但這種環境使蘋果公司能夠保證其少數的設備質量更高,將來也可能會出現硬件銷售模式。

現在的語音助手已經很擅長回答一次性問題了,如“北達科他州的首府是哪裡?”或者,“騎士隊今晚的比賽時間是幾點?”等。但是它們遵循談話思路或弄清楚人們講的代詞具體所指的能力有限。儘管智能語音技術越來越好,但目前語音助手還是最多隻能進行三到四次的來回互動,無法進行完整流暢的對話。

對於消費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語音技術有效,而不管語音助手的名字叫什麼。


語音交互革命如何獲勝?殺手級應用?還是構建生態?

各大品牌語音助手回答800個問題的準確性統計(2017年缺少Alexa數據)

但是,假設這些語音設備有一天達到了彼此相似的精確度,那麼這些設備和智能助手的用戶可能會轉向其它偏好。

喜歡在亞馬遜購物的人可能會選擇Alexa,而沃爾瑪(Walmart)和塔吉特(Target)購物者可能更喜歡Google Assistant。那些想要多種智能家居設備選擇的人會傾向於谷歌和亞馬遜。那些喜歡蘋果及其高端產品的人最終會選擇Siri。

語音技術的未來

幸運的是,對於語音愛好者來說,語音技術的發展還處於早期階段。

智能音箱在慢慢地“訓練”人們,讓人們習慣於與它們進行交談。然而,未來語音可能根本不會出現在音箱上,而是搭載在其它設備上。目前主要的智能音箱製造商都給他們的智能設備添加了屏幕。三星更是機智地將語音助手Bixby配置在電視中,這在未來將有可能成為智能助手的首選中心。

人機交互的關鍵要素是語音助手,無論它安裝在什麼設備中。智能助手將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外面。

有些人認為未來商店和其它公共場所都會配備語音助理,它們能夠識別你,並根據你的個人需求調整它們的響應。然而目前,語音助手仍處在努力弄清楚你在說什麼的階段。

我們最終將如何處理語音技術過量還有待觀察,同時語音交互的生態系統也亟待完善。

想想上世紀80年代的鼠標。一開始這種與計算機交互的新方式也遭到了嘲笑,但這種交互理念並沒有錯,只不過受到當時的技術水平所限制。起初,鼠標的精度很差,軟件設計者也還沒有弄清楚該如何巧妙利用這項新技術。快進40年到現在,我們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鼠標或觸摸板該如何設計出軟件和視頻遊戲。

語音技術其實比鼠標直觀得多,但目前我們仍在努力尋找讓語音發揮作用的方法。

“當談到新興技術時,人們總是習慣於將舊觀念套用在新技術上,例如電視上的第一批廣告基本上是廣播廣告,需要大聲朗讀。”專門從事研究語音業務的Digital Rain Agency的首席創意官Will Hal談到了關於語音廣告的早期嘗試。“現在,電視廣告演變成了多感官並用的展示方式,如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播放的音樂震耳欲聾的畫面,正是利用視覺和聽覺相結合的方式,而語音技術也是同樣的道理。”

除非有一天我們能找到一種只有藉助語音才能完成的用例或者發明,否則語音技術只不過是把在線內容換了一種方式呈現而已。


推薦培訓:

2018年12月13日至12月15日,麥姆斯諮詢主辦的《聲學MEMS和傳感器培訓課程》將在蘇州舉行,培訓內容包含:(1)聲學/壓電MEMS設計工具Tanner軟件及應用;(2)聲學MEMS和傳感器有限元設計軟件COMSOL Multiphysics及其應用;(3)電容式MEMS麥克風設計;(4)電容式MEMS麥克風製造工藝,及參觀學習MEMS製造產線;(5)MEMS麥克風封裝和測試;(6)MEMS麥克風ASIC技術;(7)壓電MEMS水聽器(水下麥克風)設計、製造及封測;(8)MEMS麥克風專利分析,及典型訴訟案例。

詳情及報名請聯繫:

麥姆斯諮詢 彭琳

E-mail:PengLin#MEMSConsulting.com(#換成@)

延伸閱讀:

《智能音箱市場-2018版》

《天貓精靈X1》拆解分析報告

《蘋果iPhone X中的MEMS麥克風》

《iPhone 7 Plus中的樓氏MEMS麥克風:專利到產品的全解析》

《聲學MEMS和音頻解決方案-2017版》


培訓鏈接:http://www.mems.me/mems/conference_201810/7194.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