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是個怎樣的國家?

戀戀女生


埃塞俄比亞,全名: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埃塞”在古希臘語意指“被太陽曬黑的地方”,首都是亞的斯亞貝巴,人口1.05億,國土面積111萬平方公里,是一個位於非洲東北的國家。非洲大陸有54個成員國,埃塞俄比亞是其成員之一,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國,埃塞俄比亞成是內陸國,沒有出海口。 非盟總部就設在其首都,埃塞俄比亞是非洲聯盟成員國,也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

地裡位置及特徵:埃塞俄比亞位於非洲東部,內陸國。東與吉布提、索馬里毗鄰,西同蘇丹、南蘇丹交界,南與肯尼亞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亞。非洲本身就是高原大陸,埃塞俄比亞高原,又叫阿比西尼亞高原,高原佔全國面積的2/3,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 埃塞俄比亞具有3000年文明史,不多見奧。“東非大裂谷”橫穿埃塞俄比亞全境,南北走向。有狹長的平原,窪地,國家邊界多為沙漠地帶。國家最高峰——西門山脈的達善峰海拔4623米。e

行政區域劃分:全國分為包括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市和商業城市迪雷達瓦在內的2個自治行政區,以及9個民族州。國土面積不到111萬平方公里,2018年人口總數為1.05億。存在不是原始部落和種族。全國約有80多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奧羅莫族,佔全國總人口的40%多。聯邦制國家,總統為國家元首。官方語言為阿姆哈拉語,英語通用。

氣候條件及水資源:非洲大陸被赤道橫穿,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地處熱帶。埃塞俄比亞屬於熱帶草原和亞熱帶雨林氣候。每年2月到9月為雨季,10月至次年1月為旱季。內河流湖泊較多,青尼羅河發源於此,青尼羅河是世界上最長河流——尼羅河的另一個發源地,還有謝貝利河、朱巴河、阿特巴拉河、索巴特河等。塔納湖是埃塞俄比亞最大的湖泊,水資源豐富,號稱“東非水塔”,但利用率不足5%。

其他方面:埃塞俄比亞以農業為主,工業極其脆弱。咖啡原產地,還種植甘蔗、茶葉、香料等。自然資源有黃金、鉑、銅、鐵、煤、鉀鹽、磷酸鹽、石油和天然氣等,儲量豐富。工業方面,不是外商在埃塞俄比亞投資建廠,主要是看中廉價的勞動力,成本較低 而且以輕工業為主。以服裝,紡織業為主。在經濟的帶動下,埃塞俄比亞經濟增長率為百分之七八,速度驚人。旅遊業方面:埃塞俄比亞氣候宜人,旅遊資源豐富,像拉利貝拉岩石教堂、阿克蘇姆考古遺址、阿瓦什谷底、蒂亞等著名旅遊景區,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中國成為第三大旅遊客源國。軍事方面:埃塞俄比亞國內並不太平,經常進入緊急狀態,弄的人心惶惶。

千言萬語,希望“非洲兄弟”,發展的越來越好,國泰民安,能有一個更好的明天。






這麼近那麼遠F4


我在埃塞俄比亞呆過半年,走馬觀花地在埃塞俄比亞到處走走,看過,雖沒有做太細緻的研究,但總體還是對其有些瞭解。

1.埃塞俄比亞是東部非洲內陸大國,人口超過一億,有非洲屋脊之稱,平均海拔2800米左右,氣候溫暖。

2.埃塞俄比亞是非洲國家中唯一沒有被西方征服統治過的國家,是非洲大陸國家中的驕傲與榜樣。埃塞俄比亞人民一直是頑強,樂觀,積極,獨立自主,自立更生為榮。

3.埃塞俄比亞同中國關係不錯,早在上個世紀就建立了外交關係。

4.埃塞俄比亞是一個農業大國,總體還很落後,工業及基礎設施等均不發達。

5.埃塞俄比亞自然環境優美,植被覆蓋率高,物種豐富,自然國家公園大大小小分佈全國,著名的東非大裂谷穿過埃塞俄比亞。

6.埃塞俄比亞出美女,美女很多。埃塞男女長相都較耐看,其皮膚並非同其它非洲人如剛果,盧旺達,尼日爾等國人那麼黝黑,總體呈淺黑色,很精緻的色彩。

7.中國公司在埃塞俄比亞開展業務的範圍很廣,涉及水力發電,風力發電,城市軌道交通,高速公路,鐵路,工業園等,對推動埃塞俄比亞整個國家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從吉布提港至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全長950公里,是中國交建幫助建造的時速80公里╱小時的鐵路樞紐,對埃塞俄比亞進出口國際貿易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彭斯斯


小編在非洲工作多年,埃塞就是其中一站。小編不想去說埃塞是非洲的中國,經濟有多發達什麼的,就說說做工程中遇到的那些噁心人的事。說實話我對埃塞印象一點都不好。

埃塞的天是真藍,【拍攝與莫克雷】

1 埃塞施工太難了

埃塞勞動法規定,僱傭超過45天都是正式員工,單位要交齊所有的東西。對解僱各方面都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黑人犯了錯你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中國人只要出了點事,那就比天還大。所以大部分的企業都非常慎重,大部分的員工都是在第40天的時候就換掉,每到40天就要換一批工人。趕進度的時候真是乾著急,缺少骨幹。不是不想花錢,真是沒有盡頭的,有辦法誰不想要老員工呢

施工中自己也要找到一點美好【拍攝與埃塞的工地】

2.警察太可惡

只要看到中國人的車子都要攔下來,各種盤查。有錯沒錯,罰款是逃不了的。我被偷了好多次,工地上的洗衣機,我的電腦都被偷走了。然後報警了,警察就開始各種盤問你,最終的答案是你們中國人自己拿出去賣的,誣賴到人家頭上。還要你出錢支付人家的出警費,完全包庇根本不理會你。

工地上的黑人特別好偷輪胎,那自卸車輪胎卸的是五花八門的,熟練到你不敢想。曾經自卸車開到橋下邊,幾個石頭墊著把輪胎卸走了。裝載機司機趁著中午中國人吃飯,把裝載機開出營地,被發現跑了老遠追回來。輕卡司機只要中國人不跟著,立馬就消失,再也找不回來。在首都亞迪斯因而還成立了一個黑市,基本中國人丟的東西都能在那裡找到,只要願意花錢基本都能贖回來,就是這麼無奈,你有什麼辦法呢?

【拍攝於中交建莫克雷工業園項目】

3.中國人太多,來的太早,市場都被玩壞了

人多了,事就多了。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很多國人來到海外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埃塞現在的反華勢力很厲害,國人真的要反思反思了,究竟是怎麼回事。

4. 電話費太貴了

埃塞是我經歷的地方,電話費最貴的一個地方。電信公司是國營的,全是壟斷,資費高的嚇人。高考竟然還要全國屏蔽手機信號,曾經經歷了沒有信號的一週,終生難忘。


聽我說了埃塞的故事,是不是和想的不一樣。市場多麼多麼大,經濟經濟多麼成功,還有輕軌,還有中國人發了多大財。這些都是真的,但是在埃塞工作真是夠讓人窩心的。


走進東非


埃塞俄比亞是我非洲最喜歡的國家,當然也和我在這裡呆了兩年有關,現在就自己的經歷以及觀點來說一下。

1.這個國家整體治安良好,雖然這兩年國家總理更換,進入緊急狀態,但是整體治安還是不錯,之前我在埃塞,凌晨1點走在大路上都沒有問題,當然小道我也是不敢走。

2.民族自豪感 很重。我覺得埃塞自豪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古人類化石lucy,被認為是人類最完整的祖先之一,其次就是從來在非洲從來沒有被殖民過,學過歷史的應該都知道埃塞和意大利的戰爭吧。當然,非盟總部也在埃塞,這個也應該是值得驕傲的事情吧。

3.最近幾年國家領導人重視經濟發展,積極發展基礎設施,在首都修建了輕軌,修建了到吉布提的鐵路,各地公路的大改造,以及積極引進外資。

只想說,去過你才知道這個國家有多美好。


愛吃酸水果


“埃塞俄比亞的基礎設施落後,就像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中國!”

這是一個江蘇的朋友回來和我說的,她是無錫一家毛紡企業的員工,2016年被派到埃塞俄比亞。2017年回家探親時她和我電話聊起了那邊的生活。

一、享有“東非水塔”的美譽。

埃塞俄比亞位於非洲大陸東部,在非洲也算是一個大國,據說有著三千多年的文明歷史,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被譽為“新花之城”。埃塞主要國土處於東非高原,全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左右。非常大陸給人的印象就是乾旱缺水,但是埃塞俄比亞卻降水豐富,被譽為東非水塔。

二、GDP增速就要超過我國。

埃塞爾比亞政局穩定,注重經濟建設。雖然近年來非洲各國經濟普遍低迷,聯合國發佈的《世界經濟形勢展望》預測埃塞俄比亞2018年的GDP增長速度可達7.4%,發展勢不可擋,很有可能要超過我國。

三、有很多中國人建的工業園區。

近年來,隨著“新絲路”倡議的實施,埃塞由中資公司建設、運營的工業園在埃塞全國也已達十餘個,很多中國企業到那裡投資。我朋友說她知道的江蘇的陽光集團、華芳集團、聯發集團等紡織企業在那邊投資辦廠。這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過去當然是因為那裡極地的工資水平。據說工人工資不到我們的十分之一。

不過,我朋友還是一心想回江蘇,她說東非大裂谷、拉利貝拉教堂都去看過了,留在那裡沒啥意思,再說兒子過幾年大學畢業,她還要在家催促兒子早點找到對象呢,總不能給兒子物色個黑姑娘吧?


收藏曆史吧


你來親自感受下埃塞你就知道了~骨子裡的愚昧和傲慢。

我問司機說,路怎麼這麼堵,司機和我說因為他們國家車多!在首都出城的方向上,路兩邊是雙車道,路中間是巨大無比的綠化帶,綠化帶足有6個車道寬,兩邊的車堵的水洩不通。馬和驢在中間綠化帶裡啃草~~~司機充滿鬥志的和我說,他們留著綠化帶將來建鐵路用~~~我說為啥不拆了直接加寬道路?司機說不漂亮。。。。現在綠化帶終於開始拆了,道路開始加寬……… 隨處可見的巨大轉盤,一個接一個,到了轉盤必堵。現在也開始拆轉盤了,直接弄個十字路口不就行了。 現在的埃塞,還不會走就想直接飛~~

出差時臨時僱傭的司機,前面碰到了一輛噴黑煙的車,司機一臉嫌棄的對我說,你看中國產的破車質量這麼差,日本車就好。我直接反駁他,美國和日本車可能打100分,中國產的車打50分,但是埃塞產的車是0分,因為壓根埃塞造不出來,連個輪胎都要進口。他終於無力反駁我,一路閉嘴。

埃塞呆久了,我的三觀被不斷地重塑。他們說5分鐘,那就得半小時來。說馬上到,可能就是還沒出門或者又去教堂了又或者去咖啡館消遣去了。僱傭個勞力,談好價錢,中午沒到就開始要錢,說不發工資沒錢吃飯!!!真的就是日光,還是半日光。

中國政府也不要給這麼多援助,就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埃塞出口了點咖啡黃金,好不容易掙了點外匯,也都幹了形象工程。修個幾萬人的體育館,弄個拉不了幾個人的輕軌。我去過一個埃塞省會,一共就幾萬人,修了一個巨大無比可以坐幾萬人的體育館,專門看踢足球~~~~每年埃塞有多少人吃不飽飯需要國際援助才行,整這些玩意用個屁用。首都遍地蓋高樓,進去一看,全是假大空。

目前埃塞外匯儲備嚴重不足,液化氣供應全國斷貨,沒錢進口了。還有成片的工業園也是個笑話,埃塞要求必須信用證付款,所有進口必須批信用證,很多中資企業在銀行排一年也只能批下個1萬美金,一個朋友企業,無法採購原材料已經停產半年多了。

所以別再說埃塞是小中國了,埃塞還差的遠。目前的速度,再發展個幾百年也夠嗆。

還有目前大多數埃塞群眾還是認為,美國第一,中國第二,埃塞排第三。在08年北京運動會之前,他們認為他們是世界第二的………

我已無力吐槽,表面上風光的埃塞,實際就是泡沫,馬上就破了。

—— 在埃塞呆了幾年的有痣青年


二十一三體


這些年來,中國經濟取得的成就讓亞洲不少國家格外“眼饞”,包括印度、越南、菲律賓等國家都自詡為“下一個中國”,試圖複製中國的經濟奇蹟,印度甚至大言不慚地表示要超越中國。但是,只有埃塞俄比亞是世界上“最像中國的國家”,這個國家幾乎照搬了中國的發展模式。

埃塞俄比亞成了“非洲工廠”,工資比越南、中國低10倍!

近日,日經中文網報道稱,日本零售巨頭旗下的優衣庫為了降低成本,將在埃塞俄比亞設立非洲首個生產基地。在過去,中國承接了優衣庫的重要生產基地(在中國的代工廠約有80多家)。

事實上,這個國家最大的優勢就是大量廉價的勞動力,甚至有藉此成為“非洲工廠”的趨勢。

埃塞俄比亞全國的人口超過1億,是非洲人口第二多的國家,但超高的生育率導致這個國家一半的人口都在18歲以下;因此在這裡招工非常容易,只要貼張小紙條,第二天就有兩三千人來競聘。

而且埃塞俄比亞人均收入極低,工人平均月工資僅為50美元(越南的工人平均月工資為150-170美元,中國則為400-500美元),並且這個國家還沒有最低工資制度,成為了全球勞動力最便宜的地方。

這國把中國當作老師,像極了30年前的中國?

過去,中國通過大量廉價的勞動力成為了“世界工廠”,如今的埃塞俄比亞已經把中國當作了“老師”。這個國家的中學課本里有這麼一課:“中國在近代也貧窮落後,但近幾十年通過勤奮創造了經濟奇蹟,既然中國能由窮變富,那麼我們也可以。”

為此,埃塞俄比亞展開了一場長達10多年的“全民學習中國”風潮,甚至該國的總統19歲就來中國留學(是北大的博士),能將一口流利的“京腔”,談起中國的歷史文化來也頭頭是道。

埃塞俄比亞也制訂了類似中國的“五年計劃”,並確定了近期和中長期目標——人均GDP在2030年達到菲律賓的水平;該國還實行了10年義務教育,包括小學8年、初中2年;這個國家從新聞到音樂節目,全國都在講“發展、發展、發展”,MTV裡面到處是高速公路、水電大壩的鏡頭......

中國援助非洲的終極目標,美國、印度差遠了?

除了作為學習的榜樣,中國還在埃塞俄比亞投資了數百億美元,並援建了大量的基礎設施。據統計,該國90%以上的公路、全國的通信網絡、第一個風電場及幾個重要的水電站等,都是中國企業承建或參與建設的。

去年10月,由中國出資42億美元建設的“亞吉鐵路”正式通車,這條鐵路全場750公里,連通了該國首都和亞丁灣的吉布提(中國的海外軍事基地),實現了埃塞俄比亞人的百年“國鐵夢”。

事實上,不只是日本的優衣庫,美國等西方國家,甚至印度、土耳其和韓國也看好埃塞俄比亞,每年對埃經濟援助在10億美元左右,但他們收穫的可能遠遠不如中國。

對中國的國家戰略而言,一個一億人口的非洲大國如果崛起,能夠讓更多國家追隨中國的發展理念,價值觀的輸出才是對外輸出的最高層次。


金十數據


埃塞俄比亞是一個有著3000年文明史的古國,在歷史上曾建立強大的阿克蘇姆王國和埃塞俄比亞帝國,近代也曾頑強抵禦西方殖民勢力的入侵,成為非洲少數幾個未完全變成殖民地的國家。現在埃塞俄比亞有著1.02億人口,11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豐富的資源,如果稍加開發,成為非洲最發達的地區應該不是問題,然而埃塞俄比亞卻是目前非洲最為貧窮落後的地區,為什麼會是這樣呢?銘蘇先生今天就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這其中的原因: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埃塞俄比亞的基本情況。

第一、地緣環境因素。

從地緣環境來看,埃塞俄比亞以山地和高原地形為主,埃塞俄比亞高原佔據中西部地區,約佔全國面積的三分之二;東非大裂谷從東北向西南方向縱貫全境,紅海沿岸分佈著狹長的帶狀平原,北部、南部、東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區約佔全國面積的四分之一。

總體來看,雖然埃塞俄比亞地處熱帶地區,但是由於海拔較高,氣溫適宜,反而沙漠所佔的比重不大,大部分地區適合從事開發活動。但是由於地形由中西部高原、紅海沿岸平原、東南部沙漠等構成,形成獨立的幾個板塊,容易導致分裂傾向。

埃塞俄比亞地處非洲東北角,背靠非洲大陸,扼守紅海出海口,地理區位優勢明顯。在歷史上,埃塞俄比亞曾經依靠這一有利的區位優勢,發展海洋貿易,建立了強大的埃塞俄比亞王國(又稱阿克蘇姆王國),並且將自己的勢力範圍延伸到紅海兩岸,並且直接介入阿拉伯半島事務。在近代,由於埃塞俄比亞的重要戰略地位,也曾遭到葡萄牙、奧斯曼土耳其、英國、意大利等國的入侵。1993年厄立特里亞的獨立,使埃塞俄比亞喪失了紅海沿岸的出海口,由於亞吉鐵路的修建,現在主要藉助於吉布提港口出海。

第二、龐大的人口數量。

埃塞俄比亞擁有1.02億人口,是非洲人口大國,僅次於尼日利亞,龐大的人口數量可以為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和市場需求。其中居民信奉埃塞俄比亞東正教的佔45%,信奉伊斯蘭教的佔45%,信奉新教的佔5%,其餘信奉原始宗教。宗教信仰的多樣性可能與歷史上埃塞俄比亞與西亞和歐洲的廣泛交流聯繫有很大的關係。

第三、豐富的資源。

埃塞俄比亞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水資源。目前已探明的主要礦產資源有黃金、鉑、鈮鉭、鎳、鐵、銅、鉛鋅、煤、純鹼、鉀鹽、大理石和天然氣等。水資源豐富,境內河流及湖泊眾多,素有“東非水塔”之稱,是青尼羅河的主要發源地。

埃塞俄比亞既有適合大規模開發的土地,優越的區位條件,龐大的人口數量,豐富的資源,為何現在還窮得一塌糊塗?這也難以讓人理解,不過銘蘇先生認為,埃塞俄比亞之所有落後,主要是由以下5點原因造成的:

第一、埃塞俄比亞政變頻繁,政局不穩。

埃塞俄比亞雖然建國有上百年的歷史,但是自從二戰後經歷了多次政局變動,經歷了塞拉西皇帝統治時期、軍政府統治時期、門格斯圖獨裁時期、過渡政府時期,政局的動盪不利於經濟的發展,直到1995年埃塞爾比亞實行聯邦制和議會內閣制以後,政局才得以穩定。

第二、同周邊國家有領土爭端,衝突不斷。

埃塞俄比亞歷史上與鄰國長期存在領土爭端,比如與北部的厄立特里亞,兩國1998年因邊界衝突爆發戰爭,直到現在兩國的爭端還未最終解決;與東部的索馬里,1964年和1977年,兩國曾因領土爭端兩度交戰,直到2009年埃塞俄比亞軍隊才撤離索馬里。同鄰國的領土爭端和衝突,不但耗費國家財力,同時也影響經濟的發展。

第三、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

埃塞俄比亞經濟以農牧業為主,是全球重要的咖啡出口國,牲畜存欄總數居非洲之首,農牧業產值佔GDP的50%以上,吸納了85%的人口就業。但是工業基礎相當薄弱,工業門類不齊全,結構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進口,工業產值佔GDP的比重不到10%。不過埃塞俄比亞為了發展工業制定了五年經濟發展計劃,放寬了外資准入門檻,出臺稅收優惠政策以吸引外來資本。

第四、基礎設施落後。

埃塞俄比亞國內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只有一條由中國公司負責修建的亞吉鐵路連接埃首都至吉布提,也是埃出海的唯一通道;國內90%以上的運量依靠公路運輸;電力供應還有剩餘;為了經濟發展,其他基礎設施需要不斷投資才能得到改善。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也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第五、教育落後,缺乏高素質人才。

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低,國家財力有限,對教育的投資也比較少,導致目前整個國家教育水平不高。雖然埃塞俄比亞擁有上億的人口,但是發展工業所需的高素質技術工人卻非常缺乏,人才的短缺將是阻礙經濟高速發展的重要障礙。

綜上,經濟的發展需要穩定的政局,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政策,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高素質的人才支撐。埃塞俄比亞最近幾年雖然經濟高速發展,但是由於基礎薄弱,要想成為發達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銘蘇先生


在古希臘語中,“埃塞俄比亞”表示“被太陽曬黑的人民所居住的土地”。它的另一個名字“阿比西尼亞”源自阿拉伯語,意思是“混種人”。1941年,“埃塞俄比亞”這一名稱才被正式啟用。

從地理上看,埃塞俄比亞是非洲東北部內陸國家,面積110多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024億(2016年)。在埃塞俄比亞高原佔全國面積的三分之二,整個國家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


1889年,國王孟尼利克二世稱帝,統一全國。1890年,意大利入侵埃塞,被擊退。埃塞俄比亞成為非洲唯一保持獨立的國家。1928年,海爾·塞拉西即位。30年代,意大利法西斯加緊了對埃塞的進攻,最終埃塞淪為意大利的保護國。1941年,盟軍擊退意大利,塞拉西得以復位。1974年,塞拉西帝制被推翻,埃塞進入軍政府時期。1987年9月,門格斯圖宣佈結束軍事統治,成立埃塞俄比亞人民民主共和國。

埃塞俄比亞經濟並不發達,但其政治影響力不可小覷,非盟總部即位於亞的斯亞貝巴,埃塞俄比亞喜歡在多個國際場合表明自己的立場。埃塞亦是當年參加朝鮮戰爭的“聯合國軍”成員之一,2018年1月在溫哥華召開的朝核問題外長峰會,八杆子打不著的埃塞亦受邀參加,在國際著實露了一把臉。

近年來,埃塞俄比亞發展迅猛,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人口紅利爆發,歐美日投資大量湧入

埃塞18歲以下人口比例很高,近年來,埃塞政府注意招商引資,給予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加之低廉的勞動力價格,吸引了大量西方資本的進入。“埃塞俄比亞製造”紡織品、皮革製品甚至電子產品,開始出現在國際市場上。比起整天高喊“印度製造”的莫迪政府,埃塞算是“悶聲大發財”,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已捷足先登。

旅遊業發展迅速,埃塞俄比亞航空贏得口碑

埃塞俄比亞獨特的自然風貌擁有十分優質的旅遊資源,埃塞亦有東非“美女之國”的稱號,盛產美女,看看埃航的空姐就知道了。



埃塞俄比亞距歐、亞的距離都比較近,未來亞的斯亞貝巴有可能成為與多哈、迪拜同等地位的中轉基地。

近年來,埃塞政府投入巨資購進波音787、空客A350等先進機型,旨在打造一支高質量的機隊,而埃航的服務品質也有所提升,越來越多的旅客選擇亞的斯亞貝巴作為進入非洲的門戶。


綜上,埃塞俄比亞已經擁有了作為新興經濟體的一些重要特徵,未來上升空間較大,沒準就是下一個“金磚國家”。


史圖行者


我是一個喜歡四處旅行的人,也去埃塞俄比亞轉過20多天,從旅行者的角度而言埃塞俄比亞絕對是實力看點大於她的名氣的,非洲國家的話語權太弱了,僅有埃及因為金字塔,肯尼亞因為野生動物揚名世界,個人認為埃塞是世界級旅行目的地,尤其是你真的熱愛旅行的話。

埃塞俄比亞擁有

壯觀的地獄之門爾塔.阿雷火山

人類生存極限的達納基爾凹地以及在當地頑強生活的阿法爾人

堪稱人類活歷史的原始古老卻運行至今的人工挖鹽以及長途的駱駝商隊運輸

極為古老的傳統的埃塞俄比亞科普特正教的宗教文化

堪稱人類奇蹟的拉麗貝拉地下岩石教堂

古老強大的阿克蘇姆王朝歷史文化遺蹟

地球上僅存的大規模多樣性原始部落聚集區奧莫山谷

咖啡的起源地並至今保存著非常地道的咖啡文化

世界上唯一黑色猶太人~貝塔猶太人的故鄉

埃塞俄比亞人種和語言也是獨特和獨一無二的

這是一個旅行者必須去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