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德國剩餘的軍事裝備到哪裡去了?

Nelson5193


二戰結束的時候,實際上德國軍隊差不多還有百萬人,這些人的武器被收繳後,再加上德軍倉庫裡的庫存,剩餘的德制武器還是有很多的。我們來看看這些武器的去向。

中國

中國的有些德式裝備,比如M35鋼盔不是剩餘物資,是20世紀30年代從德國購買的。

但是還是得到了一些:

比如解放軍得到了少量Stg-44(MP-44)突擊步槍,一般認為是從南斯拉夫弄來的,用作研究和試驗,目前在軍博展覽。

還有照片表明,國軍在“轉進”臺灣之後,美國把一些繳獲的MG-42機槍給了他們,還派了顧問去教他們如何使用。

越南

二戰後,越南與原來的殖民老爺法國之間爆發了抗法救國戰爭,可能是蘇聯援助了一批德國製造的輕武器,比如MG-34機槍和MP-40衝鋒槍。

法國

法國在二戰中亡國。諾曼底登陸之後,盟軍趕跑了德軍,法國光復。法國在二戰剛結束那會極其缺乏武器,在全國範圍了內蒐集了繳獲的黑豹坦克,再加上德軍丟棄的,總共有100多輛,撥給法軍第503坦克團裝備使用。

另外,法國獲得了64架Fw-190戰鬥機,改稱Nc900戰鬥機,只不過因為缺乏配件,很快就不用了。

Nc900戰鬥機

東德

德國二戰末期匆匆投入了尚在試驗中的BⅡ型鋼盔,被東德人民軍繼承,正式型號是M56式鋼盔。當然這種鋼盔只是納粹研製,生產了很少的一批,大部分是東德生產的。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這個桀驁不馴的歐洲小國在德軍佔領期間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幾乎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軍隊光復國土的。他們繳獲了大批德軍武器,在二戰結束後依然在使用。

比如Stg-44(MP-44)突擊步槍、88毫米高射炮、一號坦克、二號坦克、容克-52運輸機、M35/42鋼盔、三號突擊炮等等。在南歐國家裡也是一道奇異的風景。

捷克

捷克在二戰之前和二戰時都有很強的工業生產能力。二戰後,他們利用二戰時遺留的原材料零件,繼續組裝了一些德國武器。

比如Bf-109(Me-109)戰鬥機,轉手賣給以色列

再比如Jagdpanzer 38(t)“追獵者”坦克殲擊車,轉手賣給了瑞士

至於Sdkfz.251 裝甲車,捷克保留了這種裝備,連整條生產線也保留了,還進行了繼續改進,發動機改成了柴油發動機,頂部安裝了裝甲,改稱OT-810。

捷克這麼做的原因可能是,蘇聯還有一些歐洲國家拍攝二戰電影需要道具裝甲車,很多OT-810塗上鐵十字在電影裡扮演Sdkfz.251 裝甲車。

敘利亞

敘利亞為了和以色列打仗,也購買了不少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比如德制的三號突擊炮、四號坦克、四號坦克殲擊車還有野蜂自行火炮。據說二戰後最大規模的德械裝甲部隊就是敘利亞軍隊。

芬蘭

芬蘭這個北歐小國在戰後初期依然在使用從德國獲得的德式武器,比如三號突擊炮。武器部分是德國援助,部分源於二戰末期,德軍丟棄在芬蘭的武器。

注意車體前方不是納粹標誌,而是芬蘭自己的標識。

美蘇

美國和蘇聯把德國上繳的武器,再加上戰場繳獲,挑選了一些感興趣的拿去研究。

非洲

很多軍火商向戰亂不休的非洲出售了一些德國武器,從照片中可以看到MP-44,MP-40之類的。

再說幾個國家,他們的德國武器是二戰前或者二戰時購買的,不能算剩餘物資。

比如瑞士,瑞士空軍的Bf-109是戰前買的,應該不算。

西班牙的一號坦克、四號坦克、三號突擊炮、Bf-109戰鬥機、容克-52轟炸機、He-111轟炸機是二戰結束前買的。有趣的是,這些德國飛機參加了空戰史詩大片《不列顛之戰》的拍攝。

如果您覺得

近衛步兵師 創作的軍事內容精彩,請關注。


近衛步兵師


首先就是德國坦克,二戰結束後許多黑豹坦克被不同的國家繳獲並用於各種目的。其中法國戰後的黑豹坦克的數量最多,達到了50輛,羅馬尼亞在1946年也接收了13輛黑豹坦克。但我是都在1950年退役,少量的虎王坦克也曾裝備過法國軍隊,但是實驗性質偏多,很快就被更先進的坦克接替了。

圖為豹式坦克

其次,就是德國導彈。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都有計劃的對德國生產的v1和v2導彈進行了回收,美國成功從德國繳獲了數百個v2導彈,並以此為基礎開發更先進的戰術導彈。而蘇聯則直接將繳獲的德國v2導彈編入了新成立的導彈營,並大量仿製,隨後直接就地部署於東德。

圖為V-2彈道導彈

然後,就是德國潛艇。德國設計的21級常規潛艇是二戰中設計建造的最先進潛艇,和許多德國強手的武器裝備一樣,21級常規潛艇被英國法國美國和蘇聯大量俘獲,並用於各種目的。21級常規潛艇極大的影響了各國戰後潛艇的發展思路,也奠定了潛艇以水下性能為主的發展路線。

圖為21級潛艇

德國二戰生產的武器裝備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噴氣式戰鬥機。德國先進的噴氣式戰鬥機在戰後被盟國和蘇聯列為優先獲取的武器對象,飛機後掠翼的設計在當時只有德國成功實現。捷克斯洛伐克甚至大量生產ME262的變種直接用來補充噴氣式戰鬥機機群,朝鮮戰爭中的F-86佩刀和米格-15戰鬥機到基本設計也源於德國二戰時期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


軍事新觀察


主要就是繼續使用,作為戰利品或者藏品被收集起來,最後就是回爐成鐵水製造其他產品了。

德國戰敗後留下了大量的武器裝備,這些裝備中狀況較好的大多數都被正常使用了。槍械方面,MP40、MP44、98k等在戰後一直較為活躍,至今在中東戰場上還有MP40出現。M35鋼盔則被很多軍隊繼續使用,不過M35鋼盔在戰後最大的價值則是做成了鍋,方便歐洲平民的日常生活。

而在重武器方面,法軍就裝備有幾十輛豹式坦克,直至五六十年代才退役。而像西班牙、捷克、以色列、敘利亞等國,也裝備有四號坦克、三號突擊炮、四號坦克殲擊車、sdkfz251裝甲輸送車、Me109等武器,同樣使用了很長時間。

然後就是收藏研究用途。武器是戰爭中重要的參與者,各國都收集了很多德軍武器於博物館,作為對這場大戰的紀念,比如蘇聯庫賓卡博物館就存有幾乎德軍所有型號的坦克裝甲車輛,包括那輛獨一無二的鼠式坦克。也有一部分被送到了試車場、研究所等機構,用於新式武器的研發,我國就曾得到過MG42等武器作為參考。

最後就是回爐了。武器使用的金屬材料往往質量很好,而這些廢棄的武器可以說是廉價的鋼鐵材料來源,直接用於生產其他生產生活用品再合適不過了。


前沿陣地


曾經那個硝煙瀰漫、金戈鐵馬、炮聲隆隆的戰爭成為了歷史,再給我們帶來各類災難的同事。也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我們各行業的科技發展,為著未來各類的軍事裝備、軍事訓練、戰術戰法等等都打開了一道道大門,也流下更多我們深思的科學謎題。而在德軍戰敗後,蘇聯是第一個攻入德國首都柏林,隨後才是以美國為首的各類盟軍,而面對戰爭期間,德軍層出不窮的各類軍事準備被蘇、美、法、英為代表的各國進行了劃分,其中蘇聯、美國獲得了其中大部分的先進的軍事裝備與技術,其他國家只是獲得了小部分的軍事裝備。這些都可以從後世各國的各類軍事裝備中找到答案。

一、美軍的“B-2”隱身轟炸機

“B-2”隱身轟炸機,別名:幽靈。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一款隱身轟炸機,獨處的氣動佈局、優良的隱身性能、高機動性等等讓其變得更加神秘。而起最初的原型機與靈感卻來自於二戰時期的“希特勒隱形戰機”霍爾滕2-29型戰鬥機,有著極其相似的外表、氣動佈局、與其他各類不同的佈局設置。

二、經典坦克“T54”型主戰坦克

高大威猛的虎式坦克、迅捷靈活的豹式坦克,使得蘇軍、盟軍在衛國戰爭與北方戰場上都吃盡苦頭,而隨著戰爭的結束,蘇軍的各類工業基礎還是不怎麼強盛。卻出現最為經典的“T54”坦克,成為當時世界最為優秀的主戰坦克之一,先後製造數量多達進10萬輛之多,在我國也曾服役多年,並衍生出多個版本、不同用途的坦克改進型。

還有著名的“V-2”火箭、鐵拳反坦克火箭筒等等各類優秀的軍事裝備,就不在這裡一一列舉了。

總之,優秀的德國軍事裝備隨著戰敗,讓那些未完成或者還不夠成熟的各類裝備留向了全世界,為著後世的軍事技術革新、裝備升級等打開了希望之門。至今在世界各國的軍事裝備中有著他們的影子。

你對我的回答認同嗎?認同就關注一下!謝謝!


惜花公子


都拿去報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