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宣佈從敘利亞撤軍,意味著美國全球外交的重心轉向了嗎?你怎麼看?

山東精創車加工


美國宣佈從敘利亞撤軍具有很大的突然性,但是特朗普說的沒錯,實際上在8月份就有撤軍的意向,只不過在國內鷹派和區域盟友的反對下被暫時擱置了而已。也即是說,特朗普決定從敘利亞撤軍不是一時拍腦袋想出來的。在IS絕大部分已經被消滅的前提下,體面的脫離敘利亞戰場是個明智的選擇。

現階段的敘利亞問題發展被認為是進入大國博弈期,美國適時作出政策調整也是必然的。

美軍繼續留在敘利亞的話很可能陷入泥潭。因為在敘利亞,駐敘美軍和他們支持保護的有分~離主義傾向的庫爾德武裝,很快面臨(俄羅斯支持的)敘伊聯軍和(土耳其支持的)敘利亞自由軍共同擠壓和打擊。從俄敘在伊德利卜問題上的妥協可以看出,他們希望藉助土耳其的勢力及其對庫爾德人的深度戰略擔憂,把美法等勢力排擠出敘利亞東部地區。

這種態勢,美國不可能不察。所以特朗普這次的撤軍決定就是對美土關係的綜合調整。與撤軍決定同時曝光的還有三件事,分別是美國可能允許引渡多倫;向土耳其出售120架F35戰鬥機;向土耳其出售35億美元的增程版愛國者反導系統。而且這次美國沒有提到土耳其購買S400的問題。如果這些原則性的戰略問題都可以讓步,那麼出賣庫爾德人又算得了什麼?

美國撤出敘利亞並不是不管敘利亞事務了,只是跳出窘迫的圈子可以獲得更大的戰略騰挪空間。如果美國把幼發拉底河以東地區交給土耳其,會直接影響俄土關係的走向。屆時獲得戰略滿足的土耳其極有可能在阿夫林、阿勒頗北部控制區問題上與俄敘翻臉。至於庫爾德武裝,美國也可以繼續通過伊拉克庫區為之提供一切必須的軍事援助。無論對俄敘伊還是土耳其都遊刃有餘。

中東戰略是美國全球戰略中的核心戰略,也是美國駐軍最集中和軍事幹預最直接的戰略核心區。從敘利亞撤軍並不代表美國的戰略重心要出現調整。畢竟駐伊美軍還在,如果有必要,美軍有能力在最短的時間內重返敘利亞戰場。美國務卿蓬佩奧也說的很清楚:“美國打算繼續反恐行動,繼續打擊‘伊斯蘭國’,無論在敘利亞或是其他地方。從敘利亞撤軍不影響本屆政府在中東反恐取得的巨大成就。


高峰軍事觀察


美國進入“外交”戰中東時代!

美國已經用最小的代價,將中東這潭水攪得夠渾了,特別是將本來一直置身事外的俄羅斯與土耳其生拉活拽地捲了進來。如果他還在,則成為眾矢之的。他退走,留下一片廢墟、遍地災難,國土之爭、民族矛盾、宗教衝突、生存壓力、勢力競逐,沒一樣不尖銳,雖然貌似俄羅斯強大些,但美國肯定會在新的地方牽制俄羅斯,所以,以敘利亞為點的各方基本勢均力敵,亂下去,甚至發展為殊死拚殺,也不奇怪的。

特別是庫爾德人,已經建立武裝、勢力強大且控制足夠石油資源的他們,絕不是能被輕易征服的,即使被征服,也為在民族仇恨下讓這裡永不安寧。

而美國就可以或者重新以“正義”的名義審勢這裡,或幫或壓,暗中控局,並且保證了幾十年穩定的軍火生意。

在近日類似問題的回答中,筆者深入剖析了美國的目的,就是打低中東石油產量與輸出。現在是短期目的達到、遠期發展在握,等該地角逐者們上門求助了。

因此,美軍撤出,不是外交轉向,而是“以外交為手段”的中東戰略才剛剛開始。


巴山肖鵬


特朗普不愧是一個聰明的商人,懂得什麼叫“割肉止血”。

七年來,美國參與旨在推翻巴沙爾政權為目的的敘利亞戰爭至今,巴沙爾不僅沒被打趴下,反而越打越結實,越打越威猛,幾乎將所有反對派武裝消滅或趕跑,只差美軍及其扶持的庫爾德武裝了。既然事已至此,美軍在此如同雞肋,留之無用,不如一走了之。因為特朗普可不想讓美軍深陷泥淖,像阿富汗那樣,進退維谷。

其實,特朗普早就想從敘利亞撤軍——阿富汗亦包括在內,因為他是歷屆美國總統中最不喜歡玩槍弄棒之人,但卻是一個最喜歡掄經濟制裁“大棒”的總統。前者,是拿美元填海;後者,則是從沉船中打撈黃金和白銀。簡單來說,打死人不如餓死人更能令人精神崩潰而選擇屈服。

特朗普上臺後,在軍事層面上做的最多的是三件事。一是大幅度提高軍費開支,從2017年6200億直接拔高到2018年的7000億;再從2019年的7160億拔高到2020年的7500億。二是強烈要求美軍駐在國大幅提高“保護費”,藉以減輕美國的軍費開支。三是不遺餘力地兜售自家軍火的同時,千方百計壓制別國購買俄羅斯等國的武器裝備。這“三板斧”掄將下來,美國的軍力勢必會大幅度提高,新的冷戰、新的軍備競賽的大幕也再次被拉開。

對俄羅斯,特朗普還不想針尖對麥芒,硬碰硬。軍事方面,與北約採取東擴、合圍、步步緊逼之態勢;經濟方面,採用全面制裁、打壓和圍堵的策略,強迫其減肥瘦身。為此,不惜以退出《中導條約》相威脅,最終拖垮俄羅斯。與此同時,美國再將軍事重心轉移到亞太,採用阻遏、控制、脅迫等手段,最終實現“一統天下”之戰略佈局。“美國優先”“讓美國再次偉大”自然而然就會水落石出、一枝獨秀了。


怡人之人148633009


美國人要撤離敘利亞?別開玩笑了,這個叫坐山觀虎鬥,等待殘局撿個漏!下面我講講各人觀點。

美軍的“賊心”是不會死的。


美國是推動阿薩德下臺的主要勢力,其擠兌俄羅斯,顛覆敘利亞親俄政權的中心思想不會變,而變得是暫時的方陣政策與方法。現階段的敘利亞,俄羅斯佔據主動,想想,前幾天的敘利亞北部談判是俄土法德四國主導的,繞開了美國,而敘利亞和平談判美國也不是主要成員,美國目前是找不到空子可以鑽,所以收斂一下,但賊心是不會死的。


美軍這些人在這裡很是累贅,作用不大



美軍這兩千人駐紮在敘利亞東北部,花錢不用說,光是周圍國家就跟膈應,美軍這些人員不會與俄軍正面衝突,但很容易遭到暗算,俄羅斯,伊朗,甚至是土耳其都有可能咬美國一口,然後把鍋扣給極端組織!美國要在敘利亞軍事行動,周圍有軍事基地,還有航母,戰機一會就可以抵達,地面可以讓庫爾德人去收拾,要數千軍隊在這裡作甚?


美國會以觀局者觀望並尋找時機


我個人對敘利亞局勢的看法,美國需要做一定的收縮,從當局者暫時變為觀局者。敘利亞這麼小的地方聚集了那麼多的域內域外勢力,本就很複雜,有宗教矛盾,思想衝突,種族矛盾,在當下美國在這裡橫插一刀只會四處碰壁,相反,以退為進,讓各派別勢力在這敘利亞鬥法,美國站在旁觀者角度去觀望。敘利亞這麼複雜,誰都有可能陰溝翻船,時機總會有的,美國要看看俄羅斯笑話,就像俄羅斯看美國的阿富汗笑話一樣。一旦時機成熟,美國又會變為當局者,然後繼續他的棋局。


美國的中東大戰略

美國在中東會有失利,會有失敗,但其中東戰略正越來越清晰,把控全局。與其投身進入,陷入泥潭,不如站在上帝視角,站在全局的角度,中東各國,伊朗沙特在鬥,讓他們鬥,以色列伊朗在鬥,讓他們鬥,俄羅斯土耳其在伊拉克各有各的主張,分歧不可避免,等著看他們鬧矛盾。美國要做的不是幹掉其中一方而另一方獨大,而是要他們在一個自己可控的範圍內爭鬥,一個團結的中東不可能形成,就不會對美國構成大的威脅。


後排的旁觀者


美國宣佈從敘利亞撤軍,有消息稱美國在敘利亞的官員將在24小時全部撤走,軍人及設施將在60一一100天內全部撤走。特朗普也找到一個體面臺階:美國本屆政府駐軍敘利亞就是消滅“恐怖分子",在美國的努力下ⅠS已經消滅,美國完成了滅恐任務。

美國從敘利亞全面撤軍,是否標誌著美國的全球外交轉向?

肯定地說,🇺🇸美國對全球戰略已經作出調整。特朗普的採取了與前任們絕然不同的戰略。減少對外的戰爭消耗,加大對對手的經濟增壓,從中謀取最大利益。

△撤軍敘利亞是為止損省錢?

特朗普一隻埋怨在敘利亞的開支過大,投入沒有取得收穫。今年5月,就發推宣佈:準備從敘撤軍。在國內強硬派的勸說反對聲中,又維持了近8個月。

特朗普為了省錢,中止了對敘利亞內戰“無底洞"的填入,從表面上看是為了止損,實則會下一盤更大的“棋"。

△中東戰略目標將集中火力對準伊朗。

特朗普有否定前任,樹立自我的習慣,從敘利亞撤軍完成了對奧巴馬內外政策的全面否定。

針對伊朗的打擊,是特朗普親自制定的戰略。伊朗是目前中東迅速座大,構成對美國中東利益及以色列安全的最大威脅。放棄敘利亞,加強對伊朗集中火力的打擊,將是特朗普中東新戰略的首選。

伊朗將成為美國接下來整治的重點目標,撤軍敘利亞並不代表美國撤出中東。“擒賊先擒王",伊朗是美國在中東戰略中的最大阻礙,不排除除了加碼經濟制裁,還會動用戰爭手段。

△亞太印太將成重點目標。

上圖:美駐韓大使哈里斯

特朗普對美國經營的亞太印太戰略,還是比較感興趣的。這裡有新興的經濟,是可撈取大量經濟利益的地方。特朗普將鷹派人物原亞太艦隊總司令哈里斯派駐為韓國大使,是否初現特朗普的戰略意圖!

美國接下來對亞太印太地區在加強軍事重壓的同時,實行經濟重壓,以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

△非洲或成美國經濟掠奪的新熱點。

美國為了阻止東方大國造福非洲的帶路,將會把帶動非洲看成美國掠奪非洲的阻力。美國將加大對非洲的控制,非洲會成為美國的又一熱點。

△對俄羅斯的打壓,會變成軍事競賽。

特朗普退出中導條約,就是要與俄羅斯掀起新一輪的軍事競賽,以此拖垮俄羅斯。

特朗普退出中導條約,必然加緊在歐洲地區部署“中導",一是為美國的軍火商“規劃"了銷售渠道,為美國國家財政增加稅收;二是逼迫俄羅斯加入軍事競賽,以期拖垮俄經濟;三是加大世界局勢“人人自危“,“自動"求購美國軍火。

美國新的全球戰略重心如何轉移,是世界各國關注的重點,特朗普是變得越來越靠譜還是越來越離譜,讓我們拭目以待。


老狼48440790



美國國防部19日突然宣佈,因為在敘利亞打擊ISIS的任務已經完成,美軍將啟動從敘利亞撤離的程序。此消息一出,很多人將信將疑。因為特朗普在今年三月份曾信誓旦旦的表態要撤離敘利亞,結果不僅沒走,而且還和英法兩國一起對敘利亞政府的目標進行了精準打擊。人們不禁納悶:美國人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美國人介入敘利亞的目的是要推翻巴沙爾.阿薩德政權,這個任務顯然還沒有完成。現在撤離,難道是主動認輸?難道真的不推行美國式普世價值觀了?都不是!美國只是換了“玩法”而已。而新的玩法將更符合特朗普的“原則”,既少付出,多回報。因為特朗普時刻沒有忘記他的“美國優先”和“美國再次偉大”的競選承諾。而落實在實際中就是率領美國“該退的腿,該撤的撤”。說的再直白點就等薅肥了自己,收回伸出去的拳頭。等到攢足了力量,再給對手以致命一擊。那時的美國就可以繼續“偉大”了。這是特朗普的如意算盤,至於能否實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特朗普在競選時就提出來要“戰略收縮”,即美國不再做“出力不討好的無用功”了。所以他在競選時就說要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伊朗核協議”這類奧巴馬簽署的“愚蠢”協議。當時很多人認為不過是“競選語言罷了”,沒人相信他會真的這麼做。可是,他偏偏就做了。而且還接連退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不僅發洩了自己的不滿,而且還“賴”了不少會費。雖說被罵的不輕,但卻也使美國得到了實惠。特朗普理解的美國再次偉大其實就是“錢”,所以,在他上臺後一切都在向“錢”看。美國的貿易逆差太大,所以他就對全世界打起了貿易戰,而且是“不分親疏遠近”。搞得全世界都在詬病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你罵你的,他薅他的羊毛。當世界都在說他將美國帶向孤立的時候,他索性孤立到底了!他連常駐聯合國代表都不準備任命了。並且還威脅要退出聯合國。而且美其名曰要重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這麼大的事情他都敢幹,他又何在乎敘利亞的區區2000人的軍隊呢?所以說,撤出敘利亞的美軍完全可能。因為特朗普有足夠的撤出理由。


美國在敘利亞的軍隊只有不到2000人,國會給美軍的授權只是打擊伊斯蘭國,所以,推翻巴沙爾政權只是暗面的目標。而在俄羅斯和伊朗的直接參與下,巴沙爾已經在敘利亞戰場上取得了主動權。美軍再留在敘利亞已經毫無意義。敘利亞動亂開始後,奧巴馬政府曾經給反對派武裝提供了大量援助。可是,收效甚微!如果美軍再待下去的話,肯定還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這顯然和特朗普的“成本論”相牴觸。而國會又不批准他的美墨隔離牆預算,所以,基於成本考慮,乾脆撤出敘利亞算了,騰出兵力去保衛美墨邊境也不失為一步好棋。再者,特朗普之所以放棄敘利亞是因為他要集中力量解決伊朗問題。試想一下,美國不惜冒著被伊核協議其它五方孤立的風險也要退出《伊朗核協議》,為什麼?不可能就這麼輕而易舉的算了吧?特朗普自己就曾說過:伊朗問題解決了,敘利亞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因為敘利亞只是伊朗什葉派之弧的一環,伊朗這個源頭解決了,敘利亞這環也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所以,美國的敘利亞問題特使傑弗裡日前表態將不再謀求推翻巴沙爾政權。只要巴沙爾政府作出改變。否則,將不提供敘利亞重建資金。試想,巴沙爾會改變嗎?所以,特朗普又幫助美國省下了一大筆重建資金。


自從頁岩氣開發成功後,美國對中東的石油依賴性越來越小了。現在的美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假以時日,特朗普必將謀求第一大石油出口國的地位。而那時的美國將搖身一變而成為了中東石油市場競爭者。所以,美國也沒有必要使自己深陷其中。再者,美國在敘利亞的利益並不大,而在敘利亞利益比較大的卻是俄羅斯和英、法、德這幾個歐洲國家。鑑於法德兩國最近提出的組建歐洲軍之事傷了美國,所以,美國沒有必要為了你法德兩國再勞民傷財的與俄羅斯在敘利亞互撕了。既然你法德兩國認為俄羅斯不是威脅,既然你法德兩國認為不需要美國領導的北約了,那我美國就撤出敘利亞,讓你法德在敘利亞應對俄羅斯吧!這就是美國從敘利亞撤軍的目的之一,也是美國的一個重大外交轉向,意思就是讓法德以及一些歐洲國家去直接面對俄羅斯。當俄羅斯將這些國家打怕了,也就自然知道美國的重要性了,也就不會再提組建歐洲軍的事情了。特朗普此招可謂是“以退為進”。至於效果怎麼樣?接下來法德兩國就會感受到了。

至於美國外交的其它轉向問題,我覺得美國在解決伊朗問題後必然會解決阿富汗問題。而解決阿富汗問題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通過阿富汗向中亞五國滲透,因為中亞一直有點冷。美國勢必會讓中亞熱起來。二是通過阿富汗和南亞進入印度洋,使美國的印度洋戰略和太平洋戰略對接起來,針對誰則不言自明。所以,美國撤出敘利亞對世界其它大國來說也未必是幸事。必須重視!


卞競婉


從敘利亞撤軍,凸顯美軍就是一年花費7500億的擺設,而美國的外交重心轉向打壓歐元。。

已經負債累累,軍工複合體還在威逼利誘特朗普增加軍費到7500億,但是抬手2019就是延續無所作為的2018,在未來美軍還是繼續撤退再撤退。。阿富汗撤軍、敘利亞撤軍、用導彈在歐洲值班也可能在歐洲撤軍、半島和平後亞洲也會撤軍,巨肥的美軍除了花錢存活就是花錢撤退,再就是依託未來司令部搞新一輪星球大戰計劃。。

至於全球外交的重心,美國正在舒緩對華貿易衝突的烈度,有清晰的路線圖表明中美貿易戰必然轉回貿易摩擦的範疇。。而全球撤軍是降低軍事衝突的烈度,未來更多是面對俄羅斯搞大殺器軍演的對抗和對伊朗的口水戰和經濟封鎖,美軍已經喪失地面持久戰的能力了。。

在美國國內特朗普就50億邊境牆撥款剛剛和民主黨吵完就認慫,充分說明特朗普已經沒有在國內激化矛盾的能力了,未來特朗普在國內談判訛詐對手的把戲也走到頭了。。

特朗普國內尋求政治和解、對敘利亞伊朗俄羅斯組合降低軍事對抗烈度、對華貿易戰降溫,三部曲走完就發現,國內的債務問題是美國必須面對的,國際上歐元的挑戰要集中精力應對,經濟是基礎這句老話又彰顯其正確性。。

最可憐的是庫爾德人。。在美國的一手扶持下,庫爾德人與恐怖分子激戰數年,今年年初與阿薩德大好的談判機會被美國攪黃,現在面對美軍撤退,庫爾德武裝面臨四國圍困,獨立建國的夢想就此煙消雲散,就此下坡也許就贏得和平。。

遙遠的烏克蘭也許有所領悟,美國再強大也有離開的一天,而鄰居永遠在那兒,未來也會永遠在這兒,必須友善鄰居這沒得選擇。。烏克蘭應該看看庫爾德人再看看韓國,國家的岔路口政治家一定要對自己國家的未來負責任。。

美國要持續收縮,如果經濟危機到來,特朗普可能會第一時間再緊縮軍費。。沒有地面衝突的情況下,強力速度壓縮軍費是可行的,有戰鬥的情況下壓縮軍費就是巨大的冒險了。。

特朗普的表演咋咋呼呼,美國政治最後還是比較客觀的努力迴歸基本面,老老實實面對歐元的挑戰和債務了。。


山東精創車加工


美國當初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就是打著消滅伊斯蘭國的旗號,去佔領敘利亞地盤,扶持親美的庫爾德武裝。現在看來,這個計劃其實已經失敗了。如今不管是敘利亞的內部事務還是對外事務,主要參與方是俄羅斯、土耳其、伊朗和敘利亞當局,並沒有美國什麼事兒。


美國呆在那裡只能繼續砸錢去支持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鼓勵讓他們跟敘利亞政府對抗,服從美國的命令。問題在於,這是一個有很大可能會失敗的投資,因為美國支持下的庫爾德人在當地非常不受歡迎,在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四方政府眼裡,敘利亞庫爾德武裝需要被消滅,防止引起自家庫爾德勢力的分裂。


在美國軍方的眼裡,敘利亞的位置比較重要,美國需要在敘利亞保持軍事存在,這樣就可以跟以色列有一定的呼應關係,擠壓俄羅斯和土耳其的影響力擴散;另外還能防止敘利亞被伊朗這種什葉派穆斯林同化,給沙特這個盟友一定的支持。


對於比較在乎錢的特朗普來說,他覺得這麼做風險太高收益不穩定,還不如把錢省下來用在該用的地方。這一點是非常符合特朗普保守和收縮的對外政策的,特朗普在乎國內經濟是不是好,國內的就業率是不是高,對於海外用兵這種花錢不見效的事情興趣不大。


在特朗普的帶領下,整個美國白宮現在關心經濟利益遠大於軍事戰略利益。現在的美國跟俄羅斯之間發生對抗和制裁,對伊朗進行著制裁,對歐盟進行制裁,和土耳其這個北約國家的關係也大不如前,這時候繼續在敘利亞用兵跟土耳其、俄羅斯、伊朗對抗,實在是划不來,不如撤出敘利亞把錢省下來。


因此我們看到美國在敘利亞政策的變化,給土耳其賣防空導彈和f35戰鬥機,這麼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拉攏土耳其,另一方面是分化土耳其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還能做了這筆軍火生意;對於俄羅斯和伊朗,採取繼續制裁和對抗的態度。


局勢君



塘坳美如畫


美國從敘利亞撤軍已經不是特朗普第一次提及,這次提出撤軍相對正式一點而已,上一次提及美國在中東地區政策問題時,特朗普就直言美國當年介入中東是愚蠢的行為,並坦言計劃從敘利亞撤出甚至從整個中東撤出大部分軍事力量!



這個事件不能僅僅就在中東地區探討,美國在全球收縮軍力實際上是特朗普上臺後的主要基調,特朗普一反美國以往歷屆總統的常態,與全球幾個熱點地區的對手國家都在改善關係,例如美國一直與極為重要的的戰略對手俄羅斯,就實現了一定程度關係改善,尤其是美俄雖然還在《中導條約》和烏克蘭問題上矛盾不斷,但高層卻一直有溝通!



同時前段時間經過巴斯斯坦的牽線,開始與阿富汗的塔利班進行溝通,雖然最終因塔利班的傲慢和漫天要價,會談基本上沒有什麼成果,但核心是美國對塔利班的態度!



當然有人說美國對伊朗就明顯加重了圍堵力度,這一點不可否認,但要清楚美國對伊朗施壓的目的是什麼?是準備打擊伊朗嗎?或許並不是,美國極有可能是想通過施壓迫使伊朗收斂勢力範圍,緩和中東其它勢力的不安情緒,最終還是為美國撤出中東大部分力量的前置性佈局!



美國從敘利亞撤軍,卻不見得美國就對敘利亞沒有了戰略需求,美國即使在敘利亞保留幾個空白的軍事基地,也不見得敘利亞政府就敢於將這些基地摧毀或者佔領,相反的美國完全可以藉助美國的中東盟友維持敘利亞的戰略存在和影響!



美國一方面全世界的撤離熱點地區,另一方面還不斷的提高國防預算,還不斷的向盟友和世界各國徵收保護費用,美國這是要幹什麼?這是赤裸裸的預防世界另一個超級大國的誕生!也就是實施了戰略轉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