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衛六存在生命跡象,40億年後可供人類移居

土衛六(Titan,泰坦)是土星最大的一顆衛星。由荷蘭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克里斯蒂安·惠更斯於1655年3月25日發現,它也是在太陽系內繼木星伽利略衛星發現後發現的第一顆衛星。由於它是太陽系唯一一個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因此被視為一個時光機器,有助我們瞭解地球最初期的情況,揭開地球生物如何誕生之謎。

土衛六存在生命跡象,40億年後可供人類移居

土衛六存在生命跡象,40億年後可供人類移居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表示,他們已經在土星最大的衛星、土衛六提坦上發現生命存在的跡象——某種未知生物正呼吸著提坦的大氣,並以地表的燃料為食。

NASA的研究結果主要建立在由美方和歐洲航天局主持進行的針對土星的“卡西尼-惠更斯” 號科學考察任務。“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利用先進的紅外光譜技術對土星及其衛星的地表特徵、大氣層、光環和磁場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在2008年7月發現提坦南極地區存在一個比北美安大略湖還要大出許多的湖泊。這樣提坦就成為人類迄今為止在太陽系中發現的第二顆存在液體的星球,也是目前已知與地球最為相像的行星。

土衛六存在生命跡象,40億年後可供人類移居

土衛六存在生命跡象,40億年後可供人類移居

報道稱,“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深入分析了提坦表面的化學成分,最終發現有機化學物質遍佈這個面積比月亮大1.5倍的星球。不過科學家稱,提坦湖泊裡的液體不是水,而是甲烷,因此他們估計曾經生活在提坦上的生命是以甲烷為基礎的。

對於是否存在生命這一點,NASA在報告中指出,首先,提坦大氣中的氫氣在吹拂到星球表面時就沒有了,這表明氫氣是被“提坦蟲子”呼吸掉了;其次,“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發現提坦表面缺少一種特殊的化學成分,科學家因此認為這些化學物質是被某種生命消耗掉的。

土衛六存在生命跡象,40億年後可供人類移居

土衛六存在生命跡象,40億年後可供人類移居

NASA天體生物學家克里斯?麥凱稱:“如果我們發現的這些信息真的是生命存在的跡象的話,那簡直是太令人激動了。因為這預示著宇宙中還存在著除水基生命外的另一種以甲烷為基礎的生命形式。”

科學家相信,提坦的化學組成非常適合生命的進化和成長,再過40億年,地球就會被膨脹了的太陽吞沒,不過到那時,提坦已然會發展為另一顆適合地球生命生存的星球,成為第二個人類理想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