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胡歌崩潰大哭:“自從敢讓別人失望後,我的日子舒心多了”

36歲胡歌崩潰大哭:“自從敢讓別人失望後,我的日子舒心多了”

學會讓別人失望,是與真實情緒的和解

“你要做一個不動身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

“成年人的崩潰,都是靜悄悄。”

笑臉迎人的背後,我們不知埋葬了多少情緒。

胡歌是娛樂圈裡的謙謙君子,可酒後微博上發的一句話,卻看得我莫名心疼。

在微博上他寫道:“媽媽你開心嗎?我盡力了。”

36歲胡歌崩潰大哭:“自從敢讓別人失望後,我的日子舒心多了”

我能想見,此時的胡歌,一定在崩潰中痛哭。

胡歌從小到大一直活在母親的期待裡。

《魯豫有約》上胡歌就說過:“得到媽媽的表揚比得金雞百花獎還讓我高興。”

胡媽媽對胡歌期待很高,對胡歌的女友期待也很高。

胡媽媽曾當中表示:“不準找圈內女演員,最好找女科學家,至少是女博士。”

36歲胡歌崩潰大哭:“自從敢讓別人失望後,我的日子舒心多了”

曾經有好多段美好的感情擺在胡歌面前,但為了媽媽滿意,他統統放棄了。

粉絲們“黃金單身漢”的標籤,“是霍躲不過”的調侃背後,是他深深的失落與無奈。

胡歌的情緒,壓抑了很久,或許在喊出“我盡力了”這四個字的時候,他才真正做了一回自己。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裡寫到:

表面上,我總是笑臉迎人,可心裡頭,卻是拼死拼活,在凶多吉少、千鈞一髮的高難度下,汗流浹背地為人類提供最周詳的服務。

太宰治本人,也像《人間失格》裡的男主人公葉藏一樣,一種通過扮演“小丑”緩解內心的不安與恐懼。

他用假裝的笑臉博得家人歡心,在學校裡也是通過搞笑表演讓自己成為受歡迎的學生,高中時代起,他經常逃學,交酒肉朋友,參加非法集會……做出種種他並不喜歡的事情,就是為了讓別人滿意。

可是把一切壓在心底,最後傷害的只有自己。

於是,太宰治用自殺來解脫內心的扭曲。

他一共自殺了五次,前四次均以失敗告終,只有第五次,才真正實現了自己的“心願”。

這個享譽日本文壇的作家,這個行為奇葩的“自殺狂”,內心卻是一個脆弱而渴望被愛的小孩。

他一輩子,都活在自己編織的夢境裡,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也未曾與內心完全和解。

有人說,一個人成熟的標誌,絕不是忽視和壓抑,而是面對和排遣。

敢於讓別人失望,就是與真實的情緒和解,是與真實的自己坦然相對。

36歲胡歌崩潰大哭:“自從敢讓別人失望後,我的日子舒心多了”

36歲胡歌崩潰大哭:“自從敢讓別人失望後,我的日子舒心多了”

學會讓別人失望,是自我邊界的明晰

瀟灑如風的才女三毛,也曾被麻煩折磨著。

在她的散文《芳鄰》裡,三毛描寫了她曾在撒哈拉沙漠中的一段生活經歷。

彼時,她居住在撒哈拉的一座小鎮上。

三毛的鄰居們總是來找她借一些東西,三毛一開始總是很大度地借出去,但他們一次都沒有還過。

知道有一次,三毛拒絕了鄰居將駱駝屍體放在她家小冰箱的請求,鄰居居然不高興了,還義正言辭地說:“你拒絕我,傷害了我的驕傲。”

讀到此處,真覺得豈有此理。

我的東西,我愛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怎麼你還不高興了?

任弼時說過一句話:“人生有三怕,一怕工作少,二怕花錢多,三怕麻煩人。”

可日常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為了讓他人滿意,極力取悅對方呢?

本該由對方完成的事情,卻硬是壓到你頭上;

本該是自己決定的戀情,卻總是被父母親戚左右;

本該是他人承擔的責任,卻總是拜託你來擔責……

而你雖然內心奔過千萬條草泥馬,卻怕對方失望,事到跟前,就慫了。

不敢讓別人失望的人,歸根結底,是缺乏界限感,總是將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

暢銷書《取悅症》指出了這一問題的缺陷,為人太好,反而可能讓別人利用我們的好心好意,而有取悅症的人往往被善心矇蔽了眼睛,無法看破他人正在利用自己。

叔本華說:“人就像寒冬裡的刺蝟,互相靠得太緊,會覺得刺痛;彼此離得太遠,卻又會感覺寒冷。”

你不欠這個世界什麼,不幫是本分,幫你是情分。

懂得拒絕別人,就是為自己和他人樹立合適的邊界。

好人緣不等於沒邊緣,自己舒服了,別人自會佩服。

36歲胡歌崩潰大哭:“自從敢讓別人失望後,我的日子舒心多了”

36歲胡歌崩潰大哭:“自從敢讓別人失望後,我的日子舒心多了”

學會讓別人失望,才能擁有真正的關係

不想讓別人失望的人,總幻想著能贏得所有人的喜歡,但最後卻無法擁有真正的關係。

還記得之前震驚網絡的江歌案嗎?

在事件發生前,江歌和劉鑫是一對“好閨蜜”。

劉鑫與陳世峰分手後,是江歌仗義地收留了她,可是劉鑫卻當作理所當然,不交房租,不買生活物品,不打掃房間,甚至垃圾都等著打工回來的江歌倒。

江歌曾打電話跟媽媽說:“不想再和劉鑫住下去了。”

可是一看到對方,拒絕的話又縮了回去。

“都是朋友,不要讓對方失望。”

後來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

當江歌冒著生命危險解救“朋友”時,劉鑫卻狠心地將江歌鎖在門外,為自己贏得了生機。

江歌一身俠氣,可她用命換來的,只是視對方生命於不顧的“白眼狼”。

什麼是真正的好朋友?

真正的好朋友,應該是由衷地欣賞和尊重,在你落魄時不會忘了你,在你驕傲時記得點醒你。

而那些一味退讓,不懂拒絕,只是為了讓“朋友”滿意的人,交到的只是一群熟人,絕不是朋友。

最近的《吐槽大會》上,張韶涵說了一段振聾發聵的話。

她說:“我在圈裡朋友特別少,不是我朋友少,而是我對朋友的定義不一樣了。我不需要給我修路的朋友,我有自己的翅膀。”

36歲胡歌崩潰大哭:“自從敢讓別人失望後,我的日子舒心多了”

曾經的張韶涵,也曾經為了“討好”而委屈自己。

她曾和范瑋琪組成“姐妹CP”,每次演唱會帶著這位師姐,幫她積累人氣。

但當危機來臨時,曾經的“姐妹”卻棄她於不顧,選擇了撇清關係,甚至落井下石。

經歷過人生低谷的張韶涵終於明白,唯有學會拒絕,堅守原則和底線,才能獲得真正的關係。

曾經和幾個朋友討論過,什麼是真正的關係?

有一位朋友說,真正的關係就是你可以跟他吵架,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給他,但當你跌落谷底的時候,他又能一拳將你打醒的那種人。

生活很殘酷,我們不得不戴著厚厚的盔甲。

但在真正的關係面前,我們可以卸下這層盔甲,全然放鬆。

真正的關係,從來不靠討好。

學會讓別人失望,才能享受一段真正的關係。

36歲胡歌崩潰大哭:“自從敢讓別人失望後,我的日子舒心多了”

36歲胡歌崩潰大哭:“自從敢讓別人失望後,我的日子舒心多了”

不怕讓別人失望,決不讓自己失望

我們這一生,需要面對很多關係:朋友關係、同事關係、戀人關係、母子關係……

但很多人忽視了一點:自己和自己的關係。

我們急著去取悅別人,去梳理所有的關係,卻單單忘記了自己。

曾仕強曾說過:“每當面對著鏡子的時候,問問自己對鏡中人究竟是愛是恨。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大概很少有人會喜歡你。”

從來不讓別人失望的人,往往會讓自己失望。

其實,從人類的自然演化看來,群居的我們為了生存,習慣於妥協和讓步,這是一種自然選擇。

但讓別人滿意是本能,讓自己滿意才是本領。

《我就是演員》舞臺上的金世佳,是演藝圈的一朵奇葩。

他的標籤是“較真”,他的口頭禪是“一誠抵萬金”,還被人戲稱“最後一個只說真話的演員”。

金世佳曾演過一個與醫學專業相關的角色,裡面有很多正規的醫學名詞。他到了現場,要求先走一邊戲,以防出錯。

但製片對這個要求特別不滿,他們質問金世佳:“為什麼要走戲?你走戲的時間我們能拍出來多少東西?能夠節省多少錢?”

如果是其他演員,也許就屈服了。

36歲胡歌崩潰大哭:“自從敢讓別人失望後,我的日子舒心多了”

但金世佳偏不,他說:“不行,我必須走一走,心裡才能有個底。”

甚至回家之後,他上網百度了劇本里的醫學臺詞,發現了一些漏洞,於是發信息給編劇。

編劇一開始特別強勢,聲稱劇本沒問題。於是金世佳一條一條和他對,商量更好的回答方式。

最後這個編劇發微信給他:“世佳你真的是個好演員,我們這個劇寫得太趕了,沒想到還會出這種紕漏。”

不怕讓別人失望,但絕不讓自己失望。

有稜角的金世佳,活成了一道耀眼的光。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說要善良,但善良並不是一味的討好別人,委屈自己,而是先讓自己舒服,再考慮讓別人滿意。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禮讓,但禮讓不是失去原則地迎合他人,而是在堅守底線的基礎上,達到彼此的平衡。

有些話,該說就說,有些人,當分就分,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三毛曾說過:“不要害怕拒絕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於正當。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我願你心似猛虎,能堅定地拒絕,也能細嗅薔薇,守住內心的底線。

很多朋友說《不能成為野獸的我們》戳中了他們內心真實的那個自己,表面上朝氣蓬勃,永遠說著OK,內心卻崩潰到大哭。

其實,生活不是隻有笑臉相迎這一種方式。

學會讓別人失望,也是一種能力。

36歲胡歌崩潰大哭:“自從敢讓別人失望後,我的日子舒心多了”

作者簡介:宋清辭,富書籤約作者,一個有著兩個寶貝的90後寶媽,一個熱愛寫作的瑜伽行者,以嚴肅的筆觸討論怪誕的哲理,用清醒的眼睛品鑑混沌的人生。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