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作《兄弟在北京》為小人物樹碑立傳的北漂奮鬥故事

  《兄弟在北京》記錄了北漂人的真實處境,如何來面對社會、人生理想追求,以及與人相處,怎樣在迷茫中突破自我,從而找到人生正確的方向。《兄弟在北京》打破了自我的侷限性,劇作所塑造的人物代表著一類群體,小人物在生活中面臨著精神的迷茫與困惑,在狹隘的思想中游弋人生,不安卻又執著,一旦找到了要走的路,會那麼奮不顧身,甚至展現的是一個全新的自我。雖然是兄弟在北京,豈止是在北京,更在世間每一個角落,青春時期的迷離陪伴左右,在路上,一直堅守本真的自我,這也就詮釋出年輕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影視劇作《兄弟在北京》為小人物樹碑立傳的北漂奮鬥故事

  影視劇作《兄弟在北京》比《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更加真實、真誠,本劇描寫了一批社會最底層的真實處境,沒有華麗的鋪設,更沒有荒誕不經與高大上的意淫情節。故事真實感人肺腑,可歌可泣。小人物也是社會中的一部分,社會主旋律發展進程中離不開千千萬萬的小人物,小人物在痛苦中掙扎,在絕望中守候,在失意中期盼,最後都化為堅定與大步向前的腳步。該劇的創作比《我在北京挺好的》更加接地氣,影視劇作以最近幾年北京的變遷為線索,體現的都是當下人們遇到的事情,主題明確,人物鮮明,劇作不是以娛樂為中心,而是在傳遞著一種正力量的情懷。影視劇作《兄弟在北京》深入刻畫了一批鮮活的人物形象,他們距離我們不太遙遠,或許就在我們身邊。

  劉一晨為人有稜有角,做事情總是欠於考慮,因此常做錯一些事情。他吃苦耐勞,具有堅韌的性格,工作上滿懷激情,生活中處處節儉。一心想要追求文學事業,在他工作之餘的大部分時間都用於修改小說,屬於完美理想主義者。面對愛情,他嚮往卻又不自信,當一份愛情光顧到劉一晨之時,而他沒有好好把握,追女生心不夠細,又不夠自信,吝嗇錢財,幾次戀愛最終以失敗而告終。對於道德的界定,他有著屬於自己的一套理論,不害人,不騙人,心要善,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生活著。他雖然沒有太大的志向,但也渴望自己能夠獲得一定的成功,痴迷於文學創作,渴慕發表文章,雖然是虛榮的,但心似水一樣乾淨。劉一晨為人處世既讓人可憐,又讓人憎惡,正應了那句話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這是一個形象活潑可愛的人物形象,小人物,活著就有煩惱,活著不要跟別人一起折騰。

  劉一諾是一個敢愛敢恨的年輕小夥,曾經執著於愛情,對自己的第一任女友窮追不捨,當得到心儀女神的垂愛之後,生活自信滿滿,工作雖然異常辛苦,但依然感覺非常快樂。戀愛是美好的,生活是殘酷的。如其來的事故,打亂了一對甜美佳人的熱戀。隨之而來的是沉重的現實問題,在困境面前,劉一諾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勇於承擔了一份責任,在他的身上透著八零人的擔當、有責任心的一面。女友的離去,讓他痛苦不堪,一度陷入悲傷的回憶。面對後來對戀愛觀也發生了轉變,這種轉變可以說是畸形的,甚至可以說有些玩世不恭,不負責任。當浮躁漸漸冷卻,心會歸於寧靜,他由隨意態度變得鍾情於愛人。得知女友真實身份的時候,他卻無法容納愛他的女友,彼此雙方都陷入了痛苦的抉擇之中。分手是志不同道不合的結局,他放下了心中的包袱,開始了新的生活。

  趙明月,她長得玲瓏剔透,思想特別單純的女孩,渴望在北漂生活中尋覓到一份真愛,沒有任何心機。凡事她都拿不定主意,一直受到姐姐的管制。第一任男友被她的姐姐嚇退,她在人生活中遇到第二個男友,想要好好把握,於是便和親姐進行了冷戰。雖然她暫時逃離了姐姐的管束,但終沒有逃離命運的厄運,到最後還是服從了她姐姐的意願,戀愛的終點不是彼此牽手白頭偕老,而是冷漠地不辭而別。

  趙明鑫,心機比較重,事事追求完美,屬於典型的女強人,凡事要求別人按照她的意願來做事情。對待妹妹的戀愛進行高度打壓,迫使妹妹戀愛瓦解。雖然她做事情非常偏激,但也是處於對於妹妹的一片關愛,與對父親的一份孝心,希望自家妹妹能夠在老家找個合適的對象,距離父親近一些,以便於照顧年老的父親。她以身作則,惜名節,保持著東方女性古典貞節美的神秘面紗。面對父親的車禍以及重病的高壓下,她沒有足夠的錢幫助父親治病,但她依然堅守著自己的人格底線。為了給父親籌到足夠的治療費用,她不得以陪人喝酒作樂,在神志不清的情形下被人奪去女人最寶貴的第一次。她咬住淚水,強忍痛苦,只為做一個操守節操孝敬親人的女兒。

  龔玉,一個知性女子,做著一份不光彩的工作,她渴望得到一份純真的愛情。網上與劉一諾相識,並在男友隱瞞身份,很快的便墜入了愛河。她在工作中騙人錢財,在私人生活中對男友無微不至地照顧,想做一個賢妻良母,一直為此而努力著。她有極深的宗教信仰,然而生活中卻有時做著與信仰相悖的事情。“戴”著一層假面具和相愛的人相處,其心快樂而又痛苦。虛假永遠遮蓋不住真相。她的假面具被人拆穿之後,她跪在男友面前祈求得到原諒,然而這份情誼已經漸逝漸遠。她和心愛的人吃完最後一頓午飯,踏上了回家的路,沒有男友的相送,這條路越走越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