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藏文化發源地,有著眾多的西藏第一,走進西藏的第一座寺廟


山南,一直被譽為西藏文化的發源地,在山南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著眾多的西藏第一,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座桑耶寺,就是西藏曆史上的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也被稱為“建築史上的佳作”。

桑耶寺這頭淡定的神羊,每天閱人無數,被遊客拍照時淡定的眼睛都不眨一下。在藏區的很多寺廟中,都有這種被放生的神羊,它們在寺內生活久了,好象也覺得自己自帶仙氣了。公元763年,吐蕃王朝第五代藏王赤松德贊親自選址,由寂護、蓮花生大師主持設計並修建了桑耶寺。

桑耶寺位於西藏山南的扎囊縣境內,在雅魯藏布江北岸的扎瑪山麓,西藏四大神山之一的哈布日山腳下的桑耶鎮,桑耶寺的歷史上有著許多名字,古稱“烏登勃來”,藏文寺名為“吉祥永固天成桑耶大伽藍”,或者“鄔策欽莫寺”,還有“無邊寺”、“存想寺”、“三樣寺”等名稱。但一般總稱為“桑耶寺”。這個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


據說,為了滿足一下國王急於見到寺廟建好後景象的迫切之心,蓮花生大師再展神功,在自己的手心變幻出了寺院的幻影,這讓沒見過“高科技”的國王赤松德贊驚呼一聲:“桑耶!”,於是該寺也就因國王一聲驚語而有了自己的正式大號―桑耶寺。不過,比起前面那些繁瑣的名字來,藏王的這聲驚呼倒還容易上口一些。

桑耶寺因藏王赤松德贊創建時融合了藏、漢、印三種建築風格,所以也被稱為“三樣寺”。寺院內珍藏著西藏自吐蕃王朝以來各個時期的歷史、宗教、建築、壁畫、雕塑等多方面的遺產,集西藏古代文明之大成。《賢者喜宴》中曾讚道:“此寺是難以想象之建築,此世間無以倫比之寺院”。

桑耶寺整個寺院的佈局,是按照佛經中的大千世界的結構佈局設計而成,是依照密宗的曼陀羅建造的:烏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須彌山,大殿周圍的四大殿表示四鹹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陽、月亮殿象徵宇宙中的日、月兩殿,寺廟圍牆象徵世界外圍的鐵圍山;圍牆四面各設一座大門,東大門為正門。


桑耶寺建築風格獨特,主殿為三層,一層為藏式、二層為漢式、三層為印度式建築風格,又稱“三樣寺”。

公元779年寺廟建成後,赤松德贊邀請印度、漢地等地僧人住寺講經弘法。蓮花生在這裡剃度第一批藏人出家為僧。

這七人因而也成為西藏第一批真正的住寺僧人,歷經數年後,這七人被奉為藏傳佛教的先驅者,史稱“桑耶七覺士”。此寺因而成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齊全的佛教寺院。

桑耶寺主殿迴廊及配殿均有年代久遠的精美壁畫,面積之大,內容之豐富,題材之廣,技藝之精湛,被譽為“西藏的《史記》”;另外一幅“打馬球”的壁畫是世界上該項體育活動的最早記載。

大殿內壁畫內容十分豐富,題材廣泛,題材除其它寺廟常見者外,還有“西藏史畫”、“桑耶史畫”、“蓮花生傳”、“舞蹈雜技”等等,其中“西藏史畫”自遠古傳說的羅薩女與神猴成婚,繁衍西藏最早人類畫起,直至九世達賴喇嘛的業績。整個畫面長達92米,被譽為西藏史記,在古今中外壁畫史上是非常罕見的。迴廊內精美的壁畫至今還保存完好,圍欄上也被遊客繫上了很多潔白的哈達。


桑耶寺建築規模宏大,大小殿塔鱗次櫛比,其中以金碧輝煌的"烏孜"大殿為主體,代表釋迦牟尼出生、成佛、講法、捏盤的紅、白、綠、黑四塔和代表佛教中四大洲、八小洲的十二座神殿為輔體,組成一個宏大而完整的建築群,總面積約25000平方米。烏孜大殿是桑耶寺的中心主殿,面積達6000餘平方米。

寺廟圍牆象徵世界外圍的鐵圍山;主殿四周又建紅、白、綠、黑四塔,以鎮服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災人禍的發生。

桑耶寺建成後,赤松德贊宣佈吐蕃全民信仰佛教,由此掀起了藏傳佛教在西藏曆史上長盛不衰的帷幕。

西藏和平解放後,人民政府極為重視桑耶寺古建築和寺內文物的保護工作,曾撥給專款進行維修。1962年,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將其列為全區要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11月20日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桑耶寺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桑耶寺門票價格一覽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